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1)
2023(7962)
2022(7165)
2021(6729)
2020(5866)
2019(13777)
2018(13604)
2017(26329)
2016(14537)
2015(16741)
2014(16862)
2013(16511)
2012(15867)
2011(14417)
2010(14882)
2009(13711)
2008(14126)
2007(13158)
2006(11358)
2005(10378)
作者
(42601)
(35602)
(35599)
(34033)
(22752)
(17130)
(16442)
(13811)
(13395)
(12841)
(12037)
(11904)
(11395)
(11359)
(11304)
(11072)
(11010)
(10524)
(10303)
(10122)
(8840)
(8809)
(8775)
(8177)
(8143)
(8096)
(7988)
(7956)
(7249)
(7105)
学科
(61637)
经济(61562)
管理(42717)
(41118)
(33614)
企业(33614)
方法(27970)
数学(24416)
数学方法(24174)
(17856)
(17348)
中国(16434)
地方(12703)
(12524)
(12403)
业经(12281)
(12109)
贸易(12105)
(11772)
农业(11541)
(9780)
(9501)
银行(9479)
(9152)
(9142)
金融(9140)
(9102)
理论(9080)
(9037)
(8901)
机构
大学(215654)
学院(213406)
(89755)
经济(87843)
管理(81688)
研究(74413)
理学(69682)
理学院(68896)
管理学(67802)
管理学院(67375)
中国(55138)
(45999)
科学(44488)
(42784)
(38287)
(36594)
研究所(34615)
中心(34071)
财经(33579)
(33007)
业大(30603)
(30460)
北京(29258)
(29176)
师范(28913)
农业(28836)
经济学(27690)
(26110)
(25858)
经济学院(25077)
基金
项目(136128)
科学(106255)
研究(101129)
基金(98151)
(85683)
国家(84578)
科学基金(70936)
社会(63582)
社会科(60125)
社会科学(60103)
(52427)
基金项目(51401)
教育(47128)
(44728)
自然(44589)
自然科(43494)
自然科学(43480)
自然科学基金(42724)
编号(41909)
资助(40750)
成果(35927)
(31290)
重点(30972)
(29749)
课题(29198)
(27668)
教育部(26846)
(26251)
科研(26023)
国家社会(25830)
期刊
(101430)
经济(101430)
研究(64295)
中国(42223)
(34636)
(33344)
学报(33145)
科学(30494)
管理(29796)
大学(24915)
教育(24495)
学学(23252)
农业(22238)
(18454)
金融(18454)
技术(18169)
财经(17094)
经济研究(16147)
业经(15893)
(14679)
问题(13681)
(12865)
(11770)
技术经济(11032)
图书(11030)
(10774)
世界(10637)
理论(10288)
统计(10051)
国际(9931)
共检索到32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舒隽  黄海  
虽然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要到2009年9月份才出台,但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判断、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已经悄然转型。为了在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继续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最终实现"反恐"与"争霸"相结合的战略目标,新一届美国政府基于克服经济危机、处理战争残局和应对新兴大国崛起的战略判断,开始从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向"理性收缩"和"接触战略"调整,收敛扩张锋芒,注重现实主义、多边主义,软实力制胜和"预防性遏制"的战略手段。但美国固有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的局限,使得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型仍是一种时刻矛盾、摇摆不定的失衡调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莹  
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战略是其重振美国经济的切入点,其核心要点在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和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我国获得稳定的石油来源,有利于中美可再生能源的合作,同时对中国的碳排放安全产生巨大压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琳  
21世纪初亚洲地位的迅速提升正在引起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移。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目标,是要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里,"保持和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能力,改善安全,扩大繁荣,促进美国的价值观"。为此,美国将以"前沿部署外交"为开端,按照"六条关键性的行动路线"向前推进:增强美国的双边安全同盟;深化美国与新兴大国的关系;发展与区域性多边机构的接触;扩大贸易和投资;打造基础广泛的军事存在;增进民主和人权。这表明,"现实的理想主义"构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战略理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远  张继行  
2012年11月,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为保持其对华贸易政策的连续性,巩固第一任期对华贸易政策成果,兑现其振兴经济和促进就业的承诺,必然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继续大做文章。一、奥巴马第一任期内中美贸易关系回顾(一)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在扩大,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绍媛  
2009 年民主党人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政府中出现了民主党主导行政部门和国会的局面。从历史上看,民主党主导白宫和国会的局面基本发生在一场严重危机之后。奥巴马竞选之初,贸易问题,尤其是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虽然重要,但金融危机和伊拉克战争则是当时美国面对的更为急迫和严峻的问题。从第111届国会来看,主管贸易问题的众议院筹款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宁  黄凤志  
