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3)
- 2023(3186)
- 2022(2668)
- 2021(2554)
- 2020(2203)
- 2019(4933)
- 2018(4873)
- 2017(9148)
- 2016(5271)
- 2015(5998)
- 2014(5891)
- 2013(5792)
- 2012(5511)
- 2011(4976)
- 2010(5188)
- 2009(5003)
- 2008(5082)
- 2007(4964)
- 2006(4639)
- 2005(4433)
- 学科
- 业(19858)
- 济(18839)
- 经济(18813)
- 企(18309)
- 企业(18309)
- 管理(17793)
- 制(8396)
- 方法(6176)
- 财(6103)
- 体(6018)
- 农(5840)
- 中国(5805)
- 体制(5339)
- 业经(5261)
- 地方(4890)
- 数学(4728)
- 数学方法(4597)
- 策(4374)
- 贸(4210)
- 贸易(4203)
- 银(4119)
- 银行(4102)
- 易(4097)
- 学(4004)
- 行(3937)
- 划(3849)
- 农业(3736)
- 理论(3723)
- 销(3581)
- 供销(3576)
- 机构
- 学院(74319)
- 大学(73641)
- 管理(28369)
- 济(27010)
- 经济(26214)
- 研究(25533)
- 理学(23413)
- 理学院(23131)
- 管理学(22684)
- 管理学院(22512)
- 中国(20688)
- 京(16294)
- 科学(15216)
- 财(14640)
- 江(13935)
- 所(12891)
- 中心(12337)
- 农(11992)
- 研究所(11360)
- 州(11146)
- 财经(10832)
- 北京(10628)
- 范(10487)
- 师范(10389)
- 省(10203)
- 业大(9793)
- 经(9601)
- 院(9525)
- 农业(9226)
- 技术(8612)
- 基金
- 项目(43388)
- 科学(33834)
- 研究(31753)
- 基金(30698)
- 家(26913)
- 国家(26667)
- 科学基金(22569)
- 社会(19171)
- 社会科(18164)
- 社会科学(18159)
- 省(17081)
- 基金项目(15526)
- 教育(15375)
- 自然(15135)
- 自然科(14793)
- 自然科学(14791)
- 划(14715)
- 自然科学基金(14554)
- 编号(13578)
- 资助(13065)
- 成果(11990)
- 课题(10216)
- 重点(9904)
- 部(9364)
- 发(9197)
- 创(8790)
- 项目编号(8457)
- 年(8359)
- 性(8284)
- 科研(8177)
共检索到126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远 张大威 冯玲
并购与分拆是现代市场上企业生命中常见而频繁的例行活动,也是商业运行中最富有戏剧性色彩的事件。企业的并购与分拆都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契合,才有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陆爱勤
金融企业实行了引人注目的全球大并购后,时隔不久又有了连续大规模的分拆行为,其间显示出并购与分拆变换节奏加快的趋向。金融企业此种举措的动因,可归结为实施金融创新、拓展经营边界、实施混业经营和实现"成长优先"的战略需要。而并购后由于战略提升的需要又实施分拆,以服务于其自身资源优化配置,集中核心竞争力,实现"素质优先"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战略转换 动因评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惠贞 顾江
企业所处行业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其采取的公司战略也不同,而公司的并购战略是公司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哪种并购类型在很大程度上由公司的经营战略、竞争战略所决定。本文将讨论产业性质、公司战略和并购类型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关键词:
产业性质 公司战略 并购类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燕萍 张永安
战略并购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走向国际化的有效途径,是以国家和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大于各自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为目的,包含并前规划、并购交易、并后整合全过程,通过协同效应(学习效应、规模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实现最终目标的并购。战略并购的动因包含引致性动因(共享资源和分散风险的诱导)和驱致性动因(国家和政府的驱动)两种。根据战略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社会影响力和技术能力的不同,企业战略并购可分为"高攀"型战略并购、"对等"型战略并购、"整合"型战略并购三种类型。
关键词:
战略并购 内涵 动因 类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春
税收新政对于企业重组交易的有效支持,使得重新考量企业并购中所得税问题尤为必要。文章全面论证(含推导)了企业并购中相关各方报表项目的所得税事项会税处理,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并购在同一控制下选择一般性税务处理与非同一控制下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一般须确认递延所得税;其余情形下则不确认递延所得税。收购方(或合并方)在同一及非同一控制下支付对价为非货币性资产,须就资产转让损益纳税;而被收购方(或被合并方)股东只在非同一控制下选择一般性税务处理及转让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股权时,才确认股权转让损益并纳税。针对企业并购有待商榷的所得税事项处理,建议修改相关会计准则或所得税条例,在确保会计与税法各自内部逻辑前后一致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相互融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云贵 吴崇伯
“印太”概念的兴起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上升的一种担忧,预示该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印尼在东南亚区域格局当中的龙头地位和实行的“大国平衡”战略,使其成为美日澳印(度)积极拉拢的对象。印尼政府积极反应,主动参与“印太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削弱中国在东盟的地位,加剧中印(尼)紧张态势以及影响中国南亚战略。中国应从积极对接“印太战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寻求中印(尼)利益共同点以及均衡“印太”资源投入等方面加以应对,以期促进新形势下中印(尼)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琢 张幼文
在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供应链的外向链接与内向链接。“外链”追求分工效率的同时存在中断风险,“内链”侧重产业安全的同时存在机会成本,两者的相机抉择成为了大国产业发展的现实难题。文章引入“度”的概念,强调在供应链韧性的维度上分析分工深度与安全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外链”和“内链”的战略调整不应是简单的非此即彼和方向性调整,而是通过外部风险的分散和内部分工的扩大,在保持效率与加强安全之间寻求韧性的平衡。为此,文章认为外部供需的多元化和内部要素的增加将是战略考量的关键。
关键词:
供应链 国际分工 产业安全 韧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蓓 孙雯倩
