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4)
- 2023(3418)
- 2022(2853)
- 2021(2707)
- 2020(2301)
- 2019(5066)
- 2018(4805)
- 2017(9346)
- 2016(5271)
- 2015(5490)
- 2014(5618)
- 2013(5602)
- 2012(5385)
- 2011(4838)
- 2010(4739)
- 2009(4192)
- 2008(4385)
- 2007(3918)
- 2006(3193)
- 2005(3045)
- 学科
- 济(18036)
- 经济(18008)
- 业(13692)
- 管理(12713)
- 企(11065)
- 企业(11065)
- 方法(9362)
- 数学(8072)
- 数学方法(7914)
- 学(7105)
- 财(5692)
- 中国(4438)
- 农(4436)
- 制(4065)
- 务(3896)
- 财务(3891)
- 财务管理(3882)
- 企业财务(3787)
- 融(3753)
- 金融(3751)
- 银(3646)
- 银行(3627)
- 贸(3530)
- 贸易(3529)
- 业经(3502)
- 易(3470)
- 行(3467)
- 技术(3361)
- 理论(3248)
- 农业(3090)
- 机构
- 大学(75857)
- 学院(73985)
- 研究(29993)
- 济(27225)
- 经济(26590)
- 管理(24477)
- 理学(21381)
- 科学(21286)
- 中国(21081)
- 理学院(21068)
- 管理学(20445)
- 管理学院(20305)
- 农(19209)
- 所(17231)
- 京(16131)
- 研究所(16007)
- 农业(15505)
- 业大(14816)
- 财(13562)
- 中心(12708)
- 江(11336)
- 院(11009)
- 财经(10847)
- 省(10453)
- 经(9967)
- 北京(9961)
- 农业大学(9759)
- 室(9745)
- 范(9269)
- 科学院(9179)
- 基金
- 项目(53815)
- 科学(41158)
- 基金(39715)
- 家(37571)
- 国家(37315)
- 研究(33324)
- 科学基金(30311)
- 自然(21760)
- 自然科(21313)
- 自然科学(21303)
- 自然科学基金(20964)
- 省(20896)
- 社会(20621)
- 基金项目(20534)
- 社会科(19581)
- 社会科学(19576)
- 划(18272)
- 资助(17140)
- 教育(15315)
- 重点(12732)
- 计划(12162)
- 部(11780)
- 编号(11206)
- 科研(11165)
- 科技(11059)
- 创(10877)
- 发(10740)
- 性(10450)
- 创新(10280)
- 业(9990)
共检索到108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秀霞 杨永年 马军亭
根据在榛子抗寒鉴定圃对平欧杂种榛无性世代榛树7年(2000—2006)的观察与研究提出:1)平欧杂种榛无性世代的雄花葇荑花序一般比雌花早2~3年;2)坚果大小和葇荑花序柱体大小的数量性状指标间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坚果壳厚度与葇荑花序柱体长度(L)和中部横径(R)的比值(T)呈现显著的负相关;3)根据本文提出的回归方程在榛树结果前2~3年预测坚果大小和果壳的厚度,提前淘汰葇荑花序过细小的株系或品系,缩短育种年限。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葇荑花序柱体 相关 回归方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艾吉尔·阿不拉 马庆华 王贵禧 梁维坚 梁丽松 赵天田
榛子为榛属(Corylus)植物,世界上约有18个种,我国是重要的产地,原产8个种和2个变种(张宇和等,2005)。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近30年间,国内育种专家通过我国平榛(C.heterophylla)和欧洲榛(C.avellana)的种间杂交,获得了平欧杂种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坚果 果仁 加工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江照 刘子煜 梁丽松 佟世生
【目的】研究平欧杂种榛坚果种仁生长发育时期品质形成规律,探讨榛坚果种仁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营养品质特点,为榛坚果的生产栽培管理、适时采收与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平欧杂种榛不同发育期坚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果苞含水量、果壳含水量和种仁含水量,测定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和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包括脂肪、蛋白质、糖、脂肪酸、Vc、VE、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榛坚果发育期种仁品质形成规律。【结果】在发育前期,种仁含水量从88.6%迅速降至38.2%,脂肪、总蛋白质和VE含量分别从29.9 g·kg~(-1) FW、37.3 g·kg~(-1) FW和0.038 g·kg~(-1) oil迅速增加至362.4 g·kg~(-1) FW、96.7 g·kg~(-1) FW和0.35 g·kg~(-1)oil,发育后期则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种仁中的VE以α构型为主,另含有少量的β、γ和σ构型;糖含量在整个发育期间逐渐增加,蔗糖是种仁中糖的主要组分,其含量在整个发育期间逐渐增加; VC在种仁充实期达到最大累积量0.13 g·kg~(-1) FW,随后则迅速降低直至坚果完全发育成熟时的0.062 g·kg~(-1) FW;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发育前期逐渐增加,并在种仁充实期达到峰值,分别为1.49 g GAE·kg~(-1) FW和2.44 g RE·kg~(-1) FW,此后二者含量均迅速降低,坚果脱落期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是峰值含量的34.0%和23.7%。【结论】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榛坚果种仁的含水量逐渐减少,营养物质逐渐累积;作为种仁脂肪的主要脂肪酸组分,油酸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与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逐渐减少的趋势一致;以α构型为主的VE逐渐累积; VC、多酚和黄酮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累积在种仁充实期达到峰值,在之后的成熟过程中迅速减少。种仁发育前期是各种营养物质形成的重要时期,种仁充实期是榛坚果种仁生长发育进程中的转折时期,榛坚果在此时期基本完成了主要营养物质的积累,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储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庆华 罗青红 艾吉尔·阿不拉 曹运强 崔立志 霍宏亮 王贵禧
