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2)
2023(5152)
2022(4472)
2021(4209)
2020(3741)
2019(8851)
2018(8811)
2017(17041)
2016(9407)
2015(10764)
2014(10564)
2013(10280)
2012(9228)
2011(8347)
2010(8698)
2009(8178)
2008(7850)
2007(6819)
2006(6033)
2005(5405)
作者
(28989)
(24097)
(23955)
(22728)
(15406)
(11602)
(10790)
(9492)
(9302)
(8751)
(8281)
(8260)
(7936)
(7808)
(7747)
(7605)
(7308)
(7044)
(6969)
(6958)
(6191)
(6143)
(5921)
(5712)
(5519)
(5485)
(5282)
(5263)
(5008)
(4857)
学科
(37913)
经济(37863)
(23931)
管理(23652)
方法(20720)
数学(18846)
(18725)
企业(18725)
数学方法(18340)
中国(12014)
(10582)
(9366)
理论(7634)
农业(7530)
业经(7124)
(6913)
人口(6886)
地方(6185)
(6013)
(6010)
贸易(6005)
(5837)
技术(5348)
(5207)
(4961)
教学(4957)
环境(4697)
(4645)
(4580)
(4577)
机构
大学(133043)
学院(132286)
(50808)
经济(49705)
管理(49389)
研究(48158)
理学(42934)
理学院(42438)
管理学(41100)
管理学院(40894)
中国(34807)
科学(32265)
(29342)
(27054)
(26326)
研究所(24172)
业大(23329)
农业(21668)
(21251)
中心(21069)
(20203)
北京(18628)
(17370)
财经(17053)
(16744)
师范(16431)
技术(16368)
(15863)
(15532)
经济学(15482)
基金
项目(92542)
科学(71961)
基金(66547)
研究(61875)
(60804)
国家(60342)
科学基金(50712)
社会(37386)
(37100)
自然(35952)
社会科(35330)
社会科学(35317)
自然科(35210)
自然科学(35198)
自然科学基金(34550)
基金项目(34062)
(32197)
教育(30062)
资助(29662)
编号(24417)
重点(21700)
(19687)
(19637)
计划(19421)
成果(19268)
(19210)
科研(18197)
课题(18128)
创新(17948)
科技(16948)
期刊
(52635)
经济(52635)
研究(37237)
中国(29167)
学报(25852)
(24399)
科学(24039)
管理(19575)
大学(19260)
学学(18260)
农业(16729)
教育(16313)
(15484)
技术(13615)
(9541)
金融(9541)
(9451)
经济研究(9048)
统计(8914)
业经(8372)
财经(8293)
(7776)
业大(7633)
(7183)
决策(7138)
(7029)
技术经济(6893)
科技(6735)
问题(6638)
农业大学(6295)
共检索到194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华民  
在中国,预测未来人口多数采用由宋健、于景元(1985)等从Lotka模型和Leslie模型发展出的总和生育率控制模型。这个方程是反映生育过程的一个宏观模型,可以对中国人口的发展过程给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其特点是把总和生育率作为控制变量,从而达到对不同生育进行仿真测算。但若要考察妇女在生育每一胎次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就必须将人口生育过程做更细致的描述。 胎次生育分析早在40年代就被一些人口学者所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以后几十年很少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一 前言 在生育分析中,生育模型的研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确的生育模型,可以揭示不同人口群体的生育特点,从而可以了解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一个好的生育模型也可以告诉我们现实的生育率是通过什么途径(婚姻状态的变化、延长胎次间隔)实现的,从而也可为人口预测、人口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为了建立一个较为理想(即既能揭示人口生育规律,又简便易用)的生育模型,人口学家们作了许多努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平  
生育胎次间隔分布是决定妇女终身生育率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胎次间隔的长短对婴幼儿死亡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由初婚至生第一胎、由生第一胎至生第二胎和由生第二胎至生第三胎的间隔状况(以下简称第一、第二和第三胎次间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朱建平  欧阳汉  杨阳  
本文继承两区域人口发展模型的人口学仿真思想,鉴于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宽松性的讨论和各胎次出生性别比的差异,将依赖于妇女生理和社会习俗的相对固定因素和依赖于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动因素分离开来,建立了多胎次两区域人口发模型,为不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人口结构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首先,从人口学意义和历史数据同时说明了本文定义的标准条件生育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利用调研的结果,确定参数。最后,通过本模型系统对几种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人口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放开二胎政策,甚至完全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对乡镇地区的影响很小,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二力,陈建利  
根据中国计划生育和避孕方式选择的特点,本文在胎次持续时间生育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避孕因素,建立了考虑避孕因素的胎次持续时间生育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避孕因素对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的影响及出生数的预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子慧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获得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和胎次率资料,不仅反映出我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本文拟就此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 总和生育率在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水平的高低,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邹平  
