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0)
- 2023(13556)
- 2022(11355)
- 2021(10750)
- 2020(9247)
- 2019(21658)
- 2018(20857)
- 2017(40579)
- 2016(22193)
- 2015(25573)
- 2014(25305)
- 2013(25629)
- 2012(24141)
- 2011(21548)
- 2010(21882)
- 2009(20488)
- 2008(20967)
- 2007(18710)
- 2006(16269)
- 2005(14744)
- 学科
- 济(100246)
- 经济(100137)
- 业(70895)
- 管理(70319)
- 企(59322)
- 企业(59322)
- 方法(49055)
- 数学(43814)
- 数学方法(43490)
- 财(40371)
- 中国(28141)
- 农(25606)
- 务(22807)
- 财务(22776)
- 财务管理(22711)
- 制(22056)
- 企业财务(21691)
- 贸(20999)
- 贸易(20990)
- 易(20458)
- 业经(19507)
- 地方(18791)
- 学(18418)
- 农业(16894)
- 体(15775)
- 银(15770)
- 银行(15734)
- 融(15109)
- 金融(15106)
- 财政(14913)
- 机构
- 大学(329686)
- 学院(325086)
- 济(145962)
- 经济(143423)
- 管理(125321)
- 研究(112520)
- 理学(108339)
- 理学院(107144)
- 管理学(105619)
- 管理学院(104978)
- 中国(87920)
- 财(75858)
- 京(68823)
- 科学(64892)
- 财经(57488)
- 所(57341)
- 经(52416)
- 研究所(51546)
- 农(51424)
- 中心(50277)
- 江(47777)
- 经济学(47096)
- 业大(43866)
- 北京(43801)
- 经济学院(42852)
- 财经大学(42786)
- 范(40585)
- 农业(40417)
- 师范(40212)
- 院(39701)
- 基金
- 项目(209540)
- 科学(166537)
- 基金(157054)
- 研究(151829)
- 家(136432)
- 国家(135396)
- 科学基金(116148)
- 社会(100244)
- 社会科(95375)
- 社会科学(95351)
- 基金项目(82156)
- 省(77427)
- 自然(73869)
- 自然科(72272)
- 自然科学(72247)
- 自然科学基金(71084)
- 教育(70143)
- 划(66637)
- 资助(65956)
- 编号(59204)
- 部(49378)
- 成果(49320)
- 重点(47458)
- 发(44365)
- 教育部(43007)
- 创(42980)
- 国家社会(42831)
- 人文(41025)
- 课题(40747)
- 科研(40664)
- 期刊
- 济(156122)
- 经济(156122)
- 研究(101608)
- 财(64916)
- 中国(61014)
- 学报(49312)
- 科学(46206)
- 管理(45424)
- 农(45089)
- 大学(37516)
- 学学(35435)
- 融(31702)
- 金融(31702)
- 农业(30360)
- 财经(29924)
- 经济研究(27723)
- 教育(27170)
- 经(25683)
- 技术(24978)
- 业经(22573)
- 问题(21007)
- 贸(20597)
- 国际(17835)
- 业(17794)
- 世界(17033)
- 技术经济(16957)
- 统计(16367)
- 财会(16073)
- 会计(15766)
- 版(15336)
共检索到490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玉珊
本文研究了两个逻辑相承的财务战略问题:(1)增长动机是不是并购战略的主要动机或者直接效率目标?(2)实施并购战略以后,企业能够实现什么样的财务效应?既有的研究对此讨论较少且多为规范研究或定性分析。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及配对均值t检验法,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样本1997~2003年资料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管理者制定并购战略的主要动机是提高企业增长速度;企业实施并购战略以后可以实现直接效率目标,即具有速度效应,但是不能实现间接效率目标,即具有不增加企业价值的价值效应。
关键词:
并购战略 增长动机 财务效应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玉珊 张天西
本文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可持续增长重要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证。中国上市公司1994~2003年的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仅仅是通过增加负债和发行新股来维持“无效的高增长”;若以十年为一个“长期”,则中国上市公司没有采纳“长期模式”来选择财务战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玉珊
根据可持续增长模型制定的营运战略、投资战略、以增减负债为标志的筹资战略、分配战略和以增减股本为标志的筹资战略等五个分部财务战略之间存在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分部财务战略之间存在的显著的相关性保证了财务战略选择的系统性,而以不同相关性特征为标志的程序差异是财务战略选择模式效率差异的主要形成路径之一;孰重孰轻地选择以权益乘数为标志的筹资战略还是以销售净利率为标志的营运战略,是财务战略选择程序差异的焦点问题;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战略选择程序的"选择",收获理想的效率结果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改清 祁怀锦
以2007-2013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银企关联和财务弹性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弹性越高的企业,其发动并购的动机越强;当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时,财务弹性对企业并购决策的正向作用减弱;银企关联程度较低的非国有企业的财务弹性对并购决策的正向作用更显著。上述说明影响企业并购活动的银企关联和财务弹性决策之间存在一种替代机制。
关键词:
财务弹性 银企关联 并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玉珊
文章剖析了研究影响企业增长效率之财务因素的意义并建立了统计模型;寻找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效率的综合成因,存在于SGR计算公式所涉及的四个基本财务比率中一个或多个比率的显著变化和显著的新股发行行为之中;销售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变化是主要源泉,而总资产周转率、留存比率的变化和新股发行是次要因素或者不重要因素。
关键词:
企业增长 可持续增长率 增长效率 源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蕊 廖佳 王洋洋
文章选取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公司战略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战略对财务重述具有正向影响,相比防御型公司战略,进攻型公司战略更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以后年度被重述。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显著;然而,有效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均能够抑制公司战略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一系列研究结果不仅为公司战略的经济后果研究及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亦对公司管理层、监管者、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浪波 关键
