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2)
2023(6005)
2022(4791)
2021(4192)
2020(3481)
2019(7868)
2018(7196)
2017(14892)
2016(7520)
2015(8390)
2014(8002)
2013(7998)
2012(7176)
2011(6305)
2010(6420)
2009(6622)
2008(5587)
2007(5148)
2006(4680)
2005(4284)
作者
(19414)
(16364)
(16192)
(15379)
(10288)
(7760)
(7304)
(6222)
(6002)
(5760)
(5444)
(5395)
(5202)
(5086)
(5024)
(4961)
(4939)
(4726)
(4726)
(4519)
(3967)
(3827)
(3716)
(3675)
(3642)
(3633)
(3620)
(3330)
(3280)
(3196)
学科
(34900)
(32598)
企业(32598)
(31397)
经济(31357)
管理(29918)
(25191)
金融(25191)
(22160)
银行(22158)
(21481)
(18635)
方法(15714)
(15014)
中国(14998)
财务(14992)
财务管理(14971)
企业财务(14549)
数学(14358)
数学方法(14271)
(13768)
中国金融(10976)
(9856)
体制(9272)
业经(8283)
地方(7008)
(6804)
(5816)
贸易(5806)
(5702)
机构
学院(104475)
大学(103445)
(49667)
经济(48821)
管理(42994)
理学(37480)
理学院(37241)
管理学(36848)
管理学院(36677)
中国(31994)
研究(28812)
(27962)
财经(22475)
(20604)
(19375)
(18830)
金融(18469)
财经大学(17364)
经济学(17027)
(16889)
中心(16431)
银行(16307)
经济学院(15690)
(15302)
商学(14492)
商学院(14377)
(14061)
人民(13671)
科学(13158)
(12885)
基金
项目(67010)
科学(54366)
基金(51953)
研究(49303)
(43515)
国家(43166)
科学基金(39307)
社会(34701)
社会科(33370)
社会科学(33363)
基金项目(27513)
(25048)
自然(24605)
自然科(24129)
自然科学(24124)
自然科学基金(23743)
教育(22175)
资助(21709)
(20387)
编号(18719)
(15702)
国家社会(15105)
(14931)
重点(14689)
成果(14606)
教育部(14490)
人文(14407)
创新(13942)
(13925)
(13784)
期刊
(48358)
经济(48358)
研究(32670)
(30342)
金融(30342)
(25167)
中国(17045)
管理(16795)
财经(12024)
学报(11966)
科学(11165)
(10162)
大学(10144)
(10127)
学学(9959)
经济研究(8991)
财会(8096)
业经(7258)
技术(6894)
会计(6610)
理论(6019)
问题(5932)
国际(5883)
农业(5703)
(5650)
会通(5337)
通讯(5337)
实践(5283)
(5283)
商业(5207)
共检索到158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葛结根  
融资约束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现金水平而影响了投资机会。并购通过有效配置存量资本和扩展融资渠道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本文选取2007-2012年以上市公司为目标的并购样本,以检验并购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降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下降,同时投资水平上升,表明并购从总体上看减轻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和独立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而其他类型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相对较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丛晓妮  李实萍  陈波  
选取我国969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首先采用Logistic回归测算出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数,其次以樊纲等学者公布的地区生产者合法权益保护指数和知识产权保护指数作为法制环境的评价指标,实证检验了法制环境对企业融资约束及融资方式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法制环境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法制环境可以保障企业获取更多的内部融资;法制环境并不会提高甚至减少企业的外部融资;融资约束高的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对法制环境的改变更加敏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秋生  黄贤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秋生  黄贤环  
相较于已有文献研究财务公司职能总体及个别环境变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本文对财务公司职能进行效能量化,并选择2009—2015年中国财务公司及其对应集团成员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财务公司具体职能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公司的资金结算职能、贷款业务职能以及担保业务职能能够显著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但资金归集职能、委托业务职能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没有得到验证。进一步考虑内外部融资环境影响后发现,相较于终极股权结构层级较高组,财务公司职能对较低组样本公司融资约束有更显著的缓解作用;资金归集职能、资金结算职能对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的样本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要比国有控股公司更显著,但贷款业务职能和担保业务职能能够更加显著地缓解国有控股公司融资约束;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外部金融机构具有替代作用,在外部金融环境越不景气时,其职能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更好地完善财务公司职能配置和制定财务公司经营策略,并指导财务公司在不同情境下更好地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勇  王思瑞  
融资约束一直是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本应缓解融资约束的股权质押融资工具,却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后果,反而成为股权被质押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障碍。基于2011~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在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基础上,将数字金融作为调节变量,检验数字金融对股权质押带来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恶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困境;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会有效地缓解因股权质押带来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困境。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国有企业、非制造业和高股权制衡度的上市公司中,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使用工具变量回归以及替换核心变量度量指标的处理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况学文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数,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市场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缓解其外部融资约束程度。因此,为了促进公司投资和总体经济的增长,国家应进一步深化金融和市场化改革,加快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步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工  陈明利  
