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2)
2023(16622)
2022(14476)
2021(13653)
2020(11480)
2019(26358)
2018(26120)
2017(50755)
2016(27301)
2015(30954)
2014(30802)
2013(29961)
2012(27275)
2011(24398)
2010(24127)
2009(22323)
2008(21998)
2007(19283)
2006(16828)
2005(14716)
作者
(76767)
(64067)
(63481)
(60539)
(40812)
(30652)
(28990)
(25105)
(24444)
(22806)
(21977)
(21443)
(20120)
(20008)
(19610)
(19481)
(19243)
(19139)
(18358)
(18261)
(15649)
(15634)
(15392)
(14603)
(14248)
(14210)
(14147)
(14058)
(12793)
(12582)
学科
(105206)
经济(105053)
管理(87081)
(80730)
(69989)
企业(69989)
方法(50451)
数学(43397)
数学方法(42734)
(32440)
(27481)
中国(26395)
业经(24890)
(24608)
(22798)
(21386)
财务(21302)
财务管理(21253)
企业财务(20182)
理论(19172)
地方(18907)
(18777)
贸易(18766)
(18240)
农业(17905)
(17494)
(17347)
技术(17216)
环境(16759)
(16526)
机构
大学(387155)
学院(383587)
管理(155225)
(149260)
经济(145934)
理学(134717)
理学院(133280)
管理学(130810)
管理学院(130095)
研究(120886)
中国(90751)
(81318)
科学(74347)
(72383)
(58857)
财经(57879)
(57295)
中心(56732)
业大(56093)
(55439)
研究所(53263)
(52602)
北京(50737)
(49954)
师范(49487)
(45033)
经济学(44862)
农业(44708)
(44296)
财经大学(43296)
基金
项目(264364)
科学(208729)
研究(194239)
基金(193206)
(167143)
国家(165760)
科学基金(144072)
社会(122486)
社会科(116023)
社会科学(115993)
基金项目(102642)
(102375)
自然(94155)
自然科(92019)
自然科学(91998)
自然科学基金(90335)
教育(90129)
(85958)
编号(79932)
资助(79299)
成果(64927)
(58691)
重点(58399)
(54854)
(54365)
课题(53664)
创新(51158)
教育部(51019)
(50791)
科研(50574)
期刊
(160770)
经济(160770)
研究(109941)
中国(71400)
学报(60391)
(58463)
管理(57129)
科学(54149)
(51824)
大学(46693)
学学(43586)
教育(42951)
农业(35550)
技术(34154)
(31185)
金融(31185)
财经(28459)
业经(26441)
经济研究(24899)
(24256)
图书(22954)
问题(20469)
理论(19424)
(18416)
科技(17996)
技术经济(17875)
实践(17837)
(17837)
(17721)
财会(17399)
共检索到55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旎  文晓云  郑国坚  胡志勇  
由于并购具有金额大与标的资产质量难以辨别等特点,如何在并购交易中降低交易风险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2015年至2016年审核通过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从业绩承诺视角探讨市场对于并购重组交易契约中信息传递机制的看法。研究表明,市场会对业绩承诺这一信息传递机制予以积极反应,业绩承诺越乐观,并购方在公告期间的超额收益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关联并购、投资者专业化程度较低或财务信息更稳健的情况下,业绩承诺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更明显。文章以业绩承诺为切入点,为学术界了解如何降低并购交易中的信息风险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菊  陈欣  
在2014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证监会取消了盈利预测的强制性规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可自主协商是否签订业绩补偿承诺。我们发现,行业风险系数显著抑制了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而溢价率和股票支付比例却显著正向影响签订该承诺的意愿。研究表明,随着并购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增加,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也在不断的提高。业绩补偿承诺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起到了信号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饶茜  侯席培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违约事件频现,本文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并做出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三个层次分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并购标的业绩承诺达标与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不同补偿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下滑;并购标的业绩达标的上市公司,比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获得股份补偿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明显好于获得现金补偿的上市公司。期望本研究为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政策的实施提供更为全面的证据,也为监管机构建立更为有效的补偿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饶茜  侯席培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违约事件频现,本文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并做出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三个层次分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并购标的业绩承诺达标与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不同补偿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下滑;并购标的业绩达标的上市公司,比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获得股份补偿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明显好于获得现金补偿的上市公司。期望本研究为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政策的实施提供更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竞达  范庆泉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行为及其政策影响进行相关研究。从并购项目实现期内业绩达成率的角度,本文发现"神预测"区间内相邻实现期内的业绩达成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前期业绩实现期的业绩达成率要显著高于后期,由此本文认为我国并购重组中存在高业绩承诺现象。进一步,从业绩实现能力的角度,本文划分出具有高业绩承诺行为的并购项目并将其对估值溢价率和交易溢价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高业绩承诺使其获得了"高估值",同时在资产交易时产生了"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并购重组项目由于业绩无法实现,则变成了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小刚  
