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0)
2023(6893)
2022(5955)
2021(5524)
2020(4531)
2019(9884)
2018(9709)
2017(18241)
2016(10143)
2015(11148)
2014(11411)
2013(10947)
2012(10085)
2011(9305)
2010(9341)
2009(8761)
2008(8535)
2007(7749)
2006(7082)
2005(5878)
作者
(29559)
(24954)
(24928)
(23789)
(15659)
(12038)
(11229)
(9756)
(9439)
(8825)
(8478)
(8431)
(8205)
(7885)
(7715)
(7494)
(7297)
(7292)
(7249)
(7165)
(6270)
(6140)
(6067)
(5817)
(5771)
(5507)
(5458)
(5438)
(5174)
(5035)
学科
(42760)
经济(42609)
管理(26084)
(23545)
(19264)
企业(19264)
方法(19240)
数学(13947)
数学方法(13795)
(12533)
中国(11708)
理论(10888)
业经(10771)
(10536)
地方(9756)
(8950)
农业(8222)
(8179)
(7901)
(7161)
环境(6253)
教育(5934)
(5707)
经济理论(5658)
(5632)
金融(5625)
(5544)
(5497)
(5467)
银行(5448)
机构
学院(147267)
大学(146049)
(54575)
管理(53331)
经济(53199)
研究(52490)
理学(45935)
理学院(45219)
管理学(44202)
管理学院(43937)
中国(37541)
科学(34073)
(31711)
(26719)
(25932)
(25911)
研究所(24439)
(24157)
师范(23917)
中心(23021)
(22741)
业大(21785)
财经(20659)
农业(20227)
北京(19791)
师范大学(19484)
(19075)
(18669)
(18054)
经济学(16154)
基金
项目(99022)
科学(78765)
基金(72229)
研究(70984)
(63890)
国家(63349)
科学基金(54127)
社会(47598)
社会科(43980)
社会科学(43968)
(39128)
基金项目(39008)
自然(34973)
自然科(34185)
自然科学(34175)
自然科学基金(33582)
教育(32953)
(32881)
资助(29275)
编号(28135)
成果(22743)
重点(22355)
(21547)
(21364)
课题(20268)
(19730)
国家社会(19303)
科研(18624)
创新(18359)
教育部(18133)
期刊
(65895)
经济(65895)
研究(43099)
中国(30267)
学报(25060)
(24031)
科学(23915)
管理(19674)
(19508)
大学(18865)
教育(18765)
学学(17805)
农业(16460)
技术(11430)
业经(11311)
财经(10298)
经济研究(10030)
(9098)
金融(9098)
(9030)
问题(8545)
(8435)
(8064)
(7920)
资源(7638)
(7251)
科技(7086)
统计(6929)
商业(6707)
(6678)
共检索到21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覃锐钧  
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生产,而空间生产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生发和重组。在开展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实践中,离不开文化保护传承主体、观赏主体、经营主体和政府主体等多元社会关系的建构或调整。如何更好地平衡多元主体的利益关切,推动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桂榕编著《重建“旅游-生活空间”: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一书从空间生产的角度,深入考察多元主体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遗产的若干模式,为当代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实现良性发展提供富有启发的洞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蔡晓梅  
在增长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辩证实践与空间协商中,流动是参与理解和思维洞察世界的重要方式。流动创造和改变着时间内涵,流动也生产着流动关联,成为时空运转中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一切要素组装的支撑。在旅游空间实践中,旅游与家的流动关联也日渐成为与位置、情感、意义等交织在一起的重要媒介。流动关联与家空间的流动生产,基于"地方-空间"动态实践建立社会关系,并将"停留"与"流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推向流动治理的前沿地带,流动治理因此成为旅游流动引发的社会空间治理的重要行动策略。
关键词: 流动空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国内围绕旅游发展权益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已呈常态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结构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缺位,愈益成为制约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发展所引发的利益关系调整主要是在资本、政府与地方三者之间,旅游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是在资本和权力主导下进行,地方社区往往处于被动、失语和边缘化状态。过往学者更多从公平交易(fare trade)、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等概念角度关注地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失权问题,藉由向权力诉说真理(speak truth to power)为弱势群体发声,彰显旅游发展的社会公平和空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一、实体要素空间特征所体现的空间道德在文化地理学者看来,空间既包括物理的(或实体的)空间,也包括在这些物理空间中展开的人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体现的意识形态内容。旅游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因此所有关于空间正义、空间伦理的理论都应该适用于对旅游空间的分析。由于伦理是受道德指引的,有时说到道德时往往也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一、实体要素空间特征所体现的空间道德在文化地理学者看来,空间既包括物理的(或实体的)空间,也包括在这些物理空间中展开的人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体现的意识形态内容。旅游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因此所有关于空间正义、空间伦理的理论都应该适用于对旅游空间的分析。由于伦理是受道德指引的,有时说到道德时往往也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尚意  
一、实体要素空间特征所体现的空间道德在文化地理学者看来,空间既包括物理的(或实体的)空间,也包括在这些物理空间中展开的人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体现的意识形态内容。旅游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因此所有关于空间正义、空间伦理的理论都应该适用于对旅游空间的分析。由于伦理是受道德指引的,有时说到道德时往往也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大平  
