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7)
- 2023(6881)
- 2022(5682)
- 2021(5082)
- 2020(4395)
- 2019(9837)
- 2018(9812)
- 2017(18702)
- 2016(9785)
- 2015(10917)
- 2014(10876)
- 2013(10975)
- 2012(10470)
- 2011(9858)
- 2010(10376)
- 2009(9712)
- 2008(9494)
- 2007(8696)
- 2006(8053)
- 2005(7522)
- 学科
- 济(63717)
- 经济(63663)
- 管理(27404)
- 业(25220)
- 方法(20122)
- 企(19264)
- 企业(19264)
- 数学(17816)
- 数学方法(17659)
- 地方(16256)
- 中国(14949)
- 制(12596)
- 银(12466)
- 银行(12453)
- 行(11973)
- 融(11947)
- 金融(11946)
- 地方经济(11903)
- 学(11403)
- 业经(11273)
- 险(10854)
- 保险(10763)
- 财(10758)
- 农(9721)
- 体(8894)
- 贸(7857)
- 贸易(7851)
- 易(7482)
- 经济学(7140)
- 环境(7068)
- 机构
- 大学(152089)
- 学院(149928)
- 济(73090)
- 经济(71710)
- 研究(55166)
- 管理(54807)
- 中国(47143)
- 理学(45554)
- 理学院(44992)
- 管理学(44274)
- 管理学院(43982)
- 财(35639)
- 京(31475)
- 科学(30918)
- 所(28316)
- 财经(27703)
- 研究所(25412)
- 经(25104)
- 中心(25035)
- 经济学(24481)
- 江(23556)
- 经济学院(21683)
- 农(21051)
- 财经大学(20659)
- 北京(20351)
- 院(19324)
- 州(18428)
- 范(18298)
- 师范(18109)
- 业大(18004)
- 基金
- 项目(91586)
- 科学(72518)
- 基金(68402)
- 研究(66012)
- 家(59199)
- 国家(58770)
- 科学基金(50277)
- 社会(44877)
- 社会科(42466)
- 社会科学(42454)
- 基金项目(35291)
- 省(33723)
- 自然(31342)
- 自然科(30629)
- 自然科学(30618)
- 自然科学基金(30094)
- 教育(29071)
- 资助(28844)
- 划(28589)
- 编号(24728)
- 成果(20987)
- 重点(20804)
- 部(20796)
- 发(19976)
- 国家社会(19250)
- 教育部(18188)
- 创(18077)
- 课题(17592)
- 人文(17479)
- 大学(17249)
共检索到244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卓越 王玉喜
新时代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工业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网约车是平台经济的典型表征,它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匹配供需信息与资源,使出行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但这种新的消费服务模式在国内市场的运营机制尚不完善,相应监管办法和监管手段还不完备,市场中存在诸多风险。平台经济理论认为,网约车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事前信息不对称、事中利益冲突和事后不可验证等问题,可能会使消费者面临信息传递失真、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风险。强化网约车市场风险监管,应在建立"政府+平台"二元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真实信息显示与识别机制、协调交易主体间利益关系、加强服务过程的实时监控,以破解信息传递失真难题、消除道德风险、削弱机会主义倾向。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网约车 风险监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山惠
传统出租车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居民出行需求多样化对城市交通提出新的挑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约车通过全新的平台为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而网约车发展无序,监管紊乱使城市交通管理复杂化。各地管理细则的出台规范市场的同时却逐渐使网约车褪去共享经济的本质。监管部门与网约车平台只有合力改革监管制度,切实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和网约车驾驶员合法权益,才能促进共享交通良性发展。
关键词:
共享交通 网约车 监管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超
本文探讨数字货币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风险,提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风险共性是身份重叠,而身份重叠的问题源于资金端、资产端和中介机构的角色职能不清。强管制型的监管模式无法有效遏制交易平台风险,自律型监管是平衡政府、平台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协调的最优方案。自律型监管需构建交易平台中介机构的基础业务监管规则、资金端的投资者保护监管规则和资产端的信息披露监管规则。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付淑换 石岿然
采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保险公司与网约车平台之间的博弈演化过程,分析了在保险公司监督下,网约车平台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了静态惩罚机制和动态惩罚机制下网约车平台与保险公司博弈的均衡策略。研究发现,保险公司的惩罚性保费可以促使网约车平台的策略选择发生改变。在静态惩罚机制下,网约车平台和保险公司的策略选择呈周期波动模式,不能收敛;在动态惩罚机制下,网约车平台和保险公司的博弈呈现螺旋收敛的演化轨迹,且收敛的均衡点不随策略选择的初始概率不同而改变。研究结论明确了保险在网约车行业管理中的社会监督职能,并为保险公司保费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网约车平台 保险监督 动态惩罚 演化博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兰王盛 慎劼
