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4)
- 2023(4723)
- 2022(3942)
- 2021(3883)
- 2020(3315)
- 2019(7183)
- 2018(7223)
- 2017(12709)
- 2016(7201)
- 2015(8291)
- 2014(8408)
- 2013(7991)
- 2012(7958)
- 2011(7089)
- 2010(7365)
- 2009(6726)
- 2008(6997)
- 2007(6508)
- 2006(5719)
- 2005(5255)
- 学科
- 济(26803)
- 经济(26763)
- 管理(22124)
- 业(20907)
- 企(17236)
- 企业(17236)
- 技术(11644)
- 方法(10435)
- 数学(8506)
- 学(8362)
- 数学方法(8248)
- 农(7695)
- 中国(6937)
- 地方(6345)
- 技术管理(6095)
- 环境(5951)
- 业经(5664)
- 理论(5605)
- 贸(5517)
- 贸易(5510)
- 农业(5495)
- 财(5426)
- 易(5364)
- 制(5036)
- 教学(4593)
- 划(4583)
- 融(4493)
- 金融(4491)
- 和(4457)
- 银(4194)
- 机构
- 大学(107826)
- 学院(107190)
- 研究(41050)
- 济(38427)
- 经济(37388)
- 管理(36615)
- 中国(30661)
- 理学(30620)
- 理学院(30199)
- 管理学(29299)
- 管理学院(29105)
- 科学(27957)
- 京(24852)
- 所(22444)
- 农(21830)
- 研究所(20466)
- 中心(18925)
- 业大(18089)
- 江(17288)
- 农业(17271)
- 财(16846)
- 北京(16068)
- 范(15872)
- 师范(15678)
- 院(15009)
- 技术(14819)
- 州(14010)
- 省(13294)
- 财经(12961)
- 师范大学(12725)
- 基金
- 项目(70119)
- 科学(53393)
- 研究(49425)
- 基金(48608)
- 家(44338)
- 国家(44004)
- 科学基金(35807)
- 社会(28896)
- 省(27676)
- 社会科(27296)
- 社会科学(27288)
- 基金项目(25167)
- 自然(23972)
- 划(23961)
- 自然科(23339)
- 自然科学(23330)
- 自然科学基金(22828)
- 教育(22752)
- 资助(20357)
- 编号(20070)
- 成果(16936)
- 重点(16457)
- 发(15519)
- 部(14841)
- 创(14813)
- 课题(14480)
- 创新(14077)
- 计划(13979)
- 科技(13319)
- 科研(13061)
共检索到170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雷梅 郭立新 张山岭
矿区自然分布的树木从环境中吸收重金属元素,并在形成层发育过程中将重金属元素储存在年轮中,通过分析年轮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可以半定量判定不同污染途径对年轮中重金属元素的贡献率,进而重现矿区环境变迁历史。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年轮化学在环境污染分析中的应用案例,针对影响年轮化学分析精度的各种环境因素,结合矿区污染特征,探讨了如何提高年轮化学在矿区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研究中的分析精度。随着年轮中重金属元素分析手段的不断改进,年轮化学将在矿区污染监测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青山 马祥庆 王志勇
采用全面踏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主要重金属矿区的尤溪铅锌矿、连城铅锌矿和连城锰矿不同片区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重金属矿区重金属污染极其严重,矿区中Mn、Zn、Pb、Cd最高含量分别达92 546、27 454、23 792和248 mg/kg,是对照区的几倍至上百倍。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按照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标准进行的污染评价表明:南方重金属矿区Zn、Pb、Cd均达到重度污染标准,污染程度表现为尤溪铅锌矿区>连城铅锌矿区>连城锰矿区。按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标准,福建连城铅锌矿、连城锰矿和尤溪铅锌矿的综合污染指数也达到重度污染标准,分别是重度污染临界标准的1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晓玲 李雪 王中伟 王柱红
汞矿区周边环境受汞污染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明显的其他重金属污染。为了解汞矿区鹅蛋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以贵州务川汞矿区为污染区,贵州安顺为背景区,购买当地鹅蛋各10个。利用ICP-MS分别测定鹅蛋蛋清、蛋黄中Cr、Ni、Cu、Zn、Sr、Mo、Ba和Pb的含量,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鹅蛋重金属生态环境风险,主成分分析(PCA)解析鹅蛋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汞矿区鹅蛋蛋清中Cr、Ni、Cu、Zn、Sr、Mo、Ba和Pb含量分别为:0.50、0.15、4.20、36.61、11.29、0.22、19.60和0.040μg/g,蛋黄中Cr、Ni、Cu、Zn、Sr、Mo、Ba和Pb含量分别为:0.42、0.07、3.04、53.60、5.36、0.37、72.92和0.27μg/g;安顺背景区鹅蛋蛋清Cr、Ni、Cu、Zn、Sr、Mo、Ba和Pb含量分别为:0.27、0.04、3.93、0.38、1.31、0.11、0.09和0.008μg/g,鹅蛋蛋黄中Cr、Ni、Cu、Zn、Sr、Mo、Ba和Pb含量分别为:0.20、0.06、1.65、39.67、2.77、0.28、3.98和0.04μg/g。汞矿区鹅蛋蛋清中Ni、Zn、Ba、Sr和Pb含量,蛋黄中Zn、Ba、Sr和Pb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区(P<0.05),表明矿区鹅蛋受到明显重金属污染。鹅蛋重金属对儿童的潜在健康风险将高于成人,且蛋黄的重金属健康风险大于蛋清;因子分析表明,Hg、Zn、Ba和Pb主要来源为农作物,Ni、Cu和Sr主要来源于受污染的水体。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鹅蛋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应加强对重金属危害的认知,降低当地鹅蛋食用量。
关键词:
汞矿区 鹅蛋 重金属 来源解析 风险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梦迎 夏楠 陈丽
