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4)
2023(6013)
2022(5009)
2021(4370)
2020(3529)
2019(8093)
2018(7892)
2017(15525)
2016(7657)
2015(8665)
2014(8663)
2013(8857)
2012(8464)
2011(7983)
2010(8474)
2009(8016)
2008(7604)
2007(7211)
2006(6781)
2005(6460)
作者
(23316)
(19414)
(19273)
(18541)
(12790)
(9118)
(8768)
(7492)
(7377)
(6959)
(6804)
(6464)
(6437)
(6267)
(6195)
(6136)
(5729)
(5697)
(5590)
(4911)
(4886)
(4792)
(4615)
(4514)
(4469)
(4412)
(4252)
(3924)
(3865)
(3831)
学科
(62658)
经济(62624)
管理(23367)
(19839)
方法(18594)
(17273)
企业(17273)
数学(16265)
数学方法(16219)
地方(15915)
地方经济(11993)
中国(11769)
(11162)
业经(11081)
(11076)
金融(11076)
(10133)
银行(10133)
(9893)
(9117)
贸易(9108)
(8908)
(8843)
(8715)
(8364)
(7765)
经济学(7153)
体制(6721)
环境(6676)
产业(6436)
机构
大学(124945)
学院(124055)
(69736)
经济(68588)
管理(47119)
研究(46912)
中国(39330)
理学(39134)
理学院(38728)
管理学(38430)
管理学院(38160)
(30990)
(25578)
财经(24384)
经济学(23793)
(23115)
科学(22415)
(22161)
中心(21080)
经济学院(21054)
研究所(20291)
(18885)
财经大学(18154)
北京(16662)
(16389)
(14777)
(14288)
商学(14220)
金融(14102)
商学院(14038)
基金
项目(71976)
科学(57715)
基金(54472)
研究(53947)
(46092)
国家(45781)
科学基金(40017)
社会(38127)
社会科(36450)
社会科学(36442)
基金项目(27628)
(25796)
自然(23363)
教育(23246)
资助(23020)
自然科(22881)
自然科学(22876)
自然科学基金(22505)
(21143)
编号(19884)
国家社会(16846)
(16742)
(16581)
成果(16436)
重点(15981)
(15724)
经济(15582)
教育部(15143)
人文(14780)
中国(14357)
期刊
(86296)
经济(86296)
研究(45436)
(23672)
中国(23526)
管理(21314)
(20102)
金融(20102)
经济研究(15571)
财经(14215)
科学(13918)
学报(13115)
(12440)
(11525)
技术(11097)
大学(10991)
问题(10757)
学学(10655)
业经(10635)
(9413)
国际(9311)
世界(8573)
技术经济(8404)
农业(7388)
统计(7228)
理论(6984)
商业(6929)
经济管理(6857)
经济问题(6669)
改革(6234)
共检索到207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诚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以及信息技术革命深化,全球数字经济监管日趋平稳,从高强度反垄断逐渐转向制定基础规则,以推动平台间的市场化竞争。各国和各地区相关政策动向主要包括定向规范大型平台监管、完善数据治理与加强数据监管机构改革、借助社会自发力量减少重要关切问题分歧、采取保护主义举措与加强产业链区域协同、完善科技伦理制度。全球还涌现出了对数字产品和服务做出监管认证标识、数据信托和跨境数据流动白名单等新的监管做法。研究全球平台经济监管趋势和国际动向,对中国规范新业态新模式监管、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以市场化方式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对平台进行分类和专业化监管、将反垄断与行业规制有效结合、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邱福提  谢芳俊  
选取2003~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和监管改革两个维度出发,对市场竞争、监管改革与银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银行效益、市场竞争和监管改革普遍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市场化改革和监管改革有效促进了银行效益的提高,并且监管改革对银行效益的促进效果更好;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市场化改革更有利于带动银行效益的提高,而西部地区监管改革对银行效益的提升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莱  
全球数字经济监管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呈现出的趋势为整体趋稳、力度趋缓,更重视基础规则的制定,并且基础规则体现国别性或地区性。从全球数字经济监管的模式及具体举措中可以归纳出几个值得关注的动向:突出大平台监管;强化行业合规性和公平性;完善数据治理;缩小对重要关切问题的分歧;共同制定国际规则。数字经济监管的国际经验为中国提供了政策启示。为了保证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中国未来需要合理使用反垄断手段,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实现多元主体监管和协同治理,与行业规制进行有效结合,并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干  刘其宏  王小芳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匹配质量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平台经济下对产品(服务)安全监管的考虑,以顺风车平台整改政策为例,分析了“司机准入门槛”和“平台安全建设”两种管制手段的有效性。首先分别基于平台利润最大化及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探讨了平台自治和政府管制下的行动激励差异。随后分析了成本系数和司机敏感系数变化对均衡选择的影响。最后基于对平台和政府管制激励的研究结论,结合现实情况,探讨了由政府制定司机准入标准、由政府制定平台安全建设标准以及政府和平台共同制定安全建设标准这三种监管政策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安全建设方面,平台自身努力远低于社会最优下的要求;在司机准入方面,平台设定的准入要求在不同情境下存在过于宽松或者过于严格的问题。当政府和平台共同监管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应利用平台对司机准入筛选相对严格的优势,令平台自行设定准入门槛,进而再通过与平台共同制定安全建设标准,以弥补平台安全建设激励不足的劣势,在保证出行安全的同时保护平台匹配效率不受损害。文章讨论了三种可行监管手段的有效性,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蒋海  占林生  
