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1)
2023(17760)
2022(14848)
2021(13563)
2020(11262)
2019(24946)
2018(24893)
2017(47290)
2016(25115)
2015(27938)
2014(27477)
2013(27127)
2012(24814)
2011(22637)
2010(22889)
2009(21102)
2008(20102)
2007(17676)
2006(15683)
2005(13687)
作者
(71544)
(59249)
(59042)
(56188)
(37763)
(28358)
(26737)
(23125)
(22486)
(21046)
(20141)
(19994)
(18854)
(18712)
(18322)
(17993)
(17655)
(17151)
(16923)
(16876)
(14694)
(14469)
(14214)
(13608)
(13362)
(13115)
(13047)
(12867)
(11867)
(11589)
学科
(121003)
经济(120908)
管理(76069)
(70252)
(59733)
企业(59733)
方法(45068)
数学(38413)
数学方法(38006)
中国(29274)
地方(28976)
业经(28470)
(27388)
(23272)
(23126)
技术(21357)
(18678)
农业(18622)
(18323)
贸易(18308)
产业(18246)
理论(18070)
(17620)
地方经济(17384)
环境(17336)
(17232)
(16157)
金融(16155)
(16080)
银行(16042)
机构
学院(358137)
大学(357881)
(151303)
经济(148229)
管理(143754)
理学(124458)
理学院(123096)
研究(121163)
管理学(121144)
管理学院(120483)
中国(89162)
(75364)
科学(73235)
(65346)
(59507)
中心(54189)
研究所(54114)
财经(52505)
(52249)
(50578)
业大(49614)
(47792)
(47567)
北京(47556)
师范(47390)
经济学(45879)
(44285)
(42733)
经济学院(40986)
农业(39172)
基金
项目(245142)
科学(194356)
研究(182962)
基金(177282)
(152938)
国家(151703)
科学基金(131683)
社会(117348)
社会科(111331)
社会科学(111305)
(97019)
基金项目(93892)
自然(83125)
教育(82699)
自然科(81189)
自然科学(81172)
(80267)
自然科学基金(79704)
编号(74690)
资助(71129)
成果(59895)
重点(54708)
(54258)
(54191)
(52874)
课题(51302)
创新(50013)
国家社会(48371)
项目编号(46443)
教育部(45840)
期刊
(171719)
经济(171719)
研究(107709)
中国(68839)
管理(55743)
学报(50939)
科学(49075)
(48063)
(45917)
教育(40451)
大学(38788)
学学(36317)
技术(33274)
农业(32161)
(29258)
金融(29258)
经济研究(28475)
业经(27905)
财经(25582)
(22114)
问题(21312)
图书(20143)
技术经济(19608)
科技(18543)
商业(16995)
理论(16855)
(16845)
现代(16496)
统计(15598)
(15401)
共检索到529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尚乐  杨万寿  黄永弟  
我国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了包含创新资源供给方、创新资源需求方和平台企业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演化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明确了影响不同创新主体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创新资源供给的奖惩补偿机制、完善平台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及跟踪分析创新资源需求方利用创新资源状况3个方面提出提高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具体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汉杰  唐卫宁  彭定洪  王华  周建华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事关我国前沿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高、环境正外部性等基本特征,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限理性及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的异质性,使双方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均存在博弈行为。引入政府补贴、资源拥有量、碳价和资源交互系数等关键参数,构建企业资源禀赋异质下的产业共性技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演化相位图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各参数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得到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提出促进资源禀赋异质企业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晓霞  丁荣贵  
本文从利益相关方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影响"政产学研用"多个主体协同创新的关键要素,构建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领导下的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治理平台;对平台结构、构成要素及功能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分析,为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多主体的紧密融合、良好互动和协同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并能够为地方或国家研究院及其他协同创新项目式组织的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贵舟  余霞  
高校转型发展是国之所需,社会之所盼。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科技训练,拓展了办学空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既适应了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形势,又促进了高校的转型发展。高校转型发展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实用性、适用性,有利于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丰富实践教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应从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应用技能办学定位;转变学校管理,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转变培养目标,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转变科研方向,凸显应用技能服务地方;转变办学条件,拓宽产、学、研、用基地建设等几方面促进高校转型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新革  李营  苏丹  
文章在分析了政校行企协同共建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学院的内涵、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广州高职院校建设特色专业学院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了形成校企合作长效保障机制、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建立多权力中心的特色专业建设公共治理机构、校企贯通一体的特色专业学院合作文化等对策与建议,引导不同类型高职院校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  李波  
建立以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博弈主体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策略分析可知,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各方保持协同治理的核心;同时加入一些奖励惩罚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对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政府的监管,则进一步优化对企业间的协同治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阳春  刘贻新  张光宇  
以有限理性为前提,构建政府驱动下区块链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区块链服务企业与学研机构的协同创新策略选择问题,并对要素变动下协同创新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状态下的投入成本、额外收益、政府激励、违约金以及收益分配系数等因素对区块链产业的协同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对此,从政府政策驱动、企业主体功能与市场体制作用方面提出优化区块链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健  曹丽霞  黄琪华  许磊  张军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再生资源企业、地方政府和公众协同创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数值分析研究各参数改变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概率的大小与博弈主体选择策略的收敛速度成正比;不同博弈主体对参数改变的敏感度不同,公众对参与创新的成本和惩罚力度的敏感度更高;不同博弈主体之间的策略选择是相互促进的,演化稳定策略为"积极参与,监管,积极参与"。基于上述结论,从再生资源企业、地方政府、公众的角度提出建议,为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有效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黎明  刘嘉玥  陈喆芝  
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动态角度对有限理性的政府、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政府主导下军民合作创新系统中双方成员的演化稳定策略,提出促进军工领域多主体最优合作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系统的超额收益、研发总成本以及背叛收益等因素对双方的策略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督和惩罚机制,打造良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环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能够促进创新体系向帕累托最优的方向演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和瑞  王欢歌  
在有限理性基础上,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策略进行分析,最终得到6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各个因素对产学研达成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违约金、协同收益、政府补助、碳排放量差值和碳排放税对协同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研发成本和知识溢出效应对协同创新有反向抑制作用;成本分摊比例和收益分配比例的影响是非单向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产学研低碳技术创新提出相应措施及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文涛   杜博涵   王雅云  
借助2013-2019年我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并探究了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区域数字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区域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显著的提升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其中,区域数字化水平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区域吸收能力的高低则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的数字经济政策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无论是采用安慰剂检验还是进行替换自变量回归,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耘  刘亢  王颖凌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格局日新月异,对人才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地方高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协同培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选择恰当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是提高地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坤  左晓琴  
加快高职教育转型升级是当前高职教育重要的任务。协同创新为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高职院校应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将协同思想贯穿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全过程,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和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转变发展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科研和社会服务管理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