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7)
- 2023(12872)
- 2022(11187)
- 2021(10297)
- 2020(8882)
- 2019(20349)
- 2018(20238)
- 2017(38892)
- 2016(21299)
- 2015(24508)
- 2014(24732)
- 2013(24371)
- 2012(23247)
- 2011(21143)
- 2010(21744)
- 2009(20573)
- 2008(20795)
- 2007(19229)
- 2006(17262)
- 2005(16151)
- 学科
- 济(105583)
- 经济(105460)
- 管理(66300)
- 业(58528)
- 企(48507)
- 企业(48507)
- 方法(39643)
- 数学(34431)
- 数学方法(33982)
- 财(27241)
- 中国(25373)
- 农(24691)
- 制(23171)
- 地方(22991)
- 业经(21606)
- 学(20555)
- 贸(17019)
- 贸易(17008)
- 银(16519)
- 银行(16488)
- 易(16420)
- 务(16103)
- 财务(16049)
- 财务管理(16001)
- 体(15966)
- 农业(15895)
- 融(15839)
- 金融(15835)
- 行(15668)
- 企业财务(15128)
- 机构
- 大学(319871)
- 学院(317548)
- 济(139349)
- 经济(136332)
- 管理(116341)
- 研究(111502)
- 理学(98047)
- 理学院(96909)
- 管理学(95146)
- 管理学院(94527)
- 中国(87136)
- 京(67996)
- 财(67865)
- 科学(65838)
- 所(58054)
- 农(52306)
- 财经(52099)
- 中心(51730)
- 研究所(51621)
- 江(51042)
- 经(46749)
- 经济学(44242)
- 业大(44140)
- 北京(43563)
- 范(40861)
- 农业(40750)
- 师范(40462)
- 州(39929)
- 经济学院(39536)
- 院(38945)
- 基金
- 项目(195916)
- 科学(152903)
- 研究(144484)
- 基金(141262)
- 家(122103)
- 国家(121080)
- 科学基金(102663)
- 社会(92330)
- 社会科(87418)
- 社会科学(87391)
- 省(76024)
- 基金项目(73790)
- 教育(66488)
- 自然(64101)
- 划(63597)
- 自然科(62578)
- 自然科学(62558)
- 自然科学基金(61406)
- 资助(58896)
- 编号(58848)
- 成果(50652)
- 重点(44362)
- 部(44188)
- 发(42322)
- 课题(41058)
- 创(39821)
- 制(39310)
- 国家社会(38278)
- 教育部(38101)
- 创新(37453)
- 期刊
- 济(167482)
- 经济(167482)
- 研究(100904)
- 中国(67120)
- 财(56153)
- 学报(49016)
- 农(48761)
- 管理(45636)
- 科学(43732)
- 大学(37488)
- 学学(35196)
- 融(33761)
- 金融(33761)
- 教育(32796)
- 农业(31915)
- 技术(28547)
- 财经(27920)
- 经济研究(26608)
- 业经(24369)
- 经(24170)
- 问题(21902)
- 贸(17810)
- 技术经济(17314)
- 业(16595)
- 统计(16251)
- 理论(16122)
- 世界(15350)
- 国际(15300)
- 版(15188)
- 图书(14900)
共检索到503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王凯军
平台经济中的数据控制问题不仅表现出马克思价值运动理论的一般逻辑,而且具有时代性。在平台"归一"逻辑下,数据控制不仅拓展了价值运动的时空边界、促成了价值运动的平台化,而且使价值攫取在更大范围且以更为隐秘的方式进行,形成了新的异化形式,对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通过数据控制问题反思平台经济本身,现有关于平台经济的讨论存在偏误,应从辩证发展的角度看待平台实现垄断的进步性与打破垄断的必要性;在数据成为平台核心资产的现实情况下,平台经济的问题既是垄断问题又是产权问题。针对数据控制问题,建议从数据权利立法、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平台垄断治理三个方面着手,促成资本合理有序的扩张,让平台经济真正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据控制 价值运动 平台垄断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天宇
数字垄断资本出现以后引发了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阐释。从垄断利润的来源来看,数字垄断资本可以定义为垄断数据相关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垄断定价和数据竞价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资本形式。从经济表现来看,数字垄断资本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环节的垄断势力,全方位地加强了垄断资本对数字经济领域的控制力。从经济影响来看,数字垄断资本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二重性,它在某些方面具有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在其他方面又具有相反的负面作用。要规范数字垄断资本,可以基于总体集中率指标和平均利润率二重化理论来衡量数字资本的垄断势力,同时需要注重事前和事中的反垄断监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平台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平台为依托的新兴经济形式。在数字经济时代,资本家借助平台商业模式进行数据商品的生产活动而不断追求剩余价值。论文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角度对平台经济一般生产过程和现实中不同平台的具体生产过程进行细致剖析。不仅指出平台经济一般生产过程与资本主义一般生产过程的重要区别,而且指明资本家构建平台模式获取剩余价值的主要原因,由此表明平台经济的一般生产过程正是以数据为重要原料、以数字劳动者为特殊劳动力、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劳动资料,经由数据商品属性吸引资本家竞相采用平台商业模式,以此构建基于数字劳动者的新型剥削关系以实现无限制的价值增殖。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生产过程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宪萍
