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6)
- 2023(15576)
- 2022(13103)
- 2021(12328)
- 2020(10695)
- 2019(24487)
- 2018(24242)
- 2017(46505)
- 2016(24892)
- 2015(28261)
- 2014(27680)
- 2013(27281)
- 2012(24937)
- 2011(22273)
- 2010(22387)
- 2009(21314)
- 2008(20679)
- 2007(18764)
- 2006(15975)
- 2005(14240)
- 学科
- 济(99219)
- 经济(99115)
- 业(82118)
- 管理(80493)
- 企(72381)
- 企业(72381)
- 方法(49549)
- 数学(43396)
- 数学方法(42826)
- 财(32738)
- 中国(29548)
- 融(28432)
- 金融(28429)
- 银(26895)
- 银行(26862)
- 行(25795)
- 农(25669)
- 制(23694)
- 务(23435)
- 财务(23371)
- 财务管理(23318)
- 业经(22636)
- 企业财务(22302)
- 技术(20412)
- 贸(19048)
- 贸易(19032)
- 地方(18921)
- 易(18530)
- 学(18496)
- 理论(17553)
- 机构
- 学院(346724)
- 大学(346535)
- 济(143318)
- 经济(140358)
- 管理(139336)
- 理学(120586)
- 理学院(119434)
- 管理学(117423)
- 管理学院(116781)
- 研究(106960)
- 中国(89275)
- 京(70888)
- 财(68816)
- 科学(63162)
- 财经(55046)
- 中心(53662)
- 农(52505)
- 江(51938)
- 所(51937)
- 经(50008)
- 业大(48806)
- 研究所(46824)
- 经济学(44165)
- 北京(44005)
- 范(42016)
- 州(41658)
- 师范(41566)
- 农业(41243)
- 财经大学(41195)
- 经济学院(39993)
- 基金
- 项目(229738)
- 科学(182683)
- 基金(168497)
- 研究(167886)
- 家(145187)
- 国家(143961)
- 科学基金(126066)
- 社会(107785)
- 社会科(102360)
- 社会科学(102333)
- 省(90600)
- 基金项目(89281)
- 自然(82092)
- 自然科(80330)
- 自然科学(80309)
- 自然科学基金(78934)
- 教育(78773)
- 划(75429)
- 资助(69110)
- 编号(67919)
- 成果(54420)
- 创(52358)
- 重点(51294)
- 部(51271)
- 创新(48230)
- 发(48069)
- 课题(45969)
- 教育部(44872)
- 科研(44497)
- 国家社会(44448)
共检索到512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储溢泉
高并购溢价一直是理论界和监管层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高并购溢价为例,深入分析了并购交易中锚定价格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支付对价与并购标的业绩承诺现值之间的差额是融资购买股权的费用,并不是并购标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主要是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将融资购买股权的费用直接锚定在股价中,引导外部投资者看好此次并购,最终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减持掠夺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给监管层的政策建议是要规范并购重组中的定价问题,并详细披露相关的信息,以降低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并购 融资购买股权 价格锚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波 余明桂
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国企是否比民营企业进行更少的异地并购,以及这种异地并购的经济后果,来判断政府在国有企业主要扮演支持之手还是掠夺之手的角色。结果发现:地方国企异地并购的概率显著低于民营企业;与同地并购相比较,地方国企异地并购会导致消极的市场反应,而且异地并购后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和银行贷款成本均会显著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与同地并购相比较,地方国企异地并购后获得的政府支持有所减少,从而导致负面的经济后果,这支持政府支持之手占主导的观点。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在政府对稀缺资源有较强控制的情况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会阻碍民营企业的资源获取,进而扭曲资源配置效率,并最终阻碍经济增长。
关键词:
异地并购 并购绩效 支持之手 掠夺之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由于受诸多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并购后并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结果。本文以近5年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并购模式下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发挥并购积极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
并购 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北京证监局课题组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盘活资产,实现外延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北京辖区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失败案例入手,深入分析交易筹划、执行、管理等环节导致交易不达预期的风险因素,分别对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提出建议:上市公司要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科学决策、提高整合监管能力,监管机构要保持定力、发挥监管合力、强化信息披露要求、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以期提示上市公司理性并购重组,推动我国并购重组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忠民
本文以2008年至2015年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并购重组事件中的目标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研发人员数和研发人员占比等六个变量建立了科技创新衡量指标体系,以行业市场竞争度和研发人员参股作为虚拟变量,并以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了并购重组事件对我国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并购重组能够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并购重组过程中研发人员参股能够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并购重组后行业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
并购重组 科技创新 专利 研发投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忠民
本文以2008年至2015年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并购重组事件中的目标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研发人员数和研发人员占比等六个变量建立了科技创新衡量指标体系,以行业市场竞争度和研发人员参股作为虚拟变量,并以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了并购重组事件对我国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并购重组能够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并购重组过程中研发人员参股能够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并购重组后行业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