奥巴马政府执政五年来,其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因一系列内在矛盾与缺隐而深陷"欲求交易而不成,维系现状而不得"的困境之中。奥巴马政府将朝鲜实质性"弃核"作为美朝对话的唯一前提的做法在原则上延续了前两任政府对朝"总体交易"的思路,但美国将"弃核"门槛的高悬与外交姿态上的强硬又几乎断绝了这种"交易"当前达成的可能。对朝军事态势上由"延伸威慑"向"针对性威慑"的步步演进表面上旨在阻遏朝鲜军事挑衅与核武开发对其地区盟国的威胁,但恰恰是美国这种强势且压迫性的军事姿态使得朝鲜时刻感到芒刺在背,在极度的不安全感中坚定其"拥核自保"战线。在奥巴马政府大力推进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朝核与半岛问题既是美国的安全挑战——拥核的朝鲜的确对美东北亚前沿军事部署构成重大威胁;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其战略机遇——以朝核问题为抓手,美国巩固同盟、调整部署、强化存在等一系列举措都得到了口实与助力。出于上述考虑,奥巴马政府对朝的"战略忍耐"实质上没有给出明确地对朝战略指向与长远的战略规划,而是在"总体交易"的传统战略思路与刻意"淡化"问题、"固化"矛盾、对之或"推卸责任",或"因势利导"的机会主义短期路线两者间采取了平衡兼顾、相机而动的实用主义做法。从效果上看,上述做法在强化对朝施压力度、配合助推"再平衡"战略等方面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却事实上放任了朝鲜拥核的步伐,恶化了危机的前景,增加了未来解决问题的难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格琴  
由于国内种种压力,奥巴马上台后主推与伊朗缓和关系的新政策很快又回到了前任的框架中:接触、谈判与遏制、制裁双管齐下。由于奥巴马政府在对伊战略上并无多大变化,无论是接触、谈判还是遏制、制裁,其政策实施都有它的局限性,无法在短期内有效解决伊朗核问题,更无法改变美伊关系现状。中东变局对美国的伊朗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对美国传统的反伊阵线构成冲击,并激化了沙特、以色列等美国盟友与伊朗的敌对关系。美国正努力在变局中削弱伊朗的战略地位,不让伊朗在变局中受益。然而旧有思维下的博弈,无法真正解决美伊之间的问题,当然也无法有效解决伊朗核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国胜  
由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提出并在就任总统后全面推进的美国新能源战略,不仅有望对世界能源产业的发展格局和方向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完全有可能引起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我国目前正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新能源产业已被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推进。密切关注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动向,深入分析美国新能源战略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甲瑞  
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是形成国家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一直处于演进之中。其中,本体安全是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演进的直接动力。而这三届政府的不同战略叙事,建构了本体安全或不安全状态。美国为了进一步确保本体安全,必然会不断恶意框定对中国的战略叙事,日益完善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然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无法站住脚,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的战略叙事并不符合实际;第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本质上是“美国内湖”理念的回归,而并不是由本体安全或不安全促成的;第三,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并不能保障其本体安全;第四,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不仅口惠而实不至,而且没有真正尊重太平洋岛屿地区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建新  
奥巴马政府实行"以社会价值为取向"的自由贸易政策。美国政府虽然认识到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有助于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尽快走出衰退,但奥巴马政府同样坚持对华贸易政策应符合社会责任和政治透明度的严格标准,更加关注劳工、环境和人权等社会价值观,尤其是强调对华贸易政策应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美国工人从中受益。同时,随着美国国会的结构重组,其对华经贸政策立法也步入"保护主义周期"。短期来看,奥巴马政府对华经贸决策更趋理性和务实,中美经贸关系将保持总体稳定。长期来看,制度性差异和战略性竞争仍将导致双边经贸冲突的长期化和政治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玉华  李锋  
奥巴马新政府上台之后将采取怎样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受到了国际舆论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奥巴马新政府将采取怎样的对华贸易政策,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唐彦林  
对东亚政策的调整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方面。调整的内容包括,巩固与东亚盟国的关系,重视发展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而调整与中国政策的关系,无疑是美国东亚政策的核心。奥巴马政府对东亚政策的调整给中国外交政策带来了挑战,但如果处理得当,机遇明显大于挑战:美国东亚政策的调整可以促进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实践和规则的制定;为中美合作创造拓展更多的领域、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也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慧  
2009年12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医改法案,向着奥巴马倡导的"人人有医保"的承诺迈出了关键一步。对内"医改",对外"阿富汗",可谓奥巴马上任实施其"新政"的两大主攻方向。奥巴马对作为"新政"标志性工程的医疗改革,倾注了大量政治资本。如果医保改革案成功签署,将导致美国医疗保障体系自1965年实行以来的最大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建华  龚雅冰  
与冷战后美国其他几届政府相比,奥巴马政府的对华外交明显呈现出新的特点,即重视利用"国际规则"对华施压。奥巴马政府眼中的"国际规则"涉及安全、经贸、人权等多个领域。美国对华大打"规则牌"意在维护美国制度霸权、塑造中国崛起环境、对华实施"软制衡"、谋求本国经济利益、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等。奥巴马对华"规则外交"给中国造成了种种负面影响。对此,中国应予以重视并审慎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