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逻辑形构的现代世界贸易体系中,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互为镜像,它们不定期的钟摆切换,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动态螺旋上升的有机历史环节,是资本主义国家赖以实现经济增长的表征工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贸易的本质是贸易由生产决定,贸易的变化反映着生产方式本身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的共同指向是贸易垄断,美国的贸易垄断通过三种机制发生作用,分别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机制、货币金融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贸易垄断的框架下,中国充当了“差异”的隐喻——一种不同于主流新自由主义议程的发展模式。根植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破解当前世界发展困境并重塑未来世界治理秩序。
关键词:
贸易自由 贸易保护 贸易垄断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啟斌 周端明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剖析平台经济生产和垄断的实质,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平台经济的生产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活动,其以计算机软硬件和互联网等为劳动资料,以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者技术信息为劳动对象,以算法、程序为直接产品,以数据为间接产品。第二,平台资本的根本目的是最大化占有剩余价值,一方面通过剩余价值生产对其雇佣员工进行直接剥削,另一方面利用数据资本占有入驻商户的部分剩余价值。第三,平台经济的独特生产过程使其容易走向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又内生出平台企业的垄断。一方面平台企业所需大规模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形成了壁垒,另一方面平台上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平台算法、程序和数据的锁定使其形成路径依赖,导致“赢者通吃”的垄断格局。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强对平台巨头的反垄断执法,强化平台企业内部用工和依托平台的灵活就业用工的监管,有效维护平台经济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晓楠 冯天异 瞿王城
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原理,针对个人消费数据所有权属于商业数字平台和消费者(劳动者)个人两种情况,区分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三种市场结构,构建体现双边市场特征的数理模型,讨论商业数字平台利润与租金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进而为商业数字平台垄断规制与个人消费数据确权提供原则性建议。研究发现:(1)商业数字平台所实现的流通效率与平均利润率提升是生产部门使用平台服务的前提,级差租金是一种基于流通效率改进的超额利润转移机制,垄断租金则是一种基于垄断地位与权力的平均利润转移机制,因此,平台规制可以允许级差租金存在,但应限制垄断租金收取,避免平台过度挤压平均利润。(2)个人消费数据的确权应当在促进社会再生产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兼顾流通效率提升与个人隐私保护。由于数据确权可以改变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总需求的规模及结构,可以结合特定时期“工资主导型经济”或“利润主导型经济”的特征来考虑数据确权的分配倾向。(3)平台规制的缺失将导致平台通过收取垄断租金转移向消费者支付的数据使用费,使得数据确权所形成的收益分配机制在实质上失效,因此应当统筹设计平台规制与数据确权。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商业数字平台不同性质的收益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影响,为完善商业数字平台的监管以及优化个人消费数据的确权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齐昊 李钟瑾
以风险资本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在平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将这一现象称为平台经济的金融化,并对其历史背景、积累逻辑和内在矛盾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本文认为,新技术的发展、后危机时代资本与劳动力的双重过剩,以及风险资本制度的成熟与扩散构成了平台经济金融化的历史背景。在金融资本的推动下,平台企业为提升金融估值而过度扩张,形成估值驱动型积累模式。金融化使平台经济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加深了金融资本投机逻辑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万焕 乔成治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资本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字技术与资本力量对社会进行渗透,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互联网反馈数据,如消费水准、消费倾向等,来影响和控制每个消费者的行为,其最终目的是由资本全面控制社会整体的生产、消费、流通与分配过程,使资本的控制力与影响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这种控制也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如新的劳资矛盾和更具规模的生产过剩等,从而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数字科技有向人类对立面发展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的存在导致科技只为少部分人掌握、只为少部分人服务。
关键词:
大数据 异化理论 控制论 数字资本主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富强
