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4)
2023(10033)
2022(8667)
2021(8311)
2020(7190)
2019(16668)
2018(16415)
2017(31333)
2016(17162)
2015(19537)
2014(19626)
2013(19122)
2012(16951)
2011(14932)
2010(14838)
2009(13475)
2008(13523)
2007(11767)
2006(10083)
2005(8923)
作者
(45216)
(37562)
(37559)
(35752)
(24071)
(18158)
(17373)
(14580)
(14389)
(13844)
(13083)
(12575)
(11877)
(11774)
(11550)
(11468)
(11459)
(11241)
(10971)
(10881)
(9299)
(9171)
(9035)
(8777)
(8554)
(8547)
(8415)
(8323)
(7481)
(7390)
学科
(62321)
经济(62245)
管理(59485)
(56901)
(50814)
企业(50814)
方法(32623)
数学(28586)
数学方法(28180)
(26528)
(20289)
财务(20236)
财务管理(20186)
企业财务(19135)
(16096)
(15799)
中国(15324)
业经(13946)
(11764)
理论(11627)
(11228)
(11073)
地方(10992)
农业(10721)
(10464)
贸易(10454)
(10179)
技术(10058)
(10000)
银行(9984)
机构
学院(230207)
大学(227580)
管理(94268)
(88746)
经济(86746)
理学(81085)
理学院(80370)
管理学(79055)
管理学院(78619)
研究(63461)
中国(52994)
(48936)
(46347)
财经(37918)
科学(37647)
(36541)
(34282)
中心(33193)
(30556)
业大(30430)
(30116)
(28965)
北京(28342)
财经大学(28174)
(27853)
师范(27553)
经济学(26459)
研究所(26175)
商学(26064)
商学院(25868)
基金
项目(151799)
科学(120095)
研究(112909)
基金(110615)
(94397)
国家(93546)
科学基金(83019)
社会(71046)
社会科(67421)
社会科学(67407)
(59803)
基金项目(58877)
自然(54787)
教育(54137)
自然科(53468)
自然科学(53456)
自然科学基金(52504)
(49346)
编号(47500)
资助(45784)
成果(37798)
(34188)
重点(33680)
(31868)
课题(31059)
(30932)
教育部(30146)
人文(29913)
项目编号(29856)
创新(29725)
期刊
(95115)
经济(95115)
研究(63667)
(46568)
中国(45469)
管理(35604)
学报(31613)
科学(28344)
(25719)
教育(25370)
大学(24811)
学学(22946)
技术(22157)
(21092)
金融(21092)
财经(18832)
会计(18388)
财会(17394)
农业(16979)
业经(16196)
(15931)
图书(14159)
经济研究(13952)
问题(12535)
通讯(11836)
会通(11788)
(11425)
理论(11374)
技术经济(10738)
资源(10614)
共检索到342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祁双云  
反向并购作为一种高效上市途径受到追捧。反向并购往往会形成巨额商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为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中包含了股权溢价部分,即在商誉中计入了壳资源价值。该处理方式会导致商誉后期存在减值风险,难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那么,如何将壳资源从商誉中分离单独进行确认和后续计量,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以具体案例形式开展思考和研究,以期从实践方面为上市公司同类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指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海青  张道宏  
在西部大开发的各省市中 ,西安具有科研实力雄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等优越条件 ,而资本市场将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以西安上市公司“壳”资源的利用难点——绩差“壳”资源的作用模式为研究对象 ,在认真剖析西安上市公司绩差“壳”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决定因素的基础上 ,尝试性地对西安上市公司绩差“壳”资源的利用模式作以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金叶  
企业并购经常存在商誉,并在初始确认时计入资产负债表,后续会计处理则引起关于商誉减值测试和商誉摊销的广泛争论。商业并购行为所涉及经济内容不仅仅包含并购商誉价值,而且包含非商誉价值。并购商誉会计确认与商誉会计确认一样,应该进入利润表而不是资产负债表。非商誉价值不是商誉,更不能够进入资产负债表。企业并购行为所形成的支付差额应该采用立即注销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贤  廖继胜  张进祥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一种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价值。由于商誉本身的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 ,其确认和计量已成为会计界研讨焦点。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账 ,外购商誉应确认为购并价差 ,并予以系统摊销 ,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 ,应予以确认入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选娟  安郁强  林宏妹  
借壳上市一直备受中国资本市场和学术界关注,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壳价值度量,并且忽略了股价中因借壳预期预先升高的部分。本文首次将借壳预期引入传统的现金流贴现模型,理论估计上市公司借壳总溢价以及股价中因借壳预期引起的溢价占比。利用手工搜集的2008—2017年A股市场借壳数据进行估计,本文发现借壳总溢价平均为64%,借壳预期引起的溢价占股价比例在0.39%~5.3%。进一步,本文利用注册制改革等四个影响借壳预期事件,实证检验借壳预期发生变化对被借壳概率不同的上市公司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增加(减小)借壳预期的事件发生后,被借壳概率越高的公司,其股价上涨(下跌)幅度越大。本文的结果不仅揭示了借壳上市与公司估值的关系,还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估计注册制实施后借壳上市对上市公司和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涛  孙即  
20102015年,A股市场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要约收购、定增重组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整体商誉呈逐年增长态势,后续商誉减值也呈同步上升态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引发了新一轮的上市公司并购热潮,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商誉水平快速上升。2015年,商誉占上市公司全部并购交易金额的比重达到29%。此背景下,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将造成商誉计提减值,作为资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涛  孙即  