【目的】以卡拉麦里山南部露天煤矿区为例,分析了荒漠优势植物琵琶柴和周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富集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评价了6种重金属Zn、Cu、Cr、Pb、Hg、As的污染状况并探究其来源。【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方法分析琵琶柴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空间分布关系,分析污染源评价潜在生态危险性。【结果】土壤样本Cr、Pb、As超标率大于70%,且均值都超过了昌吉州背景值,琵琶柴整株样本Hg超标率为23.08%,超标率均低于土壤,说明研究区琵琶柴受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小于土壤;琵琶柴中Hg的富集系数(3.658)远大于其他元素,表明琵琶柴对Hg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琵琶柴作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优势植物进行重金属Hg的修复;除Pb外,其他元素滞留率均为正,说明在琵琶柴根部其都存在一定的耐受性;Zn、Cu主要来自地壳源,其他元素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尤其Hg受矿区扰动影响较大且污染严重。潜在生态危险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和植物Zn、Cu、Cr、Pb、As 5种元素污染相对较轻,Hg污染较为严重,琵琶柴中Cu、Cr、As分布规律相似,可能具有同源性,琵琶柴As与土壤As空间分布相似,矿区内部和下风向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主要区域。【结论】研究区土壤中超标的元素在琵琶柴中含量较低,同时琵琶柴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可作为优势种进行生态修复。
关键词:
矿区 土壤 琵琶柴 重金属 富集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喜成 陈菲
【目的】研究秦岭小峪河金矿区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以期为矿山污染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在小峪河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艾草和碱草),分析其Cu、Pb、Zn、Cd、Cr 5种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危害生态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对植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总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其中Cu、Pb、Zn、Cd受矿山开发活动影响较大,而Cr受影响较小。小峪河上游、中游、下游重金属污染程度分别为轻微污染、轻微污染、中等污染,且主要污染物为Cd、Cu、Zn。对土壤重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贵 童方平 刘振华
以衡阳水口山铅锌矿区及其周围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自然土壤(A层、C层)样品中不同重金属(Pb、Zn、As、Cu、Cd、Hg)的污染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受铅锌选矿和冶炼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土壤明显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在严重污染区域,土壤中Pb、Cd、Cu、Zn、As、Hg含量最高分别达2691.88、28.91、376.91、135.91、1309.00、2.78 mg/kg。研究区4个地点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其它5个指标,其综合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尾沙坝>矿区农田>冶炼厂>康家湾采选地;其中冶炼厂和康家湾采选地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娅 杨定清 谢永红 王棚
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矿区排土场和西区堆渣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矿区表层土壤中Cu、Pb、Cd发生了中度和重度污染,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来看,有5个采样点为强生态危险,总体上生态危害程度不高。污染主要集中在矿区排土场和堆渣场,尾矿库坝土壤生态危害较小,以轻微生态危害为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鲤岭 程先锋 齐武福
对云南个旧锡矿业活动区农田土壤及农作物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及农作物中Pb、As、Hg、Cd、Cr、Cu和Zn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Pb、As、Cd、Cu、Zn污染严重。其中Pb、As元素超标率为100%,土壤中Hg没有超标。在矿业活动区的小麦、萝卜、豌豆尖均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小麦污染程度:Pb>As>Cr>Hg>Cd>Zn。萝卜污染程度:Pb>As>Cr>Hg>Zn>Cd>Cu。豌豆尖污染程度:Pb>As>Cr>Cd>Zn>Hg>Cu。通过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小麦中的大部分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喜成 刘刚
【目的】研究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为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嘉陵江上游矿区河道的源头、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采集河道表层沉积物样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Pb、Zn、Cu、Cd、Cr、Ni、As含量。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探讨重金属含量与pH、有机质的相关性。【结果】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内重金属Pb、Zn、Cu含量变化明显,Cd、Ni、As、Cr含量变化较小。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河道源头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上游重金属污染达中等级别,中、下游重金属污染达强污染;单项...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污染评价 嘉陵江上游矿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工矿区、石漠化地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简称造林困难立地)抗逆树种改良、生态修复研究团队现有科技人员5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2人,研究实习员1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1人、硕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翠华 倪师军 何彬彬 张成江
