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9)
- 2023(8941)
- 2022(8076)
- 2021(7672)
- 2020(6481)
- 2019(15032)
- 2018(15099)
- 2017(29063)
- 2016(16136)
- 2015(18104)
- 2014(18081)
- 2013(18009)
- 2012(16386)
- 2011(14589)
- 2010(14295)
- 2009(12812)
- 2008(12296)
- 2007(10384)
- 2006(8852)
- 2005(7447)
- 学科
- 济(59204)
- 经济(59137)
- 管理(44025)
- 业(41505)
- 企(35185)
- 企业(35185)
- 方法(29749)
- 数学(25714)
- 数学方法(25429)
- 农(15102)
- 学(14985)
- 中国(14218)
- 财(13935)
- 业经(13131)
- 地方(12133)
- 贸(10737)
- 贸易(10733)
- 理论(10614)
- 易(10425)
- 和(10411)
- 农业(10171)
- 技术(9847)
- 环境(9795)
- 务(9232)
- 财务(9175)
- 财务管理(9160)
- 制(9050)
- 教育(8799)
- 企业财务(8680)
- 划(8521)
- 机构
- 大学(224391)
- 学院(222106)
- 管理(90459)
- 济(80797)
- 理学(79518)
- 经济(78899)
- 理学院(78629)
- 管理学(77201)
- 管理学院(76830)
- 研究(73913)
- 中国(51373)
- 科学(50015)
- 京(47924)
- 农(39959)
- 业大(38083)
- 所(37978)
- 研究所(35242)
- 财(34929)
- 中心(32590)
- 农业(31760)
- 江(30448)
- 北京(29957)
- 范(29161)
- 财经(28999)
- 师范(28836)
- 院(26901)
- 经(26437)
- 州(25328)
- 技术(24736)
- 师范大学(23424)
- 基金
- 项目(162132)
- 科学(125457)
- 基金(116303)
- 研究(115354)
- 家(102717)
- 国家(101883)
- 科学基金(86438)
- 社会(69364)
- 社会科(65590)
- 社会科学(65570)
- 省(64438)
- 基金项目(62960)
- 自然(58938)
- 自然科(57533)
- 自然科学(57518)
- 自然科学基金(56453)
- 划(54510)
- 教育(52492)
- 资助(47879)
- 编号(47232)
- 成果(37848)
- 重点(36057)
- 部(34807)
- 发(33966)
- 创(33869)
- 课题(32265)
- 科研(31635)
- 创新(31525)
- 计划(31042)
- 大学(29876)
共检索到306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俊威 董玉芝 宋锋惠 史彦江 韩强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平欧杂交榛枝条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杂交榛抗寒性与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膜脂过氧化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萌芽率的关系,为杂交榛的高抗寒性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平欧杂交榛品种新榛1号(84-254)、新榛2号(82-11)、新榛3号(84-310)和平顶黄(80-43)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分别于-15,-20,-25,-30,-35和-40℃的低温下处理24h,以-15℃处理的枝条为对照,研究在低温条件下杂交榛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游离脯氨酸(游离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萌芽率的变化。【结果】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各榛子品种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跃东 王贵禧 段文标
【目的】本研究在前期抗寒性鉴定的基础上,探求不同抗寒性杂交榛休眠期间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探讨杂交榛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机制,为杂交榛抗寒性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前期试验选出抗寒性强(84-349)、中(84-237)、弱(84-572)3个无性系进行物候期观察,对3个无性系休眠期间枝条的呼吸强度、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抗寒性强的84-349进入休眠期最早,开花最晚;休眠过程中,深休眠期不同抗寒性的杂交榛无性系各生理指标差异不明显,而休眠初期和休眠后期,抗寒性强的无性系84-349呼吸强度最低、电解质渗出最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抗寒性弱的...
