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9)
- 2023(13237)
- 2022(11062)
- 2021(10207)
- 2020(8483)
- 2019(18788)
- 2018(18585)
- 2017(35341)
- 2016(18267)
- 2015(20097)
- 2014(19249)
- 2013(18500)
- 2012(16321)
- 2011(14471)
- 2010(14041)
- 2009(12149)
- 2008(10965)
- 2007(9286)
- 2006(7690)
- 2005(6264)
- 学科
- 济(69351)
- 经济(69299)
- 管理(62114)
- 业(56477)
- 企(48538)
- 企业(48538)
- 方法(33129)
- 数学(28708)
- 数学方法(28287)
- 技术(21438)
- 环境(18846)
- 农(18566)
- 中国(18459)
- 财(17848)
- 业经(16807)
- 学(14280)
- 技术管理(13759)
- 划(13541)
- 地方(13353)
- 农业(12917)
- 贸(12746)
- 贸易(12735)
- 易(12369)
- 和(12283)
- 理论(12147)
- 务(11534)
- 财务(11489)
- 财务管理(11464)
- 制(11192)
- 企业财务(10856)
- 机构
- 学院(239549)
- 大学(237768)
- 管理(101223)
- 济(98627)
- 经济(96838)
- 理学(88675)
- 理学院(87834)
- 管理学(86422)
- 管理学院(85954)
- 研究(73910)
- 中国(55719)
- 京(48201)
- 科学(44696)
- 财(42758)
- 中心(36658)
- 财经(35087)
- 业大(34884)
- 江(34363)
- 所(33454)
- 农(33235)
- 经(32249)
- 研究所(30707)
- 经济学(30437)
- 范(29758)
- 师范(29422)
- 北京(29058)
- 院(28300)
- 经济学院(27617)
- 州(27069)
- 经济管理(26799)
- 基金
- 项目(177914)
- 科学(144006)
- 基金(131763)
- 研究(131713)
- 家(114670)
- 国家(113787)
- 科学基金(100733)
- 社会(86436)
- 社会科(82262)
- 社会科学(82247)
- 省(70669)
- 基金项目(70647)
- 自然(64912)
- 自然科(63452)
- 自然科学(63438)
- 自然科学基金(62308)
- 教育(60610)
- 划(59031)
- 编号(51634)
- 资助(50878)
- 创(43123)
- 重点(40208)
- 创新(39470)
- 部(39212)
- 发(38739)
- 成果(38444)
- 国家社会(36963)
- 课题(34799)
- 教育部(34420)
- 制(34382)
共检索到335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悦 张安然
平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增加了低碳技术创新扩散机理的复杂性。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组织网络探究政府规制和消费者主体特征对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机理,不足以指导平台生态系统下的低碳技术创新扩散活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借鉴AMC模型研究框架,揭示平台技术架构对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机理,明晰政策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机制,选取我国280家制造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平台技术架构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呈倒U型关系,信息觉察、采纳动机、应用能力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2)政策制度环境正向调节采纳动机、应用能力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社会文化环境正向调节信息觉察、应用能力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其对采纳动机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扩展创新扩散理论在平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适用性,并为其提供新见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李盈
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华为构建的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持续追踪1996—2022年系统“架构者”的资源编排行为及产生的资源编排结果,进而揭示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机理。结果表明:“架构者”通过资源连接和资源积累行为,搭建系统架构,形成系统雏形;在此基础上,“架构者”通过资源束集和资源转化,拓展系统结构,优化系统功能;最后,“架构者”通过资源赋能和资源拓展推动系统走向成熟。研究对于核心企业通过资源编排推动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升级,进而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津津 陈关聚
为探索平台生态系统形成、融合及治理机制,从技术创新视角切入,以海尔HOPE平台生态系统和BuiltIn平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级编码和案例研究,分析技术创新对两个平台生态系统形成及融合过程的作用与影响,并对两个平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技术互补性、技术溢出效应及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对平台生态系统形成有促进作用;②技术创新流动促进平台生态系统参与者间联系由单一方向转变为多边方向,从而强化平台生态系统融合;③平台生态系统治理包括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两个阶段,技术创新吸引及平台生态系统成员参与感的形成等,能够有效促进平台参与者关系交互和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最后,提出平台生态系统管理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许晖 于超 王亚君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和价值交换发生在由平台生态系统形成的新经济结构中,创新扩散对平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然而,鲜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诠释。