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5)
- 2023(12581)
- 2022(10552)
- 2021(10237)
- 2020(8800)
- 2019(20607)
- 2018(20021)
- 2017(38058)
- 2016(20470)
- 2015(23437)
- 2014(22969)
- 2013(22764)
- 2012(20632)
- 2011(18496)
- 2010(17963)
- 2009(16792)
- 2008(16648)
- 2007(14307)
- 2006(12275)
- 2005(10992)
- 学科
- 济(87032)
- 经济(86917)
- 管理(70841)
- 业(65383)
- 企(56366)
- 企业(56366)
- 方法(46718)
- 数学(42061)
- 数学方法(41685)
- 财(29091)
- 中国(23515)
- 农(20732)
- 务(20089)
- 财务(20038)
- 财务管理(19992)
- 企业财务(19128)
- 制(18997)
- 业经(17336)
- 贸(17170)
- 贸易(17161)
- 易(16813)
- 银(14353)
- 银行(14346)
- 农业(13720)
- 行(13469)
- 融(13341)
- 金融(13340)
- 学(13013)
- 体(12976)
- 划(12916)
- 机构
- 大学(286896)
- 学院(282478)
- 济(128014)
- 经济(125866)
- 管理(119095)
- 理学(102401)
- 理学院(101427)
- 管理学(100178)
- 管理学院(99600)
- 研究(89496)
- 中国(74410)
- 财(61640)
- 京(59106)
- 财经(49027)
- 科学(48821)
- 经(45079)
- 中心(42939)
- 所(42087)
- 经济学(40955)
- 江(39358)
- 研究所(37878)
- 农(37376)
- 北京(37180)
- 财经大学(37073)
- 经济学院(37065)
- 业大(36394)
- 范(32867)
- 商学(32690)
- 院(32584)
- 师范(32574)
- 基金
- 项目(190006)
- 科学(152958)
- 基金(144642)
- 研究(139739)
- 家(124629)
- 国家(123688)
- 科学基金(108606)
- 社会(93683)
- 社会科(89115)
- 社会科学(89094)
- 基金项目(75893)
- 自然(69192)
- 省(68849)
- 自然科(67674)
- 自然科学(67660)
- 自然科学基金(66525)
- 教育(64584)
- 资助(60142)
- 划(59351)
- 编号(53868)
- 部(45109)
- 成果(43055)
- 重点(42285)
- 国家社会(40552)
- 教育部(39967)
- 创(39677)
- 发(38892)
- 人文(38362)
- 创新(37276)
- 科研(37105)
- 期刊
- 济(130933)
- 经济(130933)
- 研究(82412)
- 中国(52208)
- 财(51482)
- 管理(46669)
- 科学(37735)
- 学报(36441)
- 农(31594)
- 大学(29951)
- 融(28879)
- 金融(28879)
- 学学(28233)
- 财经(25297)
- 技术(24684)
- 教育(22385)
- 经济研究(21786)
- 经(21712)
- 农业(21561)
- 业经(18576)
- 问题(17290)
- 贸(16073)
- 世界(14821)
- 统计(14691)
- 业(14672)
- 财会(14368)
- 国际(14335)
- 技术经济(14313)
- 会计(13919)
- 策(13197)
共检索到416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焱军 刘国常
从盈余管理的机会和动机两个维度,分析了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并利用2003~2008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明显,第四季度与前三季度有显著差异;盈余管理动机是形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弥补了中期盈余质量研究文献的不足,对证券监管部门加强中期会计信息监管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凡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娜
笔者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2007年~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业绩预告误差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实际盈余低于业绩预告值,那么管理层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使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与之前披露的业绩预告值一致。研究还发现,自愿披露业绩预告、在会计年度结束后披露业绩预告和预告乐观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迎合"业绩预告值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为提高业绩预告信息的可靠性,应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并加强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
关键词:
业绩预告误差 盈余管理 随意性应计利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费青青 王博 逯东
基于"紧密-松散"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两个文化维度,研究了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密型文化"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而促进真实盈余管理,而"个人主义文化"则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而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证实了文化迎合现象的存在;(2)当上市地文化与中国大陆文化差异较大时,这种文化迎合行为更为显著;(3)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逐步减弱。从文化迎合视角讨论了某类文化对起源于不同文化的公司行为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中国大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应对异国或异地文化差异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富 王福胜
以粉饰或掩盖公司真实经济业绩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上市公司分类转移行为的关注,文章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了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整公司盈余结构的行为。研究发现:(1)管理层会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至营业外支出或将营业外收入向上转移至营业收入,以调增公司的核心盈余;(2)管理层会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实现营业利润增长和避免营业利润为负;(3)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增核心盈余的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企业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行业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发现,周期性行业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总体上大于非周期性行业;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周期性行业公司导致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与经济扩张期并无显著差异,而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显著大于经济扩张期。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应考虑控制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之间,以及经济周期不同阶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作华 金贞姬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掩饰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主要手段,投资者在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时需要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并确定是否会受其影响。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系统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说明管理层操控盈余的程度越高,对投资者风险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公司的系统风险也越大。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系统风险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刘晓霞 邢道勇
