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2)
- 2023(7629)
- 2022(6348)
- 2021(5634)
- 2020(4762)
- 2019(10602)
- 2018(10164)
- 2017(19137)
- 2016(10614)
- 2015(11572)
- 2014(11233)
- 2013(10957)
- 2012(10097)
- 2011(9081)
- 2010(8965)
- 2009(8222)
- 2008(8436)
- 2007(7343)
- 2006(6563)
- 2005(5565)
- 学科
- 济(40943)
- 经济(40880)
- 管理(33392)
- 业(31733)
- 企(26007)
- 企业(26007)
- 方法(20139)
- 数学(17392)
- 数学方法(17190)
- 财(12884)
- 学(11612)
- 农(11574)
- 业经(10571)
- 中国(9469)
- 务(9200)
- 财务(9185)
- 财务管理(9171)
- 企业财务(8852)
- 贸(8724)
- 贸易(8724)
- 易(8493)
- 农业(8100)
- 技术(7088)
- 理论(6932)
- 环境(6901)
- 信息(6875)
- 制(6799)
- 产业(6398)
- 银(6013)
- 银行(5963)
- 机构
- 大学(161360)
- 学院(158404)
- 管理(61297)
- 济(60184)
- 经济(59132)
- 研究(54033)
- 理学(54002)
- 理学院(53342)
- 管理学(52301)
- 管理学院(52021)
- 中国(38689)
- 科学(37593)
- 农(36858)
- 京(33507)
- 业大(30568)
- 农业(29663)
- 所(28951)
- 研究所(26999)
- 财(26950)
- 中心(24536)
- 江(23053)
- 财经(22460)
- 经(20534)
- 农业大学(20193)
- 范(20129)
- 北京(20065)
- 师范(19763)
- 院(18891)
- 经济学(18298)
- 州(18046)
- 基金
- 项目(115037)
- 科学(89976)
- 基金(85604)
- 家(78799)
- 国家(78183)
- 研究(75212)
- 科学基金(65652)
- 社会(49081)
- 社会科(46569)
- 社会科学(46553)
- 基金项目(46095)
- 自然(45512)
- 自然科(44537)
- 自然科学(44517)
- 省(44409)
- 自然科学基金(43803)
- 划(38652)
- 教育(34113)
- 资助(33821)
- 编号(28648)
- 重点(26121)
- 部(24763)
- 计划(23997)
- 创(23919)
- 发(23442)
- 科研(22965)
- 成果(22694)
- 创新(22466)
- 国家社会(21138)
- 业(21037)
共检索到218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艳阳 金鹏
与年报盈余公告效应的研究不同,本文在拓展年报信息考虑范围的基础上,检验盈余信息、股利信息、账市比、成长性和财务风险等年报披露信息对不同公司规模的超常收益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年报信息披露窗口存在显著超常收益,账市比、盈余信息、股利信息对该超常收益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因为在大多数公司规模中,账市比、盈余信息的极端值含有股票未来收益的信息,账市比、盈余信息、股利信息对超常收益有显著的边际影响;但成长性和财务风险等年报信息仅对部分公司规模的超常收益有解释能力。
关键词:
年报信息披露 超常收益 公司规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丹 宋衍蘅
本文以我国2004~200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讨论了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及时性与会计信息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时间越早,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越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仅仅存在于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我们认为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年报披露时间压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而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从业经验使其有能力解决审计时间压力所带来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发现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直接影响年报披露时滞对信息可靠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同时对于会计和证券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惠芳
信息的自愿披露可能出现供给不足以及质量低下等"市场失灵"问题,而信息的强制披露同样存在某些信息的披露失灵问题,因此,必须寻找信息披露监管的新思路。本文首次基于信息的经济实质,从信息是否可观测与可核实的角度,将上市公司的年报信息重新分为三类:可观测与可核实信息、可观测与不可核实信息、不可观测与不可核实信息。由于强制规则对可观测与可核实信息的管制完全有效,对可观测与不可核实信息的管制只能中等有效,对不可观测与不可核实信息的管制有效性则非常弱,因此,对三类信息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披露管制策略。
关键词:
信息再分类 可观测 可核实 披露管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丽娟 耿闪清 王小贝
以沪市2008年度153家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公司规模、行业竞争,负债水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董事长与CEO两职合,盈利能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独立董事比例等因素与自愿性披露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姚树洁
本文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特征,以及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的合法性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媒体曝光度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显著增长。与现有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与公司上市年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与中国特殊的资本市场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本文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合法性理论在中国新兴市场中有效的经验证据,对于公司管理层以及监管部门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孔慧阁 唐伟
基于现有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以部分行业上市公司为例,采用面板回归的方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法规指引下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虽逐步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由于环境信息评价及审核体系并未建立,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环境信息交流机制存在失灵现象,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始终是企业抉择的难点,政策导向将会成为调整两者关系的新契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超亚
本文搜集在2011—2021年年报披露期间发生年报延迟披露的上市公司数据,从预期业绩和高管利益操纵两条路径考察企业年报延迟披露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年报延迟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业绩差、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内幕交易动机是引致企业年报延迟披露的显著因素。此外,年报延迟披露的企业,在年报实际披露前累计超额收益率持续下降,在年报披露后的2个交易日股价仍下跌,说明年报延迟披露拥有负收益率的市场反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若娟
