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4)
- 2023(12456)
- 2022(11014)
- 2021(10537)
- 2020(8827)
- 2019(20263)
- 2018(20098)
- 2017(38705)
- 2016(20708)
- 2015(23594)
- 2014(23612)
- 2013(22983)
- 2012(20727)
- 2011(18625)
- 2010(18382)
- 2009(16801)
- 2008(16259)
- 2007(13979)
- 2006(12203)
- 2005(10700)
- 学科
- 济(78121)
- 经济(77994)
- 管理(63742)
- 业(60546)
- 企(50998)
- 企业(50998)
- 方法(37219)
- 数学(31531)
- 数学方法(31101)
- 农(22406)
- 财(21599)
- 中国(20090)
- 业经(19414)
- 学(18161)
- 制(16121)
- 农业(15151)
- 理论(15117)
- 地方(14971)
- 务(14365)
- 财务(14291)
- 财务管理(14266)
- 技术(13947)
- 贸(13678)
- 贸易(13670)
- 和(13642)
- 企业财务(13576)
- 易(13303)
- 银(11985)
- 环境(11954)
- 银行(11951)
- 机构
- 大学(295770)
- 学院(291913)
- 管理(122512)
- 济(111660)
- 经济(109129)
- 理学(106884)
- 理学院(105741)
- 管理学(103998)
- 管理学院(103454)
- 研究(92302)
- 中国(67887)
- 京(62509)
- 科学(57745)
- 财(51897)
- 农(44661)
- 所(44644)
- 业大(43993)
- 中心(43232)
- 财经(42236)
- 研究所(40895)
- 江(40762)
- 北京(39272)
- 范(39252)
- 师范(38919)
- 经(38461)
- 农业(34690)
- 州(33865)
- 院(33721)
- 经济学(32403)
- 财经大学(31631)
- 基金
- 项目(206643)
- 科学(163389)
- 研究(153108)
- 基金(150767)
- 家(130771)
- 国家(129673)
- 科学基金(112545)
- 社会(96077)
- 社会科(90779)
- 社会科学(90760)
- 基金项目(80953)
- 省(79661)
- 自然(73747)
- 自然科(72044)
- 自然科学(72031)
- 自然科学基金(70762)
- 教育(70037)
- 划(67307)
- 编号(63917)
- 资助(61101)
- 成果(51788)
- 部(45653)
- 重点(45330)
- 创(43260)
- 发(42469)
- 课题(42127)
- 创新(40235)
- 项目编号(39898)
- 教育部(39554)
- 科研(39370)
- 期刊
- 济(117757)
- 经济(117757)
- 研究(82509)
- 中国(53730)
- 学报(46137)
- 管理(42413)
- 科学(41953)
- 农(39700)
- 财(38735)
- 大学(34937)
- 教育(34268)
- 学学(32374)
- 农业(27549)
- 技术(24528)
- 融(22183)
- 金融(22183)
- 图书(20671)
- 业经(20076)
- 财经(19904)
- 经济研究(18090)
- 经(16832)
- 理论(15762)
- 问题(15068)
- 情报(14998)
- 实践(14741)
- 践(14741)
- 科技(14671)
- 技术经济(13674)
- 业(13559)
- 书馆(13559)
共检索到412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秀 李月琳
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构建的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年龄用户的真伪健康信息甄别能力。一方面检验该特征列表用于提升用户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探讨用户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三组实验,分别为青年组(以大学生为样本)、中年组和老年组。每组两轮实验(前测和后测),分析44名青年人、67名中年人和39名老年人参与实验获得的数据,并利用ANOVA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两轮实验结果的差异,探究两轮实验中不同因素对用户判断真伪健康信息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网络用户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及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用户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呈现下降的趋势。性别、户籍所在地和对健康信息关注度等因素显著影响了中年和青年用户甄别健康信息能力的提升。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能够显著提升青年人和中年人判断伪健康信息的准确率,但对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却并不显著,探究其他方案以提升老年人健康信息甄别能力仍然十分必要。研究结果对如何开展中年、青年网络用户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健康信息素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月琳 张秀
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构建的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大学生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验证该列表在提升用户真伪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方面的作用,检验其用于提升用户健康信息素养的可行性。本研究设计两轮实验(前测和后测),分析44名大学生参与实验获得的数据,并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两轮实验结果的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用户判断真伪健康信息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上的真伪健康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强,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显著提升了大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胜利 赵海平
[目的 /意义]探索用户视角下的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其评价标准框架。[方法 /过程]选取年轻用户和中老年用户为样本,三个健康网站为实验对象,采用实验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探索并构建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标准框架,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结果 /结论]构建了由内容和设计两个一级指标及七个二级指标、七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标准框架,并且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群体对网络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标准有所差异。最后从健康网站本身、普通消费者、网络监管机构和医学领域工作者四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有助于健康信息网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瑶
银行甄别客户信息的目的,一方面控制预期风险,另一方面发现客户需求。但信息的甄别是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能仅靠客户经理尽职尽责,还要靠正确的方法指引。从案例切入,但不是案例分析,而是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创建独到的方法甄别客户信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瑶
银行甄别客户信息的目的,一方面控制预期风险,另一方面发现客户需求。但信息的甄别是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能仅靠客户经理尽职尽责,还要靠正确的方法指引。从案例切入,但不是案例分析,而是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创建独到的方法甄别客户信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静 陈红丽 平晓亚 黎影云
[目的/意义]任务难度感知反映了用户健康信息甄别过程中的认知状态。预测用户预期难度到体验难度的感知变化,有助于健康信息平台服务方和管理方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提高用户甄别效率及体验。[方法/过程]通过受控实验收集用户健康信息甄别过程中查询、浏览和查看详情三类基本活动下的注视和扫视行为数据,并分别分析预期难度和体验难度下用户视觉行为差异,获取能表征用户感知难易的视觉行为指标,进而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两阶段预测模型实现从预期难度到体验难度感知变化的预测。[结果/结论]健康信息甄别中用户预期难度在查询和浏览活动下的注视行为具有显著差异,而用户体验难度在三类活动下的视觉行为均具有显著差异,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方案能够有效预测用户任务难度感知的变化,且对用户任务难度感知增加或持续易时的预测效果最优,准确率超过9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姚飞飞
