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0)
- 2023(4131)
- 2022(2743)
- 2021(2369)
- 2020(1807)
- 2019(3785)
- 2018(4004)
- 2017(7541)
- 2016(4265)
- 2015(4893)
- 2014(4965)
- 2013(4497)
- 2012(3818)
- 2011(3373)
- 2010(3368)
- 2009(3224)
- 2008(3130)
- 2007(2931)
- 2006(2730)
- 2005(2747)
- 学科
- 济(18459)
- 经济(18440)
- 管理(12558)
- 业(11554)
- 企(8605)
- 企业(8605)
- 中国(7578)
- 农(7267)
- 业经(6189)
- 农业(4948)
- 发(4743)
- 地方(4473)
- 制(4388)
- 方法(4324)
- 发展(4130)
- 展(4125)
- 财(4007)
- 体(3811)
- 产业(3756)
- 学(3718)
- 技术(3440)
- 数学(3367)
- 数学方法(3344)
- 信息(3305)
- 总论(3115)
- 信息产业(3073)
- 环境(2972)
- 银(2972)
- 银行(2967)
- 化(2940)
- 机构
- 学院(60786)
- 大学(60537)
- 济(25008)
- 经济(24472)
- 研究(21847)
- 管理(21130)
- 理学(17726)
- 理学院(17534)
- 管理学(17183)
- 管理学院(17084)
- 中国(16493)
- 京(13104)
- 科学(13044)
- 财(11458)
- 农(11047)
- 所(10898)
- 江(9865)
- 研究所(9825)
- 中心(9821)
- 财经(9065)
- 业大(9019)
- 范(8513)
- 师范(8432)
- 农业(8418)
- 经(8243)
- 北京(8159)
- 经济学(8125)
- 院(7999)
- 州(7804)
- 经济学院(7275)
- 基金
- 项目(40024)
- 科学(31563)
- 研究(30208)
- 基金(28818)
- 家(25158)
- 国家(24947)
- 科学基金(21211)
- 社会(20138)
- 社会科(19039)
- 社会科学(19033)
- 省(15564)
- 基金项目(14872)
- 教育(13158)
- 划(12631)
- 编号(12542)
- 自然(12389)
- 自然科(12011)
- 自然科学(12006)
- 自然科学基金(11793)
- 资助(10662)
- 成果(10509)
- 发(9220)
- 重点(9140)
- 国家社会(8868)
- 课题(8626)
- 部(8430)
- 化(8298)
- 创(7944)
- 制(7796)
- 性(7704)
共检索到94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娟
产权平等保护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和各所有制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前提。受传统重公有、轻私有观念和长期以来对非公经济制度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各所有制经济主体的权益不能得到平等的保护,侵害私有产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家对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焦虑,投资信心不足、参与经济制度改革热情不高、大量民营企业家投资移民海外。对此,要从法律制定、司法权威和行政保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改进的力度和进度。
关键词:
产权保护 国家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娟
产权平等保护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和各所有制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前提。受传统重公有、轻私有观念和长期以来对非公经济制度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各所有制经济主体的权益不能得到平等的保护,侵害私有产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家对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焦虑,投资信心不足、参与经济制度改革热情不高、大量民营企业家投资移民海外。对此,要从法律制定、司法权威和行政保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改进的力度和进度。
关键词:
产权保护 国家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超 王守臣
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也需要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从目前情况看,黑土地保护政出多门,政策碎片化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同时,农民生产经营粗放,致使黑土地过度垦殖,有机质严重下降,黑土层变薄,黑土区荒漠化威胁日益加剧。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失位、监督不力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破解这些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必须加强黑土地保护法制建设,实施依法保护。
关键词:
黑土地 保护措施 法治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单云慧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很多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风险隐患。为更好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首先,应降低公力救济的诉讼成本,开设法律讲堂,设立征迁行政巡回法庭;其次,应明确私力救济的法律定位,界定其合法边界,将群体性私力救济纳入法治化轨道;最后,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多措并举做好被征地农民法律援助工作。总之,只有将公力救济、私力救济、社会援助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做到并驾齐驱、互为补充,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权益保护 法治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甘明 刘光梓
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合理性体现在:追求平等与正义价值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力产品的创造、传播之间的平衡符合利益平衡原理。从财产权的角度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符合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与黑格尔的"财产权人格理论",其设立具有正当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法经济学分析与市场经济分析发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客体的知识产权的创设成为一种必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萨楚拉
目前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途径主要包括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机制、生物多样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但其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应当尽快制定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门立法、完善现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并建立传统医药知识数据库,以防止药材资源流失和传统医药知识的不当使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罗迎
《外商投资法》构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启了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的新阶段,它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支撑。该制度出台深受投资者母国重大关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际知识产权和投资规则高水平从严保护趋势等内外动因的影响。此外,其背后隐藏着多重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可依据法律博弈论构建两个标准形式博弈模型加以分析。第1个博弈模型旨在对比分析中国和印度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吸引外资的收益得失,对中国收益而言,博弈最优解为印度采用“适度保护”策略,而中国采用“严格保护”策略;第2个博弈模型意在分析《外商投资法》纳入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前后中国与外国投资者在各自可能行为下的收益情况,对中国收益而言,最优解为外商投资者采用“适度谨慎”策略,而中国采用“严格执法”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志祥 成小江
