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7)
2023(12097)
2022(10722)
2021(10294)
2020(8524)
2019(20003)
2018(20077)
2017(38872)
2016(20952)
2015(23534)
2014(23470)
2013(23121)
2012(21157)
2011(18692)
2010(18636)
2009(16744)
2008(16038)
2007(13773)
2006(12056)
2005(10438)
作者
(58031)
(47786)
(47449)
(45278)
(30648)
(22967)
(21779)
(18753)
(18330)
(17042)
(16622)
(15925)
(15072)
(14823)
(14641)
(14390)
(14250)
(14243)
(13674)
(13616)
(11687)
(11556)
(11460)
(10965)
(10624)
(10616)
(10561)
(10559)
(9530)
(9455)
学科
(77192)
经济(77086)
管理(61121)
(56904)
(47742)
企业(47742)
方法(34500)
数学(29344)
数学方法(28942)
(22350)
(21421)
中国(20781)
业经(18805)
地方(17914)
(16850)
(16740)
农业(14877)
(14558)
贸易(14550)
理论(14115)
(14056)
(13892)
(13890)
银行(13860)
财务(13823)
财务管理(13783)
(13141)
(13042)
企业财务(12971)
技术(12776)
机构
大学(284778)
学院(283654)
管理(115851)
(107116)
经济(104485)
理学(100184)
理学院(99066)
管理学(97451)
管理学院(96938)
研究(91075)
中国(69915)
(61036)
科学(57160)
(51027)
(44753)
中心(42890)
(42169)
业大(41498)
(41104)
财经(40748)
研究所(40563)
(39004)
师范(38698)
北京(38693)
(37008)
(34303)
(33658)
农业(32775)
师范大学(31425)
经济学(30848)
基金
项目(197383)
科学(154918)
研究(147993)
基金(141854)
(122281)
国家(121208)
科学基金(104848)
社会(91024)
社会科(86003)
社会科学(85980)
(77172)
基金项目(76810)
自然(68482)
教育(67652)
自然科(66861)
自然科学(66849)
自然科学基金(65624)
(64791)
编号(62231)
资助(57258)
成果(50395)
重点(43394)
(43188)
课题(41860)
(41488)
(41125)
项目编号(38476)
创新(38163)
科研(37421)
教育部(37326)
期刊
(118602)
经济(118602)
研究(84586)
中国(52436)
学报(42237)
管理(41510)
科学(39305)
(38996)
(38506)
教育(34480)
大学(32139)
学学(29790)
农业(26908)
(25755)
金融(25755)
技术(24559)
业经(20600)
财经(18835)
经济研究(17603)
图书(17432)
(15950)
问题(15844)
理论(15131)
实践(14031)
(14031)
科技(13779)
(13236)
现代(13033)
资源(13008)
技术经济(12776)
共检索到412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京波  
平台自治在市场监管中具有双重作用,即其自身作为监管链条的关键一环发挥主动性,同时作为监管中介为公共部门的市场监管提供支持。在此种机制下,平台自治对监管政策构成了挑战。一方面平台自治有可能抑制创新;另一方面平台自治因其超前于监管政策的更新也会引发与现有监管政策的冲突。因此,对平台自治的监管路径需要思考,既要发挥平台自治的优越性,又要规制其限制竞争的行为。国家监管政策的着力点也需要相应调整,在监管政策上要从对平台用户的直接监管转向为平台制定自我监管的指导;同时需要规范平台技术,以技术监管促进监管目标的实现。面对平台经济的组织模式和技术在监管中日益深刻的作用,需要坚持“网络中立性”原则和平台规则透明度原则,实现监管政策与平台自治的协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鲁耀  陈洁琼  胡天禛  
"以地融资"的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资产化与资本化,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充当了重要角色,贯穿于土地的收储和出让、土地融资以及后续开发建设等各个环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具有"公""私"双重身份,从而使其能够实现公共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以及公权力的公司化运行,但也由此带来了国有土地资源的"释放效应"、行政权能的"放大效应"以及控权机制的"双重失灵"。"以地融资"模式下廉政风险、金融风险以及产业风险的有效防控,需要对融资平台公司双重身份予以厘清和规制。首先,以公权力而非组织载体作为规制对象;其次,要发展与实现国家所有权参与市场运作的"私法技术"相衔接的"公法技术";最后,要从完善地方治理结构的层面来予以防范与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骅  王勇  
平台经济监管的主要问题在于,平台经济中存在政府和平台企业两个监管主体,这与传统的监管架构不匹配,为此我们提出了"政府监管平台企业,平台企业监管市场"的双重监管体系。文章主要针对政府监管平台企业这一环节,探讨政府如何区别平台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平台企业施以不同侧重的监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镇   胡怡雯   叶邦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交通强国建设,而交通建设资金监管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交通建设资金监管水平,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交通建设资金具有需求量大、周期长、多元化等特点,需要多方协同监管。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介绍了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与某商业银行结合数字化技术手段共同研发的CBS平台,剖析该平台的主体协同、目标协同及信息协同功能,并针对交通建设资金监管在主体层面与流程层面遇到的困境,从资金预算管理端、资金控制管理端、资金考核管理端详细阐述如何利用该平台完成交通建设资金监管全方位立体式协同治理,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可为新时代交通资金监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国峰  
