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8)
- 2023(8787)
- 2022(7626)
- 2021(6807)
- 2020(5907)
- 2019(13411)
- 2018(13194)
- 2017(25795)
- 2016(13893)
- 2015(15830)
- 2014(16141)
- 2013(16306)
- 2012(15650)
- 2011(14559)
- 2010(15054)
- 2009(14110)
- 2008(13797)
- 2007(12772)
- 2006(11316)
- 2005(10382)
- 学科
- 济(82541)
- 经济(82486)
- 管理(36086)
- 业(33544)
- 方法(30572)
- 数学(27087)
- 数学方法(26897)
- 企(25882)
- 企业(25882)
- 地方(19953)
- 农(17806)
- 中国(17633)
- 学(15789)
- 业经(14556)
- 财(14517)
- 地方经济(13439)
- 贸(12761)
- 贸易(12757)
- 易(12265)
- 制(12159)
- 农业(11855)
- 融(10525)
- 金融(10523)
- 和(10501)
- 银(10162)
- 环境(10157)
- 银行(10137)
- 行(9702)
- 理论(8957)
- 体(8919)
- 机构
- 大学(215578)
- 学院(215159)
- 济(100837)
- 经济(98870)
- 研究(79767)
- 管理(77739)
- 理学(65978)
- 理学院(65162)
- 管理学(64114)
- 管理学院(63684)
- 中国(59369)
- 科学(46995)
- 京(45568)
- 财(42908)
- 所(42082)
- 研究所(38030)
- 农(37306)
- 中心(35416)
- 财经(34141)
- 江(33408)
- 经济学(32340)
- 业大(30967)
- 经(30693)
- 农业(29419)
- 北京(29212)
- 经济学院(28938)
- 范(28433)
- 师范(28197)
- 院(27870)
- 州(25990)
- 基金
- 项目(133378)
- 科学(103585)
- 研究(97746)
- 基金(95367)
- 家(82750)
- 国家(82074)
- 科学基金(68811)
- 社会(62412)
- 社会科(59126)
- 社会科学(59106)
- 省(52173)
- 基金项目(50145)
- 教育(44309)
- 划(43530)
- 自然(42591)
- 自然科(41532)
- 自然科学(41516)
- 自然科学基金(40777)
- 资助(39624)
- 编号(39528)
- 成果(32681)
- 发(30841)
- 重点(30519)
- 部(29833)
- 课题(27734)
- 创(26806)
- 国家社会(25770)
- 科研(25375)
- 教育部(25372)
- 发展(25200)
- 期刊
- 济(120464)
- 经济(120464)
- 研究(67330)
- 中国(40093)
- 农(34391)
- 财(33270)
- 学报(32691)
- 科学(29988)
- 管理(28213)
- 大学(24292)
- 农业(23078)
- 学学(22963)
- 融(20295)
- 金融(20295)
- 经济研究(20177)
- 教育(18831)
- 技术(18715)
- 财经(17775)
- 业经(17494)
- 问题(15686)
- 经(15472)
- 贸(12986)
- 技术经济(12804)
- 业(12473)
- 世界(12094)
- 统计(11738)
- 国际(11718)
- 商业(10865)
- 理论(10316)
- 策(10161)
共检索到33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庆轩
日本经济在平成景气时期连续保持年平均5.2%的增长之后,以紧缩银根和泡沫经济崩溃为导火线,受资产过剩和泡沫经济后遗症及政府在政策上失误的影响,于1991年下半年陷入战后第11次经济危机。尽管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反危机政策和措施,而且在库存调整、民间投资、工矿业生产方面微见效果,但总的看,这场资产膨胀和生产过剩危机至今复苏乏力。据预测,在日本政府作出充分的政策性努力,采取综合经济对策和利率相继下调等条件下,日本经济将在1993年下半年逐渐走上复苏。日本政府预计1993年度经济增长率达到3.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为2.3%,日本主要金融机构和调查机构预测为2%左右。舆论普遍认为,1993年日本经济形势仍很严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明善
一、以这次大型景气为契机,日本经济进入了以“高级化”、“全球化”和“资产化”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所谓高级化,是指以消费为中心的生活多样化和以信息化、技术密集化为中心的产业高级化。一是以第三产业为中心扩大投资和就业的趋势。80年代中期以后,第一、二产业设备投资明显下降,第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管涛
自1986年12月以来,日本经济进入扩张时期,到1991年12月已持续61个月,超过了伊弉诺景气57个月的扩张纪录,成为日本战后最长的景气——平成景气。这次景气是以国家公共投资、企业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的扩张为引擎的内需型增长。日本国内资金需求急剧膨胀,融资活动成为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致了直接金融市场的迅猛扩张。1984~1989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成交量由992.35亿股增至2183.52亿股,成交额由63.5万亿日元增至325.8万亿日元。在平成景气中,日本房地产市场也是愈炒愈热,地价高腾,1980~1989年,东京的商业地价暴涨了3倍多,大阪地区也猛涨近2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铮
自1991年第二季度起,日本国内经济结束了长达52个月的平成景气后进入了景气衰退阶段。表现出:工业生产指数下降;库存积压增加;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设备投资增长率下降;私人消费增长缓慢。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也颇为人们关注,日本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贸易顺差1991年和1992年连续两年超历史记录。由此出现了一种国内经济与外贸乖离的现象。对于一个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国家来说,当其国内经济不景气时,相应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使贸易顺差增加,这是国际贸易中的正常现象。但日本的这种乖离现象却与众不同。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否会给日本国内不景气的市场带来生机?我们不妨从分析这种乖离现象产生的原因来得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李颖 张桂莲