[目的]揭示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更好地指导生产做好区域化栽培。[方法]本研究以16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以野生平榛1年生枝条为对照,通过水培观察的方法,首次对平欧杂种榛的雌、雄花序和叶芽进行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不同器官的需冷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雄花序336 1 176 h、雌花序504 1 344 h、叶芽672 1 512 h;需热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雄花序687.0 998.5GDh℃、雌花序998.5 3 496.1 GDh℃、叶芽2 546.5 4 180.3 GDh℃;不同品种、器官在刚满足最低蓄冷要求时需热量最高,随着蓄冷时间的延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达 史彦江 宋锋惠 吴正保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 李嘉诚 张晋
[目的]探讨单作系统下平欧杂种榛根系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影响细根(吸收根,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丹 李清 王贵禧 马庆华 朱利泉
【目的】构建中国榛属植物主要栽培种平欧杂种榛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体系,并筛选稳定的内参基因,为榛属植物的基因表达分析提供内参基因,进而为其植物资源利用和创新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课题组前期对平欧杂种榛不同亲和性授粉、授粉后不同时间的雌蕊转录组测序数据,结合相关文献搜索,共选取12个候选内参基因;以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达维’的盛花期雌蕊、未伸长期雄花序、幼嫩叶片、花粉、一年生枝形成层、嫩茎、根尖、根蘖等8个不同组织器官为研究材料;通过反转录PCR初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量,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强 董玉芝 宋锋惠 史彦江 韩俊威
以4个新疆主栽平欧杂种榛品种(系)达维、辽榛7号、玉坠、平欧15号作母本,平欧杂种榛1-25、84-102、85-57、84-5、B-21作父本,按照测交系遗传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授粉,对杂交所得果实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旨在阐明平欧杂种榛授粉树配置的可行性及双亲对其果实性状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亲本亲和的基础上,4×5测交系遗传交配设计中不同杂交组合间的结实率差异不显著;杂交所得果实性状在不同杂交组合间的差异均极显著,重复区组间的差异不显著。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占较大的方差分量,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达到极显著程度,而特殊配合力效应及父本效应较小,平欧杂种榛种内杂交果...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测交系 配合力 遗传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庆华 陈新 赵天田 刘庆忠 王贵禧
【目的】建立平欧杂种榛FISH-AFLP技术体系,并应用该技术分析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以达维等10个主栽品种为试材,经DNA提取、PstⅠ/MseⅠ双酶切,进行FISH-AFLP反应,数据转换为"0—1"矩阵后,使用NTSYS pc 2.11F和Popgene 1.3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作图。【结果】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强的PstⅠ/MseⅠ引物,共获得1 739条谱带,引物平均多态带比率97.94%;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相似性系数为0.7556—0.8543,当阈值为0.8398时,可分成4个AFLP群,其中,玉坠(84-310)、辽榛4号(85-41)和平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灵哲 宋锋惠 史彦江 罗达 凌锦霞 左琛
[目的]以新疆9年生的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平欧杂种榛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新疆榛子产业发展提供合理施肥依据。[方法]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测定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对果仁膨大期榛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的日变化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随着N肥的增加而增加;T_5(N_2P_1K_2)对Fo、Fv和Fm有显著调控作用;T_9(N_2P_2K_1)榛果的纵径、横径、侧径、单果质量、果仁质量及出仁率比T1(N_0P_0K_0)分别平均增加9.96%、9.77%、11.99%、31.94%、10.13%和5.56%,粗脂肪和粗蛋白比T_1分别平均增加11.56%和16.67%。[结论]在新疆土壤养分中等条件下,N、P_2O_5、K_2O施肥量纯量分别为1 205.6、485.00、329.3 kg·hm~(-2)时,榛果达到了优质高产,有利于提高新疆平欧杂种榛的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丽 贾志国 马庆华 王贵禧