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长江沿线绿色生态廊道,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根本要求。文章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之自然、社会以及政策境遇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方面的法治障碍,以探求解决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法治对策。文章提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路径的实现,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立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划司法审判专门管辖制度以及强化环保督察推进环境守法新常态。
关键词: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法治障碍 法治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齐爱民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调整发生在信息主体和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在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保护信息主体权益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明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地位和性质,是制定科学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理论前提。个人信息保护法属于着眼于问题和目的的独立部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既调整私的关系,也调整公的关系,是公私混合的领域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信息主体的权益,既包括私人生活中的权利,也包括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属于权利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均采用制定法形式,它的公法规范属于强制性规范,其私法规范也有大量的强制性规范,不容当事人任意创设与变更,因此又属于强行法。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部门法 权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邱秋 李雅婷
开展《黄河保护法》专门立法,从全流域尺度对黄河大保护实施统一综合治理,是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难题,推动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需求。本文分析了开展黄河保护专门性立法的必要性,在对立法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黄河保护法》的立法思路、框架和重点。认为综合性流域特别法要立足黄河全流域整体和长远利益,突出流域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流域上下游共同开展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携手将黄河流域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夯实立法保障。立法重点包括完善黄河流域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实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夯实水安全保障、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严格管控生态环境风险、改善流域环境质量、明晰法律责任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秦小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从1994年1月1日生效以来,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消法》的不足也开始暴露出来。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提出及其标准 《消法》中第41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少敏 张云杰 赵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颁布的,反映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已经过时。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应该体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法》创制成促进资源和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基本法,并对《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参22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目的 可持续发展 修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善信
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是人类与自然界对立发展的结果,环境的恶化使生态学重新凸现其科学价值并成为环境问题的事理基础。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为保障社会发展与进步,环境立法已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的环境立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从法理学角度梳理环保法律中的若干关系,以利于司法中明确环保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大力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以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茜 王荣贵
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各种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的总体生态环境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农村地区较少受到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农民自身关注,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制度规制的死角。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本身具有脆弱性,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已远远不能承受生态破坏之重。本文将以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为出发点,总结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建设建议,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法治 农民主体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群 杜殿虎
习近平阐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新时代生态法治观。这一新的法治观不仅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更是一种实践论。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山体是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多元功能。根据对三亚市山体保护的经济动因的分析,发现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兴起推动了城市国土空间利用向山体挺进,导致山体资源不合理利用与城市生态功能失调。目前我国各类资源立法按照水、林、地、矿产等环境因子对山体进行类别化保护,缺乏整体性理念和法律实施的针对性,法律管制严重失灵。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观指导下,三亚市首批地方性法规之一的《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2016)创新了山体保护法律体制机制,即坚持山体资源开发与山体空间和功能保护相协调的立法原则、建立统一的山体保护管理体制、实行山体资源的共管共治共享,通过立法调整了山体保护与山体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山体资源保护专门立法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观的有力践行,为我国其他浅丘地区城市山体保护立法和法律制度创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