关键词:
杂交榛 抗寒性 休眠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跃东 董凤祥 王贵禧 王庆成
通过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确定-22℃萌芽率为杂交榛抗寒性的衡量指标,用相关分析确定评价杂交榛抗寒性的5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5个指标转化为综合的主成分,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体系,再结合隶属度函数值求得杂交榛各无性系抗寒性的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的抗寒性排序为:84-349>81-23>85-127>B-3>84-69>84-545>81-9>83-33>84-1>84-72>84-254>84-48>84-402>84-237>82-11>84-226>B-21>84-572。通过聚类分析,将杂交榛抗寒性划分为4类:84-349、81-23和85-127为一类,其抗寒性最强;B-3、84-6...
关键词:
杂交榛 抗寒性 综合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春牛 董凤祥 王贵禧 张日清 梁丽松
以平欧杂交榛的18个优良品种(系)为试材,研究各品种(系)在北京地区的抗抽条能力以及抽条与枝条含水量的关系。对田间自然鉴定法所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18个品种(系)分为4类:抗抽条能力最强的一类为84-254、B-3、B-21、83-33、84-72和81-9;抗抽条能力较强的一类为84-48、81-23、85-127、84-237和84-1;抗抽条能力较弱的一类为82-11、84-545和84-226;抗抽条能力最弱的为84-572、84-402、84-69和84-349。室内模拟枝条失水程度与萌芽率关系的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系)的抽条临界含水量不同,但多数品种(系)抽条的临界含水量在35%...
关键词:
平欧杂交榛 抗抽条能力 临界含水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征 任军 肖文发 张维诚 侯振宏 曾立雄
北京地处华北暖温带地区,其寒冷的冬季限制了常绿阔叶植物的正常生长,因而在漫长的冬季城市景观萧条,缺乏生机勃勃的绿色。目前,北京园林中已经引种的常绿阔叶植物有20多种,得到较普遍应用的则为数甚少。由于北京特殊的气候条件,限制植物越冬的环境因子比较复杂,导致引种工作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利群 李绍戊 常玉梅 高俊生 孙效文 雷清泉
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研究与鲤鱼(Cyprinus carpio)抗寒性状相关的基因。通过对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yprinus carpio wuyanensisTchang)和柏氏鲤(Cyprinus pellegniniTchang)杂交F2代进行降温诱导实验,获得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一个低温下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共含有2 000个克隆。对其中480个克隆进行斑点杂交筛选,共得到60个阳性克隆,选取其中29个克隆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比对,13个克隆与已知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为85%~98%;另外的13个克隆为未知新基因序列。在13个同源性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爽 苏淑钗 张兵 王忠 盛淑艳
以14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开展了越冬保存调查,统计其在河北平泉地区的越冬保存率以及抽条指数。越冬保存调查结果显示,14个品种(系)中达维的越冬保存率最高,达到82.63%,辽榛1号的抽条指数最低,为0.717 6。分别对越冬保存率和抽条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越冬保存率最高的一类为辽榛7号、达维、辽榛3号和84-72,较高的一类为84-545、平顶黄、辽榛2号和13-21;平均抽条指数最低的一类为13-21、平顶黄和辽榛1号,较低的一类为辽榛3号,辽榛2号和85-127。以3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设置了不同厚度蘑菇渣覆盖的对比试验,并探讨了不同厚度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基艳 雷家军 胡新颖 颜范悦
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对地被菊5个品系的S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9~10月份沈阳地区自然低温条件下,各品系地被菊的SOD活性在试验初期显著升高(p<0.05),到10月15日后开始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从9月15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开始时增加缓慢,到10月15日后增加显著,其中074-175增加幅度最大,由10月15日的0.269mmol·g-1上升到10月30日的0.302mmol·g-1。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得出5个品系...
关键词:
地被菊 抗寒性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用 EC、TTC 以及组织变褐法测定梅花根系抗寒性.结果表明,梅花根系抗冻能力为-5~-8℃,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一年生根系多数分布于冻土层内,在-8℃低温下,根内生活细胞基本失去还原 TTC 的能力.‘辽梅’山杏根系抗寒性最强,根系可耐-12~-18℃低温.梅与杏杂交种的根系抗寒性偏于杏,梅与山桃杂种偏于梅.抗寒性低于-10℃.
