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4)
- 2023(2206)
- 2022(1868)
- 2021(1848)
- 2020(1668)
- 2019(3774)
- 2018(3692)
- 2017(7796)
- 2016(3945)
- 2015(4225)
- 2014(4084)
- 2013(4233)
- 2012(3879)
- 2011(3394)
- 2010(3414)
- 2009(3340)
- 2008(3643)
- 2007(3295)
- 2006(2967)
- 2005(2816)
- 学科
- 济(21362)
- 经济(21341)
- 业(20771)
- 企(20479)
- 企业(20479)
- 管理(18242)
- 方法(12512)
- 数学(11446)
- 数学方法(11417)
- 财(10700)
- 务(8995)
- 财务(8985)
- 财务管理(8980)
- 企业财务(8854)
- 制(6633)
- 体(5715)
- 体制(5468)
- 业经(3377)
- 融(3140)
- 金融(3140)
- 市场(2804)
- 贸(2739)
- 贸易(2739)
- 关系(2685)
- 易(2666)
- 中国(2256)
- 银(2231)
- 银行(2230)
- 划(2200)
- 技术(2178)
- 机构
- 大学(61977)
- 学院(60026)
- 济(28368)
- 经济(27985)
- 管理(27503)
- 理学(24270)
- 理学院(24119)
- 管理学(23865)
- 管理学院(23747)
- 财(16424)
- 研究(15343)
- 财经(13378)
- 中国(13057)
- 经(12320)
- 京(11546)
- 财经大学(10305)
- 商学(9475)
- 商学院(9415)
- 经济学(8615)
- 经济学院(7872)
- 融(7777)
- 金融(7628)
- 北京(7560)
- 江(7401)
- 所(7143)
- 中心(7094)
- 经济管理(6684)
- 科学(6465)
- 工商(6438)
- 州(6278)
- 基金
- 项目(36169)
- 科学(30166)
- 基金(29929)
- 家(25032)
- 研究(24907)
- 国家(24854)
- 科学基金(23055)
- 社会(17630)
- 社会科(16970)
- 社会科学(16964)
- 自然(16194)
- 自然科(15947)
- 自然科学(15944)
- 基金项目(15874)
- 自然科学基金(15704)
- 资助(13132)
- 教育(12047)
- 省(11863)
- 划(10346)
- 部(9212)
- 编号(9161)
- 教育部(8611)
- 人文(8482)
- 大学(7630)
- 国家社会(7357)
- 创(7340)
- 重点(7204)
- 科研(7125)
- 制(7071)
- 成果(6983)
共检索到86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威 宋敏 冯科
本文以近年来兴起的并购重组市场为背景,探讨投资者是否会对并购过度反应从而引发股价的泡沫与崩盘。由于商誉仅源于上市公司并购时支付的溢价,本文以商誉作为并购的年度代理指标,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识别了并购引发的股价泡沫与崩盘。研究发现:商誉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且两者的关系主要源于商誉较高的样本,初步证明高商誉的公司股价具有一定程度的泡沫;商誉提升了公司业绩,投资者对并购过度反应从而使股价积累了泡沫;并购后业绩下滑可视为股价高估的信号,此时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当投资者持股期限较短、公司估值较高和市场行情较好时,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更为明显。此外,高商誉公司高管的减持规模显著高于低商誉或无商誉的公司,表明管理层利用并购引发的股价泡沫实现了财富转移。本文丰富了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体现了转型经济国家并购市场发展初期的独特性质,对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并购 泡沫 股价崩盘风险 过度反应 商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典 徐富强
并购重组在盘活资本市场存量资源,助力企业外延式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大规模商誉溢价。近年来,上市公司因并购商誉引发股价"暴涨暴跌"之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市场各参与者的高度重视。文章结合股价崩盘风险与行为金融理论,分析了并购商誉、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对并购商誉股价崩盘效应的影响。基于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存在并购商誉且并购商誉净额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未来崩盘的概率越高;投资者情绪不仅会使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上升,还使得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作用增强;投资者情绪的一系列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力仅由情绪高涨状态所驱动,投资者情绪低落时并不存在。
关键词:
并购商誉 投资者情绪 企业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欣
文章基于我国A股市场上2009—2018年的企业并购数据,考察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并购形成的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并购形成的商誉占总资产比例与企业下一期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商誉占比可以衡量公司在并购时的过度支付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正向关系在管理层过度自信与首次并购时尤为突出,这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是导致商誉高估并进而引起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而管理层的学习效应则可以有效缓解股价崩盘风险,这说明在并购中,基于制度设计约束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并加强并购经验的学习,是有效控制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向荣
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商誉减值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誉减值与股价崩盘风险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商誉减值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结论显示:当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越差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等相关文献,为公司缓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宏稳 唐清泉 黎文飞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轮并购重组浪潮后,形成了大量的商誉资产。这些商誉资产在后续减值过程中对企业和投资者所产生的风险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商誉减值意味着,并购商誉资产未能给企业带来预期增值收益,这种负面信息流入到股票市场,可能会引起公司股价的波动。本文选取我国2008~2016年A股市场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显著正向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两者间的作用关系主要存在于信息不对称较高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商誉信息中,商誉增加并不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只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作用在并购年度公司股价泡沫越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信息价值相关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防范和化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文武 叶聪颖 汪涛
自2008年全球股市崩盘和2015年下半年中国发生股灾以来,股价崩盘的机制和防范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以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商誉值的增加,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商誉值在公司和市场层面通过信息不对称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植荔 刘楠