本文选取海尔卡奥斯平台和科大讯飞平台所主导的两类平台生态系统进行双案例对比分析,从平台领导者视角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扩散实现平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第一,平台生态系统的特征可以解构为结构维和功能维两个维度,交易型与创新型两类焦点平台主导的生态系统具有差异化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并呈现出榕树型和樟树型两种不同的“树”模型。第二,创新扩散在平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平台生态系统呈现出不同的创新扩散机制:榕树型平台生态系统的创新扩散机制要素具体表现在前瞻性搜索、社会化复制和自我强化循环;樟树型平台生态系统的创新扩散机制要素具体表现在技术原型嵌入、社会焦点创建和成长性验证。第三,不同类型的平台生态系统在创新扩散过程中遵循的灵活性与标准化均衡选择策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平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导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政 何刚 朱文忠 苏树智
由于传统单向静态规制难以适应平台经济系统利益网络交织、传导路径复杂、范式涌现超前等特点,在平台经济领域监管失位、越位、缺位并存。为达到保护持续创新、避免市场失灵,推动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格局由寡头垄断向共生共益演进,促进数字化平台经济系统稳健发展,针对新兴业态与传统规制之间的突出矛盾,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及演进机理,从技术生态系统共演的视角,构建包含"内部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系统"和"制度环境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数字化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提出共益演进的治理范式,包括聚焦市场失灵领域的生态边界治理范式、鼓励竞争和包容创新的生态成员治理范式和以社会整体福利可持续最大化为目标的生态位势治理范式。
关键词:
技术生态系统 平台经济 激励 规制 共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炳军 曹斌 周方
构建创新生态共生系统对转型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框架,测度了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程度,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以及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产生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呈现“显著抑制—显著促进”的演变过程;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东部及污染程度低的地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莹莹 綦良群 徐晓微
基于Rubinstein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理论构建创新提供者与潜在采纳企业间的讨价还价模型。研究表明,在从创新提供者直接向潜在采纳者扩散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创新提供者的出价与己方的心理压力呈减函数关系,与潜在采纳企业的心理压力呈增函数关系,双方的收益与己方的心理压力呈反向关系,与对方的心理压力状态呈正向关系;当中介机构代表创新提供者时,低碳技术创新贬值越大、潜在采纳企业心理压力的越小,创新提供者越急于寻求中介机构的帮助,当中介机构代表潜在采纳企业时,潜在采纳企业选择采纳低碳技术创新和选择不采纳策略间的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 陈国宏 李美娟
本文将经济博弈论引入技术创新扩散,认为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是一个博弈过程,讨论了技术创新扩散博弈的四个要素,并具体论述了讨价还价模型。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 博弈 讨价还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臧乐
文章从国际技术扩散视角,详细阐述了本币升值对一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3-2011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总体上显著促进了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时机;就具体作用渠道而言,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贸易、出口贸易、FDI均可以显著促进国内技术创新,通过OFDI也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但效果并不显著;各个作用渠道中,出口对于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最大,OFDI作用最小。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刘涛
对技术创新扩散环境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就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轨迹的不稳定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因素的影响入手,分别对基本的Bass模型和扩展的Bass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新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 扩散环境 扩散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国忠 刘聪敏
力图放宽模型的假设,考虑创新技术市场间的非独立性、扩散过程中潜在采用—等待采用—已采用三阶段中时间延迟性,建立三阶段的二元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并用系统动力学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可为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窦丽琛 李国平
本文以Fagerberg的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1991~2002的相关数据,对技术创新扩散对区域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以验证“后发优势”在中国的实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只在高技术地区内部及相对于国外技术先进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后发优势”。
关键词:
后发优势 技术创新扩散 生产率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