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
- 2023(2151)
- 2022(1785)
- 2021(1689)
- 2020(1559)
- 2019(3331)
- 2018(3269)
- 2017(6495)
- 2016(3471)
- 2015(3825)
- 2014(3842)
- 2013(3711)
- 2012(3380)
- 2011(3014)
- 2010(3084)
- 2009(3050)
- 2008(3133)
- 2007(2853)
- 2006(2438)
- 2005(2338)
- 学科
- 济(11951)
- 经济(11931)
- 业(11531)
- 险(10694)
- 保险(10603)
- 管理(9744)
- 企(7649)
- 企业(7649)
- 方法(6421)
- 数学(5906)
- 数学方法(5839)
- 中国(5829)
- 银(5462)
- 银行(5459)
- 行(5141)
- 融(4717)
- 金融(4717)
- 制(4651)
- 财(4431)
- 各种(4347)
- 类型(4273)
- 种类(4271)
- 各种类型(4267)
- 法(4137)
- 保险业(3747)
- 务(3160)
- 财务(3159)
- 财务管理(3149)
- 企业财务(2943)
- 制度(2909)
- 机构
- 大学(48860)
- 学院(47720)
- 济(19988)
- 经济(19551)
- 管理(18416)
- 中国(16114)
- 理学(14958)
- 理学院(14826)
- 管理学(14559)
- 管理学院(14465)
- 研究(14005)
- 财(12779)
- 财经(9938)
- 京(9820)
- 经(9067)
- 财经大学(7635)
- 中心(7437)
- 融(7431)
- 科学(7410)
- 金融(7325)
- 江(7158)
- 所(6845)
- 经济学(6674)
- 北京(6504)
- 经济学院(6102)
- 农(6058)
- 银(6004)
- 研究所(5893)
- 公司(5864)
- 州(5715)
- 基金
- 项目(29419)
- 科学(23076)
- 基金(22582)
- 研究(20975)
- 家(19322)
- 国家(19146)
- 科学基金(16618)
- 社会(14236)
- 社会科(13416)
- 社会科学(13413)
- 基金项目(11290)
- 自然(10876)
- 自然科(10635)
- 自然科学(10633)
- 自然科学基金(10466)
- 资助(10238)
- 省(10107)
- 教育(9167)
- 划(8861)
- 编号(7927)
- 部(6873)
- 成果(6699)
- 重点(6235)
- 教育部(6135)
- 性(6056)
- 国家社会(6031)
- 制(5959)
- 人文(5943)
- 科研(5830)
- 大学(5621)
共检索到75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郭振华 李亚宁
传统投保决策理论建立在消费者能够准确评估风险的假设之上,但是大量相关研究表明,人们通常无法准确评估风险。本文在郭振华(2020)提出的风险判断偏差规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放松风险记忆存量均为过去6年的假设,研究具有不同风险记忆存量的不同年龄人群的风险判断偏差规律,进而研究年龄如何通过风险判断偏差影响投保决策,揭示了不同年龄人群的投保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对年轻群体而言,由于低估风险者占比大,高估风险者占比小,低估风险人群的低估倍数很大,高估风险人群的高估程度较大,导致大部分年轻人会因严重低估风险而放弃购买保险。第二,随着年龄增加,人们的风险阅历不断增加,低估风险者占比会逐渐减少,高估风险者占比会逐渐增加,低估人群的低估倍数和高估人群的高估倍数都呈下降趋势,人们的风险判断偏差逐渐减弱,由此导致,随着年龄增加,在高估风险者占比增加的驱动下,愿意购买保险和选择足额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投保决策越来越理性。
关键词:
年龄 主观概率 风险判断偏差 投保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雨明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与事实本身所产生的某种差别或偏离,是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决策时情境的依赖性以及情绪情感等因素影响产生的。认知偏差的产生虽然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干预和纠正,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实现决策和判断。
关键词:
决策 判断 认知偏差 启发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认知偏差,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心理现象存在,任何人都存在认知偏差和认知错觉。承认存在审计人员的审计认知偏差,并不表明他们的工作总是存在审计错误。了解这种自我局限及人类大脑中普遍存在的偏差,却能使他们更好地去思考问题、作好决策。另一方面,也可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审计学科的特点与本质。因此,研究审计认知偏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审计判断与决策 审计认知 审计认知偏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元豪 李先国 黎静仪 刘玥彤
全球因食物外形缺陷而产生的浪费问题日趋严重,这些外观有缺陷但仍可食用的食物被称为次优食物,但以往研究较少探讨消费者回避次优食物的心理机制,限制了相关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文章基于常人信念理论,研究消费者在次优食物购买中处在的常人信念,并提出“酷化拟人形象”的干预措施。通过4个实验发现,消费者存在“物美质优”信念,即次优食物的低外观水平会降低消费者对次优食物的口味与健康评价,而“酷化拟人形象”可以强化消费者对次优食物的自然性感知,进一步地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消费者的自主性水平对此效应产生了调节作用。文章创新性地提出新型视觉线索,促进消费者形成可持续性食物选择行为,系统地揭示了从食物浪费的认知偏差到视觉助推效应,再到助推机制与效应边界的研究逻辑,为政府在推动社会的食物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且低成的政策方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宏安
针对决策信息以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多目标决策问题。首先,给出相对优势度的概念和区间数加性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判定定理。其次,建立一个目标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并利用各权重向量的总体相对优势度对方案进行排序,提出了基于最小偏差和优势度的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法。方法的核心是对数值型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的拓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罗婷 何云
