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9)
- 2023(16624)
- 2022(13422)
- 2021(12153)
- 2020(9990)
- 2019(21910)
- 2018(21845)
- 2017(41118)
- 2016(22074)
- 2015(24569)
- 2014(24191)
- 2013(23529)
- 2012(21527)
- 2011(19269)
- 2010(20012)
- 2009(19075)
- 2008(18774)
- 2007(17230)
- 2006(15642)
- 2005(14356)
- 学科
- 济(108765)
- 经济(108560)
- 业(87810)
- 企(80657)
- 企业(80657)
- 管理(80108)
- 方法(36331)
- 业经(34303)
- 农(30733)
- 财(30300)
- 中国(26579)
- 数学(26310)
- 数学方法(26073)
- 地方(23396)
- 制(22158)
- 理论(21653)
- 务(21480)
- 财务(21436)
- 财务管理(21411)
- 农业(21358)
- 企业财务(20209)
- 学(18897)
- 技术(18740)
- 体(18702)
- 和(18469)
- 策(17866)
- 划(17113)
- 贸(15327)
- 贸易(15315)
- 易(14697)
- 机构
- 学院(322406)
- 大学(314348)
- 济(138025)
- 经济(135251)
- 管理(124053)
- 理学(105111)
- 研究(105078)
- 理学院(104052)
- 管理学(102553)
- 管理学院(101949)
- 中国(82494)
- 财(66360)
- 京(65588)
- 科学(59508)
- 所(51915)
- 江(51460)
- 财经(51438)
- 农(48313)
- 中心(47406)
- 经(46330)
- 研究所(46073)
- 经济学(42235)
- 业大(41329)
- 范(41125)
- 北京(41104)
- 师范(40731)
- 州(40362)
- 院(37851)
- 经济学院(37484)
- 农业(37419)
- 基金
- 项目(200402)
- 科学(159266)
- 研究(154123)
- 基金(143679)
- 家(122495)
- 国家(121322)
- 科学基金(106024)
- 社会(100814)
- 社会科(94742)
- 社会科学(94709)
- 省(80698)
- 基金项目(74615)
- 教育(70982)
- 划(65063)
- 自然(64128)
- 编号(63816)
- 自然科(62668)
- 自然科学(62653)
- 自然科学基金(61555)
- 资助(57187)
- 成果(52333)
- 重点(44971)
- 课题(44612)
- 创(44470)
- 发(44329)
- 部(43540)
- 国家社会(41370)
- 创新(40747)
- 业(40182)
- 项目编号(39638)
- 期刊
- 济(173057)
- 经济(173057)
- 研究(100207)
- 中国(67693)
- 财(56366)
- 管理(54216)
- 农(47114)
- 学报(42171)
- 科学(41771)
- 教育(38514)
- 大学(33633)
- 技术(32204)
- 农业(31915)
- 学学(31795)
- 融(30300)
- 金融(30300)
- 业经(29337)
- 经济研究(27852)
- 财经(27329)
- 经(23856)
- 问题(21155)
- 业(18374)
- 技术经济(18347)
- 世界(16351)
- 商业(16322)
- 现代(16280)
- 贸(16260)
- 财会(15080)
- 版(14687)
- 经济管理(14513)
共检索到50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浮婷 王欣
平台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与行为异化行为的频频发生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呈现出治理主体缺位、治理资源分散与治理手段滞后等碎片化局面,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亟需迈向治理共同体思维。本文系统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的理论脉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共同体是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理论的延续与引申,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有效性依赖于治理主体所形成的治理共同体组织运行目标与运行机制的合意性与合理性。更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形成的现实缘由,即宏观社会责任制度供给不足或严重缺失、中观层面的公民社会监督乏力以及微观组织层面的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与"社会脱嵌";同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具有治理理念的社会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目标的一致性、治理资源的开放性与治理边界的动态性等多重特征。在平台情景下,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实现过程在于基于分层分类的治理逻辑,推进异质性不同生态位成员的社会责任行为治理,形成主要生态位与扩展型生态位的协同共治的治理机制,最终实现将平台商业生态圈打造为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生态圈的共同治理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阳镇 许英杰
"互联网+"催生了以平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平台化履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责任履责范式,而与此相应的是平台经济背景下社会责任的缺失、寻租等异化行为必然具有新的表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亟需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逻辑转换。本文比较了传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与平台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差异,重点分析了平台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异化行为及其具体表现,并基于平台网络结构特征提出了网络结构特征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分类治理机制,同时探讨比较了三类主要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并提出了明确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中的治理要素、构建面向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分类治理机制及社会责任治理工具等治理路径,有利于规范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履责实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明明 叶云
在大智移云时代,平台经济模式兴起,平台企业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但是随着平台企业的蓬勃发展,社会责任异化行为不断涌现,目前多位学者对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展开了研究,多聚焦于对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动因、边界以及机制等话题,但相关话题内容比较分散。因此,本文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内涵、动因与治理模式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以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边界的三个层次为依据,可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内涵划分为独立运营平台、商业运作平台以及社会资源配置平台的社会责任治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驱动因素主要由法律、行业、企业与消费者四个层面的因素组成;基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主体,可将其治理模式分为个体自治、政府治理、多中心网络化治理以及生态化治理。
关键词:
平台企业 社会责任治理 动因 治理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阳镇 尹西明 陈劲
企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微观市场主体,如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参与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应对和解决突发性社会公共问题,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实践议题、实践主体、实践范式等方面阐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导向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向。更进一步地,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为例,深入阐述在特大型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企业如何通过社会责任实践参与重大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范式(基于传统个体型的原子式、基于供应链的价值链式、基于战略联盟的联动式,以及数字化平台经济时代基于平台企业主导的商业生态圈与基于公共治理平台主导的社会生态圈等5种范式)推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以及治理手段与工具优化创新,从而为企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本文沿着"认知—行为—评价"的基本思路,基于平台属性与平台情境的异质性,通过推演出四个核心命题厘清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实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的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从"目的属性—内容嵌入"和"组织情境—主体选择"两种视角解构了传统社会责任实践范式的内容构面,并基于"情境选择—战略导向—平台基础"三维框架,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式归结为"平台嵌入式""平台嫁接式""平台撬动式"与"平台新创式"四种类型。