双边平台“二选一”行为对市场竞争的损害普遍存在,但其反垄断规制却一直效果欠佳,归根结底是忽视了双边平台与线上交易市场相互融合所产生的理论与实践上相关竞争失序、权益失衡的消极影响。双边平台不仅为平台企业提供线上交易服务内容,还是商家线上经营与竞争的虚拟市场空间,由此平台企业同时具有了服务者与市场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加之,平台因不能互联互通而具有独立性,高昂的转移成本产生了平台企业较强的锁定能力,多渠道模式则进一步削弱了平台企业间的可替代性,由此加强了平台企业的市场优势力量。因此,双边平台的“二选一”行为与传统排他性交易行为有着显著区别,具有更直接且更严重的排除或限制竞争效果,在双边平台“二选一”行为的规制过程中,既要解决反垄断法的适用难题,高效作出反垄断法规制模式的选择,亦要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排他性交易和反垄断规制理论的适用进行适当的解释、创新和突破,最终实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双边平台及其平台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规范平台企业经济主体的竞争规则,促进双边平台公正自由的竞争秩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雅龄  郭宏宇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猛发展,对监管的要求也日新月异。从功能角度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深入分析,沉淀资金、虚拟货币、平台商务和网络技术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本风险模块。建议设立以征信体系为轴心的"伞形"功能型柔性监管机制,切实作好在途沉淀资金的风险隔离,严格监管第三方支付工具的货币创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晓聪   和军   黄子龙  
实施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有利于规范平台经济市场秩序,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但不同类型平台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利润来源有所不同,其中价值创造型平台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赋能提升或创造商品价值获利,价值增值型平台是通过增加用户数量,从销售额中抽成并获取“租金”。因此,要基于分类视角,根据平台是否参与社会生产、创造商品的特性,制定差异化的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策略,在合规发展与科学监管之间寻找平衡点,保障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对于兼具价值创造型平台与价值增值型平台的功能,具有显著的多边性、闭合性与生态性特征的超级平台,应防止其对用户形成“锁定效应”,在公权执法与自我管理之间寻求平衡,并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开放数据、引入第三方数据比对系统等举措,实现公共数据的公开共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杨亮  
P2P平台作为新型的组织形式,其内涵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把资金的供求信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撮合,从而形成网上直接融资的创新模式。2013年以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飞速发展,诸多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大量问题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许多投资者权益严重受损。其中最核心问题是国内网贷平台尚无法可依,既无明确准入标准,也无健全监管体系。近日央行出台的《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已明确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因此P2P平台不仅有信息中介的属性,更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属性。P2P平台信息中介与金融中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对P2P平台必须实施金融企业监管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根据P2P平台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鹏程  王斌  
近年来,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监管制度缺失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完善股权众筹监管的必要性,比较分析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股权众筹监管的做法和经验,指出我国需要建立健全股权众筹平台监管制度体系,加强股权众筹平台的全程持续监管,同时,要建立股权众筹平台与投资资金隔离机制,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磊  
与传统企业定价相比,互联网平台企业定价更加倾向于基于直接网络效应的定价策略,且个性化定价特点比较突出。在具体实践中,平台企业与传统企业一样,也存在质价不相符、低价产品与售后服务相矛盾、缺乏统一规范定价等问题,同时还存在垄断定价不易认定等个性化问题。应坚持审慎包容的监管原则,注重发挥企业在平台企业定价监管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多主体参与的监督体系,不断完善互联网平台企业定价,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叶锦  
一、互联网互助平台发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3月末,全国有近百家互联网互助平台先后成立。大部分互助平台从事大病及意外互助,市场上规模较大的有e互助、康爱公社、壁虎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众托帮、夸克互助、17互助等8家,其会员人数总计达到7800万,吸收会员资金近10亿元。这些平台一般由科技公司发起建立且多接受了知名投资公司投资(见表1)。从客户角度看,加入平台十分简单,初始入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春华  孙思源  周新民  陈聪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网络订餐行业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然而由于食品生产商过度分散以及监管薄弱等问题的存在,网络订餐行业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本文以政府监管下的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监管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政府-平台-商家为基础的三方博弈演化模型,并通过演化仿真分析探讨了不同监管制度对平台和商家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外部监管不足时,商家缺乏自律经营动机;平台保证金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商家不自律经营行为;加大政府处罚力度和监管效率,可提高平台参与监管的积极性以及商家自律经营的动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丽萍  万校基  
研究政府与网贷平台间博弈关系,通过在支付矩阵中引入公众满意度、平台信誉和政府奖励等条件时发现:政府期望收益与网贷平台诚信规范经营成正相关,而网贷平台期望收益与政府监管力度成负相关;同时,平台信誉的引入可以缓解政府对网贷平台的监管,从而降低政府监管成本。针对引入政府奖励后可能产生的悖论情形,通过进一步考察两个实力相当网贷平台间的重复博弈关系时发现:当政府奖励超过收益损失两倍时,两平台均倾向于诚信规范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