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7)
- 2023(5148)
- 2022(4280)
- 2021(3647)
- 2020(3060)
- 2019(6737)
- 2018(6745)
- 2017(12857)
- 2016(6301)
- 2015(7109)
- 2014(7036)
- 2013(7196)
- 2012(7025)
- 2011(6582)
- 2010(6927)
- 2009(6428)
- 2008(5956)
- 2007(5412)
- 2006(5196)
- 2005(4871)
- 学科
- 济(52321)
- 经济(52287)
- 管理(19753)
- 地方(15327)
- 业(13557)
- 方法(12865)
- 地方经济(11602)
- 数学(11501)
- 数学方法(11456)
- 企(11199)
- 企业(11199)
- 中国(10358)
- 制(9231)
- 业经(8887)
- 财(8156)
- 学(8075)
- 融(7936)
- 金融(7936)
- 银(7588)
- 银行(7588)
- 体(7473)
- 行(7411)
- 经济学(6628)
- 农(6585)
- 环境(5682)
- 产业(5537)
- 体制(5438)
- 贸(5042)
- 贸易(5037)
- 发(4981)
- 机构
- 大学(99327)
- 学院(98281)
- 济(54002)
- 经济(53057)
- 研究(37251)
- 管理(36602)
- 理学(30311)
- 理学院(29943)
- 中国(29903)
- 管理学(29705)
- 管理学院(29477)
- 财(25026)
- 京(20061)
- 财经(19098)
- 经济学(18657)
- 科学(18588)
- 所(18436)
- 经(17277)
- 中心(16662)
- 经济学院(16380)
- 研究所(16206)
- 江(15292)
- 财经大学(14125)
- 北京(13099)
- 院(12987)
- 州(12126)
- 范(11661)
- 师范(11560)
- 社会(11483)
- 科学院(11119)
- 基金
- 项目(58673)
- 科学(46386)
- 研究(44643)
- 基金(43536)
- 家(36849)
- 国家(36586)
- 社会(31900)
- 科学基金(31495)
- 社会科(30301)
- 社会科学(30295)
- 基金项目(22190)
- 省(21382)
- 教育(18650)
- 资助(17591)
- 划(17404)
- 自然(17326)
- 编号(17002)
- 自然科(16929)
- 自然科学(16924)
- 自然科学基金(16626)
- 成果(14750)
- 国家社会(14257)
- 发(13646)
- 部(13185)
- 济(13124)
- 经济(13004)
- 重点(12972)
- 教育部(11890)
- 发展(11684)
- 人文(11675)
共检索到166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刘航 冯骅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从监管机制的视角对比分析了平台市场中政府和平台企业不同的监管方式对卖家质量选择与监管激励的影响。本文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监管模式:(1)政府直接对卖家进行单一的公共监管;(2)平台企业对卖家进行单一的私人监管;(3)政府和平台企业对卖家进行协同监管。通过对比三种监管模式下的均衡结果以及比较静态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单一监管模式,如果平台市场规模较大,平台企业私人监管下的商品质量将高于政府公共监管的质量水平;对于协同监管模式,如果平台企业承担的连带责任较大,政府与平台协同监管下的商品质量将高于任何一种单一监管模式。另外,政府与平台的监管力度并非简单的互补或替代,两者间的关系取决于处罚强度、平台规模、连带责任等参数。最后,从监管激励角度上看,对卖家处罚强度并非越高越好,存在一个适中的强度能够最大化并且最优地协调政府和平台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
平台市场 监管机制 平台治理 动态博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骅 王勇
平台经济监管的主要问题在于,平台经济中存在政府和平台企业两个监管主体,这与传统的监管架构不匹配,为此我们提出了"政府监管平台企业,平台企业监管市场"的双重监管体系。文章主要针对政府监管平台企业这一环节,探讨政府如何区别平台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平台企业施以不同侧重的监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楼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巩勋洲
近年来,私人股权基金高额的投资回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并且私人股权基金跨越了国界在全球领域内迅速扩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源于美国的私人股权基金在全球范围内也不过150只,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私人股权基金数量猛增至2000多只。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投资机会不断涌现,私人股权基金在不断成熟。但是,私人股权基金市场也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对私人股权市场加强监管。sg文介绍了国际范围内英国的监管经验,对中国私人股权基金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私人股权基金 监管 基金经理 投资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京波
平台自治在市场监管中具有双重作用,即其自身作为监管链条的关键一环发挥主动性,同时作为监管中介为公共部门的市场监管提供支持。在此种机制下,平台自治对监管政策构成了挑战。一方面平台自治有可能抑制创新;另一方面平台自治因其超前于监管政策的更新也会引发与现有监管政策的冲突。因此,对平台自治的监管路径需要思考,既要发挥平台自治的优越性,又要规制其限制竞争的行为。国家监管政策的着力点也需要相应调整,在监管政策上要从对平台用户的直接监管转向为平台制定自我监管的指导;同时需要规范平台技术,以技术监管促进监管目标的实现。面对平台经济的组织模式和技术在监管中日益深刻的作用,需要坚持“网络中立性”原则和平台规则透明度原则,实现监管政策与平台自治的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简称,最初被译为"初始数字货币发行"。但是关于coin的翻译引起诸多争议,学界认为用"Crypto-Token"来表示加密数字代币更为准确,则ICO又被解读为"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译作"首次代币发行"。ICO近年的发展可谓曲折而迅猛。2014年ICO的融资规模尚不足2600万美元,2015年更是一度下滑至1400万美元,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热度升高,ICO全球融资总额跃升至2亿美元。