[目的/意义]健康类App已成为公众进行健康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健康类App信息可视化设计尚未考虑到不佳的设计效果可能对用户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深入研究健康类App信息可视化设计对用户健康焦虑的影响机制,旨在为健康类App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框架提供支撑,促进健康类App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以健康类App的用户评论、虚拟社区及贴吧的用户讨论和相关文献作为经验资料,进行分析提炼、系统编码,在此基础上构建健康类App信息可视化设计对用户网络健康焦虑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 健康类app用户网络健康焦虑受健康类App界面可视化设计水平、健康类App信息构建水平、健康类App信息质量因素的影响,用户参与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不确定性容忍度的调节。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吴江 周露莎
为了解影响网络健康信息服务用户购买行为的因素和用户决策的信息需求,本文以信任理论为基础,依据网络信任模型和信任传递机制构建网络健康信息服务的用户购买决策模型,并收集实际交易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理论模型。模型对预测用户的实际购买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主体个人特性、环境背景信息和其他主体行为都能够对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服务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价格则对用户购买决策有显著负向影响。总体而言,除医生职称、医院等级等传统影响因素以外,网络信息也能为用户决策提供支持,表明网络健康服务平台能够提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章小童 李月琳 辛然 柯佳秀
[目的 /意义]探究多元属性任务情境下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规律,可为健康信息行为研究提供更多洞见,也是对用户健康心理、健康行为与决策等问题的关切,可促进健康信息系统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优化设计,进而帮助用户高效获取健康信息、解决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方法 /过程]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和模拟仿真工作任务情境,招募64名参与者参与实验,通过卡方检验和对应分析法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了多元属性任务情境下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特征。[结果 /结论 ]在线问答社区、在线健康社区、社交媒体、百科类、专业数据库等排名前5的信息源构成用户网络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些平台应成为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治理的聚焦对象;由任务复杂度、任务产出类型、健康话题等分面属性组合而成的任务类型对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的偏好有显著影响,即用户在进行不同类型健康任务的信息搜索时,对不同信息源的偏好不同;基于多元属性任务类型与信息源类型的对应关系,构建面向智能化健康信息系统个性化设计的任务类型—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模型。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邓卫华 闫明星 易明
文章借鉴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理论,构建网络社区用户口碑信息传播行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大规模调查研究,揭示现阶段社区用户口碑信息传播行为特征。结果显示:接收、再传播和发布是目前普及度较高的三种口碑信息传播活动,价值性水平中等;个体社区用户的传播行为可分为接受型、扩散型和创造型三个层次,现以扩散型为主,侧重于对于单条口碑信息传播效应的贡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齐良书 王诚炜
目的:检验中国居民健康"梯度" (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关系)中的城乡差异。方法:基于混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方法。结果:在控制了其他各种影响因素以后,使用多种健康指标和社会经济地位指标的计量分析均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对社会经济地位的依赖性比城市居民更强。在使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排除了个人不可观察因素的影响之后,这种城乡差异依然显著。结论:本文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关键原因在于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医疗保障体系中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农村居民处于劣势。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张鑫 王丹
文章选取38位有代表性的普通公众,针对其在线健康信息搜寻任务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结合任务分面分类法对访谈数据进行质性分析。文章认为,用户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任务可依据通用切面和属性特征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前者包括任务的来源、目标、主题、状态、周期、频次、阶段、行为和成果,后者包括任务的紧急性、重要性、复杂性、困难性、经验性和预期性;不同的任务类型可进一步进行情境化分类。最后,构建了一个在线健康信息搜寻任务的分面分类理论模型。
关键词:
搜寻任务 在线搜寻 健康信息 医疗信息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馨遥 沈涌 张健 李鹏 李茵
【目的/意义】根据企业经典顾客满意度理论及相关调查结果,形成网络用户健康信息服务满意度量表的基本结构纬度并进行量表条目的编制。【方法/过程】利用初始量表对用户的网络健康信息服务满意度状况进行测评,对预测结果进行条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经专家讨论、审核,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删减以确定包含37个条目的量表;将量表对427名信息服务用户施测,检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结果/结论】质量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证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价网络用户健康信息服务满意度可靠有效的量化工具。
关键词:
满意度 信息服务 健康信息 量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陈晓宇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信息传播媒介在用户健康信息搜寻过程中的影响。【方法/过程】通过网络问卷收集了341位用户的数据,借助相关统计分析,分别从健康信息质量与用户满意度、不同情境下健康信息搜寻的媒介选择、用户健康素养及其信息检索能力与传播媒介三者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传播媒介在用户健康信息搜寻中的作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健康信息质量与用户对健康信息的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情境(紧急情况与非紧急情况)下用户的信息传播媒介选择存在差异,用户的媒介选择会受到信息质量、信息满意度、便利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利华
统计信息作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信息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理应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调控的依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积极预防、规避统计失真,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政府统计权威,是目前国家统计改革的重点。文章在分析统计失真历史现象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网络统计数据跟踪这种基于互联网的统计数据质量甄别策略的基本原理、智能甄别系统结构以及实施该策略的诚信激励等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