在境外有关空间、地理和城市研究中,空间正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阐释视角,国外同行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正义问题将民权与空间生产联系起来,拓宽争取环境和社会生活改善的政治视野。把空间正义视角引入旅游空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为已经困扰旅游经济的诸多乱象,如商业欺骗、游客财产和人身安全等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另一方面,也能为空间全面旅游化,即从资源开发向旅游环境整体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国内围绕旅游发展权益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已呈常态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结构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缺位,愈益成为制约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发展所引发的利益关系调整主要是在资本、政府与地方三者之间,旅游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是在资本和权力主导下进行,地方社区往往处于被动、失语和边缘化状态。过往学者更多从公平交易(fare trade)、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等概念角度关注地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失权问题,藉由向权力诉说真理(speak truth to power)为弱势群体发声,彰显旅游发展的社会公平和空间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晓波  
1973年,哈维发表学术转型后的经典之作《社会正义与城市》。在书中,哈维觉得地理学者过于关注效率和区位选择,对于社会正义探讨得太少,因而他想构建基于社会正义原则的区位选择理论。对于哈维而言,社会正义不是包罗万象的概念,也不是美好社会的替代词,而指的是用于解决冲突(言论和行动)的原则,也就是说,社会正义是将公平的原则应用于解决人们追求自身进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冲突。顺着哈维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冲突无处不有,但是解决冲突的原则经常是缺乏公平和公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大平  
在境外有关空间、地理和城市研究中,空间正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阐释视角,国外同行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正义问题将民权与空间生产联系起来,拓宽争取环境和社会生活改善的政治视野。把空间正义视角引入旅游空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为已经困扰旅游经济的诸多乱象,如商业欺骗、游客财产和人身安全等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另一方面,也能为空间全面旅游化,即从资源开发向旅游环境整体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晓波  
1973年,哈维发表学术转型后的经典之作《社会正义与城市》。在书中,哈维觉得地理学者过于关注效率和区位选择,对于社会正义探讨得太少,因而他想构建基于社会正义原则的区位选择理论。对于哈维而言,社会正义不是包罗万象的概念,也不是美好社会的替代词,而指的是用于解决冲突(言论和行动)的原则,也就是说,社会正义是将公平的原则应用于解决人们追求自身进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冲突。顺着哈维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冲突无处不有,但是解决冲突的原则经常是缺乏公平和公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晓波  
1973年,哈维发表学术转型后的经典之作《社会正义与城市》。在书中,哈维觉得地理学者过于关注效率和区位选择,对于社会正义探讨得太少,因而他想构建基于社会正义原则的区位选择理论。对于哈维而言,社会正义不是包罗万象的概念,也不是美好社会的替代词,而指的是用于解决冲突(言论和行动)的原则,也就是说,社会正义是将公平的原则应用于解决人们追求自身进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冲突。顺着哈维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冲突无处不有,但是解决冲突的原则经常是缺乏公平和公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大平  
在境外有关空间、地理和城市研究中,空间正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阐释视角,国外同行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正义问题将民权与空间生产联系起来,拓宽争取环境和社会生活改善的政治视野。把空间正义视角引入旅游空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为已经困扰旅游经济的诸多乱象,如商业欺骗、游客财产和人身安全等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另一方面,也能为空间全面旅游化,即从资源开发向旅游环境整体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国内围绕旅游发展权益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已呈常态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结构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缺位,愈益成为制约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发展所引发的利益关系调整主要是在资本、政府与地方三者之间,旅游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是在资本和权力主导下进行,地方社区往往处于被动、失语和边缘化状态。过往学者更多从公平交易(fare trade)、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等概念角度关注地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失权问题,藉由向权力诉说真理(speak truth to power)为弱势群体发声,彰显旅游发展的社会公平和空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温士贤  廖健豪  蔡浩辉  尹铎  
动物旅游是城市重要的旅游业态,其中存在的动物伦理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文章以新动物地理学中的动物情感劳动理论和动物伦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广州正佳极地海洋世界中游客与动物的互动实践及其动物伦理问题。研究发现:旅游空间中的动物通过被观赏凝视、投食抚触和训练表演等方式展开情感劳动。商场动物园管理方主导着动物情感劳动,通过制造游客与动物的邂逅价值来实现自身的商业目的。而在不同的情感劳动情境之下,游客所操持的动物伦理观亦有所不同。文章剖析动物情感劳动的形式及商场动物园价值的生成逻辑,进一步思考人类世背景下人与动物的关系,并以此呼吁对高度商业化情境下的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问题给予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