本文的研究为重新认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框架,为平台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新的范式选择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平台化履责越来越成为领先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新范式,但理论界对其却缺乏研究。本文在将企业履责方式划分为独立自履、合作自履、价值链履责推动和平台化履责四种范式基础上,分析了平台化履责对传统履责范式在社会治理方式、价值创造方式、社会责任边界和社会责任管理上的超越,提出平台化履责的四个前提条件,即道德资源和爱心资源的稀缺性假说、社会价值本位的判断标准假说、平台化资源配置的更优效率假说和社会主体多元价值偏好的更优实现需求假说。本文认为,平台化履责的基本目标是要形成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机制,高阶目标则是要打造可持续的社会责任生态圈,其核心机制包括初创形成阶段的搜寻机制和生成机制、扩张成长阶段的触发机制和吸纳机制、稳定运行阶段的协调机制和治理机制、自我更新或死亡阶段的进化机制和退出机制。本文还构建了综合社会问题类型、企业社会回应策略与企业影响力范围的平台化履责范式的适用情境模型,基于"平台基础—实现方式"区分出企业实施平台化履责的六类战略,即新创战略、演化战略、包络战略、购买战略、嫁接战略和转化战略,提出企业应当结合应用平台化履责与传统履责范式、重视多履责平台管理与外部履责平台接入、适时承担与退出履责平台提供者角色、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机制并实施分类治理、更多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化履责范式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平台化履责越来越成为领先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新范式,但理论界对其却缺乏研究。本文在将企业履责方式划分为独立自履、合作自履、价值链履责推动和平台化履责四种范式基础上,分析了平台化履责对传统履责范式在社会治理方式、价值创造方式、社会责任边界和社会责任管理上的超越,提出平台化履责的四个前提条件,即道德资源和爱心资源的稀缺性假说、社会价值本位的判断标准假说、平台化资源配置的更优效率假说和社会主体多元价值偏好的更优实现需求假说。本文认为,平台化履责的基本目标是要形成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机制,高阶目标则是要打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能 李万明 郭文頔
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信息理论,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经济效应机理。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作为信号传递机制、交易实现机制和价值创造机制,可以显著提升公司绩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东、中、西部地区及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均显著提升了公司绩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经济效应无地区与行业差异。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经济效应 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洪章
高校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机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建设教学学术共同体,逐渐成为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学院治理背景下,高校建设教学学术共同体还面临着未能突破权力分配定势,教师职能分配与学术治理内部结构不佳,缺乏评估工作;教学学术地位不明,教师对教学学术缺乏重视;学生参与氛围不佳,参与能力不强等困境。为了加快推进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各高校还需打破权力分配定势,调整教师职能,理顺学术治理内部结构,开展评估工作;确认教学学术地位,通过资源供给和晋升标准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学术;构建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建设,加强学生参与建设的能力。
关键词:
院系治理 高校 教学学术共同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文隆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由传统的道德性走向法律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大规模工业变革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企业对国家乃至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循环经济立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现状及缺陷出发,对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方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企业社会责任 法律规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U-S"协作背景下中小学校际共同体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的需要,不但能扩展优势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化,也能成为扩大教育理论者专业力量影响的有效途径。"U-S"协作背景下中小学校际共同体具有深厚的专业品性以及校际影响的双向性与多维多层性等特征,其运作策略强调地方行政力量、大学教育理论研究者与中小学实践者之间形成有效协作,同时要依靠定期的校长联席会议,开展精心策划的校际联动活动等。
关键词:
大学与中小学协作 校际共同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2010年11月1日正式发布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为全球企业共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标准。ISO26000对企业需要考虑的社会责任的七个方面核心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公司治理,这有利于在ISO26000背景下进一步审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
关键词:
ISO26000 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新亮 张彦通
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旨在解决传统校区制模式下资源配置失衡问题,通过构建强弱学校间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促进校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学区共同体作为学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载体,其核心理念是推进共同体内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资源共享和生源配置的一体化。学区制改革的路径架构,需紧扣共同体有效运行的三对关系展开,即契约关系、纽带关系和互动关系,从而推进学区有效治理、动力机制构建和优质资源共享,全面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辛杰 卞江
本文将共生理论引入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评价体系研究,阐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与共生理论的契合机理,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传统范式到共生范式的变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共生视阈下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维度、构成题项及权重。三个一级指标是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单元、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模式、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环境,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单元包含政府责任、员工责任、客户责任等七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模式包含与平台入驻方的共生责任模式、与消费者/公众的共生责任模式等四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环境包含共生政治环境责任、共生文化环境责任、共生技术环境责任等五个二级指标。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三级指标共包含59个题项,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平台属性和共生特质。本研究明确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及边界,更强调平台企业与其共生成员、履责对象的互动协同和共生演化,突破传统理论视角的局限和割裂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局面,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从利益相关者语境下的企业单边评价范式进阶到平台语境下企业共生协同评价范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志发 杨亮
行业特色高校是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在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与行业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些高校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占有特殊地位,对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智力与技术支撑平台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就如何进一步增强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建设,加强其与企业的联系,加大行业特色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行业特色高校 内涵建设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