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6)
- 2023(10860)
- 2022(8993)
- 2021(8038)
- 2020(6577)
- 2019(14705)
- 2018(14344)
- 2017(27066)
- 2016(14337)
- 2015(16008)
- 2014(15805)
- 2013(15558)
- 2012(14637)
- 2011(13572)
- 2010(13754)
- 2009(13106)
- 2008(12594)
- 2007(11541)
- 2006(10660)
- 2005(10002)
- 学科
- 济(78006)
- 经济(77904)
- 管理(47067)
- 业(38623)
- 企(32576)
- 企业(32576)
- 方法(23742)
- 数学(20372)
- 数学方法(20190)
- 地方(18979)
- 中国(17726)
- 财(17313)
- 制(17004)
- 业经(16642)
- 农(16345)
- 学(14835)
- 地方经济(12933)
- 体(12663)
- 融(11359)
- 金融(11356)
- 环境(11287)
- 银(11054)
- 银行(11028)
- 农业(10988)
- 行(10606)
- 贸(10341)
- 贸易(10332)
- 易(9922)
- 体制(9639)
- 务(9606)
- 机构
- 大学(216544)
- 学院(215777)
- 济(99035)
- 经济(97134)
- 研究(79802)
- 管理(78275)
- 理学(66541)
- 理学院(65779)
- 管理学(64802)
- 管理学院(64394)
- 中国(60105)
- 财(47066)
- 科学(45800)
- 京(45203)
- 所(40670)
- 研究所(36401)
- 财经(36222)
- 农(35463)
- 中心(35213)
- 江(34397)
- 经(32695)
- 经济学(31990)
- 业大(29854)
- 院(28841)
- 北京(28556)
- 经济学院(28226)
- 农业(27571)
- 财经大学(26692)
- 范(26368)
- 州(26283)
- 基金
- 项目(139108)
- 科学(109900)
- 基金(101868)
- 研究(101563)
- 家(89331)
- 国家(88598)
- 科学基金(75326)
- 社会(67419)
- 社会科(63834)
- 社会科学(63818)
- 省(53921)
- 基金项目(52773)
- 自然(47008)
- 教育(46265)
- 自然科(45896)
- 自然科学(45878)
- 划(45329)
- 自然科学基金(45078)
- 资助(41395)
- 编号(39387)
- 成果(33115)
- 重点(32070)
- 部(31316)
- 发(31159)
- 制(30698)
- 创(29076)
- 课题(28617)
- 国家社会(28597)
- 创新(27364)
- 教育部(27177)
- 期刊
- 济(121983)
- 经济(121983)
- 研究(70362)
- 中国(47222)
- 财(37402)
- 学报(34094)
- 管理(33477)
- 农(33423)
- 科学(31547)
- 大学(26652)
- 学学(25470)
- 融(22274)
- 金融(22274)
- 农业(22022)
- 教育(20816)
- 经济研究(20467)
- 财经(19864)
- 技术(18905)
- 业经(17384)
- 经(17243)
- 问题(15054)
- 贸(11658)
- 技术经济(11562)
- 世界(11124)
- 业(10660)
- 国际(10316)
- 版(9989)
- 现代(9696)
- 经济问题(9527)
- 经济管理(9394)
共检索到342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兰江华
平台利用“市场交易中介”和“零售商”的双重身份实施自我优待行为在各法域受到高度关注,当前对于是否禁止该行为存在争议,亟需厘清其规制边界。平台自我优待既有可能是为了创造不当竞争优势,也有可能是为了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不能仅凭不利于竞争对手而认定自我优待违法。考虑到实践中多数自我优待行为不会严重限制竞争,且市场存在自我纠正的可能性,应当确立以引导为主、反垄断规制为辅的原则,在保护平台经营自主权和促进公平竞争秩序之间寻找平衡点。具体而言,应当优先通过提高透明度、规范数据利用、加强合规治理等方式引导平台自我优待向善发展,降低其损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也要注重对潜在垄断行为的规制。在行为违法性的认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结构、排斥意图、行为对下游市场竞争的限制程度等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房佃辉
从行为表现看,平台自我优待行为可分为三类:通过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交易设置障碍的行为,通过不正当手段对用户进行诱导的行为以及不对等的资源共享行为。从既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类型出发,差别待遇的规制路径更为合适,但面临“交易相对人”和“条件相同”这两个条件难以满足的挑战,可以通过调适解决:一方面,限定“单一经济实体原则”的适用范围,将自营卖家视为交易相对人;另一方面,在实质层面从平台对自营卖家和其他卖家是否存在歧视待遇进行考察,不应对“条件相同”进行过度要求。对于既有滥用行为类型不能涵盖的优待行为,可以通过兜底条款进行规制。在违法性认定方面,应当从竞争优势的来源、反竞争的效果评价以及正当理由的抗辩等三方面,综合对其判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秀蕾
完善垄断行为的认定是平衡加强反垄断规制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以美国亚马逊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亚马逊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平台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扩张,并逐渐占据垄断地位。研究发现:亚马逊规模化发展、多行业布局的发展模式具有数字经济平台扩张的典型性,跨市场业务的整合使得亚马逊能够以潜在的反竞争方式利用跨部门优势,其作为在线销售平台和零售商的双重身份使其"自我优待"行为存在较高的垄断风险。亚马逊的"自我优待"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实时汇总和合并第三方卖家数据,前期数据基础固化先发优势,网络效应增强平台吸引力,规模经济促进创新并增加转换成本。反思亚马逊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应立足本国实践,针对数字经济平台的"自我优待"行为进行适当规制,一是在适用现有滥用市场地位的规制方法时,应扩大数字经济市场的认定范围;二是要细化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标准,量化点击率、用户习惯等因素的标准以合理认定市场支配地位;三是谨慎认定"自我优待"行为构成垄断,以资产剥离作为规制的底线,重视对平台企业的跨市场活动的规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单单
