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2)
2023(8625)
2022(6577)
2021(5974)
2020(4689)
2019(10037)
2018(10084)
2017(18678)
2016(9806)
2015(10579)
2014(9882)
2013(9118)
2012(7889)
2011(6925)
2010(7048)
2009(6537)
2008(6332)
2007(5839)
2006(5222)
2005(4740)
作者
(25376)
(21272)
(20954)
(19909)
(13515)
(9929)
(9401)
(8011)
(7980)
(7367)
(7115)
(7048)
(6898)
(6695)
(6552)
(6407)
(6285)
(6179)
(6075)
(5849)
(5162)
(5030)
(4996)
(4869)
(4695)
(4681)
(4678)
(4651)
(4166)
(4161)
学科
(35060)
经济(35029)
(34516)
管理(33995)
(30408)
企业(30408)
技术(15011)
中国(13646)
业经(12348)
(11814)
技术管理(11579)
方法(9953)
(8889)
地方(8736)
(8721)
农业(7913)
产业(7399)
数学(7383)
数学方法(7302)
理论(6997)
(6940)
(6889)
银行(6877)
(6612)
(6580)
(6537)
(6362)
(6194)
金融(6194)
信息(6124)
机构
学院(128958)
大学(127602)
(51855)
管理(51764)
经济(50839)
理学(44560)
理学院(44095)
管理学(43462)
管理学院(43204)
研究(42582)
中国(32191)
(26325)
科学(24584)
(23983)
(20472)
中心(19864)
(19663)
财经(18734)
(18034)
研究所(17723)
(17116)
(17043)
师范(16929)
业大(16828)
(16362)
北京(16144)
(15930)
经济学(15715)
商学(14454)
商学院(14276)
基金
项目(88986)
科学(72497)
研究(68646)
基金(64292)
(55609)
国家(55122)
科学基金(48889)
社会(45744)
社会科(43333)
社会科学(43322)
(36756)
基金项目(34059)
教育(31060)
(29774)
自然(29479)
自然科(28876)
自然科学(28872)
自然科学基金(28402)
编号(27339)
(25548)
创新(22725)
资助(22492)
成果(22077)
重点(20440)
(20020)
课题(19558)
国家社会(19456)
(18605)
(18330)
(17804)
期刊
(60719)
经济(60719)
研究(39051)
中国(30793)
管理(23430)
(18819)
教育(18617)
(18107)
科学(18051)
学报(17321)
大学(14165)
学学(13090)
技术(12860)
(12784)
金融(12784)
农业(12251)
业经(11099)
经济研究(9880)
科技(9426)
财经(9209)
(8081)
问题(7537)
技术经济(7073)
(7003)
(6903)
论坛(6903)
图书(6789)
现代(6609)
(6206)
商业(6135)
共检索到196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佃利  
网格化从地方政府创新演化为社会治理模式,经历了定位的迭代式更新和功能的累进式拓展。平台作为现代化治理技术和方式手段,承接了网格功能逐步集聚的演进过程,形成“管理单元—治理枢纽—服务平台”的定位叠加,拓展了“维稳管控—参与共治—服务集成”的网格功能。平台驱动的网格治理创新,既是对基层网格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转换,又挖掘了市场与社会层面的精细化、精准化、敏捷化、便捷化的服务效能,回应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要求。通过对网格服务平台赋权、聚合与增能,推动平台方式变革与基层服务导向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彰显了基层治理共融共荣的价值旨归,可助力公共服务现代化行稳致远。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丽  韩亚栋  
网格化治理是将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内容进行整合,更加合理的划分网格管理单元,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是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形式。"织网工程"是网格化治理的典型,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网格化为依托,以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和政府效能为目标而实施的一项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它通过网格化整合的城市信息来创新社会治理、改善公共服务、重塑治理流程。其创新点有:一是从理念和行动上向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源头创稳看齐;二是实现我国特大型城市政府数据的大集中和大共享。其创新动因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所提供的动力、支持与保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关爽  
基于数字平台治理功能演化与治理现代化的双重视角,从链接机制、数据化机制、扩展机制与动员机制四个维度探讨了数字平台如何助力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平台的不当使用可能引发权力—权利关系格局失衡、多元治理主体责任归属、数据安全与公共利益的实现等问题及新的数字不平等。讨论了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与社会失序的现实可能性,指出在平台驱动下,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未来发展需要从技术赋能、数据驱动、主体赋责和治理重构等四个方面着手推动,并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平台的治理优势,规避其可能带来的治理风险,推动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治理制度的相互支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阳镇  陈劲  尹西明  
在数智技术引领的新经济时代,数字平台企业成为全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组织载体,其立足于平台独特的双元属性使能社会责任治理创新。首先,剖析了平台企业较之于传统企业而言独特的双元属性,突出地表现为平台角色双元(平台独立运营个体与商业运作公共平台的双元耦合组织)、平台情境双元(平台商业生态圈与社会生态圈的双元互嵌)、平台制度逻辑双元(私人属性下的市场逻辑与公共属性下的社会逻辑的双元共生)、平台功能双元(平台领导与平台治理的双元互动)、平台价值创造双元(综合价值与共享价值的双元延扩)。其次,立足于平台企业双元属性分析了三种全新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分别是基于平台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型领导赋能式、基于平台双边用户主导的用户参与共创式、基于平台企业商业生态圈的撬动与牵引式。最后,立足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创新进而推动平台企业有效嵌入社会生态圈,最终创造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价值与更为高阶的共享价值。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肖延高  唐苗  饶静  
由于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允许用户和互补者创造并从中获取价值,使得平台迅速成为企业价值活动的三种基本架构之一。诸多研究表明,平台治理政策直接影响用户和互补者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行为,进而影响平台生态系统的运行绩效。选择中美六个典型的互联网平台,包括e Bay和淘宝、Facebook和微信、Google和百度等,首先对比研究平台治理政策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然后给出中国平台治理政策的创新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励和规制平台生态发展的法律制度优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克清  李霞  
平台经济基于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和协作分工方式,带来了经济结构的整体变革,对传统的税收理论和实践以及现有税收体系提出了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厘清平台经济中各参与主体的涉税要素变化,如何追寻平台经济中的税法"实体性"和执法"真空性"的矛盾根源,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平台经济对税收治理提出的新需求,讨论了世界各国在征税实践上的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了我国平台经济下税收制度和征管方式创新的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晓霞  丁荣贵  
