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5)
- 2023(10827)
- 2022(9195)
- 2021(8375)
- 2020(7041)
- 2019(15685)
- 2018(15206)
- 2017(28639)
- 2016(15818)
- 2015(17331)
- 2014(16928)
- 2013(16585)
- 2012(15348)
- 2011(13874)
- 2010(13780)
- 2009(12963)
- 2008(12972)
- 2007(11633)
- 2006(10360)
- 2005(9431)
- 学科
- 济(59162)
- 经济(59029)
- 管理(54883)
- 业(49401)
- 企(41871)
- 企业(41871)
- 方法(25095)
- 数学(21288)
- 数学方法(21101)
- 财(20809)
- 制(17795)
- 农(17684)
- 中国(15848)
- 业经(15183)
- 学(14225)
- 体(12554)
- 务(12492)
- 财务(12468)
- 财务管理(12437)
- 企业财务(11883)
- 银(11871)
- 贸(11859)
- 贸易(11850)
- 银行(11822)
- 农业(11593)
- 易(11569)
- 融(11337)
- 金融(11335)
- 行(11231)
- 技术(10654)
- 机构
- 大学(231102)
- 学院(227135)
- 济(93078)
- 经济(91270)
- 管理(87340)
- 研究(79942)
- 理学(76044)
- 理学院(75177)
- 管理学(73904)
- 管理学院(73514)
- 中国(61652)
- 科学(50477)
- 京(48712)
- 农(47796)
- 财(46086)
- 所(41647)
- 业大(39354)
- 农业(38085)
- 研究所(37890)
- 中心(36482)
- 财经(35825)
- 江(34718)
- 经(32644)
- 北京(30129)
- 院(28914)
- 经济学(28744)
- 财经大学(26840)
- 范(26620)
- 州(26464)
- 省(26183)
- 基金
- 项目(157807)
- 科学(124887)
- 基金(118355)
- 研究(107090)
- 家(106998)
- 国家(106134)
- 科学基金(90160)
- 社会(70756)
- 社会科(66959)
- 社会科学(66942)
- 基金项目(63050)
- 自然(61263)
- 省(60150)
- 自然科(59917)
- 自然科学(59895)
- 自然科学基金(58919)
- 划(52298)
- 教育(48895)
- 资助(47310)
- 编号(39989)
- 重点(36070)
- 部(35489)
- 创(33621)
- 制(32836)
- 发(32446)
- 成果(32103)
- 创新(31594)
- 科研(31084)
- 计划(30870)
- 国家社会(30132)
- 期刊
- 济(100928)
- 经济(100928)
- 研究(65225)
- 中国(48208)
- 学报(44978)
- 农(42953)
- 科学(39600)
- 财(37088)
- 管理(34133)
- 大学(33601)
- 学学(32242)
- 农业(28098)
- 融(23169)
- 金融(23169)
- 教育(19035)
- 财经(18667)
- 经济研究(16619)
- 业经(16315)
- 技术(16031)
- 经(15937)
- 业(15121)
- 问题(13360)
- 版(12627)
- 业大(12559)
- 科技(11558)
- 农业大学(10743)
- 贸(10529)
- 技术经济(10172)
- 理论(10005)
- 商业(9821)
共检索到338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焕 赵新元 黄桂 崔珍珍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和开发年长员工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学者和管理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年龄刻板印象使得部分管理人员忽视了个人生理实际年龄与心理主观感受的差异,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年长员工在丰富工作经验、知识诀窍(know how)积累、社会网络资本深厚、适应组织文化等多方面优势。与生理年龄相比,主观年龄反映了个人对年龄的心理感知,更能解释年长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内源性成因。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主观年龄对年长员工利他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三阶段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观年龄年轻化通过控制感,增加年长员工利他行为。组织支持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高水平组织支持下,主观年龄更年轻的年长员工对生活和工作的控制力越强,利他行为越多。研究结果拓展了主观年龄对年长员工影响机制的前沿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有效开发年长员工资源、实现成功老龄化提供了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主观年龄 控制感 利他行为 组织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丁亮 袁浅香
采用网络测验法对88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运用"总效应调节模型"方法,探讨了网络利他行为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2)责任感对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具体来讲,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效应随责任感的增加而增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淑文
本文以营销渠道行为理论为基础,应用SPSS22.0对市场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的角色外利他行为对合作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第一,企业的角色外利他行为对合作伙伴的信息分享、关系专用性投资以及企业的合作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合作伙伴的信息分享、关系专用性投资在企业的角色外利他行为与其交易效率的正向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第三,企业的IT能力增强了角色外利他行为对合作伙伴信息分享、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敏 王乐乐 刘静
运用大学生感戴问卷、现实利他行为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7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感戴、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感戴广度、感戴深度、利他行为责任性以及尊重和关心他人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利他行为责任性以及尊重和关心他人在感戴广度、感戴深度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说明,感戴对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以现实利他行为为中介变量对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万思 覃润宇 武琼娥 晁岳刚 丁珏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与中美合资G汽车公司员工参与的管理实践及相关人士访谈,对该公司对等样本:正式工、D劳务公司派遣的劳务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劳务工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承诺高于对D劳务公司的组织承诺;(2)劳务工对薪酬激励的评价显著高于正式工,对其在G汽车公司获得的组织支持感知也显著高于正式工;(3)劳务工在G汽车公司的员工参与对其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支持感知、双组织(G汽车公司与D劳务公司)承诺均存在积极影响;(4)劳务工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支持感知,在其在G汽车公司的员工参与和双组织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用工制在员工(正式工、劳务工)参与和G汽车公司组织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在G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龙 刘怡彤 郭名 杨松林
知识传承是保持组织知识持续性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退休潮”的到来,企业采取“传帮带”、知识分享会等模式来促进年长员工知识共享,但是依然无法改善组织内知识隐藏的现象。本研究结合实际背景,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考察了年长员工相对剥夺感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对296名年长员工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年长员工相对剥夺感对知识隐藏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年龄刻板印象威胁正向调节相对剥夺感与知识隐藏行为的关系,并增强组织心理所有权在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相对剥夺感与知识隐藏行为的相关研究,为企业改善年长员工知识隐藏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与管理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戚玉觉 杨东涛
