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7)
2023(12902)
2022(10533)
2021(9631)
2020(8060)
2019(18149)
2018(17862)
2017(33981)
2016(17556)
2015(19290)
2014(18760)
2013(18155)
2012(16105)
2011(14067)
2010(14383)
2009(13604)
2008(13560)
2007(12177)
2006(10404)
2005(9407)
作者
(46633)
(39342)
(39085)
(36594)
(25068)
(18417)
(17439)
(15108)
(14616)
(13971)
(13283)
(13021)
(12411)
(12212)
(11953)
(11713)
(11645)
(11307)
(11166)
(11036)
(9423)
(9392)
(9377)
(8952)
(8706)
(8656)
(8638)
(8606)
(7713)
(7627)
学科
(85910)
(80618)
企业(80618)
(77178)
经济(77091)
管理(71717)
方法(34492)
业经(29298)
数学(26153)
(25911)
数学方法(25772)
(24601)
技术(20523)
(20412)
财务(20389)
财务管理(20370)
企业财务(19258)
中国(18831)
农业(17778)
理论(16066)
(15160)
(14731)
(14602)
(14340)
(14087)
贸易(14076)
技术管理(13860)
(13658)
企业经济(12630)
经营(12504)
机构
学院(248083)
大学(239988)
管理(106066)
(105745)
经济(104002)
理学(91778)
理学院(90987)
管理学(89677)
管理学院(89197)
研究(71338)
中国(57388)
(49659)
(48429)
科学(40289)
财经(39500)
(37195)
(35899)
(35483)
中心(33864)
(33209)
业大(32633)
经济学(31513)
商学(30610)
商学院(30315)
北京(29778)
(29755)
研究所(29668)
财经大学(29145)
经济学院(28444)
经济管理(28105)
基金
项目(165022)
科学(134324)
研究(125772)
基金(121740)
(104151)
国家(102887)
科学基金(92127)
社会(83234)
社会科(79093)
社会科学(79071)
(66976)
基金项目(64001)
自然(58009)
教育(57422)
自然科(56792)
自然科学(56782)
自然科学基金(55854)
(53712)
编号(50415)
资助(47862)
(41196)
成果(38932)
创新(37371)
(37219)
重点(36355)
(36118)
(35631)
国家社会(34648)
课题(34042)
(33827)
期刊
(119029)
经济(119029)
研究(70491)
中国(47544)
管理(46666)
(42754)
(33760)
科学(30647)
学报(28822)
技术(26095)
教育(25291)
大学(23732)
农业(23523)
业经(23105)
学学(22547)
(21224)
金融(21224)
财经(19651)
经济研究(19312)
(17113)
(15873)
技术经济(15708)
问题(14749)
财会(13708)
商业(13539)
科技(13134)
(12903)
现代(12804)
统计(12331)
世界(11745)
共检索到365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本质在于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共创价值,向平台买家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平台型电商声誉形成平台企业个体声誉和平台卖家群体声誉双元结构,具有个体声誉和集体声誉的混合性、“公地悲剧”和“公地繁荣”的并存性、分享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分离性等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类倶乐部声誉”。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既共同创造平台型电商声誉,也共同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其中,平台卖家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机制可以分为声誉转移路径和声誉溢出路径,声誉分享效应大小取决于卖家的声誉、数量与结构,声誉分享边界却被平台企业牢牢把控。平台型电商声誉对平台卖家的约束效力不强,难以作为制度的补充机制,导致平台卖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容易引发平台型电商声誉危机,进而对其他卖家产生传染效应;平台型电商声誉对平台企业的约束效力较强,可以作为制度的补充机制,使得平台企业不仅约束自身行为,还会规制卖家行为,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为此,平台企业应该综合运用市场化方案、产业化方案、行政化方案规制平台卖家,除了持续完善平台程序、平台规则、声誉租金、监管策略,还要充分发挥经济性激励与社会性激励双重作用,从而更好地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本质在于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共创价值,向平台买家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平台型电商声誉形成平台企业个体声誉和平台卖家群体声誉双元结构,具有个体声誉和集体声誉的混合性、"公地悲剧"和"公地繁荣"的并存性、分享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分离性等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类俱乐部声誉"。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既共同创造平台型电商声誉,也共同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其中,平台卖家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机制可以分为声誉转移路径和声誉溢出路径,声誉分享效应大小取决于卖家的声誉、数量与结构,声誉分享边界却被平台企业牢牢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宋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平台卖家的各种违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给平台型电商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设置情景模拟实验,根据不同销售阶段卖家实施违规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进行了总结及分类,探讨了平台卖家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的影响及原因。