从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健性和增长稳定性三个维度测度企业增长状态,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财务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增长状态的财务后果。研究发现,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并降低了财务风险,而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偏离度与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与财务风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企业增长 财务后果 盈利能力 财务风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植率
以2008年~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供应商进行商业信用再配置的信贷漏损行为为视角,证明了商业信用供给并非供应商根据自身信贷优势主动实施的逐利行为,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因客户占据强势地位被动进行的授信行为,是强势买方对供应商实施的信用侵占;其次,证明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强势买方的信用侵占意愿,弱化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具有缓解微观厂商之间商业信用侵占的能力;最后,证明了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强化供应商产品市场竞争力来帮助其摆脱强势买方的商业信用侵占,进而降低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鼓励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扭曲型信贷漏损具有治理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植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植率
以2008年~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供应商进行商业信用再配置的信贷漏损行为为视角,证明了商业信用供给并非供应商根据自身信贷优势主动实施的逐利行为,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因客户占据强势地位被动进行的授信行为,是强势买方对供应商实施的信用侵占;其次,证明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强势买方的信用侵占意愿,弱化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具有缓解微观厂商之间商业信用侵占的能力;最后,证明了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强化供应商产品市场竞争力来帮助其摆脱强势买方的商业信用侵占,进而降低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鼓励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扭曲型信贷漏损具有治理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乐媛 张健瑞
选取具有持续增长资料的2005年以前上市的12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5~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且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差值与资产负债率、企业综合财务风险值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乐媛 张健瑞
选取具有持续增长资料的2005年以前上市的12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5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且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差值与资产负债率、企业综合财务风险值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惠芳 张孔宇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事件发生前后20天内具有比较显著的股东财富效应;按行业细分后,电子信息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大于家电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并且被收购公司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并购支付方式对跨国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有影响,收购公司所在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并购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越低,则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富获得越多,以现金作为对外并购支付方式时,财富获得也越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孙甲奎 肖星
本文以2006-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独立董事的投行经历在上市公司并购中能否发挥咨询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中有投行独董并不会带来收购可能性的增加,投行独董对公司的收购决策不能产生实质影响;然而,在收购实施阶段,投行独董却有助于提升收购方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收购宣告时独立董事正在投行任职或收购方CEO缺乏投行经历时,投行独董的正向财富效应更加显著,在这两种情况下,投行独董更能体现咨询价值。最后,又从收购溢价和咨询费用两个方面探究了收购方价值增加的可能原因,初步确定了投行独董增加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投行经历 并购 咨询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明 贺国光 熊熊
文章依据国外学者提出的回购动机假说并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信号传递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在我国股票回购的动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财务灵活性假说及杠杆假说到目前为止尚不能解释我国股票回购动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份回购 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