本文以2002-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公司控制权争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倒U型关系;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晨 傅丽菡 郑宝红
基于2010—2015年间存续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企业捐赠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互动影响视角出发,探讨上市公司慈善捐赠是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还是企业或其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水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负向的互动关系。按产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区分检验后发现,各类企业的捐赠私利性均较明显,且民营企业捐赠私利性强于国有企业,股权分散企业捐赠私利性强于股权高度集中企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兵
盈余质量和资本成本一直是西方实证研究的热点,以2001年~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DD模型和Jones模型计量盈余质量,检验公司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显著影响公司资本成本,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按照产权性质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能区分质量好坏的公司,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盈余质量 资本成本 资源配置 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迪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1999~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用逻辑回归以及结构方程三阶段回归方法,对超额现金流、关联交易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源"转移的标的之一,并且在上市公司超额现金较低时,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转为以担保和抵押为主,从而实现了不同类别关联交易行为对上市公司进行资金掏空的相互替代。为了掩饰关联交易掏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有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行为。当以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本文结论进一步检验时,没有发现关联交易在资金支持上的证据,同时,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亦不明显,因此,正反两方面证据支持了本文...
关键词:
超额现金流 关联交易 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健 曲晓辉
以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关联交易发生的概率和规模、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从应计和营业收入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操控性应计、操控性收入水平正相关,上市公司为了掩饰关联交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存在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另外,资产负债率与关联交易正相关,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说明在高负债约束条件下关联交易更容易发生,但也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单一类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均衡,只有把所有关联交易作为整体来考察,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才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
关联交易 资本结构 盈余管理 操控性收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夏飞 周强龙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行业竞争程度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的产品市场势力越弱,其越倾向于执行更高强度的盈余管理活动;这一结论在行业层面也同样成立,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其相应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也越高。本文的经验证据为投资者和监管层从产业组织层面理解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产品市场势力 行业竞争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娜 祁怀锦
本文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业绩预告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披露业绩预告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未披露的公司;强制披露业绩预告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自愿披露的公司;且上市公司在披露业绩预告前预期到了盈余管理后的盈利状况,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或"迎合"业绩预告制度。研究还发现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差与负债高的公司更可能从事盈余管理。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为提高业绩预告信息的可靠性、进一步完善业绩预告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业绩预告 盈余管理 随意性应计利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林朝南
以中国上市公司A股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盈公司显著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现象,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微盈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降低,但利用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提高,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促使微盈公司转而利用更加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年持有收益率、操控性应计利润及成长性等影响因素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其后期的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说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会计制度改革与盈余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商誉减值的盈余管理动机——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盈余管理动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业绩期望落差与应计盈余管理——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动机: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风险投资与IPO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利润操纵行为影响会计稳健性吗?——基于季度盈余不同汇总方法的经验证据
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社会资本与盈余持续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级管理人员变更、股权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