- 年份
- 2024(2792)
- 2023(4047)
- 2022(3394)
- 2021(3197)
- 2020(2539)
- 2019(5961)
- 2018(5736)
- 2017(11885)
- 2016(6056)
- 2015(7042)
- 2014(7198)
- 2013(7287)
- 2012(6775)
- 2011(6251)
- 2010(6357)
- 2009(6047)
- 2008(6215)
- 2007(5809)
- 2006(5289)
- 2005(4853)
- 学科
- 济(31806)
- 经济(31779)
- 业(22120)
- 管理(20780)
- 企(20197)
- 企业(20197)
- 方法(15621)
- 数学(13113)
- 数学方法(12994)
- 制(10075)
- 财(9474)
- 中国(7206)
- 体(7159)
- 融(6547)
- 金融(6547)
- 体制(6526)
- 贸(6519)
- 贸易(6514)
- 农(6498)
- 银(6434)
- 银行(6428)
- 易(6277)
- 学(6274)
- 业经(6236)
- 行(6236)
- 理论(6090)
- 务(5335)
- 财务(5323)
- 财务管理(5317)
- 企业财务(5149)
- 机构
- 大学(102612)
- 学院(99915)
- 济(47486)
- 经济(46618)
- 管理(40818)
- 理学(35086)
- 理学院(34772)
- 管理学(34322)
- 管理学院(34126)
- 研究(32405)
- 中国(27258)
- 财(24709)
- 京(21071)
- 财经(19561)
- 经(17864)
- 科学(16741)
- 所(15909)
- 经济学(15761)
- 财经大学(14903)
- 中心(14865)
- 江(14106)
- 经济学院(14071)
- 研究所(13939)
- 北京(13604)
- 农(12787)
- 商学(11841)
- 业大(11764)
- 商学院(11727)
- 州(11436)
- 范(11406)
- 基金
- 项目(60683)
- 科学(49350)
- 基金(47252)
- 研究(43626)
- 家(40599)
- 国家(40297)
- 科学基金(35534)
- 社会(29993)
- 社会科(28576)
- 社会科学(28569)
- 基金项目(24101)
- 自然(22982)
- 自然科(22508)
- 自然科学(22504)
- 自然科学基金(22125)
- 省(21342)
- 资助(20667)
- 教育(20619)
- 划(18507)
- 编号(16383)
- 部(14875)
- 成果(13661)
- 重点(13487)
- 教育部(13421)
- 国家社会(12848)
- 人文(12730)
- 创(12362)
- 发(11965)
- 大学(11801)
- 制(11610)
共检索到153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井林 易俊伶 刘淑莲
资本结构与融资政策的关系是公司并购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与市场择时理论对于公司的融资行为的解释存在争议,以往的学者较少从并购融资政策的角度,构建统一的框架来研究动态权衡理论与市场择时理论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行为的解释。本文基于资本结构的动态权衡理论与市场择时理论,系统研究了目标资本结构以及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目标资本结构与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不仅具有直接影响,而且还具有交互影响,说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不仅符合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与市场择时理论的预期,而且并购公司在利用支付方式选择进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时存在择时效应。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井林 易俊伶 刘淑莲
资本结构与融资政策的关系是公司并购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与市场择时理论对于公司的融资行为的解释存在争议,以往的学者较少从并购融资政策的角度,构建统一的框架来研究动态权衡理论与市场择时理论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行为的解释。本文基于资本结构的动态权衡理论与市场择时理论,系统研究了目标资本结构以及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目标资本结构与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不仅具有直接影响,而且还具有交互影响,说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不仅符合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与市场择时理论的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博 吴家伦
在并购公司进行并购的过程中,并购的支付方式往往会影响着并购能否完成、并购的成本大小等。以往的研究根据动态权衡理论和市场择时理论,认为并购公司的支付方式与并购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价水平存在着显著关系。根据我国并购市场的特征,基于现金可得性假说,系统研究了资本结构、企业现金流、并购相对规模和企业股价表现对于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我国并购市场依然以现金支付为主的环境下,股价表现对并购支付中股票支付的激励作用并不存在,即市场择时理论并不适用,并购支付方式主要由并购公司资本结构、现金流和并购相对规模决定。文章对目前关于野蛮并购的管理和限制、并购双方如何协商和优化并购支付方式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动态权衡理论 市场择时 并购支付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谷留锋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并购支付方式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并购支付方式包含着关于公司价值的主要信息,因而不同支付方式的市场反应也不同,从而影响着并购双方股东的短期超额收益和并购后公司的业绩。因而关于信息不对称下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成为西方财务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信息不对称框架下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及不同支付方式的短期及长期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希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某些借鉴,并为我国日益增长的跨国并购活动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世钊 蔡嗣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晶 张永安