近年来,多国央行推出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加密货币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数字化的法定货币。在公众偏好转向无现金支付,支付市场供应商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对国外支付工具和技术的依赖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欧洲央行将发展数字欧元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评估、调查两个阶段后,2023年10月数字欧元进入准备阶段,在立法和规则设定方面为数字欧元的发行铺平道路。欧洲央行发行数字欧元的战略考量包括确保公民能够继续信任数字支付背后的货币锚,强化欧洲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欧洲一体化,以及通过提高欧元区对非欧洲支付解决方案的独立性来加强欧元区的战略自主权。随着越来越多经济体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态度从审慎保守转向积极进取,数字欧元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郗修方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的升级引起金融供给结构的变化,农村金融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考量区域金融供给的目标和重点,把握金融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取向。在财政支农支出有限,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短期内不可能迅速提升的现实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寻求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特殊支持,在用活各种金融政策与各种金融手段的合力上作文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卫平 陈荣耀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这些需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需要体系。该体系中,每种需要都存在层次上的不断进化,其相互之间也存在协调与平衡的问题。为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只有充分考虑这些需要的整体联系和进化规律,才能在不断提高满足需要的层次上获得企业的发展优势与空间。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需要体系 战略 进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洪俊杰 陈洋 杨志浩
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经贸格局或将经历剧变,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到来。中国作为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核心参与者,在这一进程中呈现加工制造环节加速外迁、跨国资本流动朝资本流出方向集中、国内产业转移承接的空间不饱和以及新兴产业尚未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等典型特征。文章在深入剖析不确定性风险、跨国企业主动国际化布局、国内需求不足、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技术变革驱动等影响中国产业外迁的重要因素基础上,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应对我国产业过早过快跨国转移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产业转移 转移动因 回流和外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辽平
文章在分析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关联度的基础上,从期望契合度、业务关联度、操作整合度三个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通过引入每股社会贡献值、社会责任指数来综合考察社会责任履行与战略管理融合、企业绩效之关系。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战略管理 融合考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银忠 杨柏
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底就将宣布正式成立,并投入营运。截止2015年4月15日,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达到57个,其中包含37个亚洲区域内国家,以及20个亚洲区域外国家,遍及全球5大洲。由于申请加入意向创始成员国具有广泛性,亚投行的筹建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引发各方的热评,其中毁赢参半。针对"亚投行热"现象,本文理性地分析了中国倡导设立亚投行的战略考量,并进一步思考了亚投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国际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旭 韩文超
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后,韩国对“印太战略”的态度经历了文在寅政府时期“谨慎且有限地参与”以及尹锡悦政府时期“积极地调适型参与”两个阶段。尹锡悦政府执政后转变对“印太战略”的态度,主要包含对朝鲜实施安全威慑以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以加入“印太战略”为杠杆重塑中韩关系从而缓解安全困境、推广“韩式民主价值观外交”以提升韩国在地区秩序中的地位以及推进“东盟政策”以寻求经济新增长点四大考量。从短期看,这一转变将激化朝韩矛盾,加剧地区紧张;提升“印太战略”的经济吸引力,对“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挤出效应;强化“印太战略”的“去中心化”特征,在地区秩序构建上增大对中国的压力。但从长期看,由于尹锡悦政府并未脱离“立足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战略”的原则,仍具备“底线理性”,加之“印太战略”无法有效满足韩国的经济、安全与战略诉求,韩国缺乏持续参与“印太战略”的动力,其负面影响总体可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盛祥 于琳 黄海瑛
跨境数据本地化已被列入很多国家的法律条文。从多维方式来研究跨境数据本地化有助于对我国数据本地化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维护我国的数据主权需求,实现数据安全与数据跨境高效流动的双重价值平衡。基于维护数据主权考量,文章以66个国家(地区)的数据本地化措施为分析样本,从多个维度剖析各国数据本地化策略,检视我国数据本地化策略并提出完善对策。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家的价值取向是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存在“显性”“隐性”及其二者组合的3种模式,以及本地存储与本地备份两类强度要求,客体类型侧重于个人数据。我国数据本地化策略侧重于维护数据安全,存在本地存储数据类型过多、双重本地化要求过严、数据本地化立法强度升级等问题。文章提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的战略定位设想:正视数据主权的相对性、区别适用绝对的本地存储、坚持显性数据本地化为主、数据类型先分类再分级等方面加以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