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10)
2023(18486)
2022(15696)
2021(14491)
2020(12088)
2019(27465)
2018(27236)
2017(52098)
2016(28300)
2015(31242)
2014(31097)
2013(30926)
2012(28714)
2011(26244)
2010(26480)
2009(24175)
2008(23364)
2007(20776)
2006(18482)
2005(16617)
作者
(84856)
(70801)
(70136)
(66742)
(44979)
(34013)
(31754)
(27714)
(26924)
(25189)
(24131)
(23801)
(22722)
(22584)
(21929)
(21725)
(20982)
(20830)
(20381)
(20153)
(17817)
(17579)
(17151)
(16144)
(15949)
(15717)
(15673)
(15439)
(14342)
(13803)
学科
(131630)
经济(131514)
管理(78419)
(75528)
(60428)
企业(60428)
方法(50810)
数学(43765)
数学方法(43369)
中国(35694)
(33239)
地方(31802)
业经(28672)
(27973)
(27298)
农业(22813)
(22628)
贸易(22614)
(21819)
(21770)
环境(19237)
技术(19003)
(18465)
银行(18391)
(18311)
金融(18310)
地方经济(18270)
理论(18250)
(18213)
(17689)
机构
大学(408275)
学院(407095)
(171880)
经济(168464)
管理(156572)
研究(146389)
理学(135269)
理学院(133683)
管理学(131459)
管理学院(130745)
中国(107117)
科学(91117)
(87987)
(75258)
(74848)
(73123)
研究所(68731)
中心(64452)
业大(63918)
(60378)
财经(59939)
农业(57404)
北京(55923)
(54480)
(53822)
师范(53163)
(52815)
经济学(52486)
(48513)
经济学院(47096)
基金
项目(277332)
科学(217036)
基金(200267)
研究(198343)
(177042)
国家(175572)
科学基金(149239)
社会(126138)
社会科(119691)
社会科学(119663)
(108924)
基金项目(106503)
自然(97467)
自然科(95192)
自然科学(95168)
自然科学基金(93477)
(91702)
教育(90113)
资助(82332)
编号(78884)
成果(63345)
(63169)
重点(62820)
(60426)
(57439)
课题(55367)
创新(53594)
科研(52695)
国家社会(52174)
教育部(51361)
期刊
(194730)
经济(194730)
研究(123323)
中国(80961)
学报(69415)
(66282)
科学(62360)
管理(59131)
(54606)
大学(51635)
学学(48912)
农业(45572)
教育(43632)
(35887)
金融(35887)
技术(35138)
经济研究(32313)
业经(31620)
财经(29819)
(25811)
问题(25281)
(23692)
技术经济(21143)
科技(20541)
图书(19496)
商业(19151)
(18699)
(18618)
理论(18316)
现代(18224)
共检索到609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敏  吴丽兰  吴晓霜  
平台经济正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劳动者高质量就业,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对就业"量"的扩大作用明显,但对就业"质"的影响还有待研究。本文基于宏观视角,结合社会分工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配第—克拉克"定理分析了平台经济发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利用2013~2019年我国1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不同行业间的平台经济水平差异较大,行业整体就业质量还有待提升;平台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显著。通过对控制变量的研究发现,教育水平正向影响就业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朋林   刘午浚  
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平台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影响效应在时间异质性上第二阶段高于第一阶段。当引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后,绿色技术创新在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且东部和中部地区效果较为明显。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娄峰  
本文基于GMM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效提升,数字支撑服务程度和数字经济使用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较为显著,数字经济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最后,本文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遵循发展规范原则、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优秀人才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芳  李紧想  孙策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投放通过优化资金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长三角核心城市群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绿色金融投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并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投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投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且为重要中介路径,但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晓   刘景芝   张茜  
本文基于2014-2020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平台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倒“U”型关系,其对邻接地区居民消费结构改善起到带动作用;从区域层面和城乡层面来看,平台经济发展能显著改善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通过引入中介变量后发现,平台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本文提出持续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建立完善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平台经济行业优秀人才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可敬   孟维福   程龙   赵凤扬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利用2011-2020年我国地市级样本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和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毕会娜  李春阳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元。本文基于县域层面,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检验了流通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赋能作用,同时也会通过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间接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但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赋能作用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在高水平县域样本中,数字经济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赋能效应表现得更强,流通效率所表现出来的中介效应也更强。研究结论为我国如何进一步撬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提供了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洋  陈晓东  
本文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4)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存在边际效应减弱的趋势,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方昊炜  徐晔  袁琦璟  
基于2014—2019年中国31个省份数字贸易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贸易如何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基于异质性视角,探究了东、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重影响机制,一方面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直接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助推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从异质性视角看,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在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东部地区中介效应最为明显,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遮掩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修华  王翔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娜  高晓鹏  
以数字经济发展所驱动的“数字变革”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通过阐述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提出理论假说,利用我国2011-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多维产业升级效应,同时重点检验需求结构演变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以及转型速度等多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需求结构演变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转型速度提升的重要路径,但尚未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得到凸显;同时,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特征,地区间需求结构演变的差异为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研究对助推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振强   游肖月  
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生态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在同一框架内揭示两者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的机制是亟待探索的课题。研究基于2008~2020年相关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效率;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两者对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匹配关系。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数字经济发展对本省域的生态效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有抑制作用;(4)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相互匹配、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两者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5)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两者对中游、上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下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因此,沿江省市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差异,按照因地制宜、联动发展原则,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配合,以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兵   万相昱  
平台经济能否推动流通业产业升级,进而推动我国流通效率提升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采用2011-2021年省域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对流通业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的提升对流通业产业升级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并通过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保持一致。从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平台经济发展对流通业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可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业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进而推动流通业产业升级。最后,本文提出大力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加强平台经济监管力度、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