关键词:
梅花 根系 抗寒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燕 陈俊愉
对刺玫月季育种中的部分亲本和杂交种的枝条,进行不同温度冰冻处理后,采用电阻法测定其电阻值;同时,进行生长恢复试验。依据电阻测定值及扦插存活率,确定植株的抗寒能力。对一些亲本和杂交种枝条的电阻测定值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电阻值与存活率的相关数学模型;通过与相关曲线的对比,结合越冬后抽条率的统计,对一些杂交种的抗寒性进行预测。从遗传角度初步探讨了亲本与子代的抗寒性关系。最后提出了在育种中进行抗寒性研究的可行方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大威 郭素娟 翟明普
以山东省经济林研究所试验地5年生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C.avellana‘85-134’和欧洲榛C.avellan‘Barcelona’为对象,于2007年3-7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温室进行扦插试验,对影响杂交榛‘85-134’和欧洲榛‘Barcelona’扦插生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杂交榛‘85-134’和欧洲榛‘Barcelona’均适于进行嫩枝扦插,以7月初为最佳扦插时期,杂交榛‘85-134’和欧洲榛‘Barcelona’生根率分别达到71.1%和81.1%,插穗平均根数分别达到10.3根和11.7根,都极显著的优于其他3个时期。②在山东泰安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亚玲 幸宏伟 郭宁 韩硕 宗梅 刘凡 王桂香
观赏羽衣甘蓝作为秋冬季节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抗寒性直接影响其推广和应用。为了阐明羽衣甘蓝响应低温的生理特性,揭示抗寒机理,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生物技术课题组选配的优良F1杂种作为研究试材,分析不同低温处理下叶片电导率变化和半致死温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羽衣甘蓝叶片电导率在-5℃以下迅速升高,-10℃左右达到最大值;半致死温度为-10.3~-13.7℃,红色类型低于白色类型,羽叶和圆叶低于皱叶类型。上述研究结果与观赏羽衣甘蓝田间抗寒表现一致。低温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响应特性表明,不同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除了可溶性糖在-10℃含量最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朝晖 钟林光 陈益元 步洪凤 李鸿达
本研究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分析育苗方式(水浮育苗、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与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主导因子是育苗方式。水浮育苗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较低的丙二醛含量,果枝叶片光合速率高、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比值趋于合理,营养钵次之,穴盘育苗最差,翻耕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较低的丙二醛含量,果枝叶片光合速率高、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比值趋于合理,旋耕次之,...
关键词:
棉花 育苗方式 耕作方式 生理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恒久 苏淑钗 马履一 马仲
为研究榛属植物的抗寒分子机理,以平欧杂交榛‘达维’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一个CBF/DREB1转录因子基因Cha CBF1,GEn Bank登录号为kT757373。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4 k Da,理论等电点为5.88。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ha CBF1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aP2/ERF结构域,以及Pkk/RPaGRx kFx ETRhP和DSaWR等CBF蛋白特征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Cha CBF1与垂枝桦BP CBF3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基因枪轰击法使重组质粒P1302-Cha CBF1-GFP在洋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兴宇 周广柱 王新颖
研究日本厚朴的越冬期生理变化规律;探求日本厚朴的安全越冬能力。以日本厚朴引种实生苗为试材,于越冬期不同阶段设置温度梯度,系统分析低温胁迫下其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并以白玉兰为对照。结果表明:休眠初期组织内SOD,MDA,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比较低,休眠中期温度降低,各种物质含量增加,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明显,休眠末期各种物质含量减少;低温处理过程中各种物质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显著;日本厚朴的半致死温度略低于白玉兰。越冬过程中,日本厚朴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显著,可以作为鉴定日本厚朴抗寒性的生理指标,在沈阳地区背风向阳处可以安全越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