自2017年6月后,全球ICO呈现爆发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简称,最初被译为"初始数字货币发行"。但是关于coin的翻译引起诸多争议,学界认为用"Crypto-Token"来表示加密数字代币更为准确,则ICO又被解读为"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译作"首次代币发行"。ICO近年的发展可谓曲折而迅猛。2014年ICO的融资规模尚不足2600万美元,2015年更是一度下滑至1400万美元,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热度升高,ICO全球融资总额跃升至2亿美元。自2017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诚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以及信息技术革命深化,全球数字经济监管日趋平稳,从高强度反垄断逐渐转向制定基础规则,以推动平台间的市场化竞争。各国和各地区相关政策动向主要包括定向规范大型平台监管、完善数据治理与加强数据监管机构改革、借助社会自发力量减少重要关切问题分歧、采取保护主义举措与加强产业链区域协同、完善科技伦理制度。全球还涌现出了对数字产品和服务做出监管认证标识、数据信托和跨境数据流动白名单等新的监管做法。研究全球平台经济监管趋势和国际动向,对中国规范新业态新模式监管、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以市场化方式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对平台进行分类和专业化监管、将反垄断与行业规制有效结合、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卓越 王玉喜
新时代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工业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网约车是平台经济的典型表征,它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匹配供需信息与资源,使出行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但这种新的消费服务模式在国内市场的运营机制尚不完善,相应监管办法和监管手段还不完备,市场中存在诸多风险。平台经济理论认为,网约车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事前信息不对称、事中利益冲突和事后不可验证等问题,可能会使消费者面临信息传递失真、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风险。强化网约车市场风险监管,应在建立"政府+平台"二元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真实信息显示与识别机制、协调交易主体间利益关系、加强服务过程的实时监控,以破解信息传递失真难题、消除道德风险、削弱机会主义倾向。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网约车 风险监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茵
平台经济在扩张进程中出现了掠夺性定价、大数据"杀熟"等不当定价问题,对平台企业进行价格监管可以有效规制低价倾销,限制价格歧视,遏制价格串联,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平台经济价格监管的难点在于,平台经济具有网络效应并谋求全消费场景盈利,难以判定其合理的价格或投资回报率水平,监管部门和平台企业之间的数字能力不对称,现有法规体系与监管要求不匹配等。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的规制原则,构建恰当的价格规制体系,以增量改革的思路推进价格监管,确定合理的价格监管基准,让平台企业成为定价合规"守门人",多利益共同体参与价格监管,加强对平台经济价格进行有效监管。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政府规制 价格监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晓聪 和军 黄子龙
实施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有利于规范平台经济市场秩序,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但不同类型平台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利润来源有所不同,其中价值创造型平台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赋能提升或创造商品价值获利,价值增值型平台是通过增加用户数量,从销售额中抽成并获取“租金”。因此,要基于分类视角,根据平台是否参与社会生产、创造商品的特性,制定差异化的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策略,在合规发展与科学监管之间寻找平衡点,保障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对于兼具价值创造型平台与价值增值型平台的功能,具有显著的多边性、闭合性与生态性特征的超级平台,应防止其对用户形成“锁定效应”,在公权执法与自我管理之间寻求平衡,并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开放数据、引入第三方数据比对系统等举措,实现公共数据的公开共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泰安市税务局课题组 郝玲 王东衍 贠相前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平台经济由于跨界融合广、业务流动强、交易留痕难等特性,税收监管面临着一系列难题。本文根据税收工作实践,探讨了平台经济涉税管理面临的来自征税认定、监管落实、发票使用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细化分类管理、推广电子发票等加强平台经济税收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税收监管 分类管理 电子发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侯江玲
经济数字化时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数字化已成为现实。自我国步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以下简称新时期)后,平台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更使得平台经济在助力“六稳”“六保”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平台经济创造的税收贡献与其实际交易规模却相去甚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