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5)
2023(10202)
2022(8576)
2021(8283)
2020(6892)
2019(16160)
2018(15570)
2017(30087)
2016(15889)
2015(17941)
2014(17614)
2013(17512)
2012(16321)
2011(14998)
2010(15215)
2009(14019)
2008(13867)
2007(12152)
2006(11009)
2005(10234)
作者
(43728)
(36573)
(36365)
(34760)
(23580)
(17202)
(16584)
(14141)
(13916)
(13025)
(12405)
(12081)
(11985)
(11721)
(11653)
(11372)
(11029)
(10634)
(10373)
(10090)
(9240)
(8919)
(8748)
(8320)
(8282)
(8256)
(7990)
(7724)
(7274)
(7171)
学科
(72093)
经济(72035)
管理(47072)
(45802)
(38186)
企业(38186)
方法(33315)
数学(30051)
数学方法(29596)
中国(22932)
(18059)
(17115)
(16854)
贸易(16843)
(16530)
业经(14664)
(14139)
(13688)
(12997)
银行(12993)
(12515)
地方(11920)
农业(11720)
(11716)
金融(11715)
(10928)
技术(10495)
理论(10425)
(10162)
(9953)
机构
大学(230957)
学院(228940)
(107397)
经济(105598)
管理(91419)
研究(81447)
理学(78515)
理学院(77697)
管理学(76441)
管理学院(75968)
中国(65078)
(48828)
(48628)
科学(44240)
(39569)
财经(38424)
中心(36459)
研究所(35723)
(35283)
经济学(34246)
(32529)
北京(31670)
经济学院(30805)
(30304)
(29189)
(29046)
师范(28831)
财经大学(28779)
业大(27440)
(25938)
基金
项目(149117)
科学(120788)
基金(112969)
研究(111588)
(97387)
国家(96694)
科学基金(84285)
社会(74723)
社会科(71072)
社会科学(71063)
基金项目(57250)
(53785)
自然(52561)
教育(51811)
自然科(51470)
自然科学(51462)
自然科学基金(50615)
资助(48045)
(46471)
编号(43637)
成果(36485)
(35264)
重点(33267)
国家社会(32401)
(32010)
教育部(31307)
(31193)
课题(30357)
人文(29736)
中国(29723)
期刊
(115306)
经济(115306)
研究(73057)
中国(46010)
管理(36722)
(35524)
科学(30525)
学报(29053)
(27431)
(25905)
金融(25905)
教育(24113)
大学(23372)
学学(21692)
技术(20780)
经济研究(20469)
财经(19688)
农业(18947)
(17083)
业经(16323)
(15436)
问题(14957)
国际(14307)
世界(13364)
统计(13195)
技术经济(12450)
(12008)
(10949)
图书(10791)
决策(10693)
共检索到352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展瑜   冯宜强   欧阳日辉   孙宝文  
资本逻辑的核心驱动力是理解网络娱乐行业资本乱象生成的首要线索。平台资本在网络娱乐行业的扩张存在追求规模扩张、空间异化以及权力膨胀相互交织的三重基本逻辑。研究表明,平台资本内在的增殖冲动与外在的竞争压力,是资本规模扩张的直接动因;资本的规模扩张所伴随的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扩张会异化用户的劳动空间和生活空间,模糊二者之间的界限;平台资本作为经济权力会以隐蔽式支配的方式实现对他人社会劳动与社会经济的支配。同时,平台资本在形式上也会表现出一种异化的、独立化的社会权力,使得基于平台的权力架构下娱乐与政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鉴于此,文章提出了中国网络娱乐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治理机制,认为应顺应平台经济发展新变化,对平台经济实施文火慢熬式常态化监管,指引平台资本“去肥增瘦”,结合国家新时代发展战略引导资本向健康良好的领域有序扩张,实现新时期的新跨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文  周烁  孙宝文  
音乐数字资产是指个人或者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数据形式存在的音乐声音文化物质资产。在音乐产业与数字化融合的过程中,音乐资源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转换成音乐数字资本,然后经过证券化转变成音乐资本,逐渐成为促进我国音乐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的重要推手。音乐数字资产既具有资产的一般属性、音乐资产的普遍属性,又具有相应的技术性、即时性、准确性、拓展性、便捷性等特殊属性。音乐数字资产的生产经营模式历经了从双边封闭模式到单边开放模式再到多边开放模式的变迁,其消费模式主要分为免费消费和付费消费两类。面对音乐数字资产发展版权秩序混乱、侵权盗版现象明显,付费意识薄弱、交易不规范,金融风险隐患较大,内容良莠不齐、难以实时监管等问题,进一步规范我国音乐数字资产健康发展应构建相应的数字音乐版权治理体系、音乐数字资产定价与交易体系、数字音乐平台协同治理体系,防范NFT过度炒作音乐数字藏品。
[期刊] 改革  [作者] 欧阳日辉   荆文君  
中国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技术孕育阶段、爆发增长阶段、融合协同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走了一条从模仿与本土化改造到自主创新、优先发展消费互联网、以规模优势“反哺”创新、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中国经验。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路径”以需求端为基础,超大规模市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而激发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挖掘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形成迭代上升的发展模式。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体现出“禀赋优势”与“后发优势”的结合,两种优势得以关联的关键是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中国“市场牵引、反哺技术、创新驱动”式的发展路径,面临治理体系、内生动力、外部环境与赶超式发展的不匹配问题,这将制约中国数字经济的自增长可持续性与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濛  宋科  
东亚金融危机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根植于东亚各国发展模式的内生因素,又有来源于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外生因素。外债负担过重、银行风险集聚、金融自由化无序、金融和政治腐败等是东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一是东亚各国高投资的"同质性"增长模式导致债务规模和不合理的债务结构,特别是大量基于投机和套利的短期资本涌入,使其暴露于巨大的风险当中。二是在"盲目"的投资冲动下,东亚各国的银行资产负债表不断恶化,风险迅速向银行体系集聚,连锁式的信用恐慌加剧了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三是东亚各国资本项目过早开放、利率管制过于放松以及金融监管长期滞后,表明金融自由化与本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严重不匹配,无法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忠远  孙兴杰  
在全球化分裂背景下,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过渡至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制度学习”与“制度创新”是制度型开放下的两种基本行为选择,并将形成“制度相容”和“制度互斥”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不仅要在短期内抑制全球化分裂带来的风险,中期内为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更要在长期内通过推动制度创新和提升制度质量来支撑中国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中国制度型开放面临着全球化分裂、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因素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应坚持以制度质量提升为导向、制度学习和制度创新并重、通过深化对内改革促进对外开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晓宣  刘桂萍  
