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
- 2023(1680)
- 2022(1541)
- 2021(1367)
- 2020(1212)
- 2019(2871)
- 2018(2810)
- 2017(5821)
- 2016(3056)
- 2015(3509)
- 2014(3523)
- 2013(3542)
- 2012(3398)
- 2011(2847)
- 2010(3023)
- 2009(2790)
- 2008(2686)
- 2007(2480)
- 2006(2230)
- 2005(2048)
- 学科
- 济(18037)
- 经济(18026)
- 方法(10375)
- 数学(9570)
- 数学方法(9367)
- 业(7777)
- 管理(7477)
- 企(5507)
- 企业(5507)
- 学(4059)
- 财(3932)
- 地方(3922)
- 中国(3750)
- 税(3362)
- 税收(3274)
- 收(3262)
- 农(3252)
- 地方经济(3078)
- 农业(2688)
- 贸(2320)
- 贸易(2316)
- 易(2252)
- 务(2246)
- 财务(2237)
- 收入(2233)
- 财务管理(2231)
- 策(2140)
- 企业财务(2085)
- 经济学(2056)
- 融(2031)
- 机构
- 大学(45570)
- 学院(44575)
- 济(22059)
- 经济(21713)
- 管理(16792)
- 研究(15777)
- 理学(14483)
- 理学院(14338)
- 管理学(13934)
- 管理学院(13864)
- 中国(12452)
- 财(10040)
- 京(9799)
- 科学(9487)
- 所(8146)
- 财经(8020)
- 经济学(7844)
- 研究所(7362)
- 经(7313)
- 经济学院(7176)
- 中心(7130)
- 农(6853)
- 江(6488)
- 业大(6340)
- 北京(6248)
- 财经大学(5929)
- 院(5759)
- 农业(5387)
- 范(4975)
- 州(4973)
- 基金
- 项目(29228)
- 科学(23374)
- 基金(22510)
- 家(19981)
- 国家(19872)
- 研究(19627)
- 科学基金(17143)
- 社会(13356)
- 社会科(12814)
- 社会科学(12811)
- 自然(11357)
- 自然科(11144)
- 自然科学(11143)
- 基金项目(10953)
- 自然科学基金(10930)
- 资助(10718)
- 省(10542)
- 教育(9057)
- 划(9046)
- 编号(6982)
- 部(6782)
- 重点(6680)
- 国家社会(6142)
- 发(6100)
- 教育部(5795)
- 成果(5786)
- 科研(5695)
- 人文(5561)
- 创(5478)
- 计划(5415)
共检索到68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关达
年度工资增长指导线的确定方法劳动部工资研究所宋关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确定年度(计划期)工资增长指导线,供地区、部门和各个单位参考,是工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指导线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第一,在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乔为国 潘必胜
本文针对我国高的投资率和低的消费率问题,建立了一个确定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合理投资率模型,并用该模型估算了我国合理的投资率及相应的消费率。分析表明,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投资率高低取决于经济自然增长率和技术上可行的投资生产率,但主要取决于后者。由于不同经济组织具有不同的投资生产率,估算结果表明,更高效率的个体、外资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会内在要求投资率下降,收敛于18%—25%区间内。在当前我国所有制结构下,合理投资率或储蓄率不应该超过32.4%,相应地,消费率不应低于67.6%。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翔,史晋川,黄慰愿
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的确定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李翔,史晋川,黄慰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杭州大学经济系310028)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区域划分的角度,通过对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提出以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琪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确定我国经济适度增长综合评价因素体系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反映每个评价因素状况的具体指标的分析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由 1 1类 5 9个指标组成的我国经济适度增长二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综合评价 指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永
本文首先介绍了效率工资的经典模型——夏皮罗-斯蒂格里兹模型,探讨了效率工资的形成以及非自愿失业出现的原因,及失业的“威胁”作用。另外,本文在符合效率工资模型的基本假定条件下,融合代理理论和强制性储蓄假说,构建了效率工资增长模型,提出了效率工资增长模型的关键等式,且由等式隐含地决定了效率工资的最优增长率。此外,还分别分析了效率工资的最优增长率与贴现率、厂商生产技术和工人偏好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最优就业路径和调整成本问题等等。
关键词:
效率工资 最优增长率 调整成本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吕倩 刘智强 廖建桥
