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
2023(12)
2022(16)
2021(23)
2020(14)
2019(25)
2018(28)
2017(33)
2016(24)
2015(16)
2014(12)
2013(8)
2012(7)
2011(9)
2010(6)
2009(6)
2008(1)
2007(5)
2006(2)
2005(3)
作者
(45)
(39)
(38)
(34)
(21)
(20)
(18)
(16)
(13)
(13)
(12)
(12)
(12)
(12)
(11)
(11)
(11)
(10)
(10)
(10)
(10)
(10)
(9)
(9)
(9)
(8)
(8)
(8)
(8)
(8)
学科
(128)
企业(128)
(127)
管理(117)
(84)
(84)
财务(84)
财务管理(84)
企业财务(82)
领导(48)
(37)
经济(37)
人事(30)
人事管理(30)
(22)
(21)
体制(21)
中国(18)
(18)
方法(18)
数学(15)
审计(14)
数学方法(14)
业经(13)
(12)
各类(12)
(11)
技术(10)
环境(10)
企业经济(9)
机构
学院(220)
大学(209)
管理(92)
理学(87)
理学院(87)
管理学(86)
管理学院(86)
(72)
经济(70)
研究(59)
(59)
中国(51)
会计(48)
财经(47)
(46)
会计学(42)
会计学院(41)
学会(39)
财经大学(39)
商学(36)
商学院(36)
(34)
业大(30)
(30)
(30)
科学(28)
中心(25)
经济学(24)
经济管理(23)
(23)
基金
项目(170)
科学(133)
基金(126)
研究(120)
(107)
国家(106)
科学基金(98)
社会(82)
社会科(77)
社会科学(77)
基金项目(75)
(70)
自然(67)
自然科(67)
自然科学(67)
自然科学基金(66)
教育(62)
(59)
编号(56)
重点(48)
资助(44)
(43)
项目编号(43)
(42)
创新(41)
国家社会(39)
(38)
成果(36)
科研(36)
(35)
期刊
(67)
研究(50)
(47)
经济(47)
财会(38)
会计(34)
中国(31)
学报(31)
大学(27)
管理(27)
学学(26)
会通(25)
通讯(25)
教育(24)
财经(24)
科学(23)
(23)
金融(23)
技术(21)
之友(20)
(19)
职业(17)
(16)
月刊(14)
(13)
(12)
企业(12)
经济研究(12)
(11)
审计(11)
共检索到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石永亮  刘雅娟  李中原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高电气)以“零缺陷”为目标,以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创建“零缺陷”P-TQM(数字化特别质量管理)模式,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2021年度全国质量标杆”荣誉称号。牵手“零缺陷”,建设“一次做对”质量文化2009年,鉴于点多面广量大的220千伏及以下高压开关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平高电气对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大刀阔斧改革。围绕“一年变革、两年巩固、三年超越”的目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王博  卿小权  
以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性和内部控制缺陷内容事项差异性对高管薪酬粘性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并不会导致高管薪酬粘性显著增强,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性整体上与高管薪酬粘性特征并无直接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内容选择性。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中,若缺陷内容与高管薪酬直接相关,则高管薪酬粘性程度较强;若缺陷内容与高管薪酬无直接关联,则高管薪酬粘性程度相对较弱。基于此,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优的治理效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王帅帅  
与以往从静态视角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不同,转而从动态修复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合规成本及其高管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费用的显著增加相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并未显著引起企业销管费用的异常变化,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更倾向于"监管需求"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往往会导致高管的变更,而高管变更则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并且这一结果在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的环境下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并未真正成为企业的"自律"行为,仍然需要强化外部审计与政府内控监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军  赵息  
以2009~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会治理特征的三方面——董事会独立性、团队异质性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不显著;董事会团队异质性越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越长,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可能性越小。进一步地研究高管权力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能减弱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可能性的降低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王帅帅  
与以往从静态视角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不同,转而从动态修复视角考察内部控制缺陷对合规成本及其高管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费用的显著增加相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并未显著引起企业销管费用的异常变化,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更倾向于"监管需求"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往往会导致高管的变更,而高管变更则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并且这一结果在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的环境下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并未真正成为企业的"自律"行为,仍然需要强化外部审计与政府内控监管,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压力传递价值,有助于企业优化高管团队,强化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改进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本文以2009-2012年沪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权力是否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效力。研究发现,专业的审计委员会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权力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作用的发挥,随着高管权力的增加,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作用将被削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婷婷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屡创新高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为之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是推动我国经济进步不可缺失的力量。