伴随着大众娱乐需求的日益凸显,娱乐营销策略的"过招"将成为企业之间博弈的软性资本。文章通过对娱乐营销相关理论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农夫山泉当前的娱乐营销策略,给企业提供一种新的营销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文  
部委与地方关系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所衍生的政治地理因素是地区政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角度考察政策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文献以及从部委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不同,文章主要从各部委及其官员角度研究政治地理影响微观企业的机理与渠道。文章以2007~2014年上市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政治地理因素对企业投资扩张与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地理因素越突出,企业投资规模和过度投资越严重,这一正相关关系在地方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换届年份,政治地理因素与企业投资扩张的正相关关系有所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政治地理因素对企业投资扩张的影响不同;制度效率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弱化了政治地理与企业投资扩张的正相关关系。文章有助于人们理解政治地理影响微观的经济基础,也为深入剖析政治地理因素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经济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认知。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盖凯程   李孟杰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是一个由资本形态的主导逻辑、资本运动的扩张逻辑和资本统摄的权力逻辑等组成的辩证理论体系。通过重构传统资本职能机制,将中小资本纳入垄断平台生态圈以及重塑剩余价值分配秩序,数字资本成为起支配作用的资本形态。数字资本扩张表现为基于数字平台的规模和空间双重维度扩张,规模决定了空间类型的多样性,空间为规模扩张提供活动场域,规模与空间扩张互联互促。数字资本作为一种权力,在经济领域体现为支配、操控劳动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权力,在非经济领域则衍生出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力,由此构成数字资本的权力光谱。我国现阶段既要引导数字资本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对数字资本加以规范和约束,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浩  
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工具,也是发展经济的方式和手段。一部金融业资本循环扩张史,就是一部以“金融—产业”循环范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家经济增长和现代化文明进步的发展史。金融业资本在自身流通和呈现形式上表现为矛盾的对立统一。放贷生息、发行股票和永续债、投资不动产、同业资金交易、市场套利等不同形式,都是资本流通过程,也是其扩张过程。当前,资本循环扩张依然没有超出资本流通公式、乘数理论、IS-LM模型、货币交易方程等经典分析范式,但在社会体制变革、经济结构演变、资产证券化、金融混业经营等因素的交叉作用下,循环规模、速度、复杂度等均大幅提升,潜在风险成倍扩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鹤  
本文主要分析企业在网络环境下采用的典型定价策略:品牌定价、拍卖定价以及捆绑定价。在品牌定价方面,本文明确了在网络环境下,价格离散并未缩小,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强大的品牌获得品牌差价。在拍卖定价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网上拍卖的形式、拍卖适用产品以及出价行为影响因素等内容。在捆绑定价方面,本文论述了捆绑定价的理论基础以及捆绑定价在互联网上的适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宜苗  
文章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为案例,分析他们在华扩张的总体进程,探讨他们在华成功扩张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由此得出指导本土零售企业进行跨区域扩张的几点启示性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发展涉农平台经济是当前农业产业组织转型与创新的重要方向,目前涉农平台主要有涉农电商平台、农业创新服务平台、新型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以及复合型平台等。通过涉农平台的专职交易服务有效整合资源,强化了市场机制,激发了小微农业主体活力。由涉农平台主导形成的农业产业生态圈,为现代要素进入农业和普通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提供了载体。因此,应将涉农平台作为新型农业服务主体进行重点支持。由于在临界规模、定价策略、盈利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发展涉农平台经济要注重甄选适宜主体、瞄准带动力强的平台业务、重视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创新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路  
在提供"隐性担保"之外,中国地方政府是否会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来通过融资平台扩张债务?这些措施会对地方债务规模和成本造成哪些影响?本文基于微观数据,针对地方政府在"城投债"发行前后对融资平台的多种(显性)"财务支持"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融资平台首次发行债券前,地方政府会显著增加对融资平台的注资(增资),以达到快速扩大其规模的目的;融资平台获得的土地资产规模显著增加,其中,可能包括地方政府的土地注入;地方政府会增加政府补贴数量,帮助融资平台达到债券发行的"门槛"要求;部分"财务支持"行为有助于"城投债"获得更高的外部信用评级,但对其发行利差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为分析地方债务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深入理解融资平台运作机制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具有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戴仁荣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虽有所复苏但仍不见明显好转。当前,亚太经济合作正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方向性选择。为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分享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红利,美国以TPP为抓手意图打造由其主导的亚太自贸区(FTAAP)。TPP的持续推演遵循着一国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以及国家亚太战略的综合考量这一逻辑规律。对于"剑指中国"的TPP,中国该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已是摆在我国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建武  
本文对银行规模扩张一般理论解释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均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本文提出,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着独持的行为逻辑,制度供给和市场需求中的规模偏好、资本约束缺失、市场定位偏离以及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是形成这一行为逻辑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