研究发现:(1)较之实际销售欺诈行为,消费者对平台卖家虚假营销宣传行为的态度更为消极,从而会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更大的破坏;(2)买家态度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和平台型电商声誉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通过影响买家态度进而影响平台型电商声誉;(3)平台卖家声誉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与买家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平台型电商可以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治理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以及不同声誉水平的平台卖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办法,并运用一系列手段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改善买家态度,以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彩彩  贺瑞娟  韩燕雄  来燕  
本文构建电商平台服务质量对企业声誉影响的关系模型并提出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电商服务质量的易用性、电商服务质量安全性、电商服务质量的可靠性、电商服务质量移情性、电商服务反应性对顾客感知功能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电商服务质量安全性、电商服务质量的可靠性、电商服务反应性、电商服务质量移情性对对顾客感知情感价值具有正向影响。最后,依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从强化系统质量、确保信息质量、增加互动方式、建立社交平台等方面提出提高电商平台企业声誉的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汪旭晖  王东明  
本文探讨了事前控制策略与事后救济策略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及消费者信任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产品类型对于事前控制策略与事后救济策略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一探究了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认知声誉的影响以及能力信任的中介作用,实验数据表明,与采用事后救济相比,平台型电商企业采用事前控制更能提升认知声誉,且能力信任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二探究了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情感声誉的影响及善意信任的中介作用,实验数据表明,与采用事前控制相比,平台型电商企业采用事后救济更能提升情感声誉,且善意信任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三探究了产品类型对于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策略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实验数据表明,当消费者购买体验品时,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呈互补作用;当消费者购买搜寻品时,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呈替代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赵博  
随着平台型电商的快速发展,买家经历的服务失败也日益增多,在线服务失败不但给平台卖家声誉造成负向影响,且不同服务失败类型对平台卖家声誉的影响效应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在线服务失败相关研究的梳理,将在线服务失败类型划分为未达到平台规则和未达到卖家承诺两种,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在线服务失败类型对平台卖家声誉的影响以及外部归因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卖家评分(高评分vs.低评分)和平台型电商声誉(高声誉vs.低声誉)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较之未达到平台规则,平台卖家所提供的商品/服务未达到卖家承诺时,买家对平台卖家声誉的评价更低;买家的外部归因可以中介在线服务失败类型与平台卖家声誉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评分卖家来说,外部归因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对于高声誉平台型电商,外部归因在在线服务失败类型和平台卖家声誉之间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平台卖家的声誉管理和在线服务失败补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也丰富了网络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小玲  任星耀  郑煦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对卖家竞争的管理是影响其能否实现从粗放扩张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难题。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是独立于交易双方主体的第三方,本文从平台第三方的角度切入研究客户管理问题,拓展了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的二元分析范式。借助双边市场理论、动态能力理论与组织生态理论,在VA R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卖家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对平台企业绩效的动态影响,并探讨了平台企业对双边客户的营销策略如何影响卖家竞争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卖家竞争广度能有效拉动平台企业收入,卖家竞争深度的增加短期内有效但长期却起到抵消效应。此外,针对新买(卖)家的营销策略有独特的效果。本文指出平台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对商家竞争进行有效控制,均衡自身和商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陈佳琪  