本文从利益相关方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影响"政产学研用"多个主体协同创新的关键要素,构建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领导下的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治理平台;对平台结构、构成要素及功能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分析,为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多主体的紧密融合、良好互动和协同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并能够为地方或国家研究院及其他协同创新项目式组织的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淑娜  
促消费保增长是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战略,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正在持续增强。而消费的满足一直是由供需两端决定的,再旺盛的消费需求,没有供给的快速反应,也是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商贸流通业连接制造商与消费者,其功能创新、平台组织和流通效率决定着供给反应需求的速度。尤其是在个性化定制时代和新零售践行时代共同到来之时,流通平台组织可以有效实现"制造商直达消费者"的商业模式。从而去库存、去中间商、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展现出商贸流通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涛  韩清颖  
在中国,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实践,历经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诸多城市的"常用工具"。虽然各地跟风推进网格化管理实践,但却未洞察它的本质与运行逻辑。从广州市越秀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案例来看,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技术系统、管理流程、业务下网格、监督控制等环节较之于传统社区管理有着明显的优势,但目标的复制性和动力的被动性、资源配置中资源的依赖性和技术的非相宜性以及效果评估中效率的狭义性和不佳的自治性又彰显了某种程度的行政管理"回归"。这反映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手段现代化必须与治理生态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犯急躁冒进的"形而上学错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方皓  
在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一项推进城乡基层社区善治的有益探索,迎合了国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和治理方式从管理向服务和管理齐头并进的转变,被决策者视为处理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良方。A省H市在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存在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效用发挥不足、基层社会不够联通群众参与较少、政策执行不够严实成效差异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课题组在调研后针对性提出需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案例研究、把准网格化制度设计初衷合理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做好机制架构建设有效组织落实。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家平  孔訸炜  梁玲  王会艳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经历了技术引进与模仿、开放市场吸引投资、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四个发展历程,目前进入创新国家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科创平台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文章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和解释结构模型,利用4家上海的科创平台和3位高校科技人员的深度访谈材料,以及135份有关科创平台的政策文件,进行了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研究提炼出网络结构、网络关系、整合能力、协同能力、创新资源、科创政策、转化绩效、发展策略8个关键治理因素,并根据因素之间层次结构构建了包含结构分类治理、创新活动运营治理和网络关系协调治理的三层次治理框架。研究结论为目前的科创平台治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振   郭雅怡   卫力   牛莲芳  
中小企业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借平台之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则是弥补中小企业资源能力不足的有效路径。本文将平台分为两种不同导向,并通过288家参与平台生态系统的中小企业的问卷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和平台环境因素角度探讨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结果显示:企业因素中的创新努力、数字化资源整合水平和利用能力,平台因素中的平台开放度、主体间协同程度等因素均不能单独构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但对转型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交易驱动型平台和创新驱动型平台中各有4条实现高数字化转型绩效以及3条实现低数字化转型绩效的组态路径。由于平台属性、目的不同,两类平台的组态也表现出不同特点,企业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以及面临的平台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亚贤  
众筹平台作为众筹生态链的关键环节,应与众筹公司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双赢。众筹平台应参与公司治理,扩大公司治理权的外延,帮助公司寻找可靠的项目与投资者。利用网络优势,搭建起股东参与、公司信息公开的平台,完善公司信息披露渠道,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通过担任独立董事或独立监事的方式,完善对众筹公司的监督,为公司良好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玲玲  刘承水  史兵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本文首先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从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分析,其次分析了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等网格化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各个区的优势特点,最后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基于一定基础之上才可能实施成功,并对此进行了探索性解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宇  任福兵  张莲萍  
驱动用户作为一种更高级的战略思维为高校图书馆创新学科化服务、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纵深空间。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还原实践情境,从行动者视角对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创新、拓展、深化学科化服务的战略行动选择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总结。研究发现驱动用户是促成学科化服务拓展与创新的进步动力,对案例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敏捷捕捉创新机会→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动态调适服务过程构成了学科化服务拓展与创新的关键行动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