2010~2015年,A股市场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要约收购、定增重组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整体商誉呈逐年增长态势,后续商誉减值也呈同步上升态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引发了新一轮的上市公司并购热潮,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商誉水平快速上升。2015年,商誉占上市公司全部并购交易金额的比重达到29%。此背景下,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将造成商誉计提减值,作为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平  
本文就近来引起A股资本市场各方高度关注的巨额商誉及其后续计量问题,分析了形成上市公司定增并购巨额商誉的重要诱因在于交易双方标的股权估值偏高,指出上市公司在确认商誉方面缺乏足够谨慎。针对定增并购实为股权置换的交易实质,并结合标的公司股东也是定增公司未来股东这一特殊地位,建议上市公司定增并购按权益性交易处理,不再确认商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荣芳  
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以及业务转型越来越重要,但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给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商誉减值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风险。因此,防范与研究商誉减值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形成的商誉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公司形成巨额商誉已成为普遍现象,资产质量风险问题突出。在剖析商誉构成及实质、现行商誉存在减值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商誉确认、改进估值方法、对并购重组差额后续计量采用"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减值测试"等相关设想与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榴  袁诗淼  
商誉是溢价并购重组的产物。受市场竞争及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商誉资产在"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的催化下飞速增长,背后积聚的潜在减值风险不容小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的产生及其成因、会计处理及其减值风险,阐述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及其减值风险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增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造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失真,加剧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不确定性,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本文提出了加强并购重组"双高"监管、强化信息披露、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等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舒畅  黄宁霞  
近几年,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并购重组给上市公司带来跳跃式发展的同时,因重大资产收购事项带来的"高估值""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现象亦频繁出现,进而导致上市公司商誉总值不断攀升。日趋堆积的大额商誉给市场埋下了巨大隐患,甚至沦为部分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本文认为,应加强并购监管、强化并购及商誉相关信息披露,同时改进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以此防范商誉泡沫,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傅超  王靖懿  傅代国  
2007年以来资本市场并购为中国上市公司带来巨额商誉,作为并购风险的"蓄水池"商誉是否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其资产价值,这不仅是一个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也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对投资者的充分保护。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13年财务报表数据,本文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商誉从总体上能带来超额收益,但是创业板上市公司除外,从超额收益的理论视角提供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商誉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商誉的后续减值存在明显不充分的迹象,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尤为突出。本文建议监管方需加强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并购方也要更加重视并购商誉的资产价值真实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佘祥云  蔡璐  
融资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企业上市的积极性,借壳上市凭借成本低和周期短的特点迅速吸引企业的关注,但由于我国相关会计法规的不完善和不同会计处理方式对财务报告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企业滥用会计处理方法的现象不断发生。本文以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通过对借壳上市企业会计处理应用现状进行统计,剖析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翔  
由于商誉内涵的特殊性,虽然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商誉的确认与后续计量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趋同,但是目前实务中频繁出现利用有对赌性质的协议分步实施并购计划来达到避免确认合并中的高额商誉,规避商誉减值风险。因此,本文试图从该种分步实施并购计划的产生、运作机理出发,对其是否属于盈余管理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探讨其反映的相关会计准则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