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3)
- 2023(5665)
- 2022(4801)
- 2021(4303)
- 2019(8334)
- 2018(8382)
- 2017(17551)
- 2016(8763)
- 2015(10288)
- 2014(10428)
- 2013(10785)
- 2012(10553)
- 2011(9994)
- 2010(10360)
- 2009(10063)
- 2008(9766)
- 2007(9022)
- 2006(8771)
- 2005(8393)
- 2004(7467)
- 学科
- 济(63803)
- 经济(63760)
- 管理(22742)
- 方法(19799)
- 业(19027)
- 数学(18078)
- 数学方法(18016)
- 银(16555)
- 银行(16553)
- 中国(16334)
- 地方(15952)
- 行(15660)
- 制(15614)
- 企(13924)
- 企业(13924)
- 地方经济(11989)
- 融(11671)
- 金融(11671)
- 农(10557)
- 业经(10378)
- 财(9362)
- 贸(9356)
- 贸易(9345)
- 度(9166)
- 制度(9165)
- 学(9091)
- 易(8997)
- 体(8466)
- 业务(8161)
- 环境(7257)
- 机构
- 大学(143654)
- 学院(141927)
- 济(76106)
- 经济(74689)
- 研究(52448)
- 管理(51015)
- 中国(47397)
- 理学(41906)
- 理学院(41434)
- 管理学(41048)
- 管理学院(40748)
- 财(36640)
- 京(30264)
- 财经(28326)
- 所(26569)
- 科学(26160)
- 经济学(26003)
- 经(25485)
- 中心(23390)
- 研究所(23325)
- 经济学院(23174)
- 江(21906)
- 财经大学(20898)
- 银(20651)
- 北京(20199)
- 银行(19908)
- 行(18697)
- 农(18480)
- 州(17874)
- 院(17767)
- 基金
- 项目(76629)
- 科学(59814)
- 研究(58806)
- 基金(56023)
- 家(46862)
- 国家(46527)
- 社会(39948)
- 科学基金(39212)
- 社会科(37982)
- 社会科学(37972)
- 基金项目(28610)
- 省(28086)
- 教育(25904)
- 资助(24139)
- 编号(23166)
- 划(23118)
- 自然(21753)
- 自然科(21175)
- 自然科学(21167)
- 自然科学基金(20766)
- 成果(19982)
- 发(18185)
- 部(18054)
- 国家社会(17101)
- 重点(17031)
- 课题(16178)
- 教育部(16071)
- 济(16023)
- 经济(15877)
- 人文(15672)
共检索到244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杰长 杨昊雯
经过近两年的专项治理,我国平台经济已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离不开平台经济的有力支撑,平台企业大显身手正当时。当前,我国消费互联网平台趋于饱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潜力正逐步释放,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平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兴数字就业岗位不断被创造出来,吸纳了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平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作用日益凸显,实体中小企业可以“借船出海”,通过跨境平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平台企业还可以直接“走出去”将中国成功模式引入海外市场,带动国内产业向外延伸,提高全球化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未来,对平台企业要坚持支持发展与监管常态化并重,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和国际竞争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引领发展 创造就业 国际竞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建华
在小微企业融资、县域经济发展等重点难点问题上精准发力,同时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创新,着力提升金融功能,助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北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大的省份。一年多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全力落实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金融政策,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在金融力量助推下,2020年,湖北省GDP恢复到上年的95.6%;2021年上半年,全省GDP比上年同期增长28.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4.5%,进出口总额增长46.9%。湖北省经济从"按下暂停"到"重启恢复"再到"加快全面恢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杏梅
非公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非公经济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贵港市对非公经济发展作了积极探索,也取了一些成效,但非公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新旧动能转换慢、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要促进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技术创新为重点,整合各方资源要素实现非公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非公经济 行稳致远 新时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月友 马立军 潘三毛
中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如何快速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中国服务业遭遇的三重困境和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两者的关系,提出将服务业作为中国推动经济恢复的主要抓手,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此,建议解放思想,纠正服务业歧视;依托数字技术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以提升效率;坚持从生产端推进共同富裕;切实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措并举重振服务业,撑起中国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作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正确把握调控方向、力度和节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芳
投资主导、出口导向引领中国经济实现了35年高速增长,创造了总量全球第二的大国发展奇迹。然而,长期消费"短板"的发展模式,不仅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不均衡、不协调问题突出。而且,在异常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和日益强化的国内资源环境约束下难以为继。所以,走向消费主导的战略转型,既是推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均衡增长的重要保证,也是找寻"黄金平衡点",实现自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正>2023年,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我国经济发展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微观基础深度修复,进而重回正常运行轨道。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下的经济复苏,此次复苏是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冲击后的复苏,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层次房地产调整下的复苏,是在全球外部环境极为复杂背景下的复苏,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显化和矛盾集中爆发的严峻形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为做好金融调控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人民银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一方面做好货币政策调控,尤其是注重根据形势变化相机抉择,加强预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为做好金融调控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人民银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一方面做好货币政策调控,尤其是注重根据形势变化相机抉择,加强预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志勇
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选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4年的“两会笔谈系列”。自2014年以来,北大经济学院的专家学者每年都结合专业所长,围绕两会热点,根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畅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为国家经济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目前,北大经济学院“两会笔谈”学术品牌活动已经成为研究两会经济热点、分析国民经济现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的重要思想阵地,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本期刊发的文章包括4篇时评文章和1篇观点集萃。在时评文章中,包括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等在内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科技创新、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等问题阐述了他们的精彩观点。今后本刊将继续关注和刊载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家学者的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2020年,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启。2020年,也是国家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年,是我国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有目标、有压力、有挑战。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定调全年经济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经济增长将会如何,成为岁末年初各方关注的焦点。本刊对刘世锦的采访,就从2020年的经济增长开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2009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最显著特征是持续高强度减税增支,2019年预算报告显示减税增支再加力。从减税角度看,2019年是近年来减税规模最大的年份,减税额将突破1.5万亿元,相当于2013—2018年6年减税总额的35%,占2019年税收总额比重9%左右。从增支角度看,一般公共预算赤字额为改革以来最大额,达2.76万亿元,赤字率为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3.5万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6.5%,比2013年增长67.8%。2019年,赤字占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分别为19.6%、9%。增支还体现在专项债规模放大上,2019年达到2.15万亿元,比2018年跳增59%,增加80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中央要求各省市加大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力度,充分释放市场、社会活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无论是"行稳",让经济不滑出下限,还是"致远",将经济调整到提质增效的新轨道,关键都在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弘杰 张朝登
3月6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宁吉喆、连维良共同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首场记者会,围绕"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就宏观经济形势、吸引外资、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消费、养老育
关键词:
何立峰 连维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