基于社会相互依赖理论与应对理论,探索互动地位感知与感知平台卖家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对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互动地位感知与感知平台卖家UPB对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存在交互效应;当明确消费者互动类型时,感知平台卖家UPB与互动地位感知的交互作用消失;关系型互动→共情在平等地位感知与感知平台卖家UPB正面性交互影响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之间发挥的顺序中介效应更为显著,而交易型互动→厌恶在支配地位感知与感知平台卖家UPB负面性交互影响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之间发挥的顺序中介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平台型电商组织的管理者明确互动过程中消费者对平台卖家UPB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反应,进而为平台型电商组织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妍  李怀斌  
本文以认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在线问卷平台获得调查数据,使用了定量方法检验了平台型电商卖家服务质量对竞争对手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产品类型和集体主义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平台买家的感知价值和平台认同在卖家服务质量与竞争对手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而且在平台型电商的特殊情境下,市场主体采取良好的服务质量不仅会对竞争对手绩效产生的负向影响,也会产生正向影响,两者之间呈现一种非线性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平台卖家设定合理的服务质量及实现精准化的营销,而且有助于激发平台卖家之间的合作意识,确保各方在共同推动平台型电商蓬勃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良  
本文以电子商务行业为对象,归纳了电商平台企业价值货币化的主要类型:会员费收入和交易费收入、广告收入和竞价排名收入、增值服务收入、跨界收入,并进一步论述了相应的价值获取机制:客户锁定、结构洞、注意力配置、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良  
本文以电子商务行业为对象,归纳了电商平台企业价值货币化的主要类型:会员费收入和交易费收入、广告收入和竞价排名收入、增值服务收入、跨界收入,并进一步论述了相应的价值获取机制:客户锁定、结构洞、注意力配置、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慧兰   刘博  
平台型电商的快速扩张和消费预期的改善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也带来了柠檬问题的干扰,制约着产品在线交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评估平台认证的市场效果,并结合线上声誉分析其对上述问题的修正机制。以淘宝网大闸蟹金牌卖家认证为例,通过爬虫采集相关销售和评级数据,实证考察了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认证对卖家销售绩效的影响及其与线上声誉的交互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旭晖  郭一凡  王荣翔  
本文对平台型电商情境下消费者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并从平台卖家和平台买家角度探究卖家声誉和买家惰性与消费者退货意愿的关系及其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失调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认知失调程度越高,退货意愿越高;卖家声誉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卖家声誉越高,退货意愿越弱,且卖家声誉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买家惰性对退货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买家惰性越高,退货意愿越弱,且买家惰性对认知失调与退货意愿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平台卖家应维护店铺在行业内的声誉,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差异化的退货标准,并合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营销方式控制消费者的认知失调程度,从而将消费者的退货意愿控制在合理范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惠平   姚艳虹   昝傲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平台内多元主体间价值共创是中小制造企业实现流程数字化的有效手段。引入数字化战略更新(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和数字平台韧性(数字平台连通韧性、数字平台恢复反弹韧性),深入探索数字平台内价值共创对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搜集247份中小制造企业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价值共创对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在价值共创与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存在“价值共创—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流程数字化”的链式中介路径;数字平台连通韧性强化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数字平台恢复反弹韧性强化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结论不仅能够拓展价值共创赋能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的理论研究,而且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波  刘彦  赵洪江  冷梦玥  
本文研究了众筹平台与企业家的声誉对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这两种众筹模式选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理,在发现众筹平台和企业家声誉对发起预售众筹与股权众筹的正向促进作用基础上,比较并提出了两种众筹模式的选择条件:(1)当产品质量较好而股权众筹投资者却并不偏好产品时,无论众筹平台声誉如何,预售众筹均占优,而企业家声誉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预售众筹的优势;(2)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小时,若平台声誉弱,起投门槛低的股权众筹占优,若平台声誉高,则预售众筹占优;(3)当股权众筹投资者偏好产品而启动资金需求大时,无论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