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6)
- 2023(11663)
- 2022(9116)
- 2021(7916)
- 2020(6488)
- 2019(14168)
- 2018(13956)
- 2017(26545)
- 2016(14025)
- 2015(15809)
- 2014(15980)
- 2013(15337)
- 2012(14079)
- 2011(12977)
- 2010(13415)
- 2009(12775)
- 2008(11279)
- 2007(10429)
- 2006(9748)
- 2005(9151)
- 学科
- 济(78867)
- 经济(78791)
- 管理(37057)
- 业(34017)
- 中国(27262)
- 融(26524)
- 金融(26517)
- 企(26156)
- 企业(26156)
- 银(24115)
- 银行(24095)
- 行(23420)
- 地方(22887)
- 方法(22615)
- 数学(19967)
- 数学方法(19863)
- 农(17978)
- 业经(17290)
- 财(16426)
- 制(16412)
- 学(14613)
- 地方经济(13267)
- 农业(12912)
- 体(12532)
- 中国金融(11294)
- 产业(10935)
- 发(10596)
- 理论(10387)
- 贸(9739)
- 贸易(9726)
- 机构
- 学院(202487)
- 大学(200410)
- 济(95674)
- 经济(93743)
- 研究(75032)
- 管理(69780)
- 中国(63044)
- 理学(58396)
- 理学院(57765)
- 管理学(56748)
- 管理学院(56389)
- 财(44131)
- 科学(42148)
- 京(41980)
- 所(37889)
- 中心(35496)
- 财经(34465)
- 研究所(34096)
- 农(33057)
- 经济学(32468)
- 江(31841)
- 经(31159)
- 经济学院(28993)
- 北京(26705)
- 院(26676)
- 业大(26652)
- 州(25677)
- 农业(25523)
- 范(25520)
- 财经大学(25375)
- 基金
- 项目(128009)
- 科学(100176)
- 研究(95810)
- 基金(91858)
- 家(79482)
- 国家(78820)
- 科学基金(67046)
- 社会(63544)
- 社会科(60299)
- 社会科学(60284)
- 省(51016)
- 基金项目(47022)
- 教育(42610)
- 划(41248)
- 自然(39256)
- 自然科(38357)
- 自然科学(38342)
- 编号(38204)
- 自然科学基金(37641)
- 资助(37506)
- 成果(31683)
- 发(30094)
- 重点(29367)
- 课题(27607)
- 国家社会(27490)
- 部(27410)
- 创(26405)
- 发展(25116)
- 创新(24896)
- 展(24770)
共检索到329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喜和 白晶
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向大型“平台+金融”综合体的跨界转化,即平台经济金融化,深刻影响着中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模式。基于2014—2020年中国平台经济金融化的数据以及自媒体爬虫数据等,分析平台经济金融化与居民杠杆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媒体报道在两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金融化对居民杠杆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区域结构看,对居民杠杆率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较弱;对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媒体报道和导向越正面,平台经济金融化对居民杠杆率的调节效应越大;平台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越快,媒体关注度越高,居民接受平台企业借贷服务的行为越频繁。基于上述结论,建议构建“平台+金融”综合体的“系统重要性”监管框架,对不合规的新闻媒体加大追责力度,有效引导新闻媒体更好地履行信息披露职责和监督职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培功
与社会对媒体客观、中立报道的预期不同,在现实世界中,媒体报道往往是有偏的。通过影响受众的信息结构和信念分布,媒体报道偏差能够影响社会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与行为,进而在宏观层面上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本文从媒体报道偏差的动因、媒体报道偏差程度的计量、媒体报道偏差的经济后果以及如何缓解媒体报道偏差四个纬度,系统归纳、梳理和评价了有关媒体报道偏差领域的最新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内关于媒体报道偏差领域未来需要研究及可能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媒体 报道偏差 传媒经济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建勇 葛少静 赵经纬
本文基于国内上市公司近六年主流媒体报道的经验数据,对媒体报道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尤其是正面报道数量越多,投资行为越被关注,越会导致管理层过度自信,或由于投资者情绪高涨,会增强企业的投资程度,引发过度投资或者缓解投资不足;而负面报道对企业投资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媒体报道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楸 郑建明
首次将媒体公信力引入媒体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媒体报道、媒体公信力对融资约束的影响。论文以资本成本为切入点考察融资约束问题,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数量与资本成本负相关,正面报道能降低资本成本,负面报道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官方媒体和新闻转载量的增加,企业资本成本下降,报道中含有不明来源的消息会提高企业资本成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信力的提升能强化正面报道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文章丰富了媒体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为监管部门、媒体和投资者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媒体 公信力 资本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熊艳 李常青 魏志华
本文首次基于信息不对称与行为金融的双重视角,系统考察了媒体报道数量及倾向性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报道能够降低询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机构投资者的整体报价水平朝内在价值趋近,提高了一级市场定价效率;媒体报道也会加剧二级市场投资者非理性程度,增加首日换手率,降低二级市场定价效率;媒体报道在主板市场信息效应最强,在创业板市场情绪效应最强;媒体报道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随询价机制的完善而增强。因此,为使媒体在IPO市场中发挥有效的非正式制度角色,既要为媒体提供良好的报道环境,同时也应尽量减少媒体渲染情绪引发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贾翔夫 廖闻亭
本文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化对杠杆率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测度杠杆率水平,基于8个经济部门的24个相关因子抽取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利用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构建杠杆率、金融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研究杠杆率和金融化的溢出效应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2004—2019年季度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化程度的提升对宏观杠杆率产生正向冲击,对微观杠杆率产生负向冲击,且冲击在2008年后快速减小;宏观杠杆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负向冲击,而在2008年后转为正向且冲击逐渐增大,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与宏观杠杆率相反。这些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差异化影响,可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邵志浩 才国伟