本文基于改进后的经济景气分析系统、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和STR等多种经济计量模型,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可能达到10%。1999年以来,物价随景气状况的改变呈现出状态转换的非线性变动特征。CPI从2009年4季度开始进入新一轮物价上涨周期,预计2010年CPI上涨3.2%,出现温和通货膨胀,但从2010年4季度开始物价上涨压力有望逐渐减缓。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监测预警系统 STR模型 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兰
2016年,日本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弱复苏趋势。从复苏态势看,占GDP60%的私人消费相对疲弱、企业设备投资不振、制造业扩张放缓、通缩局面严峻,但贸易状况有所改善、就业形势较为乐观。受内外需求不足、投资疲软等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制约,预计2017年仍难以改变经济低迷态势。2017年日本经济增速将低于2016年,经济低增长将"常态化"。
关键词:
日本经济 通货紧缩 低增长 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兰
受制于消费需求低迷的影响,2015年日本经济延续缓慢复苏,呈现出口增长加快、贸易逆差收窄、制造业扩张加快、企业经营改善、通缩局面缓解、就业形势乐观等特征。预计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外部需求疲软、财政问题积重难返、结构性改革难以推进等因素影响,2016年安倍经济学的"新、旧三支箭"将难以共同发挥有效作用,更无法解决日本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与风险。2016年,日本经济将继续处于缓慢复苏态势,经济复苏步伐较2015年有所加快,但增长幅度有限。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安倍经济学 新旧三支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高铁梅
1993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内在制约因素和宏观调控作用的双重影响,在全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已经出现了阶段性的转折。正如我们事先预测的那样,经过长达三年的扩张期,这次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峰已在1993年年中出现,从下半年开始已转入下降局面。1994年我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软着陆”,保持快速、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顺祥
从一致累计扩散指数分析中可以看出,1990年2月一致累计扩散指数达到最低点(-45.0)后,从3月初开始回升,到1991年底的20个月间一直呈上升趋势,1991年12月达到275.0。估计这一上升趋势将维持到今年第四季度。从滞后累计扩散指数分析,1990年3月滞后累计扩散指数达到最低点后,从4月开始缓慢回升,期间虽有起伏,但幅度不大。这也验证了第四次波动的峰还没出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军 步德迎
一、当前经济景气状态的基本判断如何评价当前的经济形势,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影响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企业继续受到经济效益差和资金循环不畅的困扰,较高的经济增长势头难以持续。另一种观点认为,信贷和货币长时期超经济投放,生产增速过高,投资需求增速过猛,新的经济过热苗头已经呈现。第三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由收缩转入回升以后,发展趋势一直是比较平稳的,目前已进入相对正常的运行状态,个别经济指标虽有增速偏快的趋势,但短期内不会导致经济过热局面的发生。从经济波动分析的角度观察经济景气监测指标的变动轨迹,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比较符合我国经济循环波动的规律和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高铁梅 王金明 石柱鲜 赵昕东
1999年,在连续两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抑制,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同时经济运行也出现了很多错综复杂的情况。在世纪之交的新千年里,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如何,能否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扩张? 一、当前经济景气状况分析 考虑到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某些景气指标统计口径的变化,我们对景气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的一致景气指标为: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_1(各指标均为月同比增长率序列,经季节调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一、当前经济景气状态的基本判断如何评价当前的经济形势,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影响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企业继续受到经济效益差和资金循环不畅的困扰,较高的经济增长势头难以持续。第二种观点认为,信贷和货币长时间超经济投放,生产增速过高,投资需求增速过猛,新的经济过热苗头已经呈现。第三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由收缩转入回升以后,发展趋势一直是比较平稳的,目前已进入相对正常的运行状态,个别经济指标虽有增速偏快的趋势,但短期内不会导致经济过热局面的发生。从经济波动分析的角度观察经济景气监测指标的变动轨迹,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比较符合我国经济循环波动的规律和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