平台自我优待行为自产生之初就陷入理论争议之中,但随着欧盟针对谷歌的调查处罚和美欧近期的立法,相关争论已经逐渐明晰,专门立法的推出在国际上也属于大势所趋。对欧美自我优待行为立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美欧的法案均采取以数额门槛代替相关市场界定和支配地位认定的路径,并以竞争行为模式分析吸收竞争效果评估。但由此反映出的是:美国以"自我革命"为监管价值观,欧盟则采取"防守反击"的监管理念,美欧之间相似规则背后的理念差异,将导致国际监管的冲突与协调,这也是我国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的历史机遇。我国应落实中央会议和文件精神,完善我国平台经济监管的价值理念与制度,平台经济企业既要积极主动拥抱监管,更要不断加强自律与合规,遵循市场和行业的本质,处理好与竞争对手、商业合作伙伴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公平竞争和开放共享的商业生态,从根本上消灭违法自我优待行为产生的环境。
关键词:
平台经济 自我优待 反垄断规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万为众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平台垄断成为近年来反垄断执法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平台经济因为其特殊的双边市场机制和服务免费的特点,其反垄断规制在传统的SSNIP执法模式下遭遇困境。竞争政策是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规制垄断的同时必须兼顾保护经济模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设计/方法】首先讨论平台垄断的竞争政策发展现状,从数据对创新影响的实证经济研究中找到平台垄断对经济影响的经验线索,再采用熊彼特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对平台垄断的市场结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发现】垄断平台投资过度集中于对数据中专用性知识的挖掘,而使投资结构不合理,进而破坏了平台经济的规模经济效果。从国内外平台垄断规制研究研究成果中总结出理论依据,对平台垄断的竞争政策规制提出政策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宏舟
关于产业集群经济效果的研究重点经历了由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代理成本这些静态的效率性向以创新为代表的动态效率性转变的过程;同时作为解释效率性的说明变量也在从在库成本、运输成本等经济要素向道德规范、认知模式、社会资本等制度要素转移。从逻辑关系来看,关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学派,即要素论学派、模型论学派和动态论学派,动态论学派代表了有关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的最前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经济效果 形成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姚宜君 陈永国
电商平台自我优待行为是由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电商平台实施的,借助其所具有的数据、算法、流量等垄断优势,通过平台市场的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和自然垄断属性加持,以多行业布局为起点,投入品封锁为表现形式的行为,旨在将整合实体于平台市场具有的竞争优势向下游市场传递。平台具有的企业—市场二重性使电商平台拥有实施行为和实现目标的控制力,加剧了对平台内经营者权益、消费者福利和市场竞争的损害。应当将电商平台的自我优待视为垄断行为,对以搜索降级为代表的投入品封锁适用《反垄断法》的差别对待和限定交易条款;对数据垄断行为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侵犯商业秘密与一般规则条款。同时,应引入政府对算法歧视和数据垄断的事前技术监督,减轻自我优待对市场竞争的破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姚宜君 陈永国
电商平台自我优待行为是由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电商平台实施的,借助其所具有的数据、算法、流量等垄断优势,通过平台市场的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和自然垄断属性加持,以多行业布局为起点,投入品封锁为表现形式的行为,旨在将整合实体于平台市场具有的竞争优势向下游市场传递。平台具有的企业—市场二重性使电商平台拥有实施行为和实现目标的控制力,加剧了对平台内经营者权益、消费者福利和市场竞争的损害。应当将电商平台的自我优待视为垄断行为,对以搜索降级为代表的投入品封锁适用《反垄断法》的差别对待和限定交易条款;对数据垄断行为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侵犯商业秘密与一般规则条款。同时,应引入政府对算法歧视和数据垄断的事前技术监督,减轻自我优待对市场竞争的破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宇 束容与
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平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平台经济数字化驱动、中心化治理与生态化发展的三大特点,使其能够通过供需协同和要素协同这两大核心机制来推动有效治理,实现产业链主体的赋能培育、结构的优化平衡以及治理的高效有序。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平台经济主要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以及新兴产业建链来发挥作用。