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7)
2023(5871)
2022(4596)
2021(3660)
2020(2785)
2019(6251)
2018(5867)
2017(10976)
2016(5714)
2015(6413)
2014(6509)
2013(6517)
2012(6246)
2011(5932)
2010(6228)
2009(5739)
2008(5221)
2007(4836)
2006(4576)
2005(4319)
作者
(17412)
(14608)
(14547)
(14021)
(9519)
(6902)
(6560)
(5654)
(5600)
(5326)
(5136)
(4853)
(4778)
(4717)
(4526)
(4502)
(4351)
(4310)
(4281)
(3857)
(3848)
(3511)
(3469)
(3414)
(3412)
(3340)
(3090)
(2946)
(2920)
(2853)
学科
(51772)
经济(51746)
管理(16702)
地方(15371)
方法(12788)
中国(12267)
(12223)
地方经济(11876)
数学(11516)
数学方法(11471)
(8864)
企业(8864)
业经(8757)
(7596)
(7350)
经济学(6223)
(6040)
环境(5879)
产业(5790)
农业(5737)
(5447)
(5269)
贸易(5261)
(5254)
金融(5251)
(5073)
总论(5023)
(4955)
信息(4932)
(4695)
机构
学院(93035)
大学(92843)
(52418)
经济(51616)
研究(36443)
管理(32667)
理学(27568)
理学院(27254)
管理学(26952)
管理学院(26764)
中国(26436)
(21345)
(18711)
科学(18528)
经济学(18268)
(17937)
财经(16951)
经济学院(16075)
研究所(15992)
中心(15632)
(15296)
(14355)
(12855)
财经大学(12302)
北京(12123)
(11895)
师范(11809)
社会(11089)
(11057)
(10866)
基金
项目(56670)
科学(45071)
研究(43297)
基金(41145)
(34949)
国家(34684)
社会(30755)
科学基金(29917)
社会科(29254)
社会科学(29248)
(21679)
基金项目(20697)
教育(19316)
(17309)
资助(16732)
编号(16502)
自然(16244)
自然科(15848)
自然科学(15843)
自然科学基金(15541)
(13991)
国家社会(13700)
成果(13683)
(13222)
经济(13119)
重点(12911)
(12532)
课题(12154)
发展(12126)
(11957)
期刊
(66555)
经济(66555)
研究(34075)
中国(19574)
(16085)
管理(14560)
经济研究(12330)
学报(10672)
科学(10576)
(10010)
技术(9822)
财经(9699)
教育(8859)
大学(8792)
(8676)
金融(8676)
(8626)
学学(8389)
问题(8166)
业经(8064)
农业(6775)
技术经济(6631)
世界(6234)
统计(6129)
(5941)
国际(5272)
经济问题(5262)
(5191)
经济管理(4984)
经济学(4933)
共检索到153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车放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衍生出的平台经济能够孵化和催生出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拓展不同群体收入来源,为我国加速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助力。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平台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并从就业质量视角考察二者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平台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就业质量在平台经济与共同富裕间发挥中介作用,即平台经济通过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平台经济的平台基础设施和平台交易维度能够显著推动共同富裕,而平台应用维度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不显著,就业质量的中介作用主要依托平台交易来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贤波  
将数字经济创新纳入共同富裕分析框架,选取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效应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地区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是数字经济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鉴于此,应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非农就业为渠道,助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因地制宜,实现数字经济统筹协调,以期更好释放数字经济创新红利,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成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贤波  
将数字经济创新纳入共同富裕分析框架,选取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效应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地区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是数字经济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鉴于此,应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非农就业为渠道,助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因地制宜,实现数字经济统筹协调,以期更好释放数字经济创新红利,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成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向国成  谌亭颖  钟世虎  王雄英  江鑫  
本文秉承亚当·斯密的分工与普遍富裕思想,以分工结构演化为主线,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自给自足不超越温饱水平的理论基准,阐明分工发展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提出基于斯密—杨格定理的共同富裕经济理论框架性体系,将正义秩序、生产力水平(亦即供给侧)和共同富裕程度(亦即需求侧)纳入循环累积因果的理论链条中,形成基于分工演化的均势经济理论模型。基本结论是如果经济发展能够不断逼近基于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的完全分工的均势经济状态,共同富裕将会伴随财富总量增长而最终实现。因此,改革与政策制定要有利于这种均势经济格局的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静坤   张旺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框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乡村振兴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促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直接促进共同富裕时具有非线性效应,这种非线性效应在乡村振兴中介变量调节后依然存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邓淑华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机制实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杰  施戍杰  
"宏观经济无效率论"、"收入分配两极化论"、"经济赶超遭瓦解论",是担心民营经济违背共同富裕的三大理论定式,业已严重束缚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当前亟需重新思考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民营经济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重建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其发展能够稳定宏观经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逻辑统一,结合于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包括等价交换的规则公平、剩余积累的机会公平、剩余索取的权利公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媚  蔡延泽  王艳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的加速释放使其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依托。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要素流动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实现,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动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现阶段“做大蛋糕”效应更强;户籍制度改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要素流动机制有助于强化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果更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邓淑华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机制实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春华   王乾坤   侯冠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文章以我国30个省份为样本,构建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配置在其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降低劳动要素的错配程度来推动共同富裕,但其改进资本要素配置的效果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在资源要素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更显著,且在北方地区的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巧  
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创新活跃度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至关重要。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活跃度及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考察数字人才供给在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创新活跃度在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有助于提升创新活跃度进而推动共同富裕;此外,数字人才供给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非儿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经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结构转型在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与数字经济发展处于高级阶段的地区更为显著。空间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不仅能够驱动本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还对周边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针对于此,提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因地制宜协同发展政策、优化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诚  
我国推动共同富裕恰好与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时间上相吻合,在均衡共享等内涵上相契合,故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必然依托于数字经济形态。本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辨析数字经济发展如何推动共同富裕:首先,从市场机制、要素分配制度、新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梳理数字经济的收入分配一般分析框架,提出数字经济要坚持市场化运行规则,并要处理好数据要素的分配以及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新分配关系;其次,从初次、再次、三次分配视角详细分析了数字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并发现数字经济总体上改善了收入分配关系,使不同群体、地区和城乡的分配更加均衡;最后,从长期视角提出了数字红利被少数平台垄断、公平分配机制尚未形成、创新越来越形式化等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非儿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经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结构转型在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与数字经济发展处于高级阶段的地区更为显著。空间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不仅能够驱动本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提升,还对周边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针对于此,提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因地制宜协同发展政策、优化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梦根  周元任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追求的核心目标。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企业和家庭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设计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测算了2011~2017年全国及地区数字经济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匹配,从“促增长”和“调分配”双重视角开展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参与机会分享和发展成果分享促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基础性和享受性支出,缩小群体内部的收入和支出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社会参与和财富创造效应增加居民收入,通过收入效应和降低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支出,两类影响机制在低收入(支出)群体中更显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受“数字鸿沟”影响,数字经济对非常规任务中低技能、农村、西部和东北地区群体的创收增益效应并不显著。为此,应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和分享性,积极提升人力资本,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有效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