受环境不确定性、自身认知能力、行为惯性和成本约束等因素影响,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只能做到有限理性,延伸至内部审计领域,有限理性可能导致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偏差。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三大行为假定中的有限理性为理论基础,针对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的有限理性,分析其产生根源,提出加强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提升内部审计师胜任能力等建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偏差,提高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内部审计师 专业判断 有限理性 规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煦平 阳杰
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心理活动的影响。首先依照技术社会学的研究结论,将IT环境下审计人员进行风险判断时的社会心理特征归纳为决策制定学派、制度学派和社会技术学派三类,然后进一步分析体现各类心理特征的审计风险判断行为。最后采取问卷调查研究方法,验证了审计人员在IT环境下进行审计风险判断时存在三种行为偏好和心理特征,实证检验结果与前期理论分析结论相一致。研究结论为今后提高审计判断的绩效提供了一个社会心理的新视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梅林 邓泽民 王泽荣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学习心理规律的应用方面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调动学习动机时,未能充分利用多种适宜的动机源,且有急功近利倾向;培训职业技能时,重外显操作训练,轻内隐心智培养和心理调控方法的有效使用;在迁移能力培养方面,对迁移能力形成的机制缺乏准确认识与把握,回避远迁移。避免误用学习的心理规律,力求协调好外显经验与内隐经验、专项技能与综合素质、个体与共同体、课堂环境与实训环境、短近成效与长远成效等之间的交互关系,无疑是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与成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明 肖洁 王品 颜芳
研究表明,年龄与心脏病具有紧密联系,心脏年龄对于心脏健康状态检测和监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了心脏生理年龄和病理年龄估计算法.前者仅基于正常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后者基于所有类别样本,通过最小均方误差建立回归模型,其引入年龄偏差表征病理年龄和实际年龄差异,通过最大化分类准确率来搜索最优年龄偏差,从而实现病理年龄估计.文中采用了公共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两种估计年龄的分类能力和信息表征能力均优于实际年龄,显著性差异远小于0.01.本文首次提出了心脏病理年龄这一新概念,有助于为心脏健康状态检测和监测提供有效的标记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白雪梅,赵松山,庄文武
人口统计中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是根据反映年龄结构的统计指标按规定标准将人口总体分为不同的类型。由于传统方法确定人口类型常出现划分上的矛盾,以及无法描述同类型差异的情况,这里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目前模糊综合评判法分为两类:单对象多指标多等级的评价和多对象多指标无等级的评价。通过对这两类方法的改进,兼容它们的优点,扬弃它们的缺点,既能描述等级程度和排序,又能一次性地实现多对象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引旺
企业的风险决策,深受乐观主义、损失规避和捷径思维的认知偏差影响。在此之下,企业决策出现系统性偏差,偏好风险。矫正认知偏差是企业纠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乐观主义 损失规避 捷径思维 风险偏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钟 李小荣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在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并购估值失实问题日渐受到资本市场各方关注。本文以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并购重组市场为背景,考察并购资产评估偏差是否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并从信息不透明视角和代理问题视角分析其作用机制。基于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评估数据,研究表明,并购资产评估偏差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评估机构的高声誉能够抑制这一正向关系。机制分析表明,并购资产评估偏差增大了公司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异质性检验表明,并购资产评估偏差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关系在两权分离度较高时更显著,在股权制衡度较高、公司外部治理较强时则减弱。本文丰富了公司并购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为并购资产评估偏差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且提醒监管方和投资者重视资产评估信息质量,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金生 宋丹丹 胡荣
公众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及其风险认知决定了他们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关系到自主创新的投资收益。由于公众对自主创新风险的认知产生偏差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而研究产生偏差的因素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公众内在因素的视角,对公众的知识信息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利益因素以及价值取向因素等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形成机理,以寻求规避自主创新风险的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跃 胡蓓
探索了知识员工认知偏差对离职风险感知的影响。通过对324名知识员工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过度自信、控制幻想对知识员工在离职风险情景中的职业发展风险感知、绩效实现风险感知和组织支持风险感知有显著的负效应,回归系数均显著。相信小数定律仅对职业发展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而对绩效风险感知和组织支持风险感知影响不显著;过度自信对控制幻想、相信小数定律在知识员工离职风险感知中存在部分调节效应。
关键词:
认知偏差 离职风险感知 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