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8)
2023(4841)
2022(4417)
2021(4110)
2020(3795)
2019(9231)
2018(9143)
2017(18609)
2016(10352)
2015(12149)
2014(12399)
2013(12625)
2012(11838)
2011(10676)
2010(10854)
2009(10358)
2008(10637)
2007(9890)
2006(8370)
2005(7529)
作者
(31006)
(26311)
(26086)
(24953)
(16678)
(12636)
(12163)
(10227)
(9638)
(9287)
(8734)
(8679)
(8489)
(8279)
(8227)
(8166)
(8124)
(7726)
(7680)
(7543)
(6568)
(6458)
(6368)
(5926)
(5886)
(5884)
(5883)
(5879)
(5265)
(5259)
学科
(46538)
经济(46488)
(35699)
管理(33779)
(30666)
企业(30666)
方法(26387)
数学(23790)
数学方法(23636)
(17351)
(13241)
财务(13227)
财务管理(13197)
企业财务(12669)
(11725)
中国(9674)
(9372)
(8702)
(8595)
贸易(8593)
业经(8450)
(8338)
地方(7964)
农业(7692)
(7103)
(6483)
(6307)
银行(6287)
(6094)
金融(6092)
机构
大学(157577)
学院(156080)
(65240)
经济(63896)
管理(61592)
理学(53357)
理学院(52813)
管理学(52011)
管理学院(51715)
研究(49056)
中国(38284)
(32536)
(31589)
科学(30091)
(27415)
(25690)
财经(25349)
业大(23782)
中心(23376)
(23294)
研究所(23178)
(22960)
农业(21873)
北京(20457)
经济学(20042)
财经大学(18854)
(18735)
师范(18543)
(18376)
经济学院(18355)
基金
项目(99020)
科学(76989)
基金(71908)
研究(70832)
(62089)
国家(61585)
科学基金(52510)
社会(44097)
社会科(41785)
社会科学(41769)
基金项目(38836)
(38537)
自然(34788)
自然科(33942)
自然科学(33929)
自然科学基金(33350)
教育(33292)
(32538)
资助(30397)
编号(29336)
成果(24248)
(23024)
重点(22307)
(20514)
(20095)
科研(19735)
教育部(19701)
课题(19357)
人文(19088)
大学(18906)
期刊
(68598)
经济(68598)
研究(42683)
(28058)
中国(26544)
学报(24806)
(23830)
科学(21654)
管理(20479)
大学(18301)
学学(17381)
农业(15695)
(14060)
金融(14060)
财经(13106)
技术(12894)
教育(12225)
(11073)
业经(10947)
经济研究(10928)
问题(9707)
(9188)
财会(9146)
技术经济(8551)
(8174)
理论(8114)
会计(7872)
统计(7817)
(7795)
商业(7585)
共检索到22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正清  吴岚  
平安公司诉比利时案仲裁庭最终以无管辖权为由裁决不予受理。关于管辖权的认定,主要围绕2009年中国与比利时—卢森堡的双边投资协定是否可适用其生效之前的争议展开。仲裁庭先后从条约的解释原则、非溯及既往原则、在先案例和替代性BIT展开,再结合本案,探讨该协定的属时管辖权问题,最后以该协定的众多条款均不能证明其可适用于生效前发生的争议为由,裁决仲裁庭对本案无管辖权。看似有理有据,但在分析过程中逻辑并不严谨,对该协定第8条第(1)款、第(2)款及第10条第(2)款的真实含义也并未作深入探究。其实,该协定能够适用于其生效前已完成通知但尚未进入司法或仲裁程序的争议才是更合理的解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顾莉莉  
本案涉及中国公司要求美国法院就中国仲裁机构裁决做出即决判决。而美国公司却以未得到适当通知为由,否定裁决的有效性。另外,美国公司还以违反合资协议下的保密义务,反诉中国公司。本文通过对案情的概述,着重归纳了法院分析,同时在结合本案事实的基础上,就美国法下确认外国仲裁裁决方面的若干问题作了简要评析,希望对我国当事人今后在美国法院申请确认仲裁裁决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俊荣  
美国承认执行ICSID仲裁裁决的国内法依据包括《解决投资争端公约法案》和《外国主权豁免法案》。依据美国目前的相关司法实践,ICSID仲裁裁决胜诉方应向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提出承认执行申请,向被告送达传票和诉状是必经程序。美国在ICSID仲裁裁决的执行问题上是适用限制豁免原则的。用于商业活动的他国财产在一定情形下不得享受豁免。我国投资者去美国寻求ICSID仲裁裁决的承认执行应确保符合上述要求。作为《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缔约国,我国政府应明确表明履行公约项下义务的立场,尽快指定承认执行ICSID仲裁裁决的主管法院或机构,明确相关程序规则,完善有关国家豁免的规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陈颖  
这是一起美国国内以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协会(USA-ITA)为代表的利益团体与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CITA)等为代表的利益团体之间,围绕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是否可基于“市场扰乱威胁”而采取特保措施展开的诉讼案。本文在简要介绍该案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就该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点评, 以供国内相关部门和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天天  龚柏华  