一、P2P网络融资风险分析作为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P2P网贷自2013年以来,发展异常火爆,但由于目前尚处于监管真空期,P2P网贷的风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近一年大量平台的倒闭为这个新生行业敲响了风险的警钟。P2P网络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非法集资风险分析一是庞氏骗局。P2P经营者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的募集资金,将短期内募集的大量资金用于自身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善明
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问题随着平台经济的兴起而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如何有效规制平台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平台经济领域确实涌现了诸如“二选一”“大数据杀熟”“封禁”“自我优待”等行为,但究其本质来说与既有反垄断法调整的垄断行为并无二致,可通过法律解释操作机制将具体个案涵摄于相应的条文规范之中。然而,这其中仍面临不少挑战,对平台经济的认知、对现行反垄断规则的解释以及经济分析的应用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反垄断监管的效果。因此,优化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规则和机制确有必要,但首先应对平台经济开展市场竞争状况评估,明确平台经济领域竞争状况和垄断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修法为契机明确国家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的态度并以指南或部门规章等形式完善相应的监管规则,充分发挥经济分析的积极作用,以切实提高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反垄断监管 竞争损害 经济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骅 王勇
网约车是平台经济下的产物,如果仍沿袭传统经济中"驾驭"市场的监管思路必有诸多不适。网约车行业应有与之相匹配的新监管框架,即"政府监管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平台监管市场"的双重监管体系。该架构将平台企业视为监管者纳入体系,充分发挥平台企业的作用与优势,在市场的监管上与政府相互配合,政府与平台企业也能够划清监管界限,二者相互取长补短。以双重监管为基础,分析了网约车政策的影响与实施效果,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应当纠正监管错位,放权平台企业;改良网约车市场的监管模式,完善平台企业的连带责任制度;谨防黑车"抬头",影响地区安全;保持市场竞争,避免牌照垄断。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技术的支持下,一种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贷业务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个人消费金融融合发展的代表性产物。由于目前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存在监管"盲区",导致出现"隐形"高利率和逾期高罚金、信用违约风险高、信息披露不规范、暴力非法催债等问题。本文对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问题,并在借鉴发达国家"发薪日"贷款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互联网现金贷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德旭 王进成
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渠道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目前可按照现有的制度框架对网络金融平台进行监管,同时要逐步完善制度设计,针对网络借贷平台制定专门的法规,并且还要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将网络借贷平台纳入资本管理办法的范围内比照银行业进行资本管理。
关键词:
网络借贷平台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叶锦
一、互联网互助平台发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3月末,全国有近百家互联网互助平台先后成立。大部分互助平台从事大病及意外互助,市场上规模较大的有e互助、康爱公社、壁虎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众托帮、夸克互助、17互助等8家,其会员人数总计达到7800万,吸收会员资金近10亿元。这些平台一般由科技公司发起建立且多接受了知名投资公司投资(见表1)。从客户角度看,加入平台十分简单,初始入会
关键词:
资金托管 大病保险 监管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技术的支持下,一种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贷业务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个人消费金融融合发展的代表性产物。由于目前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存在监管"盲区",导致出现"隐形"高利率和逾期高罚金、信用违约风险高、信息披露不规范、暴力非法催债等问题。本文对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问题,并在借鉴发达国家"发薪日"贷款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互联网现金贷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丽娜 路瑶 沈颖
网约车合法化后,地方政府从制度层面能否继续优化以适应新的挑战,能否实现制度与落实的衔接,能否保持应有的竞争性和开放性,不仅决定着网约车的未来,还决定着城市交通治理的未来。依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河北省情况对网约车管理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探究,可以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网约车 黑洞效应 融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骅 王勇
平台经济监管的主要问题在于,平台经济中存在政府和平台企业两个监管主体,这与传统的监管架构不匹配,为此我们提出了"政府监管平台企业,平台企业监管市场"的双重监管体系。文章主要针对政府监管平台企业这一环节,探讨政府如何区别平台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平台企业施以不同侧重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