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1)
- 2023(6888)
- 2022(5662)
- 2021(5456)
- 2020(4185)
- 2019(9712)
- 2018(9721)
- 2017(18070)
- 2016(10232)
- 2015(11671)
- 2014(11916)
- 2013(11561)
- 2012(11295)
- 2011(10473)
- 2010(10796)
- 2009(9870)
- 2008(10309)
- 2007(9249)
- 2006(8261)
- 2005(7650)
- 学科
- 济(47960)
- 经济(47900)
- 管理(25487)
- 业(20965)
- 方法(18653)
- 企(17776)
- 企业(17776)
- 数学(15211)
- 数学方法(14936)
- 地方(12017)
- 学(11759)
- 中国(11312)
- 理论(10951)
- 农(10725)
- 业经(9306)
- 制(8127)
- 贸(7999)
- 贸易(7989)
- 财(7850)
- 融(7799)
- 金融(7797)
- 易(7639)
- 地方经济(7578)
- 农业(7137)
- 和(7125)
- 银(7035)
- 银行(7013)
- 行(6772)
- 教育(6709)
- 体(6613)
- 机构
- 大学(155152)
- 学院(152760)
- 济(59409)
- 经济(57888)
- 研究(56171)
- 管理(51982)
- 理学(43953)
- 中国(43769)
- 理学院(43314)
- 管理学(42252)
- 管理学院(41984)
- 科学(35374)
- 京(33781)
- 所(29388)
- 财(27915)
- 研究所(26701)
- 农(25801)
- 中心(25589)
- 江(24726)
- 范(23606)
- 师范(23364)
- 财经(22054)
- 北京(21367)
- 业大(21331)
- 州(20209)
- 农业(20144)
- 经(19967)
- 院(19952)
- 师范大学(19085)
- 经济学(18998)
- 基金
- 项目(97492)
- 科学(76200)
- 研究(71754)
- 基金(69483)
- 家(61244)
- 国家(60741)
- 科学基金(50891)
- 社会(44122)
- 社会科(41594)
- 社会科学(41584)
- 省(37879)
- 基金项目(35864)
- 教育(34923)
- 划(32642)
- 自然(32325)
- 自然科(31553)
- 自然科学(31539)
- 自然科学基金(30973)
- 编号(29560)
- 资助(29121)
- 成果(26057)
- 重点(23116)
- 课题(21900)
- 部(21754)
- 发(21186)
- 创(19819)
- 创新(18607)
- 教育部(18540)
- 大学(18475)
- 国家社会(18271)
共检索到24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富有
平行货币理论是在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产生的,后来在欧洲、美洲及其他区域货币合作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区域平行货币具有市场渐进性、稳定货币体系、缩小成员国经济差距以及成本替代的功效,同时它能避免“国家准入”歧视、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区域内成员国贸易与经济的发展,但也具有过渡不彻底性、带来直接和间接成本上升等弊端。平行货币被用在欧洲、美洲以及非洲的货币合作实践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磅、布雷顿森林体制时期的美元以及国家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特别提款权、美洲的美元、过渡期的欧元等都扮演过平行货币的角色。平行货币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尤其在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中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富有
本文回顾了亚洲货币合作的进展状况,认为亚洲在建立地区货币互换机制、货币合作基金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世界经济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亚洲传统与特征以及合作目标不明确等内外部诸因素的影响。面对亚洲现实,提出了实行“国家准入”与“三重平行货币梯度推进”的货币合作运行方式与有效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碧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丹 鲁凤玲
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既体现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抵御危机冲击的负责任形象,又为服务贸易投资提供新的渠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互换被很多国家中央银行广泛应用,作为增强市场信心、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也积极参与区域货币互换机制建设,签署了一系列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努力提升区域金融危机救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力臻
开放经济是充满风险的经济,它既为经济主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使其遭遇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国际货币合作及国际区域货币是规避开放经济风险、降低开放经济成本的有效工具,它使货币的职能有了新的扩展。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模式有三种,即欧元模式、美元模式、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跃华 邹斌 周启发
当一国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的时候 ,它就成为了国际货币。实现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 ,认为币值的稳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人民币首先在局部区域国际支付中使用 ,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国际化 ;二是利用 10 +3的区域合作机制 ,扩大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数额 ,逐步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区的国际化 ;今后伴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 ,实现其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化。
关键词:
