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7)
2023(2647)
2022(2278)
2021(2205)
2020(1901)
2019(4433)
2018(4337)
2017(7737)
2016(4111)
2015(4367)
2014(4063)
2013(4111)
2012(4030)
2011(3713)
2010(3736)
2009(3461)
2008(3454)
2007(3047)
2006(2822)
2005(2763)
作者
(12102)
(10251)
(9849)
(9482)
(6623)
(4867)
(4458)
(3869)
(3830)
(3768)
(3488)
(3463)
(3401)
(3369)
(3252)
(3108)
(3008)
(2965)
(2944)
(2896)
(2649)
(2555)
(2488)
(2465)
(2278)
(2261)
(2252)
(2218)
(2190)
(2026)
学科
(14224)
经济(14205)
管理(7215)
(6312)
(6212)
(5433)
企业(5433)
中国(4848)
方法(4116)
理论(3598)
关系(3377)
教育(3253)
(3236)
(3170)
数学(2975)
数学方法(2869)
地方(2620)
经济关系(2593)
业经(2525)
(2525)
对外(2519)
(2509)
外经(2344)
对外经济(2324)
(2288)
贸易(2284)
(2181)
(2130)
金融(2126)
(2068)
机构
大学(56423)
学院(52301)
研究(23208)
(18280)
经济(17783)
中国(16584)
科学(15307)
管理(14941)
(13166)
(12794)
理学(12277)
理学院(12003)
(11924)
研究所(11613)
管理学(11560)
管理学院(11433)
(9541)
中心(9428)
(9384)
农业(9369)
(9234)
师范(9125)
业大(8953)
(8654)
北京(8582)
师范大学(7611)
(7550)
教育(7275)
(7050)
研究院(7016)
基金
项目(34098)
科学(25404)
基金(23964)
研究(23568)
(22235)
国家(22045)
科学基金(17302)
社会(13982)
社会科(13105)
社会科学(13101)
(12675)
基金项目(11806)
(11379)
教育(11222)
自然(11151)
自然科(10908)
自然科学(10904)
自然科学基金(10697)
资助(9763)
编号(9389)
成果(9364)
重点(8114)
(7176)
课题(7150)
(6994)
科研(6870)
计划(6681)
(6629)
(6586)
大学(6559)
期刊
(22870)
经济(22870)
研究(18839)
中国(15230)
学报(14053)
(10877)
教育(10680)
科学(10561)
大学(10344)
学学(9152)
(7972)
管理(6884)
农业(6833)
图书(6109)
书馆(4981)
图书馆(4981)
(4336)
金融(4336)
(4198)
技术(4126)
经济研究(4112)
财经(3889)
(3830)
业大(3770)
(3442)
(3280)
林业(3135)
农业大学(3042)
国际(2818)
问题(2634)
共检索到93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恩桢  
改革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非均衡的发展思路,这是一条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非均衡发展思路,一条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伴随收入差异化发展之路。收入差异化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结果,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与此同时,必须严密注意由此而可能产生的贫富矛盾甚至冲突。协调贫富收入矛盾的主要抓手,还是应该在财政的两次分配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鸾  
马克思恩格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非常重视历史的经济解释。那么,历史为什么要经济解释呢?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尽管没有专论,但在他们关于唯物史观的著述中,至少从历史的前提、历史的基础,历史的发展三个方面作了零散却全面的解释。这些解释告诉我们,历史需要经济解释,但经济解释只是历史解释的一种,尽管相对其他解释,这种解释是最为根本、最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条件的,否则便是夸大真理走向谬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冬娜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资本逻辑,提出了站在社会历史视域考察自然概念、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道的生态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其宏伟的理论大厦中尚有许多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便是其中尚待挖掘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航运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航运利用自然力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航运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航运与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航运经济思想的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却是大量的、全面的、深刻的,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乃至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祖华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利  王俊涛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廷建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存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或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也不等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而是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交集部分,即马克思和恩格斯达成共识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态文明思想上的共识,主要体现在他们在自然界的先在性问题、人的起源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问题、劳动实践的历史作用、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看法的一致性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现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明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的系统结构。对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寻求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九青  
人的自由发展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自由具有日常用语、身份认定、制度意义、科学与哲学四个层面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文本中具体是在哪个层面上使用自由一词,要看其具体语境。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张人的自由意识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阶段,主张费尔巴哈的人的自由本质的异化、复归的人本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阶段,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的自由发展思想阶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向国成  刘晶晶  罗曼怡  
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理论,可以发现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阐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而这被理论界称之为"斯密-杨格定理"。从思想史贡献和理论体系来看,这一命名完全忽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贡献。本文忠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著,开展了以下工作:(1)追溯思想渊源,梳理发展脉络,从思想史上阐明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最完整地论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思想;(2)阐明"两类分工"在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中的地位,并对"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提出新解释;(3)基于分工是"社会劳动的总体形态",解析分工的内在结构,提出以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机制,以此为基础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与市场思想的当代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善迈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最终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教育思想必须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教育通过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本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经典著作,从方法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经济基本关系的思想,即经济决定教育,教育推动经济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观,对我国学校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的本质观是"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必须关注的基点;人的受动与能动的一致的人的本质观要求"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要把学生看做是德育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体;共性与个性统一发展的人的本质观要求"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在学生的共性发展与个性塑造两方面要保持协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进  冻国栋  
《奴隶制与农奴制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理论的重构》介评尹进,冻国栋长期以来,困扰着史学界和经济史学界有个重大问题,即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理论,并妥贴地运用这些理论或论断具体而深入地探析人类史上的生产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江  葛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和本质,更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科学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产主义原理》《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重要经典文本。从继承和创新、正确与错误等二重性的角度对这些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并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京平  苏荣  
近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价值观念偏差、道德意识低下等问题仍需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道德教育,以科学的理论引领道德教育实践,推动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高凤敏写作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具体可归纳为三个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