利用中性盐Na Cl、碱性盐Na2CO3及混合盐碱(Na Cl∶Na2CO3=1∶1)设置3种盐碱胁迫处理,研究平欧杂种榛"辽榛3号"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盐碱胁迫下生长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各内源激素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盐碱胁迫对平欧杂种榛株高、新梢长度及叶片数净生长量、地上部生物量、总生物量抑制作用明显,且Na Cl胁迫>混合盐碱胁迫>Na2CO3胁迫,而各处理根冠比显著增加;低浓度盐碱胁迫对地径有明显的增粗效应,在50、100 mmol·L-1Na2CO3胁迫下,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增加;此外,Na Cl胁迫还显著降低了平欧杂种榛叶片含水量。3种胁迫条件下,平欧杂种榛叶片...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盐碱胁迫 生长 内源激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施继卫 李宗道 蒋建雄 杨燕
为了解苎麻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 ,研究了 9个苎麻杂交组合 F1 代的经济性状、原麻产量及纤维支数的杂种优势 ,分析了各性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苎麻杂种优势以原麻产量最为突出 ,所有组合都超过中亲值 ,其中亲优势幅度为 4.36 %~ 31.5 2 %,有 7个组合超过了大值亲本 ,幅度为 1.0 5 %~ 2 3.2 0 %.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麻茎的增粗和增高 ,其他经济性状的作用甚微 .纤维支数无优势 .F1 代产量及经济性状与中亲值、母本、大值亲本等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单株产量与中亲值相关最大 ,r =0 .935 7.F1 代纤维支数不仅与中亲值高度相关 ,r=0...
关键词:
苎麻 杂种优势 性状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荣旗 刘俊芳 江延龄 赵连元
对8个陆地棉(G.hirsutumL.)杂种及其亲本的四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这些指标与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芽匀浆互补法对F1皮棉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的预测相符率分别为87.5%和75.0%;杂种萌动种子ATP含量普遍高于双亲平均值。超亲优势、中亲优势与杂种ATP含量及双亲ATP含量的平均值均呈正相关,且中亲优势与杂种ATP含量相关显著(r=0.7188,P<0.05);杂种产量优势与盛蕾期、盛花期的叶绿素a含量及双亲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无规律性相关,但蕾期杂种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双亲,而花期则不表现出此规律性;杂种种子全磷含量普遍高于双亲平均值。超亲优势与杂种全磷含量及...
关键词:
棉花,杂种优势,生理生化,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凤伟 蒋曹德 邓昌彦 熊远著
【目的】探讨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方法】利用RAPD技术测定6个亲本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对亲本群体间遗传距离与10个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平均背膘厚的杂种优势率呈正相关,与瘦肉率、瘦肥肉比、皮率、眼肌面积的杂种优势率呈负相关。并且遗传距离与料重比和眼肌面积杂种优势率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程度(P<0.05),而与肥肉率、内脂率等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相关系数则非常小。【结论】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程度随不同性状而异。
关键词:
RAPD标记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爽 苏淑钗 张兵 王忠 盛淑艳
以14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开展了越冬保存调查,统计其在河北平泉地区的越冬保存率以及抽条指数。越冬保存调查结果显示,14个品种(系)中达维的越冬保存率最高,达到82.63%,辽榛1号的抽条指数最低,为0.717 6。分别对越冬保存率和抽条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越冬保存率最高的一类为辽榛7号、达维、辽榛3号和84-72,较高的一类为84-545、平顶黄、辽榛2号和13-21;平均抽条指数最低的一类为13-21、平顶黄和辽榛1号,较低的一类为辽榛3号,辽榛2号和85-127。以3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设置了不同厚度蘑菇渣覆盖的对比试验,并探讨了不同厚度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跃东 董凤祥 王贵禧 王庆成
通过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确定-22℃萌芽率为杂交榛抗寒性的衡量指标,用相关分析确定评价杂交榛抗寒性的5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5个指标转化为综合的主成分,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体系,再结合隶属度函数值求得杂交榛各无性系抗寒性的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的抗寒性排序为:84-349>81-23>85-127>B-3>84-69>84-545>81-9>83-33>84-1>84-72>84-254>84-48>84-402>84-237>82-11>84-226>B-21>84-572。通过聚类分析,将杂交榛抗寒性划分为4类:84-349、81-23和85-127为一类,其抗寒性最强;B-3、84-6...
关键词:
杂交榛 抗寒性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