回报动机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员工是否采取建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708个员工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存在强烈正相关关系;组织承诺在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与上司关系交互调节了组织承诺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占宏 赵梦娇 肖紫瑶 刘亚楠
目的:探索利他行为提升生命意义的机制。方法:使用利他行为、生命意义、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自尊量表对513名网络被试进行调查。结果:(1)复合多重中介模型拟合良好;(2)利他行为通过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提升个体生命意义的路径显著;(3)利他行为通过提升个体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进而提升自尊,最后提升生命意义的路径显著;(4)利他行为影响生命意义的直接路径不显著;(5)自尊在利他与生命意义关系间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通过复合中介模式,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自尊在利他行为提升生命意义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利伟 潘建伟
员工心理安全感指员工在工作情境中的一种内在自我感知,但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外显行为。较高的心理安全感水平可促使员工更乐于积极合作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员工敬业程度与承诺水平等。员工心理安全感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反映到个体工作绩效上,进而影响组织整体绩效。文章基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两个维度,引入组织支持感这一中介变量,对工作场所中员工个体心理安全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员工心理安全感对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周边绩效的影响大于对任务绩效的影响;组织支持感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心理安全感通过影响组织支持感而对任务绩效、周边绩效产生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琛徽 于姗姗
本文基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三者之间关系的框架,以武汉、荆门、深圳三个城市的离退休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社会支持对离退休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均对离退休员工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离退休员工的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离退休员工的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慧民 鲁振伟
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可能对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拓展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前因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403名员工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员工角色超载可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这种正向影响可能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传递;组织支持在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呈现一定的缓冲效应。
关键词:
角色超载 非伦理行为 情绪耗竭 组织支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慧民 鲁振伟
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可能对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拓展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前因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403名员工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员工角色超载可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这种正向影响可能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传递;组织支持在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呈现一定的缓冲效应。
关键词:
角色超载 非伦理行为 情绪耗竭 组织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昱方 刘永恒
文章通过对来自江苏和山东企事业单位的383位员工进行问卷调研,探究了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并实证检验了程序公平和主管支持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组织认同显著正相关;其中,程序公平起部分正向中介作用,主管支持起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高绩效工作系统和主管支持间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程序公平正向影响员工组织认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文豪 杨娜 张娇娇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通过对329对领导-成员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组织认同在授权式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表现目标定向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认同在授权式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的表现回避目标定向负向调节员工组织认同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同时调节了组织认同在授权式领导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即表现回避目标定向越高,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越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林 梅强 吴金南
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积极情绪扩展构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工作应激为中介变量、感知组织支持为调节变量,构建员工幸福感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技术对249份IT企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员工幸福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应激,同时,工作应激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并且在员工幸福感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感知组织支持可以减弱工作应激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对工作应激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涯适应力对主观职业成功的影响——工作形塑的中介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
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
悖论式领导对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员工特质正念的调节作用
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的作用
真诚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繁盛的影响研究——组织支持感和心理资本的多重中介作用
雇佣关系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
年龄刻板印象威胁对年长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饭店业员工工作压力对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同事支持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