基于宏观经济分析视角,梳理2003年~2009年公布的北京、深圳、上海等8个城市年度工资指导线和各类宏观经济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宏观经济变量中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各地区制定工资指导线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宏观经济变量都对工资指导线预警线的制定产生相应影响,其中物价指数在最大程度上影响工资指导线预警线的制定,国内生产总值次之,而对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影响比较大的是物价指数的增长率、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增长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志国
我国《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低于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必要采用比例法来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即按照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适当比例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各地采用比例法制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关键是准确统计当地城镇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把最低工资标准控制在当地平均工资的40%~60%之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繁英 吴胜誉
确定产业集群统计边界是实施集群信息统计的需要,集群信息统计是发展集群经济的需要。文章认为:集群统计边界确定属于方法论范畴,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应用区位商法识别某一地区是否存在产业集群;然后应用投入产出法判断处于地理边界上的企业是否属于集群成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邢国江
苏联的经济学家根据对Eh经济含义和作用的理解,而采用不同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三种方法:专家评定法、试验法和经济数学方法。 1.专家评定法专家评定法是根据专家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及各类企业和项目上一定时期实际的效果水平的分析和未来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拥有的资源(投资基金、劳动力、物资)和科学技术进步等等情况,按整个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各部门来规定Eh值。在把实际效果值转变为定额系数时,一般都要做出一些假设条件,例如,引进部门“优先制”,按部门规定不同的效果定额系数,或使Eh大致等于平均的利润率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晓静 杨桂元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预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常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衡量一种预测方法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预测精度,不同的预测方法其精度往往也不相同。一般是以预测误差平方和作为评价预测方法优劣的标准,从各种预测方法中选取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的那种方法。不同的预测方法从不同角度提炼出样本数据的信息,为了提高预测精度,很自然想到用多种预测方法进行组合预测。组合预测的关键是确定各种预测方法的组合系数,本文提出一种确定最优组合预测系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都阳
依据关于检验刘易斯转折点的经验标准,本文着重考察了近年来普通劳动者工资的增长水平和变化趋势,以及熟练劳动者与非熟练劳动者之间工资的趋同。首先,从相关行业的平均工资、农民工工资,以及农业雇工工资看,2003年以来都经历了快速提高,增长速度显著高于2003年以前的平均水平。其次,从农民工与大学毕业生以及城镇就业者的工资比较、农民工内部受教育程度不同群体之间的工资比较,以及工资差异中教育回报率的贡献份额看,劳动力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系统的工资趋同现象。这两点都有力地验证了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同时,本文还从工资变化的角度,阐释了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挑战,即要求增长源泉更加依靠全要素生...
关键词:
工资增长 工资趋同 刘易斯转折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车伟 赵文
通过把名义工资变化与经济增长相联系,本文观察和分析了全部雇员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变化以及不同部门和行业雇员劳动者的工资变化状况;通过与企业利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相联系,探讨了工资增长问题。本文发现,中国总体工资水平存在下降趋势,应该进一步增长;从群体来看,工资最应该增长的是低收入群体和公务员群体,从部门和行业来看则是非国有部门和竞争性行业。实现工资增长的关键是健全市场条件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识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俊慧 姚晓兰
随着我国加入WTO,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都把争夺人才作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科研人才流失严重,吸引人才、保留人才,薪酬是重要的手段。本文论述了制定薪酬指导线的必要性,并且对国外最低薪酬线以及国内对企业的薪酬指导线模型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科研机构薪酬指导线模型。
关键词:
薪酬 薪酬指导线 最低薪酬线 科研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