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2)
2023(12248)
2022(10379)
2021(9318)
2020(7755)
2019(17312)
2018(17131)
2017(32248)
2016(16416)
2015(18355)
2014(17332)
2013(17198)
2012(15766)
2011(14315)
2010(14503)
2009(13424)
2008(12239)
2007(10674)
2006(9632)
2005(8761)
作者
(43234)
(36046)
(36024)
(34143)
(23232)
(17161)
(16532)
(13793)
(13658)
(12830)
(12373)
(12092)
(11635)
(11087)
(11076)
(10756)
(10579)
(10550)
(10467)
(10332)
(8965)
(8474)
(8470)
(8350)
(8054)
(8031)
(7691)
(7664)
(7131)
(7037)
学科
(85050)
经济(84984)
管理(44179)
(40536)
(28476)
企业(28476)
方法(26563)
数学(23405)
地方(23357)
数学方法(23217)
(20838)
贸易(20828)
(20703)
(20230)
中国(20180)
业经(16863)
(15705)
农业(14351)
地方经济(14129)
(13609)
(12809)
(12551)
环境(11768)
(10833)
金融(10831)
(9949)
银行(9948)
(9798)
(9698)
理论(9579)
机构
学院(225694)
大学(222577)
(103663)
经济(101578)
管理(84772)
研究(75922)
理学(72247)
理学院(71452)
管理学(70407)
管理学院(69979)
中国(59149)
(45412)
(45216)
科学(42136)
(36000)
财经(35619)
中心(35569)
(33987)
经济学(33121)
(32163)
研究所(32095)
(30731)
师范(30515)
经济学院(29566)
(28963)
北京(28330)
(27981)
(27718)
业大(27493)
财经大学(25954)
基金
项目(148330)
科学(117458)
研究(114274)
基金(107164)
(90768)
国家(89988)
科学基金(78456)
社会(76072)
社会科(72113)
社会科学(72098)
(58169)
基金项目(56336)
教育(51122)
编号(47699)
(46814)
自然(46356)
自然科(45200)
自然科学(45189)
自然科学基金(44321)
资助(42410)
成果(38108)
(33926)
重点(32490)
国家社会(32029)
课题(31992)
(31971)
(30647)
项目编号(29060)
创新(28701)
人文(28653)
期刊
(126343)
经济(126343)
研究(70718)
中国(45950)
(33761)
管理(32165)
(27163)
学报(27050)
科学(26502)
经济研究(22547)
教育(22092)
大学(21625)
(21300)
金融(21300)
业经(20529)
技术(20293)
学学(19967)
农业(18497)
财经(17415)
问题(15953)
(15745)
(15319)
图书(14946)
国际(13520)
商业(12357)
世界(11674)
技术经济(11438)
书馆(10952)
图书馆(10952)
现代(10347)
共检索到353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振宇  
平台服务协议是平台连接消费者的主要渠道,也是平台经济中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重要场域。平台经济运行模式的特殊性和缔结平台服务协议的便捷性,使得平台服务协议中消费者权利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对40份平台服务协议文本的实证考察表明,以限制账号权属、制造信息差距、逃避经营风险和设置救济障碍等为典型的不公平条款,在当前各类平台服务协议中普遍存在,现行法也因此陷入了消费者权利保护的数字化困境。此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基础关系存在非均衡性,而平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这种非均衡性持续加剧:在主体层面,平台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和垄断趋向,消费者处于被动接受保护的状态,双方在服务协议缔结的过程中不具有对等性;在内容层面,平台服务协议内容的烦琐晦涩和频繁变更加剧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规制层面,现行法的规制理念与制度体系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破解平台服务协议中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困境,应在主观上适度修正平台经济中消费者“弱而愚”的人像假设,激发消费者群体“为权利而斗争”的主体性意识;客观上,一要采取措施降低维权成本,为平台消费者寻求司法救济创造条件;二要重视发挥预防性行政规制的优势,弥补司法规制的固有局限;三要激活平台对服务协议的提示说明义务,以解决消费者与平台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仪  张婷  
平台经济下,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交易各方需求存在冲突。征信云服务平台的运营者要对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成果有偿提供给需求方以提高绩效、推动征信等产业升级;消费者要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进行信息交易以维护基本尊严并获取信息成果和增加经济收益。当前,因缺乏有效的规范与协调机制,平台运营者在交易中时常滥用对信息及成果的优势地位,致使消费者隐私和权益受到侵害,信息交易和征信等产业发展受阻。为调和消费者与运营者之间的需求冲突,保护消费者权益,可运用激励相容理论,由治理者为消费者设置对成果的产权,构建以产权行使与救济规范为内核的激励相容机制。在激励相容机制下,消费者通过与运营者缔结交易合同来取得对成果的相对产权,依照合同增强成果的资产专用性从而满足对收益的需求;治理者通过立法为消费者配置绝对产权,通过设计产权行使和救济规范降低侵权所导致的外部成本,克服合同及相对产权的外部性弊端。在激励相容机制实施过程中,为降低消费者议价和履约成本,治理者应拓展运营者有限理性,纠正运营者滥用优势地位阻碍消费者获取收益的不良偏好,强制运营者构建公平交易条件。此外,为提高交易的整体效益,应协调发挥激励相容机制与隐私保护机制的治理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群  唐雪玲  