生育率是影响人口发展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制订人口政策时,都把调节生育率作为生育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控制人口急剧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在不同时期,对生育率中构成的胎次率能动地进行不同的控制。实践已证明,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这种作法使得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在短时期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彦  季海峰  宋维平  高翚  莫余忠  
试验选用优质进口催情激素药物处理 112头乏情母猪 ,研究结果表明 ,母猪的胎次和膘情对于外源激素的繁殖调控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 1)在母猪胎次分组中 ,后备猪与经产猪的促发情率分别为 80 %和 92 3% ,配种分娩率分别为 2 5%和 58 33%。 ( 2 )在膘情分组中 ,各组的促发情率除了膘情过肥母猪最低 ( 2 0 % ) ,其他组为 10 0 % ;配种分娩率中膘情过肥和过瘦母猪最低( 0 ) ,而膘情适中、偏肥和偏瘦组的分别为 4 6 15% ,31 2 5%和 68 7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艺佳  王孝义  张学芳  董新星  张燕林  兰国湘  李明丽  
【目的】探讨胎次和配种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猪群胎次结构和配种时间。【方法】根据云南惠嘉育种有限公司原种猪场2016-2017年的3278胎美系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记录,分析了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下母猪产仔性能和妊娠期的差异。【结果】配种季节对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配种的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夏、秋季(P<0.05);胎次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妊娠期等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母猪产仔性能以第3~5胎和第7胎较好。【结论】美系大白母猪在3、4、5、7胎时各项繁殖性能最佳,春季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军  单翠燕  刘拉平  王海滨  孙小琴  王学清  武会娟  
 以陕西省千阳县萨能羊种羊场的产奶羊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5个胎次87只产奶羊的新鲜乳样,用气相色谱仪和乳成分测定仪分别测定了鲜乳的中、短链脂肪酸组成和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胎次间丁酸(C4∶0)、己酸(C6∶0)、辛酸(C8∶0)和葵酸(C10∶0)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胎次对月桂酸(C12∶0)和肉豆蔻酸(C14∶0)含量的影响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外,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油酸(C18∶1)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周喜  胡斌  王洪萍  
本文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考虑众多影响因素的人口模型,尤其是人口迁移,它已成为影响人口数量的重要因素,并运用分岔与混沌理论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模型发生跨临界分岔和混沌的条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解法求解模型的参数。通过对河北省近50年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振江  朱学东  
本文用唯物辩证观点,阐述了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三个行动准则:解决问题的生命周期,思考逻辑过程,知识结构与艺术。它们是人们心考问题的三个侧面,既有区别又统一在实践上,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称这种有机整体为行动模型。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来看,生命周期好比战略研究与宏观控制,思考逻辑过程则是战术行动与微观措施,两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上达到辩证统一。若把生命周期与思考逻辑过程比喻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则知识结构与艺术就是植物赖于生存的土壤、阳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友华  
孩次─—类龄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陈友华(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编制一个好的人口发展计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2)人口预测模型及其参数的选取必须恰当。至于人口预测模型,中外人口学家已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编制一个好的人口发展计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二是人口预测模型及其参数的选取要恰当。至于人口预测模型,中外人口学家已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建立了很多人口预测模型,但同中国生育政策的特点与人口控制的实际要求相比,还不尽如人意。因而迫切需要建立考虑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婚姻结构、孩次结构及生育间隔等因素在内的人口发展预测模型。本文所建立的孩次──类龄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正伟  
随着中国性别比越来越大,人们对初婚者的年龄择偶意向越来越关注。但是,在研究性别比例问题时,大多是从人口总量本身和简单的百分比来进行的。因而,缺乏统计意义上的规律和定量分析的说服力,难以达到对这类社会现象做出精确分析的目的。文章采用初婚年龄择偶意向分析法对中青年择偶和性别比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婚姻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