文章以2002~2013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总体来说,上市公司所在地财政分权度越高,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相比较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较低;相比较中央企业,财政分权度越高,地方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维护地方经济发展的意愿减少了地区整体信息不对称程度。文章认为,增加地方银行贷款的投放量和招商引资所引进的外商投资,是缓解地方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渠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立安  刘海明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这一特殊现象,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以及采用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对公司绩效、大股东侵占、贷款融资以及效率层面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能够降低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初步说明这一担保方式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整体的融资约束。当货币政策偏紧时,上市公司更多地为子公司担保,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相关决策中主要考虑了融资约束而非控股股东的私利。进一步地,在控制了自我选择的效应之后,为子公司担保能够提高公司绩效、降低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并且提高了公司的贷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援成  张朝洋  
文章基于欧拉方程模型和改进的测度方法,探讨利率市场化和中小银行发展共生条件下对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及其协同效果。结果表明:从独自影响来看,利率市场化和中小银行发展可以显著缓解公司尤其是小公司的融资约束,且中小银行发展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从协同效果来看,在控制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发展)的作用且结果显著的情况下,中小银行发展(利率市场化)仍然可以显著缓解公司尤其是小公司的融资约束。文章的研究结论既验证了利率市场化和中小银行发展这两种手段在独自缓解公司融资约束上的有效性,也为这两种手段在共生条件下协同缓解公司融资约束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立安  刘海明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这一特殊现象,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以及采用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对公司绩效、大股东侵占、贷款融资以及效率层面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担保能够降低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初步说明这一担保方式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整体的融资约束。当货币政策偏紧时,上市公司更多地为子公司担保,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相关决策中主要考虑了融资约束而非控股股东的私利。进一步地,在控制了自我选择的效应之后,为子公司担保能够提高公司绩效、降低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并且提高了公司的贷款量。最后,为子公司担保能够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有别于之前的研究发现,说明在控制了自选效应之后,为子公司担保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发挥担保方的监督作用。本文扩展了信用担保的研究视角,对于上市公司信用担保贷款的监管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尹筑嘉  曾浩  毛晨旭  
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董事网络作为目前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能否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1999—2016年15696个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企业的董事网络对其融资约束的影响。在使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董事网络的关系强度、网络位置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后发现:董事网络确实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公司网络中心度越高、结构洞位置越丰富,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缓解作用就越强,并且结构洞位置的作用强于网络中心度;在作用机制方面,董事网络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途径在于治理效应(抑制代理问题)与信息效应(减少信息不对称)。上述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及调整模型和变量后依然稳健。因此,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企业有必要进行董事关系网络投资,优先挖掘能产生更高效益的结构洞位置,促进个人社会资本更有效地向企业社会资本转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兢轶  杨梅  郭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一直是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桎梏。文章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535家科技型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供应链金融能否真正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显著存在融资约束,融资约束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成正比,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该结论为发展供应链金融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实证证据,并提出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素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最终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刘芬  周泽将  
本文以2007—2016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风险投资机构持股对企业后续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内在机理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机构有助于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存在显著差异。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机理在于,风险投资机构不仅对企业价值具有客观上的认证作用,而且主动帮助企业与市场中介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效缓解了外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风险投资机构还积极参与企业的投后管理,从而有力化解了委托代理冲突。由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路径分析可知,风险投资持股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在资本市场上筹集更多发展所需的资金,帮助企业克服过度依赖信贷资金的失衡的融资结构,增强了企业在股权市场上的融资效率以及对价值链企业的谈判能力。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风险投资和融资约束领域的文献,还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风险投资与企业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