近些年来,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契合了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趋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我国网贷平台也出现了许多借互联网金融之名而行金融诈骗之实的犯罪现象,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公民的财产权益,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何破解我国网贷平台发展困境成为从监管层到普通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银监会普惠金融工作部的成立能否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现实困境。SWOT模型分析提供了该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有利于破解我国网贷平台发展瓶颈,助益于网贷金融春天的到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慧  
具有反竞争效应及对消费者福利产生明显影响的数字市场横向并购是反垄断法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平台企业属性与数字市场横向并购的特点,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重点分析数字平台企业横向并购中的争议问题,即市场份额与市场势力的正向关系不明确、市场集中与进入壁垒存在矛盾、效率原则与福利标准存在冲突等。正是这些争议问题的存在,加大了反垄断规制的难度。研究表明:我国数字平台企业横向并购反垄断存在规制强度难以把控及多元目标难以兼顾、替代性分析定性存在争议及定量分析方法不成熟、竞争影响评估及救济措施实施均存在现实困难等问题。在完善数字平台企业横向反垄断规制体系中,应坚持分类对待原则,按照市场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规制力度;推进反垄断实施机制创新,以直接证据为基础,淡化相关市场界定及市场势力测度的价值,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注重横向并购引发净效应的评估;完善反垄断规则,加强部门执法协同、反垄断规制与产业政策协同、反垄断规制与政府数据开放协同,以提升反垄断规制的协同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慧  
具有反竞争效应及对消费者福利产生明显影响的数字市场横向并购是反垄断法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平台企业属性与数字市场横向并购的特点,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重点分析数字平台企业横向并购中的争议问题,即市场份额与市场势力的正向关系不明确、市场集中与进入壁垒存在矛盾、效率原则与福利标准存在冲突等。正是这些争议问题的存在,加大了反垄断规制的难度。研究表明:我国数字平台企业横向并购反垄断存在规制强度难以把控及多元目标难以兼顾、替代性分析定性存在争议及定量分析方法不成熟、竞争影响评估及救济措施实施均存在现实困难等问题。在完善数字平台企业横向反垄断规制体系中,应坚持分类对待原则,按照市场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规制力度;推进反垄断实施机制创新,以直接证据为基础,淡化相关市场界定及市场势力测度的价值,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注重横向并购引发净效应的评估;完善反垄断规则,加强部门执法协同、反垄断规制与产业政策协同、反垄断规制与政府数据开放协同,以提升反垄断规制的协同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文明  
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构成对其保护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住房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不足并且面临差别待遇。在金融市场风险下,住房金融消费者安全也受到威胁。因而,借鉴国外治理金融危机的经验,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能够明确住房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目标,并能减少保护过程中的机构推诿等弊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明确金融产品信息披露的时间、内容和金融机构责任,从而进一步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为实现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公平权,有必要在立法中引入反歧视规则,杜绝住房金融服务中的差别待遇。最后,确立以消费者保护为目标的金融监管政策,减少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安全风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明  赖利娜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数字版权登记确权成本高、效率低以及授权交易权属流转不清晰、监测维权取证难等困境,基于数字版权全链条中版权登记、授权许可、监测维权三大场景,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数字版权登记成本并提高效率、保证许可授权的安全透明、实时监测侵权并取证、出证,但同时也面临着如版权登记效力不明确,作品独创性判断的缺失,限制合理使用、著作权修改权和法律适用以及监测维权的证据证明力等诸多挑战。为应对区块链应用于数字版权全链条保护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可构建区块链版权登记确权实质审查制,从法律上推动智能合约的发展与应用,并建立统一的区块链存证司法审查方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学成  涂科  
本文聚焦于出行平台,以优步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及研讨会,描述了出行平台的价值共创过程,并基于顾客视角,识别了其中影响价值共创的关键因素。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乘客的出行体验受到三个阶段的影响,依照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是:乘车、下单、支付阶段;各阶段中的关键价值共创因素按照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车况、公民行为、交流与对话、参与行为、相互性、信息共享、透明性。最后,本研究基于服务营销理论、价值共创理论以及共享经济理论提出了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动态价值共创框架模型。本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为企业理解共享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共创过程提供了新框架,从而有利于企业提升服务系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蕴熹  