本文基于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背景,尝试从主并方股权结构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并购动机和并购行为选择进行研究,探讨主并方股权结构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关联性。本文以2006-2008年间我国沪深两市的158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概率选择模型(Probit)实证分析了主并方股权结构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国有性质的控股股东采用现金支付的可能性更高;当主并方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位于中间水平(20%-60%)时,为避免控制权转移,主并方倾向于现金支付,而当持股比例较低(低于20%)或较高(高于60%)时则更倾向于股票支付;主并方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采用现金支付的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并购 股权结构 支付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崇明 陈丹
并购支付方式的正确选择对并购活动的成功以及维护并购双方的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并购支付方式的特点与应用情况,继而阐述了选择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后在考虑并购目的的基础上,对并购双方合理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提出了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健
一、并购支付方式概述并购是企业获得其他企业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实现规模经营,促成管理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贵浦 余雷鸣 孔烨俊
以2003—2008年我国1617例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反事实分析法,研究了并购公司的并购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其在并购当年和次年的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并购方绩效的影响基本相同;在两种并购支付方式下,并购当年和次年都出现增长的能力是营运能力,但其在并购次年的增幅小于并购当年,现金能力在当年有所恶化,但在次年得到改善;与现金支付方式相比,在股票支付方式下,并购方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更优,但偿债能力则相对较差,并购当年的现金能力相对较差,但在并购次年其改善幅度更大
关键词:
并购支付方式 并购绩效 反事实分析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立芬
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决策,是公司并购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分析了中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财务状况乃至与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公司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完善,有哪些需要改善的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公司并购 支付方式 比较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宁文 胡琴
本文以2010至2014年发生并购的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并购方盈余质量和大股东持股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同时本文还研究了大股东持股对盈余质量与并购支付方式的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并购方盈余质量越低,越偏向于采用股票支付;(2)当并购方大股东持股比例位于中间水平20%-60%之间时,倾向于采用现金支付;(3)当大股东持股位于中间水平时,即使并购方盈余质量较低,也更偏向于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柳青 李双燕 梁巧转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是并购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理论基础和相关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外20多年来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文献,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最后结合我国企业并购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国外企业 并购 支付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严复海 彭丽敏
我国企业并购具有以现金支付为主的特征,以往研究认为其主要受主并方股权结构的影响,忽视了主并方控股股东通过并购行为掏空中小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本文以2006~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发生的1793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有关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新模型,并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关联方并购下,主并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股票支付间存在并非U型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且主并方控股股东较少考虑控制权私利损失威胁和公司债务融资的约束,表现出掏空中小股东的倾向;而在非关联方并购下,主并方控股股东为防止其控制权私利受损,倾向于选择现金支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宁文 胡琴
本文以2010至2014年发生并购的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并购方盈余质量和大股东持股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同时本文还研究了大股东持股对盈余质量与并购支付方式的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并购方盈余质量越低,越偏向于采用股票支付;(2)当并购方大股东持股比例位于中间水平20%-60%之间时,倾向于采用现金支付;(3)当大股东持股位于中间水平时,即使并购方盈余质量较低,也更偏向于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肖万 林冰儿 张玉琨 郭思圻
基于2006年至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对支付方式及现金支付下不同融资方式的信号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并购中现金支付传递了利空信号,股票支付传递了利好信号。进一步发现,股票支付及股权融资所得资金支付的并购,其信号效应为正,体现了目标公司或资本市场对并购及其整合的信心。而自有资金及举债所得资金支付的并购,其信号效应为负,市场将其理解为主并公司承担了更高的支付风险和财务风险。本文有助于理解投资者对采用不同支付方式和融资方式实现并购的预期,为监管部门引导上市公司采用合理的支付方式和融资方式实施并购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支付方式 融资方式 信号效应 企业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