本文采用环保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简称"《指南》")所设定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标,以煤炭采选与金属冶炼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公司2010年、2011年公开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加以分析,以此评价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信息披露要求之间的差距,比较《指南》发布前后企业环境信息的变化以评价环境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基于企业特征和利益相关方视角,实证分析和检验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环保部的要求相差甚远;《指南》发布对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产生一定效果,但改善不明显;规模越大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杨 林琳 杨斌
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推动了互动式信息披露的兴起,但既有研究大都关注其经济后果,对于互动式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鲜有涉及。基于文本分析技术,在互动完成率、互动时效性、互动充分性、互动有效性4个维度考察互动式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董秘性别对互动式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秘任职的企业整体上具有更好的互动式信息披露水平,表现为更高的互动完成率、互动充分性和互动有效性,但互动时效性较差,这一结论在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控制潜在内生性、倾向性得分匹配模型控制自选择偏差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董秘性别对互动式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还受到董秘特征(年龄、任期、兼职情况)、治理特征(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外部治理压力)、互动特征(互动复杂性、互动深度)的调节。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对互动式信息披露这一新兴模式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女性董秘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效果和作用边界的认知,同时对于完善互动式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具有一定启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红忠 李茁
本文基于赢富数据所披露的交易信息数据,将样本区间分为六个时间段,比较各个阶段投资者通过利用赢富数据买卖集中度获得收益的能力,来研究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变化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股票买入集中度较大时,在初始的五个阶段,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下降降低了股票的信息风险,导致股票收益下降;而在第六个阶段,期望信息风险的增加导致股票的收益较前一阶段有较大提高。而当股票具有较高的卖出集中度时,随着市场信息披露程度的提高,市场对利空信息反映更加敏感。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赢富数据 买入集中度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齐稚平 陈震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作为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信息之一,其及时性受到了监管部门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间公布的432份年度报告披露时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年报披露及时性受审计意见类型、公司是否盈利、外资股发行及第一大股东持股量的影响,且年报披露及时性整体较差。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的监管。
关键词:
年度报告 及时性 审计意见 盈利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孙蓉 蔡凯凯
"及时性"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直以来是会计领域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依据中国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数据,以上市公司年报时滞作为及时性的替代变量,从审计视角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审计报告时滞和注册会计师变更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内部监督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影响不够显著。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崔笛 郑明 李岩 刘志辉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和信息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质量也成为影响其社会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企业年报的信息质量问题正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本研究从竞争情报分析和应用的视角出发,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上市公司年报非财务数据分类体系,开展基于分类体系的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研究发现,国内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信息披露质量正随着监管制度的反复修订和完善而逐渐提升,且以"核心竞争力"、"风险认知"和"供应链"这三类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最为显著;各行业在企业竞争力分析的核心关键信息披露质量上差异较大,且以制造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整体质量最高,而房地产业、金融业、教育等非实体经济行业和低技术附加值行业的信息质量则相对较低;在披露问题方面,主要存在供应商或客户名称较隐晦、地区表述不规范、产品名称不清晰等诸多问题。未来仍需加强相关监管和规范,尝试有针对性地建立分类模型和规范,以从根本上提高年报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以细粒度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和企业竞争情报深度分析。
关键词:
信息质量 分类体系 年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南晓莉 赵锐
文章以2017年年报中有研发创新信息披露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工搜集整理,将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的研发创新信息进行量化,构建研发创新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分组,之后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披露的研发创新信息确实能够在股票市场上产生正效应,但披露高质量的研发创新信息在股票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加积极的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高质量的研发创新信息依然可以产生长期的正的超额收益,这表明上市公司只有披露高质量的研发创新信息才能持久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有红 陈婧
以2013年深证A股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综合收益信息,特别是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披露透明度。研究结果显示,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本身并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多少具有增量价值的信息,但作为综合收益的一部分并与净利润共同披露时能够提高盈余透明度,从而具有扼制真实盈余操纵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针对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两点政策建议:(1)正面定义"其他综合收益"并完善其分类;(2)规范其他综合收益的计量基础并降低投资者的使用风险。
关键词:
综合收益 信息披露 透明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