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3)
2023(7186)
2022(6393)
2021(5984)
2020(5205)
2019(12239)
2018(12107)
2017(24373)
2016(13496)
2015(15310)
2014(15594)
2013(15509)
2012(14801)
2011(13495)
2010(13780)
2009(13054)
2008(13163)
2007(12272)
2006(10665)
2005(9577)
作者
(39493)
(33279)
(33116)
(31788)
(21228)
(15785)
(15312)
(12908)
(12320)
(12146)
(11165)
(10919)
(10545)
(10499)
(10478)
(10474)
(10382)
(9832)
(9665)
(9648)
(8363)
(8180)
(8140)
(7627)
(7517)
(7516)
(7496)
(7307)
(6698)
(6677)
学科
(56322)
经济(56272)
(40393)
管理(39422)
(32307)
企业(32307)
方法(26953)
数学(24245)
数学方法(23974)
(17546)
(16668)
中国(14106)
(13262)
(12696)
贸易(12694)
(12351)
地方(11417)
农业(11162)
业经(11001)
(10937)
(10017)
(9713)
财务(9683)
财务管理(9656)
(9194)
银行(9174)
企业财务(9111)
(8798)
(8741)
(8601)
机构
学院(198258)
大学(197200)
(84939)
经济(83091)
管理(77515)
研究(66454)
理学(66270)
理学院(65573)
管理学(64526)
管理学院(64134)
中国(51164)
(40911)
(40515)
科学(39917)
(34775)
(34397)
财经(31393)
中心(31392)
(31174)
研究所(30965)
业大(29054)
(28316)
农业(27549)
北京(25938)
经济学(25765)
(25403)
师范(25187)
(24450)
(23391)
经济学院(23356)
基金
项目(125050)
科学(97941)
研究(92763)
基金(89827)
(77195)
国家(76533)
科学基金(65170)
社会(57489)
社会科(54484)
社会科学(54466)
(49187)
基金项目(47075)
教育(43031)
自然(41940)
(41580)
自然科(40924)
自然科学(40909)
自然科学基金(40202)
编号(39301)
资助(38037)
成果(32859)
(28414)
重点(28009)
(27365)
课题(26955)
(25506)
教育部(24217)
科研(24046)
(24006)
创新(23844)
期刊
(94397)
经济(94397)
研究(58655)
中国(36326)
(31968)
(31333)
学报(28381)
管理(26634)
科学(26451)
大学(21231)
农业(20760)
(20653)
金融(20653)
学学(19946)
教育(19634)
技术(17206)
业经(15956)
财经(15376)
经济研究(15368)
(13131)
问题(12710)
(11231)
(11106)
技术经济(10579)
理论(10188)
统计(9955)
商业(9838)
国际(9289)
实践(9238)
(9238)
共检索到295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洪久  胡彦蓉  方淑芬  
本文应用博弈的思想构建了企业并购决策的系统博弈框架模型,试图解释当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时,并购决策如何产生。根据此框架,文中分析了主并企业内部股东和管理层,主并企业与政府、竞争对手和目标企业相互影响时,并购产生的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亚铮   谭劲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玉贵  
企业并购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博弈过程。由于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美性,企业并购交易将会出现市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接近失败和完全失败四种不同性质和效率的市场均衡,其中只有市场完全成功是最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但在具体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出现哪种均衡,主要取决于企业并购交易博弈模型中不同质量目标企业的价值、交易价格、风险成本和质量高、低比例之问的相互关系。减少出现上述三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识别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鸿  
并购作为企业之间的一种产权交易行为,实质上是企业并购双方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信号传递博弈过程。信号传递博弈是研究逆向选择的一个重要模型,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非合作博弈中,它是一种具有广泛现实与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雪梅  茅宁  
文章将实物期权理论和博弈论相结合,应用到企业并购决策制定中,构建了一个基于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该模型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确定了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价值,同时考虑了并购各阶段的投入成本、风险中性概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企业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效应等主要的决策影响因素,得到了项目成功所需获得的最低临界收益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每个企业在不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均衡战略和所能获得的均衡收益。论文的结论对企业并购投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晓彤  
企业在决定是否实施并购时通常都有其主要的决策依据。传统理论多从战略角度研究影响企业并购决策的因素。与之不同,本文立足于企业并购成本,论述了并购成本对企业并购决策的作用机制,阐明并购成本对于企业并购决策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实际指出导致中国企业并购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于过高的并购成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徐海龙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投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基于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两阶段博弈模型。该模型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确定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价值,考虑了并购各阶段的投入成本、投资收益、风险中性概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企业并购时产生的相互影响效应等因素,分析了成本占优或收益占优的两企业间在公司并购中的行为模式,得到了两企业项目并购成功所对应的临界收益和临界成本以及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焯华  廖贤超  
在国家风险国际指南(ICRG)对国家风险评价基础上,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对跨国并购中被购方的价值进行分析,揭示了国家风险对跨国并购决策的影响,为跨国并购价值分析及决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结合算例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桂玲  王林江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并购中选择目标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层次分析法在目标企业选择决策中的适用性,最后以××食品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价、决策的过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璐  于长春  
以国内沪深上市公司收购事件为样本,通过对不确定性拆分,深入分析目标方盈余质量对收购方主要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中收购双方之间的非对称不确定性对收购决策的影响大于对称不确定性。与同行业收购相比,跨行业收购中收购方对非对称信息的关注度更高,收购溢价也有较大差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发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然客观产生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反过来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又在客观上给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带来活力。企业之间并购价格的确定和实施又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企业并购价格确定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评估;二是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三是双方的博弈过程。这里单方面价值评估是私有信息,并购价格的最终确定是在双方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基于此,本文以契约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实质,以谈判理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形成,并分析了并购的静态博弈模型、动态博弈模型、重要信号以及讨价还价策略等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周斌  
企业并购是产权自由交易、资本自由流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建立初期,与之相应的企业并购方兴未艾。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企业并购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企业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统称,泛指为获取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虽然兼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晋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且风险较大的业务。论文将企业并购行为抽象为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的动态博弈,在各博弈方理性行为的前提条件下,利用逆推归纳法分析了并购双方在并购活动中的策略选择及各相关变量对并购活动结果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峥  
本文主要研究供应链采购环节中,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制造商与供应商围绕如何共享需求信息进行博弈的问题。研究主要使用了信号博弈分析方法,发现在不对称需求信息情况下,供应商对于制造商行为的跟随策略明显影响供应链合约博弈结果;在供应商遵从自愿跟随策略、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制造商将期权合约作为博弈信号能有效进行需求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系统利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