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9)
2023(7965)
2022(6585)
2021(6230)
2020(5109)
2019(11572)
2018(11564)
2017(22663)
2016(11815)
2015(13304)
2014(12664)
2013(11905)
2012(10334)
2011(9137)
2010(9213)
2009(8609)
2008(7853)
2007(6706)
2006(5518)
2005(4718)
作者
(30526)
(25319)
(25017)
(24061)
(15971)
(12050)
(11472)
(9740)
(9559)
(8852)
(8615)
(8397)
(7883)
(7781)
(7736)
(7620)
(7595)
(7462)
(7426)
(7071)
(6091)
(6068)
(5954)
(5860)
(5700)
(5629)
(5500)
(5422)
(4975)
(4953)
学科
(44973)
经济(44929)
管理(33499)
(30692)
(25870)
企业(25870)
方法(23489)
数学(21102)
数学方法(20560)
(13105)
中国(11319)
(10457)
业经(10118)
理论(9100)
(8726)
贸易(8722)
(8508)
农业(8219)
(7502)
(7378)
技术(6781)
地方(6740)
(6539)
财务(6498)
财务管理(6484)
(6359)
(6269)
银行(6267)
(6248)
环境(6108)
机构
学院(158096)
大学(153503)
管理(63515)
(62682)
经济(61455)
理学(55894)
理学院(55402)
管理学(54046)
管理学院(53788)
研究(46285)
中国(35682)
(31004)
科学(28192)
(27702)
(23635)
业大(22854)
财经(22716)
中心(22456)
(21798)
(21652)
(20764)
(19821)
研究所(19744)
师范(19625)
经济学(18892)
北京(18725)
农业(18713)
技术(17757)
(17756)
财经大学(17135)
基金
项目(110632)
科学(88344)
研究(82352)
基金(80315)
(69554)
国家(69020)
科学基金(60473)
社会(52301)
社会科(49713)
社会科学(49703)
(44139)
基金项目(41494)
教育(39510)
自然(39344)
自然科(38513)
自然科学(38507)
自然科学基金(37776)
(36848)
编号(34817)
资助(33473)
成果(26757)
重点(24972)
(24000)
(23824)
课题(23471)
(23464)
创新(22162)
国家社会(21435)
项目编号(21296)
科研(21245)
期刊
(64902)
经济(64902)
研究(41430)
中国(27334)
管理(23591)
(22010)
(20853)
学报(20637)
科学(20465)
教育(19209)
大学(16379)
技术(16214)
农业(15740)
学学(15527)
业经(13023)
(11836)
金融(11836)
经济研究(11576)
财经(10405)
统计(9648)
(9043)
(8954)
(8437)
技术经济(8025)
商业(8007)
决策(7955)
问题(7846)
(7000)
科技(6952)
职业(6933)
共检索到217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苑颖  宋金杰  杨春河  刘爱秋  
[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内涵的理解也在逐步深化,粮食安全内涵不仅包括数量方面,还包括营养健康安全,保障居民营养健康成为粮食安全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营养目标的粮食需求研究,建立营养—消费—生产的粮食生产模式,对引导居民合理健康消费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营养消费状况,然后基于平衡膳食模式视角,引入标准人消费系数这一概念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进行了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已达到高营养目标,但目前农村居民仅达到低营养目标水平,相当于2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华俊  
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粮食供需状况预测结果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从居民合理膳食模式出发预测我国2020年和2030年粮食供需平衡的新思路,针对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不合理现状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和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华俊  李哲敏  
【目的】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均资源极其稀缺,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人均粮食需求量是计算国家粮食需求量、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时的基础性指标。论文首次从居民营养健康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人均粮食需求量的组成部分,测算基于平衡膳食模式下的中国人均粮食需求量,为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新的数据支持,也为相应消费引导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膳食平衡分析法计算基于平衡膳食模式下的人均口粮和饲料用粮、加工用粮的需求量;采用趋势预测法计算种子用粮、工业用粮、损耗等人均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应用情景分析法讨论其不同影响程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辛良杰  王佳月  王立新  
利用"粮食转化率"概念将居民消耗的主要食品转化为原粮,并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对官方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耗数据进行了订正。结果发现,2012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耗量为327.5kg,高出统计数据20.8kg。至2030年,中国口粮消费量将持续减少,但减少速度会逐步放缓,尤其是城镇居民,原粮消费会维持在105kg左右的水平上,农村居民口粮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20kg左右,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将下降到110.3kg。禽类、水产品、奶类的消费品将会明显增长,牛羊肉的增长比例也在50%以上。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会达到386.5kg,较2012年增长18.0%。如果纳入工业用粮、损失浪费用粮、种子用粮,2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米健  罗其友  高明杰  
在国内外24篇有代表性的粮食需求预测文献基础上,文章重点对这些文献的预测时间、预测结果、预测方法、预测的地区、城乡和品种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有文献的3个主要特点是:首先,定性分析、时间序列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是最常见的三种方法,单方程模型和其他方法应用较少;第二,文献集中关注2010~2030的粮食需求预测,且在相同时间点不同文献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第三,在预测中,少数文献关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或品种差异,并且同时关注3种差异的只有1篇。在对现有文献评价基础上,文章提出粮食需求预测领域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振亚  高明杰  李全新  张晴  罗其友  
科学估算我国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对于调整农业规模与结构,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确定的我国各类食物的消费标准,结合各类食物的可食用率和各类农产品的技术经济参数,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对于2012年平衡膳食条件下我国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进行了估算,并与2012年我国各类农产品的供给量进行了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豆及坚果类、畜禽肉类、蔬菜、谷物薯类及杂豆类都超过了我国平衡膳食条件下的最高需求量,尤其是畜禽肉类和蔬菜的需求量,这两类农产品的产量分别是膳食需求最高量的2.39倍和2.58倍,我国鱼虾和奶类及奶制品供应不足,尚未达到平衡膳食需求的最低标准,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海鹏  