并购重组 科技创新 专利 研发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泓语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相比较其他风险投资而言,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主要是成熟型企业,旨在获取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在提升企业价值后退出。并购基金作为特殊的并购主体,相对于一般的并购而言,主要不同在于其在并购中担当的角色。首先并购基金是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存在的,其主要目的是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仕华 李维安
Kahneman(2003)在总结决策者的非理性特征时,发现除了过度自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非理性特征——锚定效应。已有研究只考察了并购溢价决策中高管过度自信的非理性因素,尚未考察锚定效应的非理性因素。本文旨在考察并购溢价决策中的锚定效应。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1年的并购事件样本,结果发现:并购溢价决策虽然受到理性因素的支配,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锚定效应。具体来说,如果决策情景中仅存在内在锚,不存在外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会呈现内在锚效应;如果决策情景中仅存在外在锚,不存在内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会呈现外在锚效应;如果决策情景中同时存在内在锚和外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中仍然会呈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获宝 王艳
金融保险业是与民生高度相关的行业,树立诚信创新价值观,是金融保险业做大做强之根本。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案例分析,揭示了在金融保险业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成长和相关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选择有相似价值观、诚信度和创新度匹配度高的目标公司,可以减少并购后内部交易成本,使合并体易于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并购绩效,有助于金融保险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诗怡
2014年5月,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随着市值管理的权威地位得到认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文以湘鄂情在并购重组中的市值管理为例,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市值管理跑偏问题。本文发现,在并购重组"松绑"的背景下,借"市值管理"的名义,湘鄂情通过发布并购公告,抬升股价,大股东趁机精准减持套现。只有严厉打击追查操纵股价的行为,合法合规的进行并购重组,才能实现资本市场下有效的市值管理。
关键词:
市值管理 并购重组 股价 跑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诗怡
2014年5月,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随着市值管理的权威地位得到认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文以湘鄂情在并购重组中的市值管理为例,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市值管理跑偏问题。本文发现,在并购重组"松绑"的背景下,借"市值管理"的名义,湘鄂情通过发布并购公告,抬升股价,大股东趁机精准减持套现。只有严厉打击追查操纵股价的行为,合法合规的进行并购重组,才能实现资本市场下有效的市值管理。
关键词:
市值管理 并购重组 股价 跑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本文选取了2010~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共获取样本338家,根据并购公司所在国别的不同,把样本分为国内并购样本(271家)和海外并购样本(67家)。运用Logit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偏好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对于全样本资本结构、盈利能力、成长性影响显著;企业规模、股权结构对国内并购融资决策存在显著影响;抵押价值对海外并购融资决策存在非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偏好 国内并购 海外并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正华 谢敏婷
通过分析爱尔眼科"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的运作案例,揭示上市公司在战略驱动下运用该类型并购基金在体外进行业绩培育,再适时并入上市公司的精细化运作过程,探讨其中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相对应的价值创造模型。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与PE目标趋同、优势互补下的有效合作是前提,围绕上市公司战略进行投资、成功提前整合和适时并入上市公司体内是价值创造的关键过程。通过持续恰当的信息披露进行价值传递,最终推动公司价值创造的实现。通过案例研究,拓展并购基金相关理论,为上市公司围绕自身战略,有效地运用"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打通投融资渠道、培育业绩并进行市值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实践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诗才 牛永花
文章以2001年深市发生并购重组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共5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并对年度间的绩效变化进行Wilcoxon检验。实证研究表明,收购兼并类上市公司的绩效在并购当年显著改善;股权转让类上市公司绩效总体呈下滑趋势;资产剥离类在并购当年未改善公司绩效;收购公司的绩效比目标公司的好;其他类型的并购重组并未使上市公司绩效发生显著性变化。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主成分分析法 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翼 乔元波 何小锋
本文手动收集了2009—2012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公告以及对应年度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证券公司业绩排名信息,通过使用Probit模型发现:目标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收购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增长率、同属管辖、独立财务顾问的并购重组经验与并购重组的成功执行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资产规模、收购公司所属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对并购重组的成功执行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横向并购对并购重组成功执行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并购类型、并购目的、收购公司资产回报率及权益回报率等指标并未对并购重组的成功执行产生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