国际货币 币值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谆谆 贲圣林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对加密数字货币市场(以下简称币市)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加密数字货币概念、ICO筹融资、币市波动性、投资者行为、币市投资风险等。本研究明确加密数字货币定位,基于已有金融理论深度解析币市现象,厘清币市存在的ICO欺诈、非法交易、洗钱、平台跑路、监管痛点等风险隐患问题,从加密数字货币融资上市整个过程中各方参与者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尝试通过各方通力协作搭建加密行业治理体系,以期为加密资产行业健康发展及监管提供逻辑依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扬 彭兴韵
货币市场在金融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却疏于对它研究。本文对中国货币市场的总量及其结构变动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结构上考察,中国货币市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极大地提高了货币市场的效率,原先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不协调发展的状况得到了有效地扭转。货币市场利率总水平成了反映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先行指标,而各子市场之间利率的同合性也反映货币市场的效率提高了。货币市场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军 朱烨辰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创新并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正在积极研究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相关技术的可行性,这推动了数字货币的理论与实践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本文对数字货币的技术与实践源流、理论模式演进与实践进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试图归纳出数字货币的演进规律和趋势,分析数字货币对主权国家以及全球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技术推动了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创新,数字货币本身属于信用货币,必须由中央银行控制发行;未来中央银行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可能作为一种补充性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江涌
由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孟德尔教授创立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40年来在欧洲得到了广泛而渐趋深入的实施 ,取得了阶段性巨大成功 ,诞生了欧元。严格地讲 ,欧洲货币联盟还不是“最适度货币区” ,但是它对“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实践 ,必将对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军 朱烨辰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创新并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正在积极研究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相关技术的可行性,这推动了数字货币的理论与实践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本文对数字货币的技术与实践源流、理论模式演进与实践进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试图归纳出数字货币的演进规律和趋势,分析数字货币对主权国家以及全球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技术推动了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创新,数字货币本身属于信用货币,必须由中央银行控制发行;未来中央银行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可能作为一种补充性法定货币;同时货币当局要加强对私人数字货币的规范和监管,由于其不具有公信力,投机性强,应将其应用严格控制在局部范围之内,对于利用私人数字货币进行的非法融资活动要坚决取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润年 王琼 谢华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路
货币互换交易(SWAP TRANSACTION)是80年代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逐步流行起来的一种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交易双方在资金相对成本上的差异,通过互换债权或债务的方式,控制外汇风险和降低资金成本,从而达到使双方受益的目的。这种业务于70年代末期推出之后,在实际交易的演变进程中,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发展成为一种用来管理金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志友 杨红
2003年末,我国金融市场上诞生了货币市场基金这一投资新品种。它的产生直接导致金融结构中主体地位的调整和行为的变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本文从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诞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正负效应探寻开始,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现状及其原因,研究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传导功效原理,讨论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后货币政策提高传导效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政策传导功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廖承红
补充货币作为官方货币的补充形式,以不计利息,不产生通货膨胀的特征区别于官方货币。其产生的理论来源不同于传统货币理论,在经历了"加印"货币说、社会分红论、私人货币供应论、阴阳互补论的理论发展后,最终在世界各国贯彻于实践。在中国虽然也有补充货币的雏形,但涉及范围还很小,也没有充分发挥其补充货币的作用。阿根廷是补充货币实践时间较长、覆盖范围较广的国家,其运作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引入补充货币有助于改善我国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以及解决养老、失业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