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9)
- 2023(10669)
- 2022(9008)
- 2021(8114)
- 2020(6786)
- 2019(15508)
- 2018(15045)
- 2017(29254)
- 2016(15044)
- 2015(16717)
- 2014(16446)
- 2013(16035)
- 2012(14557)
- 2011(13056)
- 2010(12817)
- 2009(11680)
- 2008(10740)
- 2007(9034)
- 2006(7858)
- 2005(6743)
- 学科
- 济(90439)
- 经济(90375)
- 管理(46854)
- 业(43058)
- 方法(38287)
- 企(36968)
- 企业(36968)
- 数学(34353)
- 数学方法(34013)
- 地方(19491)
- 中国(17489)
- 财(17274)
- 业经(16526)
- 农(16152)
- 学(13414)
- 地方经济(13165)
- 贸(12640)
- 贸易(12635)
- 易(12197)
- 环境(11468)
- 制(11398)
- 农业(11055)
- 和(10893)
- 务(10707)
- 财务(10675)
- 财务管理(10655)
- 企业财务(10193)
- 理论(10045)
- 技术(10005)
- 划(9856)
- 机构
- 大学(218247)
- 学院(217852)
- 济(107104)
- 经济(105478)
- 管理(90449)
- 理学(79834)
- 理学院(79092)
- 管理学(77905)
- 管理学院(77499)
- 研究(69225)
- 中国(50941)
- 财(44229)
- 京(42010)
- 科学(37683)
- 财经(36920)
- 经济学(35027)
- 经(33805)
- 中心(31805)
- 所(31555)
- 经济学院(31369)
- 江(29328)
- 研究所(28844)
- 业大(28451)
- 财经大学(27784)
- 农(27251)
- 范(25719)
- 师范(25513)
- 北京(25288)
- 院(25213)
- 商学(25190)
- 基金
- 项目(152766)
- 科学(124054)
- 基金(116043)
- 研究(111900)
- 家(99348)
- 国家(98588)
- 科学基金(87708)
- 社会(77428)
- 社会科(73785)
- 社会科学(73768)
- 基金项目(61438)
- 省(57912)
- 自然(55013)
- 自然科(53848)
- 自然科学(53836)
- 自然科学基金(52910)
- 教育(51488)
- 划(48026)
- 资助(46664)
- 编号(42628)
- 部(35076)
- 重点(33917)
- 国家社会(33533)
- 发(33173)
- 创(32387)
- 成果(32143)
- 教育部(31446)
- 人文(30986)
- 创新(30325)
- 科研(29405)
共检索到304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星
运用数理经济学理论方法可以建立平等与效率关系新的逻辑框架。假设平等、效率是两种消费品,弱者、强者是两种消费者。在强、弱两者关于平等、效率的纯交换经济中,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两者经过竞争交易和讨价还价博弈,有可能实现均衡。这种均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其具有存在性的三个主要条件是,相应的平等与效率关系满足凸性、紧致性和连续性;其具有稳定性的三个主要条件是,上述关系满足总量可替代性、瓦尔拉斯律和齐次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保明
近几年我国某些行业普遍出现的价格竞争和企业亏损 (或概括为“过度竞争”)引起一些学者对竞争产生怀疑 ,并提出竞争会导致经济效率劣化的论断。本文认为 ,要分析竞争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从本质上认识竞争 ,竞争是厂商的行为特征 ,与完全竞争不是一个概念 ,竞争关键在于竞争的自由。在实际的经济中 ,竞争的自由往往受到限制 ,由此导致的效率损失与竞争无关。“过度竞争”和垄断一样 ,是竞争自由受限制的结果 ,因此“过度竞争”的低效率不应归因为竞争 ,而应归因于限制竞争的因素 ,在我国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制度缺陷和一些行业的行政性禁入、禁出等。
关键词:
竞争 自由度 效率 过度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利军 张玉兰
国内文献大多认为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属于自由竞争市场。我们的市场检验发现,我国的审计市场不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特征。按照贝恩的划分,以客户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计量的市场集中度表明我国寡占型审计市场已初步形成。但居高不下的本地客户率表明,我国审计市场地区垄断情况很严重,应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关键词:
审计市场 市场结构 自由竞争 垄断竞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雷
《实施意见》强调,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据9月4日新华网)长期以来,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事实上将高校划分出了三六九等,高校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晔
近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参与2001-2006年国际卡特尔联盟的六家生产液晶面板跨国公司进行了处罚,提高了中国反垄断法的效力和威慑力。本文认为,价格卡特尔是反垄断法的重中之重,中国反垄断法对各类企业有一体适用的效力。这个案件的查处有助于中国反垄断法的完善,提高中国反垄断法的地位和权威。
关键词:
反垄断 价格卡特尔 域外适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红军 黄速建 王欣
虽然竞争中性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推进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制度安排取向,但竞争中性在理论逻辑上仍然存在较多待解问题。本文从探寻竞争中性概念的界定逻辑出发,认为应当结合平等对待的行为视角与不当竞争优势的结果视角来全面理解竞争中性,识别出竞争中性概念的三类潜在假设,即混合经济的情境假设、市场化与竞争有效的条件假设、无所有权偏好的行为假设。在此基础上,从应然价值目标和实然改革效应两个方面着眼,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竞争中性的价值目标与功能进行逻辑化建构,并基于政府与企业的应然关系、企业与企业公平竞争的应然规律,重新构建出"三维多元"的竞争中性内容体系。按照对竞争中性内容的议题实现多寡、强制性属性和达成程度,本文进一步提出竞争中性连续体由竞争非中性、弱竞争中性、强竞争中性、完全竞争中性和超竞争中性五个等级构成,并指出可以通过根源改变和表征改变两种方式推动竞争中性的实现。最后,本文提出竞争中性在中国的应用和导入需要对竞争中性形成一个最低限度的认知共识,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并将竞争政策完善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两个重点应用领域。