对矿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可以为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德兴铜多金属矿山及矿集区为研究区,开展区域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研究。在德兴地区4 800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330个。同时,采用X荧光光谱法、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现代测试技术,分析了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As、Hg、Cd、Cr、Zn、Cu、Pb)的含量。样品中重金属As、Hg、Cd、Cr、Zn、Cu和Pb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70~1 109、0.015~5.430、0.035~13.5、7~236、22~1 770、5~4 390和15~1 685 mg/kg。...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重金属 GIS 江西德兴矿区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浩 周春财 徐仲雨 王兴明 刘桂建
以淮北矿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311个土壤样品,测定了Cr,Ni,Cu,Zn,Pb,As的含量,研究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环境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富集,其中Zn元素富集程度最高.Cu,Zn和Pb元素的富集是由煤炭开采、化肥使用和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引起的,Cr和Ni元素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As的空间分布主要与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有关.环境评价结果显示,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未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生态风险轻微,环境质量良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晓东 韦朝阳 杨芬
论文运用地球化学基线原理,以参比元素标准化法和累积频率曲线法分别计算包头市区、白云鄂博矿区土壤As、Cr、Cu、Ni、Pb、ZN的基线值。结果显示,白云鄂博重金属基线值普遍高于包头。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污染程度,以内蒙古背景值为标准时白云鄂博重金属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样品比例分别为包头的1.0、1.5、1.7倍,白云鄂博重金属污染显著高于包头;以基线值为标准时包头和白云鄂博样品重金属均以无污染和轻微污染为主,且样品所占比例相当,表明两区污染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使用厘定的基线值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反映了包头和白云鄂博重金属污染的实际人为输入,而使用内蒙古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则无法反映两地重金属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迪 邓琴 秦樊鑫 吴坤 李存雄 罗充 孟忠常
为了解贵州DY铅锌矿区农作物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从而为矿区合理种植农作物提供理论依据,以DY铅锌矿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其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萝卜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玉米受Zn、Cu和As污染最小;萝卜和大豆等农作物受Cd、Hg、Pb和Cr等综合污染属严重等级,萝卜的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其大小顺序为萝卜>大豆>甘薯>西红柿>红薯>水稻>玉米,这些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超出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极限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食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关键词:
铅锌矿区 农作物 重金属 食用安全性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梦红 张晓君 卢杰
从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泰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选取7种重金属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集,计算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并对新泰市农田土壤进行了分级和质量标准划分。通过采用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可对样本进行比较排序,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同时对新泰市农田土壤的污染情况作了具体分析,指出Zn和Cd的污染最为严重。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土壤重金属 加权平均 新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