本文通过对美国新泽西联邦上诉法院撤销联邦地方法院承认和执行CIETAC所做仲裁裁决的判决的介绍,分析美国法院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运用《1958年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并就该案涉及的仲裁协议有效性与仲裁管辖关系、异议和弃权的认定做了简要评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爱军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该条中"本法另有规定"指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即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这样规定,目的是让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在仲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学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2011年7月15日,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发布中国起诉欧盟对华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的裁决报告,认定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第9(5)条关于单独税率的法律规定违反世贸规则;同时,上诉机构推翻专家组的部分裁决,支持中方的立场,裁定欧盟针对中国螺丝、螺母、螺栓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万璐  
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同时进行并合并征税时,可能出现对同一进口产品补助抵减两次的"双重救济"情形。"双反"手段如被贸易伙伴国频繁使用,在客观上造成限制出口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对外出口的结果。中国"双反"上诉案例最近获胜,该案在法律上认定了"双重救济"的存在,并推翻了此前对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公共机构"的定义。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旨在有助于中国企业依照国际组织相关法律维护权益,抵制不公平贸易。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兴玉  王永宝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采用ISSR标记对11个比利时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栽培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13条引物共获得多态性位点106个.POP-GENE 32软件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564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0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742,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5.48%,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利用6个标记产生的8个多态位点绘制了11个栽培品种(系)计算机化的ISSR指纹图谱,结果表明,ISSR标记可用于区分比利时杜鹃品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邱杓丹  
本文聚焦麦格理银行与万达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执行裁定书案中的公共政策司法审查问题展开论述。即使在单边制裁盛行的背景下,中国法院并未因本案涉及制裁和中国企业利益就支持万达公司的公共政策抗辩。解析《纽约公约》第5条第2款中公共政策的定义和各缔约国的实践,经济制裁被纳入公共政策只限于特定场域和条件。在中国法院的司法实践中,经济制裁和以《阻断办法》为代表的强制性规则并不必然等同于公共政策,中国的公共政策是以法律基本原则、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保护为司法审查标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都亳  
在过去的十年中,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应用非常广泛,与自由贸易协定(FTA)项下极少数的国家间争端解决情况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考察在2007~2016年间由同是WTO成员及FTA成员提请到WTO解决的争端可见,WTO争端解决的真正魅力不在于授权报复,而在于之前的裁决过程。裁决作为报复的一种替代方式,它的影响力是由声誉损害和国家集体压力带来的。近期FTA争端解决案件较少的原因,除了由于某些FTA适用范围和程序规则存在的问题外,缺少WTO中争端解决的集体推动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缺少集体压力或集体压力无效的情况下(双边和小型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常见情况),裁决就成为一种欠有力的救济措施,而即时贸易报复则成为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健佳  
本文涉及买方美国Valero公司诉卖方芬兰Greeni公司案。Valero公司主张其通过协议排除了CISG的适用,并以卖方违反了货物买卖合同的约定为由向法院提出了即决判决的动议。2005年6月15日,法院否决了Valero公司提出的即决判决的动议,理由是本案存在着一些排除适用即决判决的真正的争议,诸如买方拒绝接收货物是否出于善意,以及卖方未能及时交付货物是否构成根本违约。本文对该案的基本案情、值得探讨的法律问题、法院的判决作了归纳和评析,并就该案对我国相关方面的启示进行了简要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