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2)
- 2023(14983)
- 2022(13195)
- 2021(12433)
- 2020(10588)
- 2019(24864)
- 2018(24764)
- 2017(48190)
- 2016(26259)
- 2015(29839)
- 2014(30039)
- 2013(29585)
- 2012(27154)
- 2011(24351)
- 2010(24055)
- 2009(22116)
- 2008(21664)
- 2007(19062)
- 2006(16122)
- 2005(13750)
- 学科
- 济(105847)
- 经济(105735)
- 管理(74555)
- 业(71375)
- 企(59195)
- 企业(59195)
- 方法(54442)
- 数学(48103)
- 数学方法(47490)
- 农(28077)
- 财(26662)
- 中国(25056)
- 学(23326)
- 业经(22315)
- 地方(21173)
- 贸(19179)
- 贸易(19174)
- 农业(18724)
- 易(18561)
- 务(17655)
- 财务(17576)
- 财务管理(17536)
- 理论(17303)
- 制(16994)
- 和(16712)
- 企业财务(16571)
- 环境(16298)
- 技术(15972)
- 银(14189)
- 银行(14136)
- 机构
- 大学(375035)
- 学院(374083)
- 管理(150751)
- 济(145232)
- 经济(141940)
- 理学(131935)
- 理学院(130477)
- 管理学(127987)
- 管理学院(127335)
- 研究(119113)
- 中国(86538)
- 京(78809)
- 科学(77330)
- 财(64250)
- 农(61882)
- 所(59654)
- 业大(59077)
- 中心(55235)
- 研究所(54951)
- 江(52980)
- 财经(52934)
- 范(49191)
- 北京(49138)
- 农业(48935)
- 师范(48709)
- 经(48070)
- 院(43503)
- 州(43331)
- 经济学(43155)
- 技术(39701)
- 基金
- 项目(262780)
- 科学(205603)
- 基金(190039)
- 研究(188461)
- 家(165753)
- 国家(164419)
- 科学基金(141371)
- 社会(116695)
- 社会科(110573)
- 社会科学(110541)
- 省(103708)
- 基金项目(102248)
- 自然(94617)
- 自然科(92395)
- 自然科学(92368)
- 自然科学基金(90669)
- 教育(87389)
- 划(87138)
- 资助(78722)
- 编号(77684)
- 成果(61487)
- 重点(58394)
- 部(57449)
- 发(55054)
- 创(54009)
- 课题(52675)
- 科研(50962)
- 创新(50394)
- 大学(48994)
- 教育部(48959)
- 期刊
- 济(151340)
- 经济(151340)
- 研究(101645)
- 中国(61515)
- 学报(61235)
- 科学(55384)
- 农(54789)
- 管理(51089)
- 财(49171)
- 大学(45810)
- 学学(43201)
- 教育(38160)
- 农业(38124)
- 技术(33443)
- 融(25947)
- 金融(25947)
- 业经(25761)
- 财经(24729)
- 经济研究(23776)
- 经(20984)
- 问题(20256)
- 图书(19685)
- 业(19559)
- 技术经济(18588)
- 版(17994)
- 理论(17952)
- 科技(17913)
- 统计(17285)
- 资源(17196)
- 商业(17104)
共检索到516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明洋 丁传标 陶伟
建筑是体现与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将一定的社会文化、准则、习俗固化于其形态之中。平遥票号作为晋商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内部空间组构特征体现了一定时期、地域的文化逻辑及生产、生活方式。空间句法作为一种分析空间与其所承载社会逻辑之关系的理论,为深入分析建筑空间形态与组构、功能、内在的文化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访谈及句法软件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票号建筑空间分析后发现:平遥票号是晋商建筑的典型代表,其空间的文化逻辑主要通过空间整合度和视觉差异来体现,社会文化也正是通过空间的组构特征来传达;由不同性质建筑改造来的票号反映出不同的空间等级和社会文化,具体体现在整体布局、空间等级、院落布局、对外联系及功能布局等方面。这些发现为理解建筑形式与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传统建筑票号空间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提高文化遗产地遗产解说系统的科学性。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空间组构 社会逻辑 平遥票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明洋 丁传标 陶伟
建筑是体现与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将一定的社会文化、准则、习俗固化于其形态之中。平遥票号作为晋商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内部空间组构特征体现了一定时期、地域的文化逻辑及生产、生活方式。空间句法作为一种分析空间与其所承载社会逻辑之关系的理论,为深入分析建筑空间形态与组构、功能、内在的文化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访谈及句法软件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票号建筑空间分析后发现:平遥票号是晋商建筑的典型代表,其空间的文化逻辑主要通过空间整合度和视觉差异来体现,社会文化也正是通过空间的组构特征来传达;由不同性质建
关键词:
空间句法 空间组构 社会逻辑 平遥票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霍珺 卢章平
[目的 /意义]空间句法理论为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从空间构型角度为图书馆内部空间在可达性方面的效能评价提供一种客观、量化、图示化的手段,相关空间优化法则也将对今后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及创新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过程]在调研高校图书馆读者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空间句法研究的可达性指标构成,利用凸空间划分技术以及Depthmap软件,从整合度、进入深度、疏散深度3个变量数据对样本图书馆整体空间可达性、进入可达性与疏散可达性3方面展开分析,并通过使用行为协同研究比较验证空间句法理论及
关键词:
空间句法 高校图书馆 凸空间 可达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明洋 陶伟 贺天慈
空间传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四大传统之一,地理学家对城市形态的关注正是对空间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空间句法理论是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其创立之初即关注于空间与建筑、城市之关系的探讨。国外运用句法理论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而国内对于建筑空间的句法研究则相对匮乏。从渗透与隔离、引导与暗示、交流与共享3个方面对国外建筑空间的句法研究进行综观概述与分析,以期为国内建筑空间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并为在城市规划中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空间与社会的关联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空间 空间句法 建筑空间 社会建筑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宸铭 高建华 李国梁
基于传统民居尺度,利用空间句法的"凸空间模型",对河南省典型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测度,分析其空间特征并解读其地域文化内涵。结果表明:(1)研究案例传统民居的空间整合度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全局整合度中心节点或轴线>前后院>入口、过厅>正房>厢房,局部整合度过厅>后院正房>后院厢房>前院厢房;(2)局部整合度较高的凸空间与全局整合度较高的凸空间分布不一致,出现"中心—边缘"现象;(3)院落结构与居住文化紧密相关,在"左祖右社的祭祀文化"、"光宗耀祖的门第观念"、"中正求和的居住思想"、"尊卑分明的礼教文化"、"依山就势的空间文化"、"晴耕雨读的传家观念"、"财不外露的居住心态"等传统民居文化联系上,呈现强弱不一的复杂耦合关系与不同的豫东—豫北文化、豫西文化、豫南文化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楠 姜秀娟 黄金川 刘慧