选取中国101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分析资本监管和市场竞争对银行贷款规模及其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系统GMM估计,对理论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资本监管放松时,有利于贷款增加,而且个人贷款比公司贷款更加敏感;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抑制信贷扩张,改善贷款结构,另一方面会降低银行的资本缓冲,提高银行风险水平;市场竞争将削弱资本缓冲对贷款的促进作用。建议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改变银行的贷款结构,并根据不同市场竞争水平对银行实施差异性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骅  王勇  
平台经济监管的主要问题在于,平台经济中存在政府和平台企业两个监管主体,这与传统的监管架构不匹配,为此我们提出了"政府监管平台企业,平台企业监管市场"的双重监管体系。文章主要针对政府监管平台企业这一环节,探讨政府如何区别平台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平台企业施以不同侧重的监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兵  
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一直是党和政府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五常大米事件是近年来较为典型的基于农产品市场竞争秩序被破坏,而导致农民利益遭受巨大损害的实例,个中折射出我国农业市场由于缺乏有效竞争而面临的挑战。为此有必要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以及农民生产经营者自身素质等因素,从农业产业法与综合性竞争法相协调的层面,及时消解由于竞争文化缺失与竞争监管缺位引发的现实或潜在的危害。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琳琳  夏杰长  刘诚  
数字技术创新与反垄断之间表面上存在"悖论",但可通过市场化监管取向迎刃而解。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举措。参照近年来的国际通行做法,在辨析有关数字经济发展的几个认知误区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监管应坚持市场化原则,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反竞争行为本身的认定,以行为为标准、以数据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市场公平为底线,重点围绕行业内反垄断、跨行业无序扩张、数据使用公开开放等方面,作出系统性、长效化的制度设计。
[期刊] 改革  [作者] 卓越  王玉喜  
新时代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工业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网约车是平台经济的典型表征,它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匹配供需信息与资源,使出行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但这种新的消费服务模式在国内市场的运营机制尚不完善,相应监管办法和监管手段还不完备,市场中存在诸多风险。平台经济理论认为,网约车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事前信息不对称、事中利益冲突和事后不可验证等问题,可能会使消费者面临信息传递失真、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风险。强化网约车市场风险监管,应在建立"政府+平台"二元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真实信息显示与识别机制、协调交易主体间利益关系、加强服务过程的实时监控,以破解信息传递失真难题、消除道德风险、削弱机会主义倾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茵  
平台经济在扩张进程中出现了掠夺性定价、大数据"杀熟"等不当定价问题,对平台企业进行价格监管可以有效规制低价倾销,限制价格歧视,遏制价格串联,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平台经济价格监管的难点在于,平台经济具有网络效应并谋求全消费场景盈利,难以判定其合理的价格或投资回报率水平,监管部门和平台企业之间的数字能力不对称,现有法规体系与监管要求不匹配等。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的规制原则,构建恰当的价格规制体系,以增量改革的思路推进价格监管,确定合理的价格监管基准,让平台企业成为定价合规"守门人",多利益共同体参与价格监管,加强对平台经济价格进行有效监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晓聪   和军   黄子龙  
实施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有利于规范平台经济市场秩序,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但不同类型平台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利润来源有所不同,其中价值创造型平台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赋能提升或创造商品价值获利,价值增值型平台是通过增加用户数量,从销售额中抽成并获取“租金”。因此,要基于分类视角,根据平台是否参与社会生产、创造商品的特性,制定差异化的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策略,在合规发展与科学监管之间寻找平衡点,保障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对于兼具价值创造型平台与价值增值型平台的功能,具有显著的多边性、闭合性与生态性特征的超级平台,应防止其对用户形成“锁定效应”,在公权执法与自我管理之间寻求平衡,并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开放数据、引入第三方数据比对系统等举措,实现公共数据的公开共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泰安市税务局课题组  郝玲  王东衍  贠相前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平台经济由于跨界融合广、业务流动强、交易留痕难等特性,税收监管面临着一系列难题。本文根据税收工作实践,探讨了平台经济涉税管理面临的来自征税认定、监管落实、发票使用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细化分类管理、推广电子发票等加强平台经济税收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侯江玲  
经济数字化时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数字化已成为现实。自我国步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以下简称新时期)后,平台经济已成为促进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更使得平台经济在助力“六稳”“六保”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平台经济创造的税收贡献与其实际交易规模却相去甚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