直播购物已成为当今人们必不可少的消费方式之一。随着直播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法律问题也随之出现。当前平台对不同商业模式下的直播销售活动注意义务不清晰,机械适用“通知—必要措施”规则导致了“诉前禁令”的不当效果。为探寻规则适用的正确出路,应当从梳理“通知—必要措施”规则的立法背景出发,比较“通知—必要措施”规则与“诉前禁令”的适用要件,引入实质审查结合形式审查判断通知有效性。直播电商平台不仅是权利人与平台内经营者沟通的信使,更是维护直播销售市场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应当以平台自治为基础探索“通知—必要措施”的具体实施,明确平台义务,增强平台治理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毛韵  
当前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逐渐稀缺,环境恶化现象日益凸显,传统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由于投入高、效益低,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节能环保意识,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改革目前资源价格运行机制,完善资源价格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越  
高职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升自身职业跨界能力已经成为顺应数字化新时代巨大变革、引领高职教育应对数字化创新以及新时代高职教师群体驱动自身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双师"素养模糊与高职跨界类型自身特性的冲突、校企组织边界壁垒、封闭的职业生涯发展渠道、滞后的社会服务供给能力,致使高职教师职业跨界能力培养面临多重现实困境。因此,建议通过整合与重组,夯实"双师"素养培育体制机制;跨界与融合,构筑教师跨界能力培养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与重构,打造多元化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赋能与成长,拓宽高职教师社会服务渠道,以实现高职教师职业跨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柯婧秋  石伟平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新审视县级职教中心的功能定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文章基于学校功能理论与战略要求,结合职教中心特点确定了应然功能定位,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从实然层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职教中心的功能定位还比较传统,基本沿用原有的办学功能,但原有办学功能定位存在结构性缺失的问题,且功能发挥不畅。自身服务战略理念被动滞后、"普教化""去农化"办学问题严重、办学条件薄弱的内源性原因和制度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不畅通的外源性原因共同导致了当前的功能困境。要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不断优化职教中心办学,完善国家与地方的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建凤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我国也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从福利性、静态式的传统模式发展为市场化、动态化的新模式。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在当前的新时代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依然较为单一,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为加快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春英  陈宏民  
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分析共享经济,对传统的专业平台与共享平台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主要集中在产品或服务差异、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目标客户群差异。分析共享平台对专业平台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平台和监管机构需要对共享平台产生的负的社会效应外部性进行有力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包金龙  袁勤俭  
"新零售"背景下,电商平台呈现出社交化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并陆续产生了一些新兴的信息线索,包括电商平台系统式线索,而这些系统式线索对消费者购物决策的影响是电商平台和商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可基于刺激—机体—响应模型及相关理论,以扫地机器人体验品为例,采用情景式问卷调查法,对电商平台商家和商品层面新增及既有重要系统式线索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以信任和商品质量感知为中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商家自媒体信息质量及线下服务水平通过感知信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影响,但对感知商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商品描述质量、评论质量不仅通过感知商品质量还通过感知信任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感知信任和感知商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前因变量,且感知信任的影响更大。可见,在购买类似扫地机器人等高风险商品时,电商平台消费者会综合网店自媒体信息质量、线下服务水平、商品描述及评论质量等多种系统式线索感知网店可信度和商品质量,进而形成购买决策。因此,为提高流量转化率,对电商平台而言,应注意开发并完善社交、线上线下互动、商品评论以及商品描述服务功能,为网店信任及质量信号传递和消费者感知提供便利;对零售网店而言,应注意结合商品自身特征、营销目标和自身条件积极应用平台提供的社交媒体、线下服务、商品描述及评论功能,增进消费者对自身的信任以及对商品质量的感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