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1)
2023(17348)
2022(14819)
2021(14060)
2020(11621)
2019(26903)
2018(26464)
2017(51442)
2016(27900)
2015(31230)
2014(31278)
2013(30948)
2012(28823)
2011(26168)
2010(26214)
2009(24263)
2008(24033)
2007(21258)
2006(18745)
2005(16877)
作者
(80079)
(66647)
(66196)
(63328)
(42825)
(31933)
(30105)
(25977)
(25371)
(24054)
(22769)
(22673)
(21224)
(21194)
(20944)
(20654)
(19678)
(19382)
(19228)
(19119)
(16619)
(16386)
(16142)
(15195)
(14903)
(14887)
(14834)
(14458)
(13541)
(13138)
学科
(116911)
经济(116777)
管理(81077)
(78271)
(63563)
企业(63563)
方法(54292)
数学(47256)
数学方法(46742)
中国(33612)
(31942)
(30002)
业经(24640)
(24604)
(23777)
贸易(23765)
(23116)
(22535)
农业(21262)
地方(21001)
(19528)
银行(19491)
(19130)
金融(19129)
理论(18951)
(18685)
(18418)
财务(18345)
财务管理(18313)
(17702)
机构
大学(406172)
学院(402381)
(172429)
经济(169011)
管理(159114)
研究(139876)
理学(137507)
理学院(136038)
管理学(133889)
管理学院(133158)
中国(106869)
(86618)
科学(82786)
(79756)
(69828)
财经(64216)
研究所(63433)
(62917)
中心(62291)
(58618)
(57650)
业大(56993)
北京(55410)
经济学(53728)
(52434)
师范(51993)
(50636)
农业(49323)
经济学院(48386)
财经大学(47960)
基金
项目(269289)
科学(213097)
基金(198222)
研究(198120)
(172316)
国家(170927)
科学基金(146811)
社会(127319)
社会科(120788)
社会科学(120763)
基金项目(103339)
(101101)
自然(94257)
自然科(92064)
自然科学(92041)
教育(90823)
自然科学基金(90438)
(86314)
资助(83345)
编号(79265)
成果(65767)
(61475)
重点(59965)
(56970)
(55182)
课题(54845)
教育部(53181)
国家社会(53097)
创新(51523)
人文(51391)
期刊
(186201)
经济(186201)
研究(124636)
中国(76011)
学报(61261)
(59106)
管理(58645)
科学(57821)
(56735)
大学(46904)
学学(44115)
教育(42814)
(39747)
金融(39747)
农业(39211)
技术(32890)
财经(32516)
经济研究(30883)
业经(28354)
(27899)
问题(24432)
(21710)
(20767)
技术经济(19764)
理论(19647)
图书(18814)
国际(18771)
世界(18605)
统计(18390)
现代(17865)
共检索到597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原  沈琴琴  
平衡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是保障就业水平、劳动者权益和企业绩效的重要选择,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灵活安全性与宏观、微观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局部灵活性偏高和安全性不足的现象,并且体制内外、产业、地区和不同劳动力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灵活安全性与绩效之间的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与"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交易曲线模型"所描述的情况基本相符,但同时也存在政策含义较复杂的非代偿关系。对此,平衡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的政策选择需要协调劳资双方绩效目标和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阳  
文章分析了丹麦与荷兰两国差异的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模式的经验启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建设劳动力市场的政策作为,以及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改革与就业、发展与分配、灵活与保护等三个挑战,认为转型期我国有必要借鉴欧洲国家经验,运用各种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政策致力于以下三项顶层战略设计,即顺应全球化趋势、提升国家竞争力,弥合制度性分野、增强社会凝聚力,发展合作式机制、培育环境适应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以丹麦、荷兰为代表的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模式的出现,"灵活安全性"理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已成为欧洲就业战略的一个核心目标。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在灵活性方面包括就业、工作、功能、工资和外部化等五个维度;在安全性方面包括工作、就业、收入和组合等四个维度。灵活安全性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政策战略,强调以周全的方式同时增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态,它以实现降低失业率、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绩效为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艳华  
平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是各国进行劳动力市场改革所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回顾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制度性决定因素、灵活性与安全性所产生的市场绩效、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文献的总结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利弊的认识,为我国就业保护立法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和完善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丽娜  
建立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过度安全到过度灵活的变革历程,但由此带来了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的保护不公平、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寻求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平衡点,在制度安排上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等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筹、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二毛  
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过度安全到过度灵活的变革过程,但由此引发了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力市场保护不平等、结构性排斥就业等问题。为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政府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应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等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筹、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理论出发,分析了欧盟国家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模式的四种基本类型,梳理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模式的变迁路径,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安全性表现进行了系统描述和评估,并围绕实现我国劳动力市场"有保护的灵活化"提出了四点优化模式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志安   韩紫微  
为明确横向财政失衡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钝化和公共服务压力在其中所发挥的机制作用,选取2010~2021年中国城市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横向财政失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分析表明:横向财政失衡会促使地方政府偏好产能过剩行业而造成产业结构钝化,限制劳动力流动间接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横向财政失衡不利于抵消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成本差异,公共服务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地方政府缺乏能力采取劳动力市场整合措施,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据此,应调节区域间财政税收结构,健全“钱随人走”的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缓解政府间横向财政失衡;加强政府间产业转移项目协调合作,地方财政应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保障政策,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创新财税制度安排,适当增加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促进地方与中央的“财政同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程度弱化,劳动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劳动立法和执法工作滞后,导致正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比重极大增加,工作任期普遍缩短,劳动力流动率提高,而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机会不足,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感极大地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就业安全性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制度和政策调整,来适应不断增强的就业灵活性。本文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制度政策的角度,对这些调整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文章在经济转型和大城市人口调控背景下,研究了上海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趋势与外来劳动力需求情况。研究显示,在上海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下,2015-2020年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在700-856万人之间,这使大城市在对待外来劳动力上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性,另一方面面临着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压力。目前上海劳动力市场中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就业岗位、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岗位上更多的是一种优势互补关系,对外来劳动力歧视有悖于社会公平理论,同时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车伟  
运用宏观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创造就业的问题.通过分阶段分析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一种创造了大量就业的增长;本文第二部分分析劳动供求关系的最新变化及其演变趋势.认为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但中国尚没有步入劳动力短缺时代.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本文第三部分讨论了当前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非正规化严重、初次收入分配扭曲等问题突出:第四部分为结论,提出构建安全灵活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设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王奎倩  
FDI的大量流入可能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产生重要影响,而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与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关系密切。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就FDI流入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内FDI显著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说明FDI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产生影响的。此外,FDI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梯度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王奎倩  
FDI的大量流入可能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产生重要影响,而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与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关系密切。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就FDI流入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内FDI显著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说明FDI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产生影响的。此外,FDI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梯度变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因素对中国1999~2009年间31个省市地区FDI流入和分布的影响。模型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生产率渠道和成本渠道影响地区FDI流入的假设。其次,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和GMM方法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地区FDI流入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总体上提高了地区FDI流入,并且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促进了FDI流入。此外,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以递减的速率提高地区FDI流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智勇  
中国城镇每年需要为多少人解决就业?这是一个一直都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估算方法并给出了估算结果。分析表明,2007年城镇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为2100—2600万人。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增长将趋于减缓,每年新增劳动力趋于下降,因此就业压力也将趋于缓和。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促成了当前劳动力市场基本态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表明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结构性的。中小企业的稳步成长是未来中国就业增长的强劲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