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9)
2023(11752)
2022(10033)
2021(9541)
2020(8355)
2019(19197)
2018(19002)
2017(36963)
2016(19919)
2015(22648)
2014(22288)
2013(21973)
2012(19953)
2011(17766)
2010(17426)
2009(16363)
2008(16210)
2007(14536)
2006(12151)
2005(10566)
作者
(55030)
(46240)
(46173)
(43770)
(29339)
(22325)
(21102)
(17969)
(17383)
(16320)
(15694)
(15418)
(14494)
(14417)
(14395)
(14258)
(14216)
(13718)
(13386)
(13339)
(11227)
(11201)
(11135)
(10561)
(10341)
(10294)
(10257)
(10194)
(9265)
(9123)
学科
(82158)
经济(82081)
(66966)
管理(65616)
(58668)
企业(58668)
方法(43481)
数学(38728)
数学方法(38259)
(26928)
(20376)
(19161)
财务(19112)
财务管理(19067)
中国(18891)
企业财务(18233)
业经(17415)
(17039)
技术(16805)
地方(15121)
(14942)
贸易(14934)
(14911)
(14496)
农业(13495)
理论(12568)
(12405)
(12120)
(12057)
银行(12029)
机构
学院(278996)
大学(278846)
(115642)
管理(115073)
经济(113418)
理学(100345)
理学院(99374)
管理学(97774)
管理学院(97237)
研究(84755)
中国(65692)
(56595)
(53956)
科学(51320)
财经(43571)
(42499)
中心(41286)
(41077)
(40850)
业大(40676)
(39636)
研究所(37341)
经济学(35317)
北京(34628)
(33393)
农业(33379)
师范(33034)
财经大学(32617)
(32338)
经济学院(32088)
基金
项目(190132)
科学(151420)
基金(140113)
研究(137167)
(121338)
国家(120359)
科学基金(105452)
社会(88226)
社会科(83817)
社会科学(83795)
基金项目(74952)
(74835)
自然(69708)
自然科(68203)
自然科学(68185)
自然科学基金(66999)
教育(64207)
(62629)
资助(57268)
编号(54933)
成果(43150)
(42730)
重点(42594)
(42027)
(39629)
创新(39417)
科研(37337)
教育部(37249)
课题(36759)
人文(36483)
期刊
(117949)
经济(117949)
研究(74527)
中国(48372)
(46177)
管理(42664)
学报(40695)
科学(38060)
(36446)
大学(31416)
学学(29789)
技术(26335)
教育(24494)
农业(24390)
(23979)
金融(23979)
财经(21594)
业经(19729)
经济研究(19289)
(18433)
问题(15809)
技术经济(15052)
财会(14924)
(14435)
统计(14369)
(13662)
理论(13195)
商业(13134)
科技(13046)
(13008)
共检索到394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成方  潘颉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指出新三板要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处理商誉,原本不受重视的新三板商誉问题迅速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以爱仕达并购新三板公司为案例,对新三板企业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巨额商誉、后续减值不明等问题,进而提出有关改进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亚茹  
由于新三板企业多为创新型、成长型公司,受制于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等因素始终难以跟紧上市公司的发展步伐,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则可以打破这一瓶颈实现新三板中小企业与上市企业齐头并进的新发展形势。本文从并购重组两种类型(被动并购与主动并购)出发,通过深入分析奇维科技被雷科防务收购与信中利主动收购深圳惠程的并购重组历程,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本文通过对商誉本质的探讨,提出商誉应只包括真正的合并商誉及被并购企业由于企业合并而彰显的自创商誉。同时基于商誉本质的确认和计量,提出应对不同商誉给予不同的后续处理,打破现有商誉一刀切的后续计量模式,使会计报表上的商誉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同时为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磊  陈欢  谢晓俊  
巨额商誉减值造成近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现象频发,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并购商誉会计计量问题的激烈讨论。文章在梳理商誉形成与计量的基础上,对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国际比较与讨论,通过高升控股并购案例研究发现,收益法估值模式为高额商誉的确认提供了"便利的空间",商誉的资本化处理模式形成巨额减值的"堰塞湖",商誉"只减值,不摊销"的后续计量模式存在人为干预的可能。基于此,对我国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提出建立追责机制、提高商誉估值准确性以及商誉初始计量采用费用化模式、后续计量采用摊销与减值并用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倩  刘斌  张列柯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与之相关的准则弹性随之增加。该文通过对"熊市"与"牛市"不同股市行情下并购商誉的未来超额收益、准则弹性增加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的绩效与市场反应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并购绩效;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行情下并购商誉的并购绩效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市场反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倩  刘斌  张列柯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与之相关的准则弹性随之增加。该文通过对"熊市"与"牛市"不同股市行情下并购商誉的未来超额收益、准则弹性增加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的绩效与市场反应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并购绩效;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行情下并购商誉的并购绩效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市场反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詹才利  
商誉是一种最典型的无形资产 ,应该将其纳入资产核算范围之列。本文论述了商誉的意义 ,提出了对其进行确认、计量与披露的基本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菁  
商誉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自创商誉是外购商誉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现行的会计准则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只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因此有人对会计信息的失真性提出了质疑,使得会计界不得不重新确定一些新的会计确认标准及会计计量基础。这为我们解决包括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准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纪刚  张秋生  
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为对价的交易制度及其对商誉的影响。我们以2007~2012年A股中小板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并购为样本,定量分析股份支付与现金支付两种情形的标的评估增值差异、标的可辨认净资产评估增值差异及其与商誉的关系,发现股份支付比现金支付的标的评估增值率显著更高、但标的可辨认净资产评估增值率差异不显著,进一步统计发现,收益法评估依据的预测收益明显高于实际收益,由此推断股份支付的标的定价虚高,导致商誉高估。本文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股份支付的交易制度,该制度产生的流动性受限等股份折价因素驱使了标的定价虚高,从而使得商誉高估。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商誉会计信息的使用中,应注意股份支付和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兴强  
一、引言商誉(Goodwil)概念发轫于中世纪,但是直到19世纪末才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具有魅力的主题。会计界围绕着商誉展开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商誉的性质;②是否以及如何确认自创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杜兴强  
一、引言商誉(Goodwil)概念发轫于中世纪,但是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极具魅力的主题之一。会计界围绕着商誉展开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商誉的性质;②是否以及如何确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宋清华  李帅  
并购的财富效应包括并购的财富创造效应和并购的财富分配效应。本文试图回答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是否创造财富、让谁富有的问题,选取了201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49起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不产生财富创造效应,没有给公司股东带来财富,相反会给股东带来损失;第二,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存在财富分配效应,个人投资者受损而机构投资者获利,财富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转移。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新三板公司并购监管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减少新三板公司并购现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姣  傅超  
本文以201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风险溢价补偿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对异常审计收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并购商誉与异常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基于非处罚性监管视角,本文发现上述关系的作用机制为:商誉有关的年报问询函在公司商誉资产正向影响异常审计收费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上述结论在替换变量指标、考虑自选择偏差以及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异常审计收费较高时,商誉资产越多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但上述效应在商誉相关年报问询函的影响下有所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不仅丰富了公司并购商誉影响审计收费的研究,还从问询函监管视角深化了对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发现了问询函监管能进一步增强社会审计监督有效性的证据,为资本市场的会计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解云霞  
受投资门槛高、市场流动性差等原因影响,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难度不断增加,并购成为企业及投资者退出新三板市场的首选方式。但是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挂牌企业摘牌、被并购企业估值合理性及并购隐藏风险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并购行为的成功率。本文以联建光电并购易事达为例,深入分析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上市企业顺利并购新三板公司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