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功能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的上升和媒体正面报道倾向的增强均能够扩大企业的股权融资规模和债权融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和媒体正面报道倾向对外部融资总量产生正向作用,且媒体正面报道倾向对股权融资的影响大于债权融资;媒体关注度的提高和媒体正面报道倾向的增强同时具有企业外部融资规模增加的助推效应和外部融资规模减少的缓解效应;媒体的正面报道越多,企业的外部融资规模越大;负面报道越多,企业的外部融资规模越小;另外,媒体报道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具有递减的中长期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媒体报道的信息中介理论,而且为资本市场的媒体治理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建明 夏楸
本文以2006~2011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报道对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报道数和正面报道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负面报道加剧了融资约束;媒体与投资效率方面,总报道和正面报道会缓解投资不足,并加剧过度投资,而负面报道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媒体 融资约束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歆 左燕
信息不对称是引起融资约束的主要根源,而审计意见与媒体报道能缓解信息不对称。本文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媒体报道、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意见能缓解融资约束;媒体报道次数的增加在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强化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会加剧融资约束的负面报道次数的增加,则会弱化标准无保留意见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审计意见 媒体报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胡新玉 刘文溪 张肖飞
本文以200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媒体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及不同市场化进程下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在控制媒体报道与高管薪酬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媒体正面报道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水平;媒体负面报道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水平且在国有公司中该作用更加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薪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市场化进程与媒体报道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立力
以2007-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适度性角度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探讨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效应以及企业异质性的非对称特征。研究发现,金融化适度性与企业杠杆率调整速度显著负相关;区分适度性状态后发现,企业过度金融化对杠杆率调整速度产生抑制作用,而企业未过度金融化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偏向性产业政策,会削弱金融化适度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负向影响,政策效应在过度金融化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上述影响在非国有和过度负债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过度金融化是导致高杠杆率及"去杠杆"进程缓慢的重要诱因,宏观层面保持政策松紧适度有利于抑制"脱实向虚"和推进结构性去杠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志浩 才国伟
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法制社会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媒体报道是否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本文通过手工搜集和整理2000—2012年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提出并检验了有关媒体报道倾向的"产权偏好"假说。结果表明,在这段时期内,国有企业的媒体正面报道倾向显著高于其他企业,媒体报道确实存在着产权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产权偏好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更多的正面报道,而负面报道的数量与非国有企业没有明显差异。另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解决媒体报道的产权偏好问题。这些发现丰富了有关媒体报道倾向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对转型国家的媒体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媒体报道 产权偏好 倾向性 市场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歆 郑焱
审计和媒体报道是上市公司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和外部监督治理机制,能够让投资者获取更多企业资讯,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代理成本,有效地改善公司治理。以我国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意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将媒体报道根据态度划分为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分析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正面媒体报道均能够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而负面媒体报道则会导致公司价值下降;进一步研究审计意见与媒体报道的交互作用,发现正面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与公司价值起正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而负面媒体报道则显著地负向调节审计意见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俐
本文选择2011~2014年度中央部门为观测样本,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中央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媒体报道能够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包括正面新闻报道、中性新闻报道和负面新闻报道;(2)中性新闻报道对信息披露的提升作用容易受到政府审计的调节作用,即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需要政府审计的介入才能发挥作用。
关键词:
媒体报道 预决算公开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黎 马永强 夏晓兰
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纸上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检验了媒体报道对企业信贷资源获取的影响,发现媒体报道缓解了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信贷市场中发挥了积极的"信息中介"作用。基于不同视角,本文发现,负面报道越多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少,非负面报道越多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多;媒体报道在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中介"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担保贷款中;在使用网络媒体检验媒体报道对信贷资源获取的影响后发现,本文的基本结论不变。本文不仅拓展了媒体治理领域的研究,也为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在信贷市场充分发挥媒体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