大企业通常会利用市场支配力获得转移收益,这会扭曲合理的财富分配进而抑制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因而应该受到反垄断行为审查。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大企业依仗其市场支配力获得的转移收益不再局限于国内,利益受损者可能是他国民众,因而世界各国的反垄断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事实上,尽管那些知名外资大企业凭借其规模经济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国人的消费剩余和经济福利,但也因独占市场而挤压了国内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空间,造成长远的国家福利损失,因而当前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集中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大型外资企
关键词:
反垄断法 政治经济学 自由贸易 汽车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未来增长的前景如何普遍受到关注。有一个流行的观点:一个经济国家经济基数或规模大了,经济增长率就必然会下降。为此通过采用178个经济体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发现GDP和增长率的相关度很低,因此这一看似合理的观点并经不起数据的检验,并妨害对经济增长率下降做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市场分析发现,依当下中国和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还存在巨大经济增长潜力,在近期房地产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及增长潜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强调,基于一个经济社会的政治结构,阶级、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及相互作用,对收入及由收入决定的消费进行分析和评价,由此分析和解释一个经济社会经济增长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超
资本增殖的逻辑要求不断降低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费用,因而流通技术发展表现出不断突破时空界限的"加速主义"趋向。数字平台在传统商业领域的应用和拓展,降低了经济链条中的各种流通费用,并成为新流通渠道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一次"流通革命"。数字平台企业的相关营收来自从别处转移来的剩余价值,本质上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范畴。一些平台企业单纯依靠所有权垄断而索取"经济租"的行为,会推高社会总流通费用,侵蚀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一些平台企业的强势地位重塑了价值链分工的市场秩序,给非平台企业、公众甚至社会带来了负外部性。要发挥数字平台对国民经济的正向服务作用,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数字平台企业进行反垄断规制、经济性规制以及社会性规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旺 白永秀
平台经济的兴起为不具有交换价值的原始数据成为商品创造必要条件,数据价值在“数字足迹→原始数据→数据商品”演进中被释放出来。数据商品是由数字劳动通过数字平台生产的一种非物质形态商品,其价值仍然是由生产资料转移的旧价值和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构成,数据商品的所有权归资本所有者。数据商品的二因素仍然由数字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但其却呈现出特殊的成本结构和自生长周期:一方面,将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的表现方式由转让所有权变为转让使用权;另一方面,缩短了商品迭代时间并增强了时效性。数据商品流通的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流通过程中商品体并未发生物理运动,购买者无权处置商品体,仅能凭借密钥供自己使用,所有者通过分裂使用权证书进行多次转让使用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慧民 宋路飞
数据的商品化催生了以数据为“一般等价物”的虚假价值形式,深化了商品世界的抽象性、迷惑性和胁迫性,加剧了资本主义拜物教的颠倒幻象,进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拜物教形式——大数据拜物教,并随之衍生出相应的颠倒观念:颠倒的商品生产与消费关系,创造出虚假性需求;颠倒的数据量与质的关系,制造出投射性认同;颠倒的用户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关系,塑造出虚拟性误认。大数据拜物教及其颠倒观念,根源于技术、时间和空间资本化逻辑的不断深化,以及数据资本以“剥夺性积累”的新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重塑。只有经由大数据意识形态和数据资本逻辑的双重批判与建构,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数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的结构性束缚,逐步将大数据整合进人的解放的历史进程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冬林 孙尚斌 范欣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与数字经济中的核心资源。数据成为现代生产要素具备理论科学性、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在理论层面,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理论的根本特征,数据区别于传统生产要素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现代生产要素;在历史层面,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符合不同经济时代的历史演进规律。数字化的数据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而生,并且使现代社会整体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因此数据继承信息而成了现代生产要素。在现实层面,数据成为现代生产要素起步于对当代数据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成熟于我国发展方式为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学转变。这一过程也反映出数据成为现代生产要素的必要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德兴
农民“看病贵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破解农民“看病贵”问题必须立足体制创新和综合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