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
2023(1684)
2022(1516)
2021(1373)
2020(1344)
2019(2943)
2018(2996)
2017(5969)
2016(3424)
2015(3819)
2014(3729)
2013(3725)
2012(3650)
2011(3342)
2010(3326)
2009(2936)
2008(3101)
2007(2671)
2006(2373)
2005(2181)
作者
(11110)
(9383)
(9262)
(8884)
(6058)
(4705)
(4202)
(3639)
(3554)
(3489)
(3296)
(3251)
(3137)
(3136)
(3029)
(2956)
(2796)
(2714)
(2689)
(2664)
(2455)
(2398)
(2301)
(2209)
(2149)
(2111)
(2091)
(2078)
(2076)
(2018)
学科
(13413)
经济(13392)
(7034)
管理(6938)
方法(6324)
数学(5355)
数学方法(5277)
(5150)
企业(5150)
(4837)
(3511)
(3471)
贸易(3469)
中国(3400)
(3400)
(3088)
地方(2991)
农业(2503)
业经(2377)
(2258)
金融(2258)
理论(2127)
(2124)
(1867)
(1845)
银行(1826)
(1759)
教育(1720)
地方经济(1705)
世界(1660)
机构
大学(51203)
学院(49093)
研究(20644)
(19522)
经济(19162)
管理(16452)
理学(14245)
科学(14200)
中国(13998)
理学院(13998)
管理学(13679)
管理学院(13583)
(12825)
(11864)
(11468)
研究所(11021)
农业(10335)
业大(9506)
(9034)
中心(8864)
(7928)
北京(7223)
财经(7221)
(7152)
(7141)
师范(7012)
(6647)
农业大学(6601)
(6521)
经济学(6476)
基金
项目(35133)
科学(26972)
基金(25889)
(24385)
国家(24210)
研究(22532)
科学基金(19484)
社会(14292)
基金项目(13737)
社会科(13544)
社会科学(13542)
自然(13523)
(13500)
自然科(13220)
自然科学(13216)
自然科学基金(12957)
(11920)
资助(11062)
教育(10340)
重点(8290)
编号(7980)
(7969)
(7663)
计划(7612)
科研(7130)
(7085)
科技(6885)
创新(6691)
成果(6687)
教育部(6488)
期刊
(20222)
经济(20222)
研究(14518)
学报(12070)
(11317)
科学(10404)
中国(9279)
大学(8368)
学学(7972)
农业(7539)
(6524)
管理(5724)
教育(4498)
(4453)
(3871)
金融(3871)
财经(3577)
业大(3383)
经济研究(3375)
(3140)
(3076)
问题(2950)
技术(2945)
农业大学(2843)
林业(2719)
业经(2691)
科技(2571)
世界(2534)
统计(2422)
(2352)
共检索到7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光明  马丽莎  朱新平  刘毅辉  陈永乐  罗建仁  
利用25个随机引物对平胸龟2个种群共49个个体分别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209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可产生8条带,扩增谱带分子质量大小在100~2 000 bp之间,多态性比例为72.13%。其中12条引物扩增出16个特异于不同种群的DNA片段,可作为鉴别广东或福建种群的分子标记。用RAPD 1.04和Genepop3.2软件分析所得谱带,得出广东、福建2个地理种群的平胸龟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广东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福建种群。2个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78 6±0.025 9,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285 7。NJTREE聚类分析显示广东和福建2个地区的平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丽莎  郑光明  朱新平  刘毅辉  陈永乐  罗建仁  
应用RAPD技术对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Gay)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用27个随机引物对福建寿宁平胸龟21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扩增出5187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247条带。在检测到的247条带中,多态性条带为14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55.97%(25.0%~88.89%),条带大小在100bp~2000bp之间,21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972~0.3198,平均遗传距离为0.1750±0.0387,表明平胸龟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用类平均聚类法(NJTREE)构建了21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子聚类图,表明该地区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进  苏建伟  黎家文  陈秋芳  
以中国水稻二化螟5个地理种群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从50个引物中筛选出29个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单个引物扩增出的DNA条带数从2~15条不等,其片段大小为200~3 000 bp,5个地理种群共扩增出条带220条,其中为多态片段的97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条带7.59条.通过公式计算多态性位点、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1)5个地理种群遗传变异较高,其中以广西省全州市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52.73%),吉林省柳河县多态位点百分率最低(34.55%);(2)5个二化螟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的变异范围为0.551 88~0.84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钤  谢映平  樊金华  邵生富  吴俊  王彦士  赵常胜  张英伟  