基于空间句法整合度与标准穿行度2个形态变量,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林州市西乡坪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前景网络和背景网络量化数据,结合现场调研,分析传统村落旅游线路和不同层次公共空间的现状及成因。结果表明:(1)穿行度和整合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2)当R取值2 000 m时,利用前景网络空间可获取游客浅层次旅游线路空间和公共空间;当R取值250 m时,利用前景网络空间可获取游客适度层次旅游线路空间和公共空间。(3)背景网络空间应尽量保持其原生态性,为游客提供惊喜空间。从村落旅游线路构建和不同层级空间开发层面提出传统村落旅游保护与开发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莹 肖大威 王玉顺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在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几何结构与发生其上的社会文化活动之关联性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借鉴Bill和Julienne提出的空间图论的分析方法,对梅州客家传统村落进行拓扑空间划分,建立空间结构模型。以梅县南口镇侨乡村为例,通过空间领域、社会结构、活动与公共空间三方面的拓扑空间结构图论分析,以更直观、全面的方式发掘和解释空间建构的社会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平 张楠
空间句法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在叙事环境量化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方法,将人类活动的事件、故事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对叙事环境的意义给予量化的解释,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历史城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历史城区改造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城市历史叙事 叙事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平 张楠
空间句法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在叙事环境量化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方法,将人类活动的事件、故事与空间形态有机结合,对叙事环境的意义给予量化的解释,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历史城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为历史城区改造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城市历史叙事 叙事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静文 韦伟 毛义立
结合空间句法从物理维度、形态维度及文化维度等对桂北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建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炼出其空间结构与组织特征及其隐含的社会文化规范。其中句法所表述的公共空间反映出一般空间平面图所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种种特征与属性,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切入点。文中的探讨对于了解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构建机制及深层次的社会文化性,对于如何在城镇化语境下保护、传承与发展传统聚落以及城镇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营造,具有较好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关键词:
传统聚落 公共空间 空间句法 桂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驰 李伯华 袁佳利 余雯
传统村落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历史沉淀,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利用空间句法和认知意象理论,结合实地调研资料,解读了芹川村空间形态特征与空间认知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芹川村空间整合度与空间认知意象呈正相关;(2)芹川村内部空间可理解度较低,很难快速通过局部空间形态理解整体空间布局;(3)村落公共空间认知程度较高,且均布局在芹川溪两侧整合度值偏高的轴线上。针对芹川村空间形态问题和空间认知偏差,从优化村落空间肌理、保持公共空间活性、提取文化景观基因以及完善对外交通网络等角度提出了优化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常丹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建筑形态也别具一格。形态造型、视觉艺术、空间结构中都蕴含着我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对不同设计风格的诠释。从直观可见的庭院、阁楼、庙宇,到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建筑元素演变的源泉。传统建筑元素与视觉艺术设计的交叉融合,能够呈现出建筑空间三维结构的新形式,两者的融合对建筑造型设计有新的启示。
关键词:
传统建筑元素 建筑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金亮 徐向远 孙东琪 李宇
古城空间格局的研究对于古城历史风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历史地图整理的基础上,对空间句法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将其与标准差椭圆方法相结合,分析不同时期古城空间发展特征。以近代广州为例,将近代100多年城市空间发展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停滞期和恢复期,从整体和分区对集成核心变迁进行时空解析。研究发现:(1)近代广州城市空间拼贴式发展,多核心轴向发展,速度不一;(2)古城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呈现开放式发展特征;(3)空间发展虽有波动,但整体向外不断拓展;(4)古城空间发展受到自然、政治和规划等多重要素共同作用;(5)空间句法和标准差椭圆结合能够较好地从整体和局部分析古城城市空间演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牟春梅
针对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关系研究的不足,在构建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理论提出了二者共生特征实证分析方法,在收集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项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处于产业成长期,传统建筑处于产业成熟期,二者之间共生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绿色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影响大于传统建筑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共生 演化模型 实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牟春梅
针对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关系研究的不足,在构建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理论提出了二者共生特征实证分析方法,在收集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项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处于产业成长期,传统建筑处于产业成熟期,二者之间共生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绿色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影响大于传统建筑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共生 演化模型 实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