但是由于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管理不够完善、企业信息不透明等多种原因,往往面临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信贷约束,融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扩张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查阅文献,本文将金融机构实施信贷约束的方式归结为控制融资成本、新增贷款、债务期限三种,并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高管政治背景两个方面对制约企业融资的信贷约束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通过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民营企业缓解信贷约束、解决融资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促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军训  张刘柳  
本文以我国央企高管薪酬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揭示央企高管薪酬财务考核指标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遵循绩效与薪酬管理的一般规律,有效发挥薪酬激励与约束双重作用,扩大财务考核指标在央企高管薪酬考核中的适用对象,将薪酬财务考核指标与央企行政身份高管个人职责挂钩,优化非行政身份高管人员现有薪酬财务考核体系,为央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卉娜  严茹梅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Logistic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检验了高管层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一,高管层总体持股比例能够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其二,将高管层持股比例分解为董事会持股比例、监事会持股比例和经理层持股比例后发现,只有董事会持股比例能够对内部控制缺陷产生显著影响,监事会持股比例和经理层持股比例对内部控制缺陷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其三,将内部控制缺陷区分为重大缺陷和非重大缺陷后发现,高管层总体持股比例和董事会持股比例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非重大缺陷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它们对前者的抑制作用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尹律  陈良  杨婧  
内部控制要"上质量、出效率、显绩效",企业要构建自省自新机制,缺陷认定是该机制的重要组成。然而,现行制度尚未统一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该标准由高管选定,并反映了高管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和价值观念等心理特质,而心理特质可借助年龄等背景加以观测。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指数,实证研究高管年龄背景对标准选择的影响,进而分析上述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中的表现。研究发现:相对年轻高管,年长高管倾向宽松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该趋势在国有控股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人,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集体议事规程,适当削减"关键少数"个体在决策中的权重,探索高管(特别是年长高管)的强制休假、培训制度,加强年轻管理才俊的选拔培训,优化高管团队结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晓  高洁  陆强  
文章运用2010~2014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首先检验了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缺陷修正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年收到"不清洁"审计意见的企业在当年更有可能进行内控缺陷的整改与修正;进一步通过分组回归发现,高管中具有财务背景特征的成员比例越高,进行缺陷整改的概率更大,一方面表明外部审计非标准审计意见对内部控制治理效用可能赖于管理层的配合,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高管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性。而对披露缺陷修正信息的企业进行跟踪研究,发现这类企业在后续年度仍然会收到"不清洁"的审计意见,反映出这些上市公司的缺陷整改可能浮于表面,并不是实施有效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武恒光  马丽伟  张雪漫  张琳  朱正菲  
以2012—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对并购商誉减值幅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若企业并购前一年度或当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并购当年确认的新增商誉在并购后年度会面临更高幅度的商誉减值。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缺陷导致确认超额并购商誉、降低业绩承诺完成率,从而导致大幅商誉减值。进一步分析,首先,基于内部控制缺陷特征视角,区分公司层面与账户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更容易导致并购后的大幅商誉减值,内部控制缺陷数量越多的情形下,并购后期间面临更大的商誉减值幅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变严格、内部控制完善意愿越强,商誉减值幅度越小;并购后的内部控制缺陷削弱并购后协同效应与整合效果,加剧了商誉减值。其次,基于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分析师以及并购重组中的金融中介能够缓解内部控制缺陷对商誉减值的不良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阳  
我国现行国企高管的薪酬制度已日益受到社会的强烈质疑。薪酬制度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能与经营者的工作业绩联系在一起。但是我国现行国企高管层薪酬制度存在的制度缺陷已严重影响到薪酬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我们必须及时找到应对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赫连志巍  田凤  
本文研究集群企业高管团队与集群升级的匹配缺陷问题,目的是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借助SPSS软件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升级导向情况下,集群企业高管团队与之匹配缺陷问题,建立匹配缺陷模型,旨在为集群企业高管团队的人员组建、招募、调整、培训、绩效评估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国华  朱俊卿  郭芮佳  邹威  
以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态整改为切入点,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发生整改和整改及时性对高管隐性和显性腐败的影响,并区分缺陷认定标准严格程度与缺陷异质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未整改公司,整改公司的高管隐性腐败程度更低,但显性腐败程度短期内没有明显变化;整改所耗时间越长,隐性腐败程度增长越快,显性腐败的发生概率越高;仅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较为宽松以及存在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样本中,内控缺陷整改前后,高管腐败程度才有明显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