选择我国松干蚧分布的代表性地区——浙江金华(ZJJH)、山东青岛(SDQD)、辽宁抚顺(LNFS)采集松干蚧雌成虫,采用优化的RAPD技术和筛选的4条长度为10 bp的随机引物,测定分析3个地理种群松干蚧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从松干蚧单头雌成虫抽提总DNA可以获得足量用于RAPD-PCR反应的模板DNA,雌成虫总DNA分子质量为9 416 bp;在物种水平上,3次重复的种群间分化系数(G st)分别为0.207 8,0.191 9和0.207 5,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分别有20.78%,19.19%和20.75%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79.22%,80.81%和79.25%的变异存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孟彦羽  章龙珍  赵峰  施兆鸿  庄平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海南(HN)、浙江(ZJ)、江苏(JS)、河北(HB)等近海海域的4个地理群体银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利用POPGEN Version 1.31软件对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距离进行统计分析。共检测出总位点数56个,其中多态位点有39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9.64%。4个海域银鲳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23 2~0.158 7,Ne 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77 6~0.100 4。JS群体与HN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321 6;JS群体与HB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231 6。结果表明,RAPD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晓东  李广丽  刘志刚  叶富良  王如才  
用形态特征比较与同工酶电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产于我国北部湾和大亚湾的野生合浦珠母贝 (Pincta damartensii)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贝壳形态方面 ,北部湾种群的平均壳长与壳高都略大于大亚湾种群 ,壳高与壳长呈乘幂相关 ,壳宽与壳长呈对数相关。大亚湾种群的壳宽指数、壳重指数和肥满度指标都大于北部湾种群。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由 2 6个位点编码的 12种同工酶 ,2种群都显示出较高的多态性 ,北部湾种群多态位点的比率为 38.4 6 % ,大亚湾种群则为 4 6 .15 %。都表现出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 ,北部湾种群的平均杂合度 (0 .0 999)小于大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武  曹静越  马骋  马学艳  吕国华  闻海波  顾若波  
为了解国内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群体的遗传特征,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山东微山湖、江苏高邮湖、上海明珠湖、浙江淳安、安徽黄陂湖、湖北长湖、江西仙女湖、湖南耒水、贵州夜郎湖、广西千亩湖、广东榕江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杂合度(Ho)为0.434~0.674,期望杂合度(He)为0.772~0.90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756~0.885,这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遗传变异中有94.84%来自群体内,5.16%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_(st)=0.052)。浙江淳安群体和江苏高邮湖遗传距离最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杰  孙慧玲  刘萍  杨爱国  燕敬平  刘志鸿  周丽青  
运用微卫星DNA技术对仿刺参烟台群体、威海群体、大连群体的3个野生群各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对9个基因位点进行了扩增,共获得了59个等位基因。评估了9对微卫星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在0.5129~0.8794之间。结果表明:3个野生群体的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分别为0.6416、0.6595、0.5824,平均杂合度期望值分别为0.7641、0.7161、0.7364;在Hardy-Weinberg平衡条件下,进行了P检验,发现3个群体均有位点发生了显著偏离;对3个群体进行了配对Fst值计算,发现3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较弱。从变异贡献率来看,95.68%的变异来自个体之间,4.32%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光红  杨建全  黄居昌  陈家骅  
分别应用普通形态学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福建漳州和引自美国夏威夷的种群)的形态差异.普通光学解剖镜观察结果表明,二者在体形大小、体色方面略有差异,触角节数、前翅脉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无明显差异.电镜扫描结果表明,二者在头部、胸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亦无明显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嵬  张柱亭  类成平  董辉  钱海涛  丛斌  
应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对10个地理种群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68条序列样本中,共发现了14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5种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462,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125~0.625范围之内。总群体的Fst为0.0812,Gst为0.0991,Nm为4.55,表明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之间存在着较为充分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的遗传差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部,占方差比率的91.53%。