近年来,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企业战略转移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被收购方或控股股东常常做出业绩承诺,主要有股份补偿和现金补偿两种形式。而对于两种补偿形式的财税处理,会计准则和税法并未做出明确规定。本文在文献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以斯太尔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作为分析对象,结合会计原理和现有税收法规提出了股份补偿和现金补偿两种形式的会计和税务处理见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征  孙虹  
在隐性信息传递中,信息接受者有可能得到信息传递者无法获得的隐性信息,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到交易效率。文章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对信息传递双方基于信息传递者有限承诺审核基础上的混合策略均衡及影响进行了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琴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重组协议订立阶段,针对目标资产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首次公告使得作为收购方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更高的短期市场超额收益;并购重组活动完成后的3年间,目标资产存在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在长期市场绩效上同样表现得更加抢眼,但才财务绩效上却与目标资产不存在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并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说明,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得到了资本市场较多的认同与肯定,但从长期财务绩效来看,业绩承诺的价值创造能力尚待进一步证实。本文的发现对投资者、收购活动参与各方及监管层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熙琼  任芳  杨昌安  
基于并购重组利润监管政策,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业绩承诺制度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结果发现:并购时有业绩补偿承诺与被并购企业金融化显著负相关;货币政策越宽松和行业竞争度越高,业绩补偿承诺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作用机制为:业绩补偿承诺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管理层激励效应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地,金融资产特征方面,业绩补偿承诺对企业投资金融资产的波动性、短期金融资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业绩补偿承诺特征方面,有较高补偿金额、虚高承诺、双向补偿、使用现金支付的业绩承诺协议可以更大程度地抑制企业金融化。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的业绩承诺制度可以改变企业信息环境和管理层逐利方式,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实现企业健康发展,说明并购重组中的利润监管政策可以产生显著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明明  余鹏翼  
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浪潮汹涌,业绩承诺成为市场常态,同时也伴随着业绩失诺的大量增加。本文以斯太尔业绩失诺后随意变更补偿方案为例,从收购方、被收购方、并购项目中的资产评估机构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斯太尔随意变更补偿方案的后果以及造成它业绩失诺的原因。分析表明,并购中的业绩失诺受多方影响,收购方对并购的过于乐观、被收购方为促进并购而过高许诺业绩、中介评估机构对市场的过于乐观都能会影响业绩承诺的指标。为避免业绩失诺的发生,参与并购的三方都应该谨慎行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饶艳超  段良晓  朱秀丽  
本文采用2010—2014年间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并购境内标的并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标的公司样本,研究业绩补偿承诺对标的公司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双向业绩承诺比单向业绩承诺的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当业绩承诺未达到预期标准时,股份补偿方式比现金补偿方式的激励效果更为显著;相比于没有减值测试补偿条款,约定减值测试补偿具有更好的激励效应;并购业绩承诺对管理层薪酬激励效果不明确。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并购交易的业绩承诺条款签订提供借鉴意义,也为监管部门对并购交易过程中高估值、高风险的业绩承诺风险监管提供证据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滕涛  黄庆波  刘梦茹  
企业并购重组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进而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起到外延式增长的作用。并购交易中标的资产估值是多方博弈的焦点。目前的估值方法和业绩补偿机制,不仅缺少对被并购方并购后提升经营业绩的激励机制,反而存在对被并购方以高预期、高估值方式套取超额估值收益的激励机制。基于此,本文引入欧式期权思路,将估值区间模型设计为一种特殊的两值期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购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更中性地反映各方利益,以促进达成并购谈判。本文通过2013-2019年20家医药上市公司并购数据,比较分析并购标的实际执行价格与估值区间模型之间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激励被并购方股东和管理层提升标的未来业绩,抑制并购估值泡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玥璠  陈爽  梁田  
在企业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补偿未达标给各利益相关方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本文拟分别从交易层面、市场层面和政策层面对业绩承诺未达标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从制定严谨的业绩承诺协议、完善资本市场监督制度和责任机制、弥补监管体制中的漏洞,增加中小股东话语权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升我国并购交易过程中运用业绩承诺补偿协议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晶  吴莉  
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沪深A股市场通过定向增发成功并购资产的定增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增并购中业绩承诺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时,在定增并购中更有可能使用业绩承诺,签订的业绩承诺中利润承诺数量也越大。从业绩承诺达标的角度来检验承诺效果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业绩承诺在履约前期达标的可能性更大,在履约后期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业绩承诺不可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时,在定增并购中签订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长期绩效更差;在关联交易中,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使用业绩承诺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小刚  乐晓梅  
上市公司在进行关联并购交易时,控股股东为了实现估值高溢价以及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普遍签订了比较高的业绩承诺协议。但是这些业绩承诺实现了吗?如果没有实现市场会做何反应?基于此,本文以浙江广厦做出的并购业绩承诺以及后续三年的业绩承诺实现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项研究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做出业绩承诺时市场具有正面的市场反应,但是当业绩承诺没有实现时具有较强的负面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