关键词:
竞争中性 竞争非中性 公平竞争 逻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兆鸣
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国有企业合理存在的效率边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崔兆鸣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有企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尽管所占比例较小,但也还是普遍存在的。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垄断性质部门的存在,二是为了控制战略性产业部门的需要,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邱国栋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企业新创造价值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第二部分,一般竞争优势的价值分析,主要以分析模型的方式探讨了差异化和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经济学逻辑;第三部分,以分析模型的方式探讨了非顾客察觉竞争优势的经济学逻辑。笔者在现有理论(有代表性的,如美国戴维·贝赞可等学者的Economics of Strat-egy 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以完善现有战略经济学的理论。
关键词:
竞争 优势 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溥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集体主义为理论逻辑前提,实践证明它是不能成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前提实质上是个人占有主义的物质利益论,它也难以解释众多经济事实。以个人效用最大物质利益最大化假定,导致了新古典以济学理论逻辑的重大矛盾。发展以社会主义市声经济为现实背景的现代经济学,需要建立新的理论逻辑前提:个人发展主义的利益结构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学义
将数学化的分工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相结合,在微观层面解释了分工的生产效率,在中观层面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宏观层面解释了分工生产这种生产模式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分工经济对现实世界的强大解释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嘉珊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为适应贸易自由竞争的原则,中国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势所必然。但是,因文化本身的特殊性,文化贸易仅在国际协定的规则下发展还不够,还需有"文化例外"对其加以保护。作为文化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国文化贸易的适度保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贸易在博弈中求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祁祥
一、竞争机会平等的体制含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包含了许多质的规定,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涵就是以大锅饭为特征的平均主义必须让位于以优胜劣汰为特征的竞争机会的平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衡量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在中国真正建立起来了的标志,就是看竞争机会平等的机制是否在经济生活中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晓书 王芳
不完全契约的履约效率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最终绩效。农业循环经济项目中的政府、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等主体通过不完全契约建立起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影响履约效率的关键因素成为探析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实施绩效的内在逻辑。本文在不完全契约和非完全对称信息的委托代理理论推理基础上,选取四川省实施的一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为案例,通过连续4年跟踪项目的履约情况,分析了不同主体的履约效率及项目的实施绩效。研究发现,资产专用性投资既能降低主体的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发挥了"套牢"效应,确保了政府期望效用最大化;服务业主体通过调整产品或服务的交易频率,降低了契约方的交易费用,但重复契约的履约效率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项目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前瞻性设计、增加柔性条款、加大消费端激励等政策建议,为提升不完全契约的履约效率,实现经济活动效益最大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和政策思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富强
形式逻辑和数理模型是现代经济理论分析的重要工具,但在现实应用过程中,工具却成了价值,形式替代了目的。在这种情势下,众多经济学人越来越沉迷于展示智力的逻辑游戏,不仅导致数理经济学的勃兴,而且使完整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被割裂开来。一些经济学人并无力在数理建模或逻辑演绎上有实质性创新,而主要只是机械地模仿和搬用西方经济学界的模型与分析,或者是对其中的变量进行稍许调整。正是在这种庸俗化的数理取向下,一些经济学理论研究越来越远离社会现实,乃至蜕变成为一种"极高明而不道中庸"的纯逻辑体系。
关键词:
数理模型 数量经济学 庸俗化 方法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