平台经济更好地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两点:在对平台企业的监管思路上,注意发展和规范的平衡;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引导平台发挥好“链主”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廖宇航 黑启明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的城市公立补偿机制改革的经济效果,为取消药品加成后财政差异化补偿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南省海口市24家城市公立医院作为样本,通过调取各医院的财务报表对改革前后的公立医院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改革前后的公立医院收入、支出结构的财务分析方法。结果:⑴政府财政补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的业务收入仍是维持其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⑵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并未起到优化医疗费用结构的杠杆作用,医生通过诱导需求等方式影响供给数量,弱化了价格的调整作用。⑶样本医院年收入增长速度放缓,虽然药占比降低,但药品收入仍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检查、化验费用比重呈现上升态势;挂号、诊察和护理等体现劳务和技术价值的比重偏低。结论:⑴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补偿效率。⑵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全面提升医疗保险补偿绩效。⑶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为劳务和技术服务提供补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长庆
在各种技术经济或财务会计杂志里,在技术经济学的专著里,常有经济效果和技术经济效果的名词出现;就是在同一本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专著里,也同样有这两个名词出现。究竟这两个名词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概念?是分清楚好还是不分清楚好?作者是工程技术人员,在探讨技术工作如何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服务时,觉得这两个名词是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蓓
我国社会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变,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我国原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建构的反垄断法基础理论及竞争规则提出新的挑战。区别于传统实体企业形态,数字平台以数据、算法、规则等为依托进行线上交易,具有双边市场性、动态发展、高度市场集中、垄断隐蔽性和强制性等特征,这使得数字平台在适用传统反垄断分析工具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局愈加明显。为此,应结合平台特点分析相关市场、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等传统反垄断规则的适用局限,重新审视反垄断法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基本价值导向,对反垄断规则进行必要调适,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跃洲 顾雨辰
梳理平台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福利影响机制,区分为“福利提升效应”和“福利分配效应”,并对应于互联网外卖平台不同阶段的福利变化。借助对入驻MT外卖平台200多万商户开展在线问卷调查所回收的9132份有效问卷,综合其他渠道宏微观数据,构造希克斯补偿支出函数,并拟合出含佣金的外卖平台供求曲线作为分析各主体福利变化的框架,从实证层面测算垂直领域代表性平台中各主体可货币度量的福利变化,并以此印证平台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及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1)互联网外卖平台通过提供数字化服务促进了商户营业流水和利润率的提升;(2)与传统线下餐饮相比,在交易额相同的情况下,互联网外卖中的消费者福利提升约27.79%,商户净利率和毛利率分别提高约1.5%和6.5%,平台及入驻骑手也获得可观收益;(3)从2020年互联网外卖的社会福利分配情况来看,消费者占据最大份额的社会福利,骑手和商户次之,平台收益最小;(4)当前,互联网外卖领域的福利分配状况更接近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情景,这与外卖平台尚处在补贴发展的阶段以及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有关,也间接印证了平台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福利变化机制。社会各界应客观看待平台经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基于科学测算做出判断;监管部门应秉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理念,顺应互联网平台发展规律分类实施监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松涛
目前,国内对制造业的技术外溢的经济效果研究还很少。本文试探性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外溢的经济效果进行计量分析,即主要从自主研发技术知识存量和同化外溢技术知识存量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制造业的研究开发投入现状和技术同化能力,以及各个产业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情况,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外溢 经济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剌森
平台经济领域中的算法定价可能同时带来定价效率与共谋的风险,需要思考如何在反垄断法中构建算法协同行为的治理机制。首先,在认定算法协同行为时,需要考量意思联络、一致行为与经营者是否拥有合理解释等构成要件。算法的使用扩展了意思联络和一致行为的表现形式。其次,在算法协同行为的治理方面,有必要明确监管原则,加强平台自治和平台责任。将结构性监管与行为性执法相协调,一方面提高算法透明度,降低市场进入障碍;另一方面在执法中引入大数据技术进行价格监测并扩展执法机构的查阅、复制权。
关键词:
算法协同行为 垄断协议 平台经济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