"只要掌握了粮食就能控制对手",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确立了以食物为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自身利益的粮食战略。当前,美国粮食战略正通过将美式餐饮、农业技术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引入中国来逐步改变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的控制。而随着膳食结构不断向美式快餐化转变,中国的居民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问题不断显现。中国应当认清美国粮食战略的意图和手段,通过回归传统膳食结构来保卫国家的核心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贻波  布鹤群  
两种机制调控下的粮食区域平衡机制─—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模式探讨李贻波,布鹤群建国以来,粮食经济渡过了自由贸易、统购统销、“双轨制”、放开经营等几个阶段,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在我国粮食问题始终都是关系全局的大问题,始终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婷鹤  何秀荣  王佳友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老人的居住模式选择及其福利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传统的与子女合住的居住模式真的能改善老人福利吗?文章以我国老人的膳食质量为例,基于我国独特的"双向反馈"代际关系,从"亲代需求"和"子代需求"两个方面来讨论亲子合住居住模式对老人福利的影响,并利用2009年与2011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与子女合住的居住模式非但没有改善反而降低了老人的平衡膳食得分,尤其在低龄老人、农村老人和女性老人中更为明显。(2)从影响渠道来看,亲子合住居住模式家庭中老人为满足子女的抚幼需求而无私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但老人的照料需求却没有得到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米健  高明杰  
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是粮食经济、粮食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估计了4个人均粮食消费需求函数方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确立了2030年和2050年中国的人口、收入、价格和工业用粮比例等重要参数;结合上述参数和估计结果,对中国的长期粮食消费需求进行了不同情景的预测和模拟。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粮食消费总需求将稳步增长,到2030年为5.6亿~5.8亿t,到2050年为6.1亿~6.5亿t;3种主要农作物的消费份额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玉米的消费份额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份额减少。中国的粮食政策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灵活调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良杰  
目前,中国居民膳食消费水平与结构正在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形式上表现为由"粮菜型"向"粮肉菜果"多元型和由传统家庭烹饪型向现代便捷型转变。膳食消费结构和水平的改变将影响未来中国的粮食消费量。以中国台湾居民的膳食消费发展规律判断,目前中国大陆居民的膳食消费水平距离富裕水平下的稳定状态整体差距超过50%,肉禽类差距超过一倍。而2018年中国粮食表观自给率已经下降到了85%,大豆自给率仅为15%,虚拟耕地自给率仅为72.6%。在食物消费达到富裕稳定态时,中国不仅需要进口大量的蛋白饲料,还可能需要进口相当数量的能量饲料。基本结论为:仅仅依靠中国本土的农业生产资源已难以维持全面小康水平下的本土农产品需求,发展到富裕水平短缺将会更甚,依赖国际市场是必然需求。从维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讲,在农产品进口贸易上可多考虑进口动物性产品,适当放开粮食类产品进口数量,自己生产水果、蔬菜等类的农产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江文曲  李晓云  刘楚杰  孙倩  
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整体向增加高耗水的动物性食物消费趋势转变,不断加剧中国本已稀缺的水资源的压力。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和单位重量食物虚拟水含量数据,首先测算了城乡居民实际食物消费模式(S1)与膳食指南推荐的平衡膳食模式(S2)下的食物消费水足迹,比较分析两种膳食结构水足迹的构成和变化特征;然后基于两种膳食模式(S1、S2)和两种人口规模(2018年、2030年)构建了4种情境,估算未来人口规模和膳食结构变化下的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结果表明:(1)1985—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水足迹均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人均植物性食物耗水量的减少和动物性食物耗水量的增加;(2)人口规模和膳食结构是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实现平衡膳食模式的膳食结构对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的作用超过人口规模;(3)营养均衡目标下膳食结构变化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1094.9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907.1亿m~3;人口规模变化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929.4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减少615.4亿m~3,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总量增加2024.3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总量增加291.7亿m~3,食物生产水资源的短缺局面进一步加剧。本文为未来通过调整食物消费结构途径降低食物生产水资源消耗提供了初步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引导中国城乡居民均衡营养饮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翔  
对中国2000年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可能变化进行了系统的预测,指出:粮食总需求受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拉动将呈刚性增长态势,粮食总需求量将达5265亿 kg。同时提出,在稳定现有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粮食供给的增长将主要来自粮食单产的提高。怎样把潜在的粮食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符合需要的粮食生产量将是中国未来粮食供需平衡一项重大艰巨的任务。因此,稳定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控制人口增长,并建立起一个系统、协调、高效和安全的粮食保障体系,将是实现中国未来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牛文元  
本文以系统动力学原理为基础,仿真模拟了我国2010、2015和2020年的粮食需求。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口粮和种子粮的需求相对稳定,而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需求增长明显,粮食总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在95%和100%两种粮食自给标准下,通过对我国粮食需求与耕地配置的模拟发现,粮食需求与耕地供给呈现出一种紧平衡。确保有效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实现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三重"底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