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及系统树显示,各种群中的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博文   易霈霈   傅雪军   余进祥   余智杰   黄滨   龚海波   巫曦雅   兰若林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种质资源的衰退和遗传多样性的下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对我国棘胸蛙的不同地理群体进行种质鉴定,全面评估其种群的种质资源特性,并挖掘优良育种群体,为后续的群体选育和种质资源优化提供参考。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方法,对来自贵溪(YJFGX)、宜丰(LHSYF)、于都(LHSYD)、泰宁(LHSTN)4个地理群体的120只棘胸蛙养殖个体的外部可量性状进行形态学分析,并结合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结果,对群体遗传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4个地理群体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其中LHSYD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最为显著。LHSTN群体和YJFGX群体间形态相似,未表现出明显分化。4个地理群体在体肢长度等相关指标中表现出较为普遍的雌雄差异,存在部分两性异形。根据形态特征, 4个群体大致可分为3大分支:LHSTN群体、YJFGX群体各为一分支,LHSYF群体和LHSYD群体组成一大分支。观测杂合度(Ho)为0.035~0.038,低于期望杂合度(He,0.103~0.129),近交系数为0.197~0.287,处于较高水平。LHSTN群体与其他几个群体,包括LHSYF (Fst值为0.303)、LHSYD (Fst值为0.277)和YJFGX(Fst值为0.276)群体之间,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分化。相比之下,LHSYF、LHSYD和YJFGX这三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则属于中等水平。综合分析表明:(1)棘胸蛙4个地理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但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2)种群整体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分化程度较高,遗传信息相对独立,这表明可以通过群体间的杂交来丰富本地种群的遗传信息,优化种质资源。研究结果可为棘胸蛙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建民  周志春  吴开云  金国庆  
利用RAPD标记对马褂木全分布区 1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马褂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东部种群因现有种群小 ,其遗传多样性明显地低于西部种群。种群遗传学研究揭示 ,由于小种群效应 ,以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流和特有的致濒机制 ,马褂木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巨大 ,30 %以上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但在不同的地理区域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同。在西部分布区 ,地域上相距不远的种群其遗传距离较小 ,而在东部即使两个相邻的种群 ,其遗传距离也非常大。使用Nei’s遗传距离进行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成组配对法分析 (UPGMA) ,其聚类结果可以很好地将马褂木划分为西部和东部两个种源区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丛文  包满珠  
利用RAPD标记对珙桐全分布区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珙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小种群效应,以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流,种群间遗传分化巨大,2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使用Nei's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以很好地将珙桐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个种源区,为今后珙桐的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立  李纪元  倪穗  陈越  范正琪  李辛雷  应震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对分布于我国浙江和山东的8个山茶种群共24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0条引物扩增得到210条清晰条带,其中184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7.62%。经POPGENE1.32软件分析,山茶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9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56 9,Shannon信息指数(H)为0.377 9,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基因分化系数Gst=0.182 9,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个体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856 7,P<0.05),岛屿地理隔离对山茶种群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刚  漆永红  李惠霞  郭满库  吕和平  张俊莲  贺春贵  
【目的】探讨甘肃不同地理种群桃蚜Myzus persicae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海拔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桃蚜种群遗传分化和迁飞的分子证据。【方法】利用7对SSR引物对13个桃蚜地理种群进行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95.56%。13个桃蚜地理种群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33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9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31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898,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3.33%。临洮、临夏、岷县、兰州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天水、酒泉、漳县种群相对较低。种群聚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