文章以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上市公司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并购商誉会增大股价崩盘风险,股价崩盘风险会随着并购商誉减少而减小;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会削弱商誉和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商誉减值规模越大,商誉和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是否存在商誉和商誉规模通过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在民营企业和未披露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的公司中存在着上述结论,而在国企和披露了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的公司中上述关系并不全部存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鸣茂 梅春
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犹如达摩克斯之剑,会导致股价崩盘风险。基于中国沪深A股2007~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高溢价并购产生的商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发生并购且确认商誉后的第二年会发生股价崩盘风险,商誉减值后的第一年也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其原因在于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并不能提升公司的业绩以及反映超额收益的本质,而是成为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进行伪市值管理,提升短期股价并借机减持的工具;大股东、管理层、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关注会加剧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为监管层、投资者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号和监管依据,监管层、投资者均应关注高溢价并购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
关键词:
高溢价并购 商誉减值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文姣 傅超 傅代国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大规模高溢价并购为背景,以2007-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并购商誉是否对股价崩盘风险存在预警作用及其是否可以作为股价崩盘的事前信号。研究发现:(1)相对于未拥有商誉资产的公司,拥有商誉资产的公司的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明显更大,并且商誉资产规模越大,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也越高;(2)这种提前的信号作用在会计稳健性整体水平不同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公司整体的会计稳健性可能是对商誉资产操纵管理形成内部约束的力量,但这种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3)这种提前的信号作用在外部治理较差的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欧阳剑 张庆
2018年4月11日,伴随着几则利好消息的发布,股价连续走高三年有余的上市公司天广中茂(002509.SZ)在短短九个交易日内快速崩盘,下跌过半,逾百亿元市值凭空蒸发,引起资本市场一片哗然。天广中茂股价缘何"闪崩"?公司利好不断为何却造成重大资本陷阱?一、连续并购中的巨额合并商誉1.翻倍收购中贸园林天广中茂原名天广消防股份有限公司,于1986年成立于福建省泉州市。2010年11月,公司正式在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文姣 傅超 傅代国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大规模高溢价并购为背景,以2007-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并购商誉是否对股价崩盘风险存在预警作用及其是否可以作为股价崩盘的事前信号。研究发现:(1)相对于未拥有商誉资产的公司,拥有商誉资产的公司的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明显更大,并且商誉资产规模越大,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也越高;(2)这种提前的信号作用在会计稳健性整体水平不同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公司整体的会计稳健性可能是对商誉资产操纵管理形成内部约束的力量,但这种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3)这种提前的信号作用在外部治理较差的公司中更明显,即外部分析师跟踪预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是监督和约束管理层操纵管理商誉资产的外部治理力量。文章丰富了会计特征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的会计功能提供了直接可靠的经验证据,同时提醒监管者和投资者可以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并购商誉数据来预测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蕊 宋玉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持股和机构投资者类别对股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层面实证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大;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不同,基金、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社保基金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价崩盘可能性越大,尤其是基金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最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丰 鲁冰 李争光 徐凯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增大了公司股价未来崩盘的风险。在考虑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和内生性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公司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完善,上述正相关关系越弱。渠道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一定程度上源于它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本文拓展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监管部门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年行 于上尧 伊志宏
机构投资者究竟是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还是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是近年来财务学研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05~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视角考察其对公司层面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提高了公司股价未来崩盘的风险;(2)在区分羊群行为的不同方向后发现,上述正向关系在"卖方"羊群行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3)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存在并不能减弱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同样提高了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QFII的存在会加剧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昊洋 程小可 郑立东
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性的增加会显著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进一步,投资者情绪通过影响股价同步性,进而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层面投